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東

河北省任丘歷史上的十二條古河流


古代河流的作用,既是生活需要,又是生產(灌溉、運輸等)需要,也是戰爭防禦的手段。據《任丘市水利志》記載,任丘歷史上共有十二條古河流。

一是滱水。又稱唐河,源自山西省靈丘縣高氐山,從北魏一直到康熙年間都流經任丘(《水經注》)。自河間半截河(村名)入任丘,經東莊店、陵城,入五官澱。清末斷流。

二是鏡河。據《元史》記載,滱水入任丘後,在柿莊處分兩支,一支繞城區,在城北又與另支匯合,東北流入武官澱。嘉靖十四年(1535年),任丘知縣王齊(別號鏡堂)組織群眾對繞城這支進行疏河築堤。為了紀念“王鏡堂”,百姓將這條河稱為“鏡河”。乾隆年間,隨水斷流。

三是老趙王河。《河北平原黑龍港地區古河道圖》標示,任丘西部南北方向有一條古河道,起饒陽滹沱河北,經肅寧、河間入任丘,經惠伯口、汜水、北辛莊、鄚州、苟各莊,入文安縣。人稱“老趙王河”,以別於清代開挖的趙王河。乾隆年間斷流。關於“趙王河”一名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是春秋戰國時,趙國所修;一是宋朝趙構被金兵追趕至此,坐騎一躍而至對岸,稱趙王河。

四是夏河。1966年《河北省任丘縣農業區劃報告》記載,沿京大公路的帶狀緩崗為古夏河。起自饒陽東北的滹沱河,經肅寧灣裡、韓村,過河間城西,沿京大公路入任丘,經辛中驛、石門橋、市區、南代河,至西黃裡折東北,過後王約、西於村、詩塢基、西八村,入五官澱。北魏太和年間至唐代開元年間(公元490至740年),滹沱河一直沿此線經流。

五是淤泥河。起河間城西,折向東北,經留古寺、臥佛堂入任丘,經北羅、周村、呂公堡、西段村、辛安莊,自北姜入文安縣,系滹沱河古道。《任丘縣地名資料彙編》記載,周村建於隋末唐初,位於“淤泥河”西岸,至今仍流傳著“羅成馬陷淤泥河”的故事。

六是易水。據《水經注》記載,易水流經容城南,經鄚州城北,入文安。《任丘縣誌》記載,易水為流經任丘的一水,行經線路在千里堤十方院以北。

七是樑家河。萬曆《任丘縣誌》記載,樑家河在縣西,已淤。現出岸龐家營東有南北方向的槽形河道遺蹟,村民稱樑家河。據《任丘縣古河道分佈圖》(1975年)記載,樑家河起自老趙王河西古賢村北,向東過黃鼠窪、狼窩窪,折北,經段家塢東,穿粘魚泊,過前趙東,復入老趙王河。

八是長豐渠。《河北平原黑龍港地區古河道圖》記載,長豐渠由肅寧北部起,沿河間,至任丘出岸西北,入白洋澱。為唐代刺史朱潭所開,也是白龍河遺蹟,與現今的小白河流經路線一致。這個“長豐渠”, 與現在城東的“長豐排渠”沒有關係。

九是黃龍港河。在滹沱河古道上,有一條自河間臥佛堂分流的古河道,先向東,再折北,入任丘,經鎖井、蔡村、長豐,再入文安縣,屬黃龍港河遺蹟。

十是趙王河。《畿輔通志》記載,趙王河是同治十二年河道葉伯英所開。為使西澱(白洋澱)洩水暢通,自燒車澱起,穿過十二連橋,至大港澱東南,順千里堤至苟各莊,人工開挖的新河,稱趙王河,後併入老趙王河。直到新中國成立,趙王河都是白洋澱唯一的洩水河道。六十年代又開闢趙王新河、棗林莊分洪道,分趙王河為上、中、下三段。

十一是大清河。南拒馬河和北拒馬河在白溝匯合後,稱大清河。流經容城、雄縣、任丘、文安、霸縣,在靜海縣與子牙河匯合,經天津入海。民國以來,大清河都在任丘北部流過。流經3.37公里,是任丘與雄縣的界河。南岸河堤(右堤)叫禿尾巴堤,任丘管轄段長3373米,西接雄縣,東接文安。

十二是古洋河。《河間府志》記載,滱水在饒陽分兩支,一支名為洋河,一支名為唐河。民國十一年(1922年),天津順直水利委員會測繪順直地形圖,將任丘境內的滱水故道標為“古洋河”。古洋河自河間入任丘,經老河頭東,穿南北郎莊、麻家塢,過金橋,經東莊店,穿陵城,至張莊東北入五官澱(原良繁場東側)。

小白河、任文乾等近代河流,都是在古河道基礎上形成的,沒有單獨表述。


河北省任丘歷史上的十二條古河流


河北省任丘歷史上的十二條古河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