我37歲,因為工作效率低,被動成為“996”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2篇職場乾貨,陪你成長哦。

我37歲,因為工作效率低,被動成為“996”

作者|行動變現訓練營學員 編輯|君君

我今年37歲,人到中年,也不能免俗地遇到了中年危機。工作和生活都渴望改變卻不知從何下手。每天都伴隨著新的焦慮,習慣了躲藏退縮,以為逃避可以擺脫困難,卻不知,自己已在危險的路上越走越遠。

直到一個月前,一個不經意的舉動,讓我的人生軌跡,悄然發生了改變,讓我不再徘徊掙扎,重新找回了生活和工作的主動權。

一、紅燈,悄悄亮起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的工作和生活中到處瀰漫著焦慮。每天都要面對剪不斷理還亂的工作狀態,無法改變現狀,無法擁有一顆淡定從容的心態。也許是人到中年,不但著急,還容易自我否定。

回想當初,我從專科努力升本科,又在畢業三年後拼命考研,2010年法學碩士畢業時,我通過了專業領域內含金量較高的國家司法考試A證。加上自己研究生期間也一直是班幹部,在校期間參加了一些社會調研,畢業後和男朋友一起進入世界500強公司,整個過程很順利。

我37歲,因為工作效率低,被動成為“996”

入職後,我最開始做企業管理,後來因為工作內容的關係,調整為企業法務:負責企業合規管理工作,參與合規評審,參與企業糾紛處理等。

這一干,就是9年。

我比較追求完美主義,經常在未做好的細節上消耗過多情緒與精力,看不到關鍵節點。我還缺乏高強度執行能力,就這樣,高預期與低執行的現實落差,常常讓我措手不及。

我心裡很清楚:不能繼續這樣下去。我渴望改變,卻找不到突破口,尤其是看到身邊的人變得越來越優秀,這種焦灼感更加強烈。

沒有目標讓我像一隻無頭蒼蠅,撞來撞去找不到出口。

我37歲,因為工作效率低,被動成為“996”

糟糕的狀態,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

1)天天加班,依然做不好工作

我們部門只有我自己,工作很多,經常要加班,才能完成全部工作,週末也需要去加班一天,而且這種模式逐漸成為了常態。

客觀來說,工作內容確實多,我無法在8小時上班時間內全部完成;二是我沒有分清輕重緩急,總是來一件事做一件,導致侷限在疲勞戰裡無法自拔。

2)無法陪伴孩子,心裡愧疚又狂躁

我是二胎寶媽,經常加班後回到家,要麼孩子睡著了,要麼因為貪玩還在寫作業。

如果看到兩個孩子都睡了,欣慰的同時會有遺憾,覺得自己又錯失了與孩子相處的一天。如果孩子在慢吞吞寫作業,疲憊與煩躁會讓我失去耐心,會氣得批評他們。

3)開始全盤否定自己

因為處理不好工作與生活的關係,我開始變得喜歡否定自己。

我會忽略掉很多實際情況,比如會議上參與人員發言不夠積極,實際原因是近期公司會議頻次高、本次議程多。但我第一時間會把所有責任都歸在自己身上,逼著自己找原因,找癥結,不允許自己出錯,不允許自己放鬆。

我發現,自己始終在時間長、效率低的怪圈裡循環,就像一隻被困在跑道上的老鼠,跑得越快,越疲憊,距離目標卻越遠。

我37歲,因為工作效率低,被動成為“996”

二、改變,正在發生

大約是2018年年初,一個偶然的機會,我開始關注「遇見小mi」公眾號。

小米的文章始終堅持真實接地氣的寫作風格,每次閱讀她的文章,都被她積極進取的狀態、理智成熟的思維方式所折服。

在她駕輕就熟的文字背後,我常常在想:究竟是什麼成就了小米的工作習慣?如何才能像小米一樣擁有高效的工作效率?

在今年4月初,看到她的行動變現訓練營開課通知的一刻,當時壓抑著內心的激動,告訴自己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近距離向優秀的人取經學習。

經過了28天的課程以後,我慢慢沉靜下來。

我37歲,因為工作效率低,被動成為“996”

從開始的迷茫、無助,到後來的被鼓勵、被肯定,到最後的積極主動去改變。自己不僅被這次課程及時喚醒了,也被溫柔治癒了

在學習過程中,我多次產生“一語驚醒夢中人”的強烈震撼,其中印象最深的有3次:

1)上班時間專注,讓我的工作效率提升

“不合理的時間觀念會毀了你,上班時間不做與工作無關的私事。”

這是小米姐說的一句話,讓我思考了很久,我認真反思了自己的工作習慣。

上班時間,我從不瀏覽網頁,也不利用上班時間打遊戲、購物,或聊閒天,所以一直自認為自己時間觀念沒有問題。

可是看到小米描述她和天一的工作狀態,我才找到了自己效率不高的原因:

自己雖沒有做明顯與工作無關的事情,但在工作強度大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自己會下意識拿手機去做無關緊要的事情。

我37歲,因為工作效率低,被動成為“996”

刷微信,看公眾號文章,或者回個信息,瀏覽其他新聞。不知不覺間,半個小時就過去了。

等再回過神來重新開始工作,大腦變得遲鈍,無法有效聚焦在工作上。

這種習慣破壞力極大。一遇到工作不順利的地方,就掏出手機,從而讓自己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白天無法高效完成工作,只有在下班之後拼命趕進度。上班時間留下的後遺症,下班後也一樣會“復發”,所以工作始終無法高效完成。

這樣在找到工作效率不高的“元凶”之後,我開始嘗試改變。

按照課堂上提到的工作記錄表格,我每天上班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梳理當天的工作內容,按照重要程度做好排序,記錄每一項工作的完成時間。

我37歲,因為工作效率低,被動成為“996”

同時,找出可以集中處理工作的時間,將手機放置在不受干擾的地方,儘量減少被中斷的工作時間。

接下來,對照時間計劃去逐項完成,雖然在時間預計方面會有出入,不過因為有了方向,自己會時刻想著儘快完成,就為了在每一項工作完成之後去標註打勾。

一天下來,我內心的焦慮開始減輕,成就感也在一點點增加。

2)樹立目標,成了我做好事情的風向標

“沒有目標,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當時聽到天一在課程中說到這句話時,我瞬間有種被電擊的感覺。

我性格很被動,一直不直到自己為什麼遇事不願主動爭取。

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就是沒有目標。

回顧過往的經歷,我羅列了三件有成就感的事:

第一件,中學時學英語,通過整整一學期的刻苦用功,堅持抄寫課文、背誦,完成了從50分學渣到穩定在90分的華麗轉身,為之後保持多年的英語成績優勢奠定基礎;

第二件,為了拿到夢寐以求的駕照,克服之前科目二總是通不過的心理陰影,我做好詳細的練車筆記,每天翻閱複習,一遍遍鞏固,終於一鼓作氣,順利通過了接下來的所有科目考試;

第三件,在工作上曾經缺乏自信,不敢表現,做只會聽話不會思考的員工。後來向身邊優秀的人看齊,同時聚焦自己的優勢領域,經常練習,現在已經能夠當眾自信地表達自己的不同觀點了。

通過分析發現,那些優秀的同事,之所以取得成績,都是因為有清晰的目標,和全力以赴的行動。

我明白了,在過去的經歷裡,不是自己不積極主動,而是沒有制定清晰具體的目標。

看起來無所事事的每一個當下,都是因為沒有分清優先級,沒有對目標進行拆解,沒有將目標前置,更談不上提前考慮阻礙因素。

於是,我開始重新認識目標。

重新看待每天的工作,將每一項工作視為一個小目標,運用課程知識點去拆解,將目標前置,全力以赴去完成。

我37歲,因為工作效率低,被動成為“996”

比如,上個月中旬,在上班時接到公司領導電話,要求我近期將某項工作內容移交給其他部門同事,並強調,因新接手同事年齡偏大,記憶力不好,希望我考慮周到,確保交接順利。

掛斷電話,我圍繞交接工作思考了15分鐘,列出所有相關的工作內容及注意事項,並重點標註了移交過程的關鍵細節。

我按照關鍵細節和注意事項,用Excel製作了一份詳細的工作流程圖。充分運用目標前置,利用流程圖、電子版資料和麵對面溝通的方式,在領取任務的第2天就完成了工作交接。

流程圖清晰具體,交接資料一目瞭然,交接過程非常順利,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稱讚。

我37歲,因為工作效率低,被動成為“996”

雖然這項工作沒有明確的完成時限,但我還是把它看作一個新目標去對待,並決定在3天內完成移交,為這項工作畫上一個盡善盡美的句號。

3)肯定自己,讓我的身心變輕盈

第3次,左睿老師說“每天早上,對著鏡子說-我喜歡我自己,我無條件接受我自己,而且,今天不管遇到什麼,我做了什麼,我都會越來越好”。

這句話的神奇效果,是我實際使用之後才發現的。

看著鏡子裡的自己,鄭重其事去正視、肯定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我才發現,原來很久以來,自己把自己忽略了。

目前的自己,在公司是深得領導信任的中層幹部,每次考核都名列前茅。在家庭中關係和諧幸福,是全家的靈魂人物。

我37歲,因為工作效率低,被動成為“996”

即使這樣,我卻依然喜歡盯著自己的缺點去放大,經常拿自己的不足去否定自己,無法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一面。

左睿老師傳授的祕籍,每天對著鏡子裡的自己,說鼓勵肯定的話,讓我有了底氣和自信。

與其處處較勁讓自己活得壓抑,為什麼不做個真實的、有缺點的自己呢?

這是一個重大的轉折。

卸下庸人自擾的顧慮後,我開始嘗試改變。

我37歲,因為工作效率低,被動成為“996”

在確保上班時間高效完成工作後,我不用再加班了,開始“任性”地按時打卡下班,陪伴孩子結束充實的一天。

迴歸到生活最初的狀態,生活變得輕盈踏實起來。

三、驚喜,還在繼續

隨著課程的進行,我內心的聲音越來越堅定:選擇“訓練營”是一個正確的決定,這次課程將為我的人生打造一雙結實有力的“翅膀”。

1個小時的課程,都是經過小米和天一的精心打磨而成,乾貨滿滿。尤其是每次聽到天一精幹的聲音,讓人無限感慨,是什麼拉開大家之間的差距?

對於“優秀者何以優秀”的疑問,其實答案就藏在課程的內容裡,藏在對課程背後的深入思考裡。

我的工作方式和習慣已經在潛移默化中悄悄發生著改變。

我37歲,因為工作效率低,被動成為“996”

有一天,有個其他部門人員因需要對外發送函件找到我,如果是在之前,我會“見招拆招”地被動處理,僅僅停留在“完成即結束”的層面。現在,我會圍繞這項工作繼續思考,如何能夠進一步完善?

我聯想課上的知識點,想到了關鍵細節,想到了工作流程,想到了“增量思維”。

在與其他部門充分溝通的基礎上,我結合幾個關鍵節點,設計了發送函件的工作流程表格和通知文件。

之後,我克服自己追求盡善盡美的性格,本著“哪怕這項工作現在不夠完美,但我會一直追求完善”的心態,主動向公司領導彙報了工作思路。

公司領導及時反饋並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讓我變得更加自信。

我37歲,因為工作效率低,被動成為“996”

在這個過程中,我收穫的不僅僅是工作上的肯定,更重要的是看到了自己的巨大轉變:

從消極被動到積極主動思維模式的轉變,從“抱殘守缺”的完美主義到不斷追求突破的真實自我的轉變,在這個過程中的自我體驗,是建立個人自信的力量源泉。

訓練營,讓改變成為可能。

特別感謝這段難忘的學習之旅,我相信只要我去繼續實踐,未來,驚喜會一直持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