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技術本身沒有好與壞,一切都由我們人來決定。

——蘋果CEO 蒂姆·庫克

最近,有關人工智能與隱私保護的問題屢次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

引發最大爭議的莫過於曠視科技通過可以連續進行人臉識別監控的攝像頭,對課堂上的學生進行實時臉部分析,在演示中,人臉識別技術能夠分析出學生聽講幾次、打瞌睡幾次、開小差幾次……最後分析出學生的聽講專注度(看到這裡,阿信不禁開始懷念高中教室後門小窗裡偷看的教導主任了……)。這樣的高科技,讓阿信感覺彷彿科幻片中的未來已經呈現在了眼前。

"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技術本身沒有好與壞,一切都由我們人來決定。

——蘋果CEO 蒂姆·庫克

最近,有關人工智能與隱私保護的問題屢次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

引發最大爭議的莫過於曠視科技通過可以連續進行人臉識別監控的攝像頭,對課堂上的學生進行實時臉部分析,在演示中,人臉識別技術能夠分析出學生聽講幾次、打瞌睡幾次、開小差幾次……最後分析出學生的聽講專注度(看到這裡,阿信不禁開始懷念高中教室後門小窗裡偷看的教導主任了……)。這樣的高科技,讓阿信感覺彷彿科幻片中的未來已經呈現在了眼前。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曠視科技稱這只是一次技術場景演示

在電視劇《疑犯追蹤》中,就構建了一個這樣的場景:所有人都在監控之下,只要有攝像頭的地方,你的一舉一動,說的每一句話都能夠被監視。

"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技術本身沒有好與壞,一切都由我們人來決定。

——蘋果CEO 蒂姆·庫克

最近,有關人工智能與隱私保護的問題屢次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

引發最大爭議的莫過於曠視科技通過可以連續進行人臉識別監控的攝像頭,對課堂上的學生進行實時臉部分析,在演示中,人臉識別技術能夠分析出學生聽講幾次、打瞌睡幾次、開小差幾次……最後分析出學生的聽講專注度(看到這裡,阿信不禁開始懷念高中教室後門小窗裡偷看的教導主任了……)。這樣的高科技,讓阿信感覺彷彿科幻片中的未來已經呈現在了眼前。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曠視科技稱這只是一次技術場景演示

在電視劇《疑犯追蹤》中,就構建了一個這樣的場景:所有人都在監控之下,只要有攝像頭的地方,你的一舉一動,說的每一句話都能夠被監視。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手機應用要求獲取我們的攝像頭、聽筒、相冊等權限,有時候感覺剛剛和朋友討論完一個話題,隨即手機就收到了相關產品的推送。在電視劇《殺死伊芙》中,頭部科技公司能夠掌握每個人的一切信息。

"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技術本身沒有好與壞,一切都由我們人來決定。

——蘋果CEO 蒂姆·庫克

最近,有關人工智能與隱私保護的問題屢次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

引發最大爭議的莫過於曠視科技通過可以連續進行人臉識別監控的攝像頭,對課堂上的學生進行實時臉部分析,在演示中,人臉識別技術能夠分析出學生聽講幾次、打瞌睡幾次、開小差幾次……最後分析出學生的聽講專注度(看到這裡,阿信不禁開始懷念高中教室後門小窗裡偷看的教導主任了……)。這樣的高科技,讓阿信感覺彷彿科幻片中的未來已經呈現在了眼前。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曠視科技稱這只是一次技術場景演示

在電視劇《疑犯追蹤》中,就構建了一個這樣的場景:所有人都在監控之下,只要有攝像頭的地方,你的一舉一動,說的每一句話都能夠被監視。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手機應用要求獲取我們的攝像頭、聽筒、相冊等權限,有時候感覺剛剛和朋友討論完一個話題,隨即手機就收到了相關產品的推送。在電視劇《殺死伊芙》中,頭部科技公司能夠掌握每個人的一切信息。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正如很多人所擔憂的一樣,我們的人生似乎成了一堆二進制數據,如果我們不想在數據的洪流中迷失,我們就必須瞭解和麵對它,瞭解我們的隱私受到了多大程度的侵犯,而我們的生活又究竟會受到多大的影響。


用隱私換服務,你願意嗎?

當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大多數人可能會本能地說:NO!不過先不要著急說出答案,我們來試著想象一下這樣的生活:

早上有智能音響用柔和的音樂叫醒你,昨天晚上放進煮蛋機的蛋正好煮好,打開手機就能看到世界上正在發生的熱點事件,手機為你計算最佳出門時間,出行有無人駕駛的汽車,某款智能辦公軟件已經為你整理好今日工作內容和所需要的資料……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生活看起來真的很美好,並且它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未來,實際上現在已經實現了很一大部分,而我們只需要支付硬件的費用,這些服務就都是“免費”的。

是不是很難抗拒?

"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技術本身沒有好與壞,一切都由我們人來決定。

——蘋果CEO 蒂姆·庫克

最近,有關人工智能與隱私保護的問題屢次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

引發最大爭議的莫過於曠視科技通過可以連續進行人臉識別監控的攝像頭,對課堂上的學生進行實時臉部分析,在演示中,人臉識別技術能夠分析出學生聽講幾次、打瞌睡幾次、開小差幾次……最後分析出學生的聽講專注度(看到這裡,阿信不禁開始懷念高中教室後門小窗裡偷看的教導主任了……)。這樣的高科技,讓阿信感覺彷彿科幻片中的未來已經呈現在了眼前。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曠視科技稱這只是一次技術場景演示

在電視劇《疑犯追蹤》中,就構建了一個這樣的場景:所有人都在監控之下,只要有攝像頭的地方,你的一舉一動,說的每一句話都能夠被監視。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手機應用要求獲取我們的攝像頭、聽筒、相冊等權限,有時候感覺剛剛和朋友討論完一個話題,隨即手機就收到了相關產品的推送。在電視劇《殺死伊芙》中,頭部科技公司能夠掌握每個人的一切信息。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正如很多人所擔憂的一樣,我們的人生似乎成了一堆二進制數據,如果我們不想在數據的洪流中迷失,我們就必須瞭解和麵對它,瞭解我們的隱私受到了多大程度的侵犯,而我們的生活又究竟會受到多大的影響。


用隱私換服務,你願意嗎?

當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大多數人可能會本能地說:NO!不過先不要著急說出答案,我們來試著想象一下這樣的生活:

早上有智能音響用柔和的音樂叫醒你,昨天晚上放進煮蛋機的蛋正好煮好,打開手機就能看到世界上正在發生的熱點事件,手機為你計算最佳出門時間,出行有無人駕駛的汽車,某款智能辦公軟件已經為你整理好今日工作內容和所需要的資料……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生活看起來真的很美好,並且它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未來,實際上現在已經實現了很一大部分,而我們只需要支付硬件的費用,這些服務就都是“免費”的。

是不是很難抗拒?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當然,這麼多個人化、個性化的服務,所需要的就是你的個人信息,這裡的個人信息不僅僅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姓名、電話、出生年月這麼簡單了。如果你想要獲得真正的“私人服務”,那麼你的喜好、收入、生活狀況,都是必不可少的。

說到這裡,很多人要堅定一開始心中那個“NO”的答案了。

前些日,一款名為“ZAO”的換臉App(應用程序)火爆網絡,不少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換臉後的視頻。在有趣的應用面前,也有人會說,“快樂就完事了,管他隱私不隱私的。“

"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技術本身沒有好與壞,一切都由我們人來決定。

——蘋果CEO 蒂姆·庫克

最近,有關人工智能與隱私保護的問題屢次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

引發最大爭議的莫過於曠視科技通過可以連續進行人臉識別監控的攝像頭,對課堂上的學生進行實時臉部分析,在演示中,人臉識別技術能夠分析出學生聽講幾次、打瞌睡幾次、開小差幾次……最後分析出學生的聽講專注度(看到這裡,阿信不禁開始懷念高中教室後門小窗裡偷看的教導主任了……)。這樣的高科技,讓阿信感覺彷彿科幻片中的未來已經呈現在了眼前。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曠視科技稱這只是一次技術場景演示

在電視劇《疑犯追蹤》中,就構建了一個這樣的場景:所有人都在監控之下,只要有攝像頭的地方,你的一舉一動,說的每一句話都能夠被監視。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手機應用要求獲取我們的攝像頭、聽筒、相冊等權限,有時候感覺剛剛和朋友討論完一個話題,隨即手機就收到了相關產品的推送。在電視劇《殺死伊芙》中,頭部科技公司能夠掌握每個人的一切信息。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正如很多人所擔憂的一樣,我們的人生似乎成了一堆二進制數據,如果我們不想在數據的洪流中迷失,我們就必須瞭解和麵對它,瞭解我們的隱私受到了多大程度的侵犯,而我們的生活又究竟會受到多大的影響。


用隱私換服務,你願意嗎?

當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大多數人可能會本能地說:NO!不過先不要著急說出答案,我們來試著想象一下這樣的生活:

早上有智能音響用柔和的音樂叫醒你,昨天晚上放進煮蛋機的蛋正好煮好,打開手機就能看到世界上正在發生的熱點事件,手機為你計算最佳出門時間,出行有無人駕駛的汽車,某款智能辦公軟件已經為你整理好今日工作內容和所需要的資料……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生活看起來真的很美好,並且它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未來,實際上現在已經實現了很一大部分,而我們只需要支付硬件的費用,這些服務就都是“免費”的。

是不是很難抗拒?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當然,這麼多個人化、個性化的服務,所需要的就是你的個人信息,這裡的個人信息不僅僅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姓名、電話、出生年月這麼簡單了。如果你想要獲得真正的“私人服務”,那麼你的喜好、收入、生活狀況,都是必不可少的。

說到這裡,很多人要堅定一開始心中那個“NO”的答案了。

前些日,一款名為“ZAO”的換臉App(應用程序)火爆網絡,不少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換臉後的視頻。在有趣的應用面前,也有人會說,“快樂就完事了,管他隱私不隱私的。“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雖然換臉APP存在著隱私爭議,但有人覺得這都不是事

其實互聯網所給我們提供的一切所謂的“免費”服務和快樂,都不過是一場數據的生意。早在2006年,周鴻禕就提出了“免費”邏輯:“既然是基礎服務就應該免費。”那個時候其他殺毒軟件廠商都不理解他,四年後,大多數的用戶都選擇了用360殺毒軟件,360則依靠給用戶提供推廣來獲利。

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雙贏的生意。在360成功之後,多年來互聯網企業都是這麼做的,尤其是在O2O剛剛興起的時候,用戶和企業不僅僅是交換關係,企業為了競爭甚至會給用戶補貼。

"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技術本身沒有好與壞,一切都由我們人來決定。

——蘋果CEO 蒂姆·庫克

最近,有關人工智能與隱私保護的問題屢次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

引發最大爭議的莫過於曠視科技通過可以連續進行人臉識別監控的攝像頭,對課堂上的學生進行實時臉部分析,在演示中,人臉識別技術能夠分析出學生聽講幾次、打瞌睡幾次、開小差幾次……最後分析出學生的聽講專注度(看到這裡,阿信不禁開始懷念高中教室後門小窗裡偷看的教導主任了……)。這樣的高科技,讓阿信感覺彷彿科幻片中的未來已經呈現在了眼前。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曠視科技稱這只是一次技術場景演示

在電視劇《疑犯追蹤》中,就構建了一個這樣的場景:所有人都在監控之下,只要有攝像頭的地方,你的一舉一動,說的每一句話都能夠被監視。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手機應用要求獲取我們的攝像頭、聽筒、相冊等權限,有時候感覺剛剛和朋友討論完一個話題,隨即手機就收到了相關產品的推送。在電視劇《殺死伊芙》中,頭部科技公司能夠掌握每個人的一切信息。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正如很多人所擔憂的一樣,我們的人生似乎成了一堆二進制數據,如果我們不想在數據的洪流中迷失,我們就必須瞭解和麵對它,瞭解我們的隱私受到了多大程度的侵犯,而我們的生活又究竟會受到多大的影響。


用隱私換服務,你願意嗎?

當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大多數人可能會本能地說:NO!不過先不要著急說出答案,我們來試著想象一下這樣的生活:

早上有智能音響用柔和的音樂叫醒你,昨天晚上放進煮蛋機的蛋正好煮好,打開手機就能看到世界上正在發生的熱點事件,手機為你計算最佳出門時間,出行有無人駕駛的汽車,某款智能辦公軟件已經為你整理好今日工作內容和所需要的資料……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生活看起來真的很美好,並且它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未來,實際上現在已經實現了很一大部分,而我們只需要支付硬件的費用,這些服務就都是“免費”的。

是不是很難抗拒?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當然,這麼多個人化、個性化的服務,所需要的就是你的個人信息,這裡的個人信息不僅僅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姓名、電話、出生年月這麼簡單了。如果你想要獲得真正的“私人服務”,那麼你的喜好、收入、生活狀況,都是必不可少的。

說到這裡,很多人要堅定一開始心中那個“NO”的答案了。

前些日,一款名為“ZAO”的換臉App(應用程序)火爆網絡,不少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換臉後的視頻。在有趣的應用面前,也有人會說,“快樂就完事了,管他隱私不隱私的。“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雖然換臉APP存在著隱私爭議,但有人覺得這都不是事

其實互聯網所給我們提供的一切所謂的“免費”服務和快樂,都不過是一場數據的生意。早在2006年,周鴻禕就提出了“免費”邏輯:“既然是基礎服務就應該免費。”那個時候其他殺毒軟件廠商都不理解他,四年後,大多數的用戶都選擇了用360殺毒軟件,360則依靠給用戶提供推廣來獲利。

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雙贏的生意。在360成功之後,多年來互聯網企業都是這麼做的,尤其是在O2O剛剛興起的時候,用戶和企業不僅僅是交換關係,企業為了競爭甚至會給用戶補貼。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滴滴和快的競爭的時候,用戶成為實際的受益者 | 圖源:觀察者網

現如今,這些早期成長起來的互聯網企業,已經掌握了大量的用戶信息,並持續為我們提供著服務,這樣的基礎信息與服務的交換,在某種程度上是不會觸碰到用戶的敏感神經的。

而我們詳細的個人信息,也就是隱私,則是這場數據生意裡,最後的防線。人工智能的野蠻生長正在一點點突破這道防線,首當其衝的是人臉識別技術

"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技術本身沒有好與壞,一切都由我們人來決定。

——蘋果CEO 蒂姆·庫克

最近,有關人工智能與隱私保護的問題屢次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

引發最大爭議的莫過於曠視科技通過可以連續進行人臉識別監控的攝像頭,對課堂上的學生進行實時臉部分析,在演示中,人臉識別技術能夠分析出學生聽講幾次、打瞌睡幾次、開小差幾次……最後分析出學生的聽講專注度(看到這裡,阿信不禁開始懷念高中教室後門小窗裡偷看的教導主任了……)。這樣的高科技,讓阿信感覺彷彿科幻片中的未來已經呈現在了眼前。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曠視科技稱這只是一次技術場景演示

在電視劇《疑犯追蹤》中,就構建了一個這樣的場景:所有人都在監控之下,只要有攝像頭的地方,你的一舉一動,說的每一句話都能夠被監視。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手機應用要求獲取我們的攝像頭、聽筒、相冊等權限,有時候感覺剛剛和朋友討論完一個話題,隨即手機就收到了相關產品的推送。在電視劇《殺死伊芙》中,頭部科技公司能夠掌握每個人的一切信息。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正如很多人所擔憂的一樣,我們的人生似乎成了一堆二進制數據,如果我們不想在數據的洪流中迷失,我們就必須瞭解和麵對它,瞭解我們的隱私受到了多大程度的侵犯,而我們的生活又究竟會受到多大的影響。


用隱私換服務,你願意嗎?

當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大多數人可能會本能地說:NO!不過先不要著急說出答案,我們來試著想象一下這樣的生活:

早上有智能音響用柔和的音樂叫醒你,昨天晚上放進煮蛋機的蛋正好煮好,打開手機就能看到世界上正在發生的熱點事件,手機為你計算最佳出門時間,出行有無人駕駛的汽車,某款智能辦公軟件已經為你整理好今日工作內容和所需要的資料……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生活看起來真的很美好,並且它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未來,實際上現在已經實現了很一大部分,而我們只需要支付硬件的費用,這些服務就都是“免費”的。

是不是很難抗拒?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當然,這麼多個人化、個性化的服務,所需要的就是你的個人信息,這裡的個人信息不僅僅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姓名、電話、出生年月這麼簡單了。如果你想要獲得真正的“私人服務”,那麼你的喜好、收入、生活狀況,都是必不可少的。

說到這裡,很多人要堅定一開始心中那個“NO”的答案了。

前些日,一款名為“ZAO”的換臉App(應用程序)火爆網絡,不少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換臉後的視頻。在有趣的應用面前,也有人會說,“快樂就完事了,管他隱私不隱私的。“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雖然換臉APP存在著隱私爭議,但有人覺得這都不是事

其實互聯網所給我們提供的一切所謂的“免費”服務和快樂,都不過是一場數據的生意。早在2006年,周鴻禕就提出了“免費”邏輯:“既然是基礎服務就應該免費。”那個時候其他殺毒軟件廠商都不理解他,四年後,大多數的用戶都選擇了用360殺毒軟件,360則依靠給用戶提供推廣來獲利。

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雙贏的生意。在360成功之後,多年來互聯網企業都是這麼做的,尤其是在O2O剛剛興起的時候,用戶和企業不僅僅是交換關係,企業為了競爭甚至會給用戶補貼。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滴滴和快的競爭的時候,用戶成為實際的受益者 | 圖源:觀察者網

現如今,這些早期成長起來的互聯網企業,已經掌握了大量的用戶信息,並持續為我們提供著服務,這樣的基礎信息與服務的交換,在某種程度上是不會觸碰到用戶的敏感神經的。

而我們詳細的個人信息,也就是隱私,則是這場數據生意裡,最後的防線。人工智能的野蠻生長正在一點點突破這道防線,首當其衝的是人臉識別技術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根據新思界發佈的《2019-2023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深度研究及市場投資風險諮詢報告》,2018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規模為131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7%。人臉識別已經覆蓋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就中國市場來看,警務系統、門禁/考勤、電子商務、社交娛樂等領域是人臉識別的主要需求領域,新零售則是人臉識別需求增長快的領域。

"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技術本身沒有好與壞,一切都由我們人來決定。

——蘋果CEO 蒂姆·庫克

最近,有關人工智能與隱私保護的問題屢次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

引發最大爭議的莫過於曠視科技通過可以連續進行人臉識別監控的攝像頭,對課堂上的學生進行實時臉部分析,在演示中,人臉識別技術能夠分析出學生聽講幾次、打瞌睡幾次、開小差幾次……最後分析出學生的聽講專注度(看到這裡,阿信不禁開始懷念高中教室後門小窗裡偷看的教導主任了……)。這樣的高科技,讓阿信感覺彷彿科幻片中的未來已經呈現在了眼前。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曠視科技稱這只是一次技術場景演示

在電視劇《疑犯追蹤》中,就構建了一個這樣的場景:所有人都在監控之下,只要有攝像頭的地方,你的一舉一動,說的每一句話都能夠被監視。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手機應用要求獲取我們的攝像頭、聽筒、相冊等權限,有時候感覺剛剛和朋友討論完一個話題,隨即手機就收到了相關產品的推送。在電視劇《殺死伊芙》中,頭部科技公司能夠掌握每個人的一切信息。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正如很多人所擔憂的一樣,我們的人生似乎成了一堆二進制數據,如果我們不想在數據的洪流中迷失,我們就必須瞭解和麵對它,瞭解我們的隱私受到了多大程度的侵犯,而我們的生活又究竟會受到多大的影響。


用隱私換服務,你願意嗎?

當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大多數人可能會本能地說:NO!不過先不要著急說出答案,我們來試著想象一下這樣的生活:

早上有智能音響用柔和的音樂叫醒你,昨天晚上放進煮蛋機的蛋正好煮好,打開手機就能看到世界上正在發生的熱點事件,手機為你計算最佳出門時間,出行有無人駕駛的汽車,某款智能辦公軟件已經為你整理好今日工作內容和所需要的資料……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生活看起來真的很美好,並且它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未來,實際上現在已經實現了很一大部分,而我們只需要支付硬件的費用,這些服務就都是“免費”的。

是不是很難抗拒?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當然,這麼多個人化、個性化的服務,所需要的就是你的個人信息,這裡的個人信息不僅僅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姓名、電話、出生年月這麼簡單了。如果你想要獲得真正的“私人服務”,那麼你的喜好、收入、生活狀況,都是必不可少的。

說到這裡,很多人要堅定一開始心中那個“NO”的答案了。

前些日,一款名為“ZAO”的換臉App(應用程序)火爆網絡,不少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換臉後的視頻。在有趣的應用面前,也有人會說,“快樂就完事了,管他隱私不隱私的。“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雖然換臉APP存在著隱私爭議,但有人覺得這都不是事

其實互聯網所給我們提供的一切所謂的“免費”服務和快樂,都不過是一場數據的生意。早在2006年,周鴻禕就提出了“免費”邏輯:“既然是基礎服務就應該免費。”那個時候其他殺毒軟件廠商都不理解他,四年後,大多數的用戶都選擇了用360殺毒軟件,360則依靠給用戶提供推廣來獲利。

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雙贏的生意。在360成功之後,多年來互聯網企業都是這麼做的,尤其是在O2O剛剛興起的時候,用戶和企業不僅僅是交換關係,企業為了競爭甚至會給用戶補貼。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滴滴和快的競爭的時候,用戶成為實際的受益者 | 圖源:觀察者網

現如今,這些早期成長起來的互聯網企業,已經掌握了大量的用戶信息,並持續為我們提供著服務,這樣的基礎信息與服務的交換,在某種程度上是不會觸碰到用戶的敏感神經的。

而我們詳細的個人信息,也就是隱私,則是這場數據生意裡,最後的防線。人工智能的野蠻生長正在一點點突破這道防線,首當其衝的是人臉識別技術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根據新思界發佈的《2019-2023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深度研究及市場投資風險諮詢報告》,2018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規模為131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7%。人臉識別已經覆蓋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就中國市場來看,警務系統、門禁/考勤、電子商務、社交娛樂等領域是人臉識別的主要需求領域,新零售則是人臉識別需求增長快的領域。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圖源:瑞銘安普

人臉識別的廣泛運用,隨之而來的就是人們所憂慮的更為隱私的隱私問題,這個隱私問題超出了個人數據的收集為基礎的個人服務功能並可能導致數據的濫用,如果說ZAO還能讓我們收穫快樂,那麼曠視科技用於校園的人臉分析技術,是真的讓人一點也快樂不起來。



隱私洩露的後果

李彥宏在去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說:中國人對隱私問題沒有那麼敏感,很多情況下願意用隱私交換便捷性。

美國著名計算機安全專家布魯斯·施奈爾說:“人們願意分享各種信息,只要它們在控制之下。”

然而在隱私焦慮這件事上,全世界的網民都是一樣的。近年來各種隱私洩露的事件,甚至都讓我們聽得有些麻木了:

2017年底,國外一位ID為“deepfakes”的網友,首先使用了AI換臉算法,此後這種換臉算法也被命名為deepfakes。後來有人用機器學習 AI 技術把明星的臉部與色情視頻表演者的臉部進行交換,幾乎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神奇女俠”蓋爾·加朵就曾遭到過肖像侵犯,換臉技術在歐洲一度備受爭議。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今年3月份,有犯罪分子就使用了類似的AI技術,他們成功模仿了英國某能源公司在德國公司CEO的聲音,詐騙了220,000歐元(約1,730,806人民幣)。

來自新浪科技的一條消息,一個存儲了超過4.19億條與Facebook帳戶關聯的電話號碼數據庫在網上洩露出來,令用戶隱私面臨風險。

也正是有了前車之鑑,當人們發現ZAO的這條用戶條款的時候,不禁心生疑慮。

在您上傳及/或發佈用戶內容以前,您同意或者確保實際權利人同意授予Zao及其關聯公司以及Zao用戶全球範圍內完全免費、不可撤銷、永久、可轉授權和可再許可的權利,包括但不限於可以對用戶內容進行全部或部分的修改與編輯。

也就是說,用戶同意將自己的肖像授權給ZAO,即便有一天肖像被再次轉賣也是自己已經簽署過同意條款的。

"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技術本身沒有好與壞,一切都由我們人來決定。

——蘋果CEO 蒂姆·庫克

最近,有關人工智能與隱私保護的問題屢次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

引發最大爭議的莫過於曠視科技通過可以連續進行人臉識別監控的攝像頭,對課堂上的學生進行實時臉部分析,在演示中,人臉識別技術能夠分析出學生聽講幾次、打瞌睡幾次、開小差幾次……最後分析出學生的聽講專注度(看到這裡,阿信不禁開始懷念高中教室後門小窗裡偷看的教導主任了……)。這樣的高科技,讓阿信感覺彷彿科幻片中的未來已經呈現在了眼前。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曠視科技稱這只是一次技術場景演示

在電視劇《疑犯追蹤》中,就構建了一個這樣的場景:所有人都在監控之下,只要有攝像頭的地方,你的一舉一動,說的每一句話都能夠被監視。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手機應用要求獲取我們的攝像頭、聽筒、相冊等權限,有時候感覺剛剛和朋友討論完一個話題,隨即手機就收到了相關產品的推送。在電視劇《殺死伊芙》中,頭部科技公司能夠掌握每個人的一切信息。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正如很多人所擔憂的一樣,我們的人生似乎成了一堆二進制數據,如果我們不想在數據的洪流中迷失,我們就必須瞭解和麵對它,瞭解我們的隱私受到了多大程度的侵犯,而我們的生活又究竟會受到多大的影響。


用隱私換服務,你願意嗎?

當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大多數人可能會本能地說:NO!不過先不要著急說出答案,我們來試著想象一下這樣的生活:

早上有智能音響用柔和的音樂叫醒你,昨天晚上放進煮蛋機的蛋正好煮好,打開手機就能看到世界上正在發生的熱點事件,手機為你計算最佳出門時間,出行有無人駕駛的汽車,某款智能辦公軟件已經為你整理好今日工作內容和所需要的資料……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生活看起來真的很美好,並且它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未來,實際上現在已經實現了很一大部分,而我們只需要支付硬件的費用,這些服務就都是“免費”的。

是不是很難抗拒?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當然,這麼多個人化、個性化的服務,所需要的就是你的個人信息,這裡的個人信息不僅僅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姓名、電話、出生年月這麼簡單了。如果你想要獲得真正的“私人服務”,那麼你的喜好、收入、生活狀況,都是必不可少的。

說到這裡,很多人要堅定一開始心中那個“NO”的答案了。

前些日,一款名為“ZAO”的換臉App(應用程序)火爆網絡,不少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換臉後的視頻。在有趣的應用面前,也有人會說,“快樂就完事了,管他隱私不隱私的。“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雖然換臉APP存在著隱私爭議,但有人覺得這都不是事

其實互聯網所給我們提供的一切所謂的“免費”服務和快樂,都不過是一場數據的生意。早在2006年,周鴻禕就提出了“免費”邏輯:“既然是基礎服務就應該免費。”那個時候其他殺毒軟件廠商都不理解他,四年後,大多數的用戶都選擇了用360殺毒軟件,360則依靠給用戶提供推廣來獲利。

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雙贏的生意。在360成功之後,多年來互聯網企業都是這麼做的,尤其是在O2O剛剛興起的時候,用戶和企業不僅僅是交換關係,企業為了競爭甚至會給用戶補貼。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滴滴和快的競爭的時候,用戶成為實際的受益者 | 圖源:觀察者網

現如今,這些早期成長起來的互聯網企業,已經掌握了大量的用戶信息,並持續為我們提供著服務,這樣的基礎信息與服務的交換,在某種程度上是不會觸碰到用戶的敏感神經的。

而我們詳細的個人信息,也就是隱私,則是這場數據生意裡,最後的防線。人工智能的野蠻生長正在一點點突破這道防線,首當其衝的是人臉識別技術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根據新思界發佈的《2019-2023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深度研究及市場投資風險諮詢報告》,2018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規模為131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7%。人臉識別已經覆蓋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就中國市場來看,警務系統、門禁/考勤、電子商務、社交娛樂等領域是人臉識別的主要需求領域,新零售則是人臉識別需求增長快的領域。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圖源:瑞銘安普

人臉識別的廣泛運用,隨之而來的就是人們所憂慮的更為隱私的隱私問題,這個隱私問題超出了個人數據的收集為基礎的個人服務功能並可能導致數據的濫用,如果說ZAO還能讓我們收穫快樂,那麼曠視科技用於校園的人臉分析技術,是真的讓人一點也快樂不起來。



隱私洩露的後果

李彥宏在去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說:中國人對隱私問題沒有那麼敏感,很多情況下願意用隱私交換便捷性。

美國著名計算機安全專家布魯斯·施奈爾說:“人們願意分享各種信息,只要它們在控制之下。”

然而在隱私焦慮這件事上,全世界的網民都是一樣的。近年來各種隱私洩露的事件,甚至都讓我們聽得有些麻木了:

2017年底,國外一位ID為“deepfakes”的網友,首先使用了AI換臉算法,此後這種換臉算法也被命名為deepfakes。後來有人用機器學習 AI 技術把明星的臉部與色情視頻表演者的臉部進行交換,幾乎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神奇女俠”蓋爾·加朵就曾遭到過肖像侵犯,換臉技術在歐洲一度備受爭議。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今年3月份,有犯罪分子就使用了類似的AI技術,他們成功模仿了英國某能源公司在德國公司CEO的聲音,詐騙了220,000歐元(約1,730,806人民幣)。

來自新浪科技的一條消息,一個存儲了超過4.19億條與Facebook帳戶關聯的電話號碼數據庫在網上洩露出來,令用戶隱私面臨風險。

也正是有了前車之鑑,當人們發現ZAO的這條用戶條款的時候,不禁心生疑慮。

在您上傳及/或發佈用戶內容以前,您同意或者確保實際權利人同意授予Zao及其關聯公司以及Zao用戶全球範圍內完全免費、不可撤銷、永久、可轉授權和可再許可的權利,包括但不限於可以對用戶內容進行全部或部分的修改與編輯。

也就是說,用戶同意將自己的肖像授權給ZAO,即便有一天肖像被再次轉賣也是自己已經簽署過同意條款的。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被盜用的肖像和聲音未來就有可能出現在某個色情網站或者被詐騙集團獲取用於非常“真實”的詐騙活動,通過人臉和聲音模仿,可以通過視頻、語音輕而易舉地騙過我們的親人,後果不堪設想。

儘管很多公司一再強調,現在的人臉識別技術的安全性很高,一般的建模仿造都無法騙過攝像頭的生物監測技術。

不過,AI也不是完全功不可破,此前就有一位福布斯的記者使用與自己頭部同樣大小的3D打印的石膏模型,破解了一眾手機的AI人臉識別解鎖功能。

"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技術本身沒有好與壞,一切都由我們人來決定。

——蘋果CEO 蒂姆·庫克

最近,有關人工智能與隱私保護的問題屢次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

引發最大爭議的莫過於曠視科技通過可以連續進行人臉識別監控的攝像頭,對課堂上的學生進行實時臉部分析,在演示中,人臉識別技術能夠分析出學生聽講幾次、打瞌睡幾次、開小差幾次……最後分析出學生的聽講專注度(看到這裡,阿信不禁開始懷念高中教室後門小窗裡偷看的教導主任了……)。這樣的高科技,讓阿信感覺彷彿科幻片中的未來已經呈現在了眼前。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曠視科技稱這只是一次技術場景演示

在電視劇《疑犯追蹤》中,就構建了一個這樣的場景:所有人都在監控之下,只要有攝像頭的地方,你的一舉一動,說的每一句話都能夠被監視。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手機應用要求獲取我們的攝像頭、聽筒、相冊等權限,有時候感覺剛剛和朋友討論完一個話題,隨即手機就收到了相關產品的推送。在電視劇《殺死伊芙》中,頭部科技公司能夠掌握每個人的一切信息。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正如很多人所擔憂的一樣,我們的人生似乎成了一堆二進制數據,如果我們不想在數據的洪流中迷失,我們就必須瞭解和麵對它,瞭解我們的隱私受到了多大程度的侵犯,而我們的生活又究竟會受到多大的影響。


用隱私換服務,你願意嗎?

當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大多數人可能會本能地說:NO!不過先不要著急說出答案,我們來試著想象一下這樣的生活:

早上有智能音響用柔和的音樂叫醒你,昨天晚上放進煮蛋機的蛋正好煮好,打開手機就能看到世界上正在發生的熱點事件,手機為你計算最佳出門時間,出行有無人駕駛的汽車,某款智能辦公軟件已經為你整理好今日工作內容和所需要的資料……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生活看起來真的很美好,並且它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未來,實際上現在已經實現了很一大部分,而我們只需要支付硬件的費用,這些服務就都是“免費”的。

是不是很難抗拒?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當然,這麼多個人化、個性化的服務,所需要的就是你的個人信息,這裡的個人信息不僅僅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姓名、電話、出生年月這麼簡單了。如果你想要獲得真正的“私人服務”,那麼你的喜好、收入、生活狀況,都是必不可少的。

說到這裡,很多人要堅定一開始心中那個“NO”的答案了。

前些日,一款名為“ZAO”的換臉App(應用程序)火爆網絡,不少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換臉後的視頻。在有趣的應用面前,也有人會說,“快樂就完事了,管他隱私不隱私的。“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雖然換臉APP存在著隱私爭議,但有人覺得這都不是事

其實互聯網所給我們提供的一切所謂的“免費”服務和快樂,都不過是一場數據的生意。早在2006年,周鴻禕就提出了“免費”邏輯:“既然是基礎服務就應該免費。”那個時候其他殺毒軟件廠商都不理解他,四年後,大多數的用戶都選擇了用360殺毒軟件,360則依靠給用戶提供推廣來獲利。

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雙贏的生意。在360成功之後,多年來互聯網企業都是這麼做的,尤其是在O2O剛剛興起的時候,用戶和企業不僅僅是交換關係,企業為了競爭甚至會給用戶補貼。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滴滴和快的競爭的時候,用戶成為實際的受益者 | 圖源:觀察者網

現如今,這些早期成長起來的互聯網企業,已經掌握了大量的用戶信息,並持續為我們提供著服務,這樣的基礎信息與服務的交換,在某種程度上是不會觸碰到用戶的敏感神經的。

而我們詳細的個人信息,也就是隱私,則是這場數據生意裡,最後的防線。人工智能的野蠻生長正在一點點突破這道防線,首當其衝的是人臉識別技術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根據新思界發佈的《2019-2023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深度研究及市場投資風險諮詢報告》,2018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規模為131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7%。人臉識別已經覆蓋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就中國市場來看,警務系統、門禁/考勤、電子商務、社交娛樂等領域是人臉識別的主要需求領域,新零售則是人臉識別需求增長快的領域。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圖源:瑞銘安普

人臉識別的廣泛運用,隨之而來的就是人們所憂慮的更為隱私的隱私問題,這個隱私問題超出了個人數據的收集為基礎的個人服務功能並可能導致數據的濫用,如果說ZAO還能讓我們收穫快樂,那麼曠視科技用於校園的人臉分析技術,是真的讓人一點也快樂不起來。



隱私洩露的後果

李彥宏在去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說:中國人對隱私問題沒有那麼敏感,很多情況下願意用隱私交換便捷性。

美國著名計算機安全專家布魯斯·施奈爾說:“人們願意分享各種信息,只要它們在控制之下。”

然而在隱私焦慮這件事上,全世界的網民都是一樣的。近年來各種隱私洩露的事件,甚至都讓我們聽得有些麻木了:

2017年底,國外一位ID為“deepfakes”的網友,首先使用了AI換臉算法,此後這種換臉算法也被命名為deepfakes。後來有人用機器學習 AI 技術把明星的臉部與色情視頻表演者的臉部進行交換,幾乎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神奇女俠”蓋爾·加朵就曾遭到過肖像侵犯,換臉技術在歐洲一度備受爭議。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今年3月份,有犯罪分子就使用了類似的AI技術,他們成功模仿了英國某能源公司在德國公司CEO的聲音,詐騙了220,000歐元(約1,730,806人民幣)。

來自新浪科技的一條消息,一個存儲了超過4.19億條與Facebook帳戶關聯的電話號碼數據庫在網上洩露出來,令用戶隱私面臨風險。

也正是有了前車之鑑,當人們發現ZAO的這條用戶條款的時候,不禁心生疑慮。

在您上傳及/或發佈用戶內容以前,您同意或者確保實際權利人同意授予Zao及其關聯公司以及Zao用戶全球範圍內完全免費、不可撤銷、永久、可轉授權和可再許可的權利,包括但不限於可以對用戶內容進行全部或部分的修改與編輯。

也就是說,用戶同意將自己的肖像授權給ZAO,即便有一天肖像被再次轉賣也是自己已經簽署過同意條款的。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被盜用的肖像和聲音未來就有可能出現在某個色情網站或者被詐騙集團獲取用於非常“真實”的詐騙活動,通過人臉和聲音模仿,可以通過視頻、語音輕而易舉地騙過我們的親人,後果不堪設想。

儘管很多公司一再強調,現在的人臉識別技術的安全性很高,一般的建模仿造都無法騙過攝像頭的生物監測技術。

不過,AI也不是完全功不可破,此前就有一位福布斯的記者使用與自己頭部同樣大小的3D打印的石膏模型,破解了一眾手機的AI人臉識別解鎖功能。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圖源:Forbes

這也是人臉識別可能造成的最為嚴重的安全隱患,如果人臉識別技術和個人信息保護功能同時出現漏洞,就不僅僅是用戶隱私的洩漏問題了,還將造成鉅額的財產損失和很大的社會風險。



隱私問題禍端不是技術本身,而是人對技術的態度

1999年,時任Sun公司CEO的斯科特·麥克尼利在發佈會上對臺下眾多的媒體記者和分析師說道:“你的隱私只剩零了,想開點吧。”他認為互聯網分享將徹底“殺死”隱私。

我們早就預言了這個時代的到來,但是我們誰也無法阻擋它以這種方式到來。除非我們拒絕融入這個社會,否則我們無法不去接受這個時代的變化。

在《漢謨拉底法典》中,有這樣一段條文:

“如果建築師建造的房子倒塌了,並導致房屋主人死亡,那麼建造房子的建築師應該被處死。“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非對稱風險》一書中提到,從古巴比倫時期,人類就有了共擔風險的意識,塔勒布認為“共擔風險”這一理念不僅僅與公平性、互惠性、商業效率和風險管理密切相關,也是我們理解人類社會和整個世界的前提。

"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技術本身沒有好與壞,一切都由我們人來決定。

——蘋果CEO 蒂姆·庫克

最近,有關人工智能與隱私保護的問題屢次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

引發最大爭議的莫過於曠視科技通過可以連續進行人臉識別監控的攝像頭,對課堂上的學生進行實時臉部分析,在演示中,人臉識別技術能夠分析出學生聽講幾次、打瞌睡幾次、開小差幾次……最後分析出學生的聽講專注度(看到這裡,阿信不禁開始懷念高中教室後門小窗裡偷看的教導主任了……)。這樣的高科技,讓阿信感覺彷彿科幻片中的未來已經呈現在了眼前。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曠視科技稱這只是一次技術場景演示

在電視劇《疑犯追蹤》中,就構建了一個這樣的場景:所有人都在監控之下,只要有攝像頭的地方,你的一舉一動,說的每一句話都能夠被監視。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手機應用要求獲取我們的攝像頭、聽筒、相冊等權限,有時候感覺剛剛和朋友討論完一個話題,隨即手機就收到了相關產品的推送。在電視劇《殺死伊芙》中,頭部科技公司能夠掌握每個人的一切信息。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正如很多人所擔憂的一樣,我們的人生似乎成了一堆二進制數據,如果我們不想在數據的洪流中迷失,我們就必須瞭解和麵對它,瞭解我們的隱私受到了多大程度的侵犯,而我們的生活又究竟會受到多大的影響。


用隱私換服務,你願意嗎?

當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大多數人可能會本能地說:NO!不過先不要著急說出答案,我們來試著想象一下這樣的生活:

早上有智能音響用柔和的音樂叫醒你,昨天晚上放進煮蛋機的蛋正好煮好,打開手機就能看到世界上正在發生的熱點事件,手機為你計算最佳出門時間,出行有無人駕駛的汽車,某款智能辦公軟件已經為你整理好今日工作內容和所需要的資料……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生活看起來真的很美好,並且它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未來,實際上現在已經實現了很一大部分,而我們只需要支付硬件的費用,這些服務就都是“免費”的。

是不是很難抗拒?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當然,這麼多個人化、個性化的服務,所需要的就是你的個人信息,這裡的個人信息不僅僅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姓名、電話、出生年月這麼簡單了。如果你想要獲得真正的“私人服務”,那麼你的喜好、收入、生活狀況,都是必不可少的。

說到這裡,很多人要堅定一開始心中那個“NO”的答案了。

前些日,一款名為“ZAO”的換臉App(應用程序)火爆網絡,不少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換臉後的視頻。在有趣的應用面前,也有人會說,“快樂就完事了,管他隱私不隱私的。“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雖然換臉APP存在著隱私爭議,但有人覺得這都不是事

其實互聯網所給我們提供的一切所謂的“免費”服務和快樂,都不過是一場數據的生意。早在2006年,周鴻禕就提出了“免費”邏輯:“既然是基礎服務就應該免費。”那個時候其他殺毒軟件廠商都不理解他,四年後,大多數的用戶都選擇了用360殺毒軟件,360則依靠給用戶提供推廣來獲利。

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雙贏的生意。在360成功之後,多年來互聯網企業都是這麼做的,尤其是在O2O剛剛興起的時候,用戶和企業不僅僅是交換關係,企業為了競爭甚至會給用戶補貼。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滴滴和快的競爭的時候,用戶成為實際的受益者 | 圖源:觀察者網

現如今,這些早期成長起來的互聯網企業,已經掌握了大量的用戶信息,並持續為我們提供著服務,這樣的基礎信息與服務的交換,在某種程度上是不會觸碰到用戶的敏感神經的。

而我們詳細的個人信息,也就是隱私,則是這場數據生意裡,最後的防線。人工智能的野蠻生長正在一點點突破這道防線,首當其衝的是人臉識別技術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根據新思界發佈的《2019-2023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深度研究及市場投資風險諮詢報告》,2018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規模為131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7%。人臉識別已經覆蓋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就中國市場來看,警務系統、門禁/考勤、電子商務、社交娛樂等領域是人臉識別的主要需求領域,新零售則是人臉識別需求增長快的領域。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圖源:瑞銘安普

人臉識別的廣泛運用,隨之而來的就是人們所憂慮的更為隱私的隱私問題,這個隱私問題超出了個人數據的收集為基礎的個人服務功能並可能導致數據的濫用,如果說ZAO還能讓我們收穫快樂,那麼曠視科技用於校園的人臉分析技術,是真的讓人一點也快樂不起來。



隱私洩露的後果

李彥宏在去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說:中國人對隱私問題沒有那麼敏感,很多情況下願意用隱私交換便捷性。

美國著名計算機安全專家布魯斯·施奈爾說:“人們願意分享各種信息,只要它們在控制之下。”

然而在隱私焦慮這件事上,全世界的網民都是一樣的。近年來各種隱私洩露的事件,甚至都讓我們聽得有些麻木了:

2017年底,國外一位ID為“deepfakes”的網友,首先使用了AI換臉算法,此後這種換臉算法也被命名為deepfakes。後來有人用機器學習 AI 技術把明星的臉部與色情視頻表演者的臉部進行交換,幾乎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神奇女俠”蓋爾·加朵就曾遭到過肖像侵犯,換臉技術在歐洲一度備受爭議。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今年3月份,有犯罪分子就使用了類似的AI技術,他們成功模仿了英國某能源公司在德國公司CEO的聲音,詐騙了220,000歐元(約1,730,806人民幣)。

來自新浪科技的一條消息,一個存儲了超過4.19億條與Facebook帳戶關聯的電話號碼數據庫在網上洩露出來,令用戶隱私面臨風險。

也正是有了前車之鑑,當人們發現ZAO的這條用戶條款的時候,不禁心生疑慮。

在您上傳及/或發佈用戶內容以前,您同意或者確保實際權利人同意授予Zao及其關聯公司以及Zao用戶全球範圍內完全免費、不可撤銷、永久、可轉授權和可再許可的權利,包括但不限於可以對用戶內容進行全部或部分的修改與編輯。

也就是說,用戶同意將自己的肖像授權給ZAO,即便有一天肖像被再次轉賣也是自己已經簽署過同意條款的。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被盜用的肖像和聲音未來就有可能出現在某個色情網站或者被詐騙集團獲取用於非常“真實”的詐騙活動,通過人臉和聲音模仿,可以通過視頻、語音輕而易舉地騙過我們的親人,後果不堪設想。

儘管很多公司一再強調,現在的人臉識別技術的安全性很高,一般的建模仿造都無法騙過攝像頭的生物監測技術。

不過,AI也不是完全功不可破,此前就有一位福布斯的記者使用與自己頭部同樣大小的3D打印的石膏模型,破解了一眾手機的AI人臉識別解鎖功能。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圖源:Forbes

這也是人臉識別可能造成的最為嚴重的安全隱患,如果人臉識別技術和個人信息保護功能同時出現漏洞,就不僅僅是用戶隱私的洩漏問題了,還將造成鉅額的財產損失和很大的社會風險。



隱私問題禍端不是技術本身,而是人對技術的態度

1999年,時任Sun公司CEO的斯科特·麥克尼利在發佈會上對臺下眾多的媒體記者和分析師說道:“你的隱私只剩零了,想開點吧。”他認為互聯網分享將徹底“殺死”隱私。

我們早就預言了這個時代的到來,但是我們誰也無法阻擋它以這種方式到來。除非我們拒絕融入這個社會,否則我們無法不去接受這個時代的變化。

在《漢謨拉底法典》中,有這樣一段條文:

“如果建築師建造的房子倒塌了,並導致房屋主人死亡,那麼建造房子的建築師應該被處死。“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非對稱風險》一書中提到,從古巴比倫時期,人類就有了共擔風險的意識,塔勒布認為“共擔風險”這一理念不僅僅與公平性、互惠性、商業效率和風險管理密切相關,也是我們理解人類社會和整個世界的前提。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但是目前隱私洩露所侵害到的更多的是個人利益,企業在這方面沒有承擔起它的責任和風險。

今年7月份,央行科技司司長李偉在第四屆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會上表示:有技術也不能濫用,有技術也不能任性。

“特別是一些企業設計模式場景不考慮這些問題:一方面刷臉,另外一方面還讓人在大的屏幕上輸入自己的手機號碼,這是多麼危險的事情。這對於這種創新,我覺得應該要及時指出來糾正。”

今天我們要做的並不是限制和逃避科技,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實現風險共擔,以及我們要給後代呈現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黑鏡》系列之所以那麼受歡迎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所描繪的未來世界讓人感覺既可怕又真實。如果我們不希望未來變得像《黑鏡》一樣,我們就要認真思考人工智能的運用與管理了,在它還沒有脫離控制之前。

"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技術本身沒有好與壞,一切都由我們人來決定。

——蘋果CEO 蒂姆·庫克

最近,有關人工智能與隱私保護的問題屢次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

引發最大爭議的莫過於曠視科技通過可以連續進行人臉識別監控的攝像頭,對課堂上的學生進行實時臉部分析,在演示中,人臉識別技術能夠分析出學生聽講幾次、打瞌睡幾次、開小差幾次……最後分析出學生的聽講專注度(看到這裡,阿信不禁開始懷念高中教室後門小窗裡偷看的教導主任了……)。這樣的高科技,讓阿信感覺彷彿科幻片中的未來已經呈現在了眼前。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曠視科技稱這只是一次技術場景演示

在電視劇《疑犯追蹤》中,就構建了一個這樣的場景:所有人都在監控之下,只要有攝像頭的地方,你的一舉一動,說的每一句話都能夠被監視。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手機應用要求獲取我們的攝像頭、聽筒、相冊等權限,有時候感覺剛剛和朋友討論完一個話題,隨即手機就收到了相關產品的推送。在電視劇《殺死伊芙》中,頭部科技公司能夠掌握每個人的一切信息。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正如很多人所擔憂的一樣,我們的人生似乎成了一堆二進制數據,如果我們不想在數據的洪流中迷失,我們就必須瞭解和麵對它,瞭解我們的隱私受到了多大程度的侵犯,而我們的生活又究竟會受到多大的影響。


用隱私換服務,你願意嗎?

當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大多數人可能會本能地說:NO!不過先不要著急說出答案,我們來試著想象一下這樣的生活:

早上有智能音響用柔和的音樂叫醒你,昨天晚上放進煮蛋機的蛋正好煮好,打開手機就能看到世界上正在發生的熱點事件,手機為你計算最佳出門時間,出行有無人駕駛的汽車,某款智能辦公軟件已經為你整理好今日工作內容和所需要的資料……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生活看起來真的很美好,並且它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未來,實際上現在已經實現了很一大部分,而我們只需要支付硬件的費用,這些服務就都是“免費”的。

是不是很難抗拒?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當然,這麼多個人化、個性化的服務,所需要的就是你的個人信息,這裡的個人信息不僅僅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姓名、電話、出生年月這麼簡單了。如果你想要獲得真正的“私人服務”,那麼你的喜好、收入、生活狀況,都是必不可少的。

說到這裡,很多人要堅定一開始心中那個“NO”的答案了。

前些日,一款名為“ZAO”的換臉App(應用程序)火爆網絡,不少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換臉後的視頻。在有趣的應用面前,也有人會說,“快樂就完事了,管他隱私不隱私的。“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雖然換臉APP存在著隱私爭議,但有人覺得這都不是事

其實互聯網所給我們提供的一切所謂的“免費”服務和快樂,都不過是一場數據的生意。早在2006年,周鴻禕就提出了“免費”邏輯:“既然是基礎服務就應該免費。”那個時候其他殺毒軟件廠商都不理解他,四年後,大多數的用戶都選擇了用360殺毒軟件,360則依靠給用戶提供推廣來獲利。

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雙贏的生意。在360成功之後,多年來互聯網企業都是這麼做的,尤其是在O2O剛剛興起的時候,用戶和企業不僅僅是交換關係,企業為了競爭甚至會給用戶補貼。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滴滴和快的競爭的時候,用戶成為實際的受益者 | 圖源:觀察者網

現如今,這些早期成長起來的互聯網企業,已經掌握了大量的用戶信息,並持續為我們提供著服務,這樣的基礎信息與服務的交換,在某種程度上是不會觸碰到用戶的敏感神經的。

而我們詳細的個人信息,也就是隱私,則是這場數據生意裡,最後的防線。人工智能的野蠻生長正在一點點突破這道防線,首當其衝的是人臉識別技術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根據新思界發佈的《2019-2023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深度研究及市場投資風險諮詢報告》,2018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規模為131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7%。人臉識別已經覆蓋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就中國市場來看,警務系統、門禁/考勤、電子商務、社交娛樂等領域是人臉識別的主要需求領域,新零售則是人臉識別需求增長快的領域。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圖源:瑞銘安普

人臉識別的廣泛運用,隨之而來的就是人們所憂慮的更為隱私的隱私問題,這個隱私問題超出了個人數據的收集為基礎的個人服務功能並可能導致數據的濫用,如果說ZAO還能讓我們收穫快樂,那麼曠視科技用於校園的人臉分析技術,是真的讓人一點也快樂不起來。



隱私洩露的後果

李彥宏在去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說:中國人對隱私問題沒有那麼敏感,很多情況下願意用隱私交換便捷性。

美國著名計算機安全專家布魯斯·施奈爾說:“人們願意分享各種信息,只要它們在控制之下。”

然而在隱私焦慮這件事上,全世界的網民都是一樣的。近年來各種隱私洩露的事件,甚至都讓我們聽得有些麻木了:

2017年底,國外一位ID為“deepfakes”的網友,首先使用了AI換臉算法,此後這種換臉算法也被命名為deepfakes。後來有人用機器學習 AI 技術把明星的臉部與色情視頻表演者的臉部進行交換,幾乎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神奇女俠”蓋爾·加朵就曾遭到過肖像侵犯,換臉技術在歐洲一度備受爭議。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今年3月份,有犯罪分子就使用了類似的AI技術,他們成功模仿了英國某能源公司在德國公司CEO的聲音,詐騙了220,000歐元(約1,730,806人民幣)。

來自新浪科技的一條消息,一個存儲了超過4.19億條與Facebook帳戶關聯的電話號碼數據庫在網上洩露出來,令用戶隱私面臨風險。

也正是有了前車之鑑,當人們發現ZAO的這條用戶條款的時候,不禁心生疑慮。

在您上傳及/或發佈用戶內容以前,您同意或者確保實際權利人同意授予Zao及其關聯公司以及Zao用戶全球範圍內完全免費、不可撤銷、永久、可轉授權和可再許可的權利,包括但不限於可以對用戶內容進行全部或部分的修改與編輯。

也就是說,用戶同意將自己的肖像授權給ZAO,即便有一天肖像被再次轉賣也是自己已經簽署過同意條款的。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被盜用的肖像和聲音未來就有可能出現在某個色情網站或者被詐騙集團獲取用於非常“真實”的詐騙活動,通過人臉和聲音模仿,可以通過視頻、語音輕而易舉地騙過我們的親人,後果不堪設想。

儘管很多公司一再強調,現在的人臉識別技術的安全性很高,一般的建模仿造都無法騙過攝像頭的生物監測技術。

不過,AI也不是完全功不可破,此前就有一位福布斯的記者使用與自己頭部同樣大小的3D打印的石膏模型,破解了一眾手機的AI人臉識別解鎖功能。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圖源:Forbes

這也是人臉識別可能造成的最為嚴重的安全隱患,如果人臉識別技術和個人信息保護功能同時出現漏洞,就不僅僅是用戶隱私的洩漏問題了,還將造成鉅額的財產損失和很大的社會風險。



隱私問題禍端不是技術本身,而是人對技術的態度

1999年,時任Sun公司CEO的斯科特·麥克尼利在發佈會上對臺下眾多的媒體記者和分析師說道:“你的隱私只剩零了,想開點吧。”他認為互聯網分享將徹底“殺死”隱私。

我們早就預言了這個時代的到來,但是我們誰也無法阻擋它以這種方式到來。除非我們拒絕融入這個社會,否則我們無法不去接受這個時代的變化。

在《漢謨拉底法典》中,有這樣一段條文:

“如果建築師建造的房子倒塌了,並導致房屋主人死亡,那麼建造房子的建築師應該被處死。“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非對稱風險》一書中提到,從古巴比倫時期,人類就有了共擔風險的意識,塔勒布認為“共擔風險”這一理念不僅僅與公平性、互惠性、商業效率和風險管理密切相關,也是我們理解人類社會和整個世界的前提。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但是目前隱私洩露所侵害到的更多的是個人利益,企業在這方面沒有承擔起它的責任和風險。

今年7月份,央行科技司司長李偉在第四屆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會上表示:有技術也不能濫用,有技術也不能任性。

“特別是一些企業設計模式場景不考慮這些問題:一方面刷臉,另外一方面還讓人在大的屏幕上輸入自己的手機號碼,這是多麼危險的事情。這對於這種創新,我覺得應該要及時指出來糾正。”

今天我們要做的並不是限制和逃避科技,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實現風險共擔,以及我們要給後代呈現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黑鏡》系列之所以那麼受歡迎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所描繪的未來世界讓人感覺既可怕又真實。如果我們不希望未來變得像《黑鏡》一樣,我們就要認真思考人工智能的運用與管理了,在它還沒有脫離控制之前。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曠視科技在校園使用人臉分析,作為父母你是接受還是拒絕?如果所有的家長都可以隨時在手機上看到孩子,你會忍住不看嗎?你看了之後會不會晚上跟孩子說,你今天第三節課23分22秒發呆了五秒鐘,你在想什麼?

孩子從小在一個被觀看的透明環境中生活,他對於環境的認識跟可以保有走神祕密的我們不同。有一天你把攝像頭架在房間裡,希望他能看到衰老和想念他的你,他會真的看你嗎?

一切都不是技術,只是文化的選擇。



參考資料:

[1] 危險的人臉識別.燃財經

[2] AI換臉:人工智能的一場裸奔.中國新聞週刊

[3] 一場突如其來的校園監視危機,曠視“冤”嗎.虎嗅

[4] 商業價值:隱私經濟:個人信息價值的黑白灰.199IT

[5] 宅男福音deepfakes開源了.AI前線

[6] 歐洲首例AI詐騙:用CEO聲音騙走22萬,逼真語音合成只需1分鐘錄音.大數據文摘

[7] 中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高速增長.新思界

[8] 我的互聯網方法論.周鴻禕.中信出版集團.2014

[9] 數據資本時代.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奧),托馬斯·拉姆什(德).中信出版集團.2018

[10] 非對稱風險.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中信出版集團.2019

"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技術本身沒有好與壞,一切都由我們人來決定。

——蘋果CEO 蒂姆·庫克

最近,有關人工智能與隱私保護的問題屢次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

引發最大爭議的莫過於曠視科技通過可以連續進行人臉識別監控的攝像頭,對課堂上的學生進行實時臉部分析,在演示中,人臉識別技術能夠分析出學生聽講幾次、打瞌睡幾次、開小差幾次……最後分析出學生的聽講專注度(看到這裡,阿信不禁開始懷念高中教室後門小窗裡偷看的教導主任了……)。這樣的高科技,讓阿信感覺彷彿科幻片中的未來已經呈現在了眼前。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曠視科技稱這只是一次技術場景演示

在電視劇《疑犯追蹤》中,就構建了一個這樣的場景:所有人都在監控之下,只要有攝像頭的地方,你的一舉一動,說的每一句話都能夠被監視。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手機應用要求獲取我們的攝像頭、聽筒、相冊等權限,有時候感覺剛剛和朋友討論完一個話題,隨即手機就收到了相關產品的推送。在電視劇《殺死伊芙》中,頭部科技公司能夠掌握每個人的一切信息。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正如很多人所擔憂的一樣,我們的人生似乎成了一堆二進制數據,如果我們不想在數據的洪流中迷失,我們就必須瞭解和麵對它,瞭解我們的隱私受到了多大程度的侵犯,而我們的生活又究竟會受到多大的影響。


用隱私換服務,你願意嗎?

當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大多數人可能會本能地說:NO!不過先不要著急說出答案,我們來試著想象一下這樣的生活:

早上有智能音響用柔和的音樂叫醒你,昨天晚上放進煮蛋機的蛋正好煮好,打開手機就能看到世界上正在發生的熱點事件,手機為你計算最佳出門時間,出行有無人駕駛的汽車,某款智能辦公軟件已經為你整理好今日工作內容和所需要的資料……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生活看起來真的很美好,並且它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未來,實際上現在已經實現了很一大部分,而我們只需要支付硬件的費用,這些服務就都是“免費”的。

是不是很難抗拒?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當然,這麼多個人化、個性化的服務,所需要的就是你的個人信息,這裡的個人信息不僅僅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姓名、電話、出生年月這麼簡單了。如果你想要獲得真正的“私人服務”,那麼你的喜好、收入、生活狀況,都是必不可少的。

說到這裡,很多人要堅定一開始心中那個“NO”的答案了。

前些日,一款名為“ZAO”的換臉App(應用程序)火爆網絡,不少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換臉後的視頻。在有趣的應用面前,也有人會說,“快樂就完事了,管他隱私不隱私的。“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雖然換臉APP存在著隱私爭議,但有人覺得這都不是事

其實互聯網所給我們提供的一切所謂的“免費”服務和快樂,都不過是一場數據的生意。早在2006年,周鴻禕就提出了“免費”邏輯:“既然是基礎服務就應該免費。”那個時候其他殺毒軟件廠商都不理解他,四年後,大多數的用戶都選擇了用360殺毒軟件,360則依靠給用戶提供推廣來獲利。

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雙贏的生意。在360成功之後,多年來互聯網企業都是這麼做的,尤其是在O2O剛剛興起的時候,用戶和企業不僅僅是交換關係,企業為了競爭甚至會給用戶補貼。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滴滴和快的競爭的時候,用戶成為實際的受益者 | 圖源:觀察者網

現如今,這些早期成長起來的互聯網企業,已經掌握了大量的用戶信息,並持續為我們提供著服務,這樣的基礎信息與服務的交換,在某種程度上是不會觸碰到用戶的敏感神經的。

而我們詳細的個人信息,也就是隱私,則是這場數據生意裡,最後的防線。人工智能的野蠻生長正在一點點突破這道防線,首當其衝的是人臉識別技術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根據新思界發佈的《2019-2023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深度研究及市場投資風險諮詢報告》,2018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規模為131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7%。人臉識別已經覆蓋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就中國市場來看,警務系統、門禁/考勤、電子商務、社交娛樂等領域是人臉識別的主要需求領域,新零售則是人臉識別需求增長快的領域。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圖源:瑞銘安普

人臉識別的廣泛運用,隨之而來的就是人們所憂慮的更為隱私的隱私問題,這個隱私問題超出了個人數據的收集為基礎的個人服務功能並可能導致數據的濫用,如果說ZAO還能讓我們收穫快樂,那麼曠視科技用於校園的人臉分析技術,是真的讓人一點也快樂不起來。



隱私洩露的後果

李彥宏在去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說:中國人對隱私問題沒有那麼敏感,很多情況下願意用隱私交換便捷性。

美國著名計算機安全專家布魯斯·施奈爾說:“人們願意分享各種信息,只要它們在控制之下。”

然而在隱私焦慮這件事上,全世界的網民都是一樣的。近年來各種隱私洩露的事件,甚至都讓我們聽得有些麻木了:

2017年底,國外一位ID為“deepfakes”的網友,首先使用了AI換臉算法,此後這種換臉算法也被命名為deepfakes。後來有人用機器學習 AI 技術把明星的臉部與色情視頻表演者的臉部進行交換,幾乎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神奇女俠”蓋爾·加朵就曾遭到過肖像侵犯,換臉技術在歐洲一度備受爭議。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今年3月份,有犯罪分子就使用了類似的AI技術,他們成功模仿了英國某能源公司在德國公司CEO的聲音,詐騙了220,000歐元(約1,730,806人民幣)。

來自新浪科技的一條消息,一個存儲了超過4.19億條與Facebook帳戶關聯的電話號碼數據庫在網上洩露出來,令用戶隱私面臨風險。

也正是有了前車之鑑,當人們發現ZAO的這條用戶條款的時候,不禁心生疑慮。

在您上傳及/或發佈用戶內容以前,您同意或者確保實際權利人同意授予Zao及其關聯公司以及Zao用戶全球範圍內完全免費、不可撤銷、永久、可轉授權和可再許可的權利,包括但不限於可以對用戶內容進行全部或部分的修改與編輯。

也就是說,用戶同意將自己的肖像授權給ZAO,即便有一天肖像被再次轉賣也是自己已經簽署過同意條款的。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被盜用的肖像和聲音未來就有可能出現在某個色情網站或者被詐騙集團獲取用於非常“真實”的詐騙活動,通過人臉和聲音模仿,可以通過視頻、語音輕而易舉地騙過我們的親人,後果不堪設想。

儘管很多公司一再強調,現在的人臉識別技術的安全性很高,一般的建模仿造都無法騙過攝像頭的生物監測技術。

不過,AI也不是完全功不可破,此前就有一位福布斯的記者使用與自己頭部同樣大小的3D打印的石膏模型,破解了一眾手機的AI人臉識別解鎖功能。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圖源:Forbes

這也是人臉識別可能造成的最為嚴重的安全隱患,如果人臉識別技術和個人信息保護功能同時出現漏洞,就不僅僅是用戶隱私的洩漏問題了,還將造成鉅額的財產損失和很大的社會風險。



隱私問題禍端不是技術本身,而是人對技術的態度

1999年,時任Sun公司CEO的斯科特·麥克尼利在發佈會上對臺下眾多的媒體記者和分析師說道:“你的隱私只剩零了,想開點吧。”他認為互聯網分享將徹底“殺死”隱私。

我們早就預言了這個時代的到來,但是我們誰也無法阻擋它以這種方式到來。除非我們拒絕融入這個社會,否則我們無法不去接受這個時代的變化。

在《漢謨拉底法典》中,有這樣一段條文:

“如果建築師建造的房子倒塌了,並導致房屋主人死亡,那麼建造房子的建築師應該被處死。“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非對稱風險》一書中提到,從古巴比倫時期,人類就有了共擔風險的意識,塔勒布認為“共擔風險”這一理念不僅僅與公平性、互惠性、商業效率和風險管理密切相關,也是我們理解人類社會和整個世界的前提。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但是目前隱私洩露所侵害到的更多的是個人利益,企業在這方面沒有承擔起它的責任和風險。

今年7月份,央行科技司司長李偉在第四屆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會上表示:有技術也不能濫用,有技術也不能任性。

“特別是一些企業設計模式場景不考慮這些問題:一方面刷臉,另外一方面還讓人在大的屏幕上輸入自己的手機號碼,這是多麼危險的事情。這對於這種創新,我覺得應該要及時指出來糾正。”

今天我們要做的並不是限制和逃避科技,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實現風險共擔,以及我們要給後代呈現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黑鏡》系列之所以那麼受歡迎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所描繪的未來世界讓人感覺既可怕又真實。如果我們不希望未來變得像《黑鏡》一樣,我們就要認真思考人工智能的運用與管理了,在它還沒有脫離控制之前。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曠視科技在校園使用人臉分析,作為父母你是接受還是拒絕?如果所有的家長都可以隨時在手機上看到孩子,你會忍住不看嗎?你看了之後會不會晚上跟孩子說,你今天第三節課23分22秒發呆了五秒鐘,你在想什麼?

孩子從小在一個被觀看的透明環境中生活,他對於環境的認識跟可以保有走神祕密的我們不同。有一天你把攝像頭架在房間裡,希望他能看到衰老和想念他的你,他會真的看你嗎?

一切都不是技術,只是文化的選擇。



參考資料:

[1] 危險的人臉識別.燃財經

[2] AI換臉:人工智能的一場裸奔.中國新聞週刊

[3] 一場突如其來的校園監視危機,曠視“冤”嗎.虎嗅

[4] 商業價值:隱私經濟:個人信息價值的黑白灰.199IT

[5] 宅男福音deepfakes開源了.AI前線

[6] 歐洲首例AI詐騙:用CEO聲音騙走22萬,逼真語音合成只需1分鐘錄音.大數據文摘

[7] 中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高速增長.新思界

[8] 我的互聯網方法論.周鴻禕.中信出版集團.2014

[9] 數據資本時代.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奧),托馬斯·拉姆什(德).中信出版集團.2018

[10] 非對稱風險.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中信出版集團.2019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技術本身沒有好與壞,一切都由我們人來決定。

——蘋果CEO 蒂姆·庫克

最近,有關人工智能與隱私保護的問題屢次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

引發最大爭議的莫過於曠視科技通過可以連續進行人臉識別監控的攝像頭,對課堂上的學生進行實時臉部分析,在演示中,人臉識別技術能夠分析出學生聽講幾次、打瞌睡幾次、開小差幾次……最後分析出學生的聽講專注度(看到這裡,阿信不禁開始懷念高中教室後門小窗裡偷看的教導主任了……)。這樣的高科技,讓阿信感覺彷彿科幻片中的未來已經呈現在了眼前。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曠視科技稱這只是一次技術場景演示

在電視劇《疑犯追蹤》中,就構建了一個這樣的場景:所有人都在監控之下,只要有攝像頭的地方,你的一舉一動,說的每一句話都能夠被監視。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手機應用要求獲取我們的攝像頭、聽筒、相冊等權限,有時候感覺剛剛和朋友討論完一個話題,隨即手機就收到了相關產品的推送。在電視劇《殺死伊芙》中,頭部科技公司能夠掌握每個人的一切信息。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正如很多人所擔憂的一樣,我們的人生似乎成了一堆二進制數據,如果我們不想在數據的洪流中迷失,我們就必須瞭解和麵對它,瞭解我們的隱私受到了多大程度的侵犯,而我們的生活又究竟會受到多大的影響。


用隱私換服務,你願意嗎?

當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大多數人可能會本能地說:NO!不過先不要著急說出答案,我們來試著想象一下這樣的生活:

早上有智能音響用柔和的音樂叫醒你,昨天晚上放進煮蛋機的蛋正好煮好,打開手機就能看到世界上正在發生的熱點事件,手機為你計算最佳出門時間,出行有無人駕駛的汽車,某款智能辦公軟件已經為你整理好今日工作內容和所需要的資料……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生活看起來真的很美好,並且它就在離我們不遠的未來,實際上現在已經實現了很一大部分,而我們只需要支付硬件的費用,這些服務就都是“免費”的。

是不是很難抗拒?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當然,這麼多個人化、個性化的服務,所需要的就是你的個人信息,這裡的個人信息不僅僅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姓名、電話、出生年月這麼簡單了。如果你想要獲得真正的“私人服務”,那麼你的喜好、收入、生活狀況,都是必不可少的。

說到這裡,很多人要堅定一開始心中那個“NO”的答案了。

前些日,一款名為“ZAO”的換臉App(應用程序)火爆網絡,不少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換臉後的視頻。在有趣的應用面前,也有人會說,“快樂就完事了,管他隱私不隱私的。“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雖然換臉APP存在著隱私爭議,但有人覺得這都不是事

其實互聯網所給我們提供的一切所謂的“免費”服務和快樂,都不過是一場數據的生意。早在2006年,周鴻禕就提出了“免費”邏輯:“既然是基礎服務就應該免費。”那個時候其他殺毒軟件廠商都不理解他,四年後,大多數的用戶都選擇了用360殺毒軟件,360則依靠給用戶提供推廣來獲利。

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雙贏的生意。在360成功之後,多年來互聯網企業都是這麼做的,尤其是在O2O剛剛興起的時候,用戶和企業不僅僅是交換關係,企業為了競爭甚至會給用戶補貼。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滴滴和快的競爭的時候,用戶成為實際的受益者 | 圖源:觀察者網

現如今,這些早期成長起來的互聯網企業,已經掌握了大量的用戶信息,並持續為我們提供著服務,這樣的基礎信息與服務的交換,在某種程度上是不會觸碰到用戶的敏感神經的。

而我們詳細的個人信息,也就是隱私,則是這場數據生意裡,最後的防線。人工智能的野蠻生長正在一點點突破這道防線,首當其衝的是人臉識別技術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根據新思界發佈的《2019-2023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深度研究及市場投資風險諮詢報告》,2018年中國人臉識別行業市場規模為131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7%。人臉識別已經覆蓋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就中國市場來看,警務系統、門禁/考勤、電子商務、社交娛樂等領域是人臉識別的主要需求領域,新零售則是人臉識別需求增長快的領域。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圖源:瑞銘安普

人臉識別的廣泛運用,隨之而來的就是人們所憂慮的更為隱私的隱私問題,這個隱私問題超出了個人數據的收集為基礎的個人服務功能並可能導致數據的濫用,如果說ZAO還能讓我們收穫快樂,那麼曠視科技用於校園的人臉分析技術,是真的讓人一點也快樂不起來。



隱私洩露的後果

李彥宏在去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時說:中國人對隱私問題沒有那麼敏感,很多情況下願意用隱私交換便捷性。

美國著名計算機安全專家布魯斯·施奈爾說:“人們願意分享各種信息,只要它們在控制之下。”

然而在隱私焦慮這件事上,全世界的網民都是一樣的。近年來各種隱私洩露的事件,甚至都讓我們聽得有些麻木了:

2017年底,國外一位ID為“deepfakes”的網友,首先使用了AI換臉算法,此後這種換臉算法也被命名為deepfakes。後來有人用機器學習 AI 技術把明星的臉部與色情視頻表演者的臉部進行交換,幾乎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神奇女俠”蓋爾·加朵就曾遭到過肖像侵犯,換臉技術在歐洲一度備受爭議。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今年3月份,有犯罪分子就使用了類似的AI技術,他們成功模仿了英國某能源公司在德國公司CEO的聲音,詐騙了220,000歐元(約1,730,806人民幣)。

來自新浪科技的一條消息,一個存儲了超過4.19億條與Facebook帳戶關聯的電話號碼數據庫在網上洩露出來,令用戶隱私面臨風險。

也正是有了前車之鑑,當人們發現ZAO的這條用戶條款的時候,不禁心生疑慮。

在您上傳及/或發佈用戶內容以前,您同意或者確保實際權利人同意授予Zao及其關聯公司以及Zao用戶全球範圍內完全免費、不可撤銷、永久、可轉授權和可再許可的權利,包括但不限於可以對用戶內容進行全部或部分的修改與編輯。

也就是說,用戶同意將自己的肖像授權給ZAO,即便有一天肖像被再次轉賣也是自己已經簽署過同意條款的。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被盜用的肖像和聲音未來就有可能出現在某個色情網站或者被詐騙集團獲取用於非常“真實”的詐騙活動,通過人臉和聲音模仿,可以通過視頻、語音輕而易舉地騙過我們的親人,後果不堪設想。

儘管很多公司一再強調,現在的人臉識別技術的安全性很高,一般的建模仿造都無法騙過攝像頭的生物監測技術。

不過,AI也不是完全功不可破,此前就有一位福布斯的記者使用與自己頭部同樣大小的3D打印的石膏模型,破解了一眾手機的AI人臉識別解鎖功能。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圖源:Forbes

這也是人臉識別可能造成的最為嚴重的安全隱患,如果人臉識別技術和個人信息保護功能同時出現漏洞,就不僅僅是用戶隱私的洩漏問題了,還將造成鉅額的財產損失和很大的社會風險。



隱私問題禍端不是技術本身,而是人對技術的態度

1999年,時任Sun公司CEO的斯科特·麥克尼利在發佈會上對臺下眾多的媒體記者和分析師說道:“你的隱私只剩零了,想開點吧。”他認為互聯網分享將徹底“殺死”隱私。

我們早就預言了這個時代的到來,但是我們誰也無法阻擋它以這種方式到來。除非我們拒絕融入這個社會,否則我們無法不去接受這個時代的變化。

在《漢謨拉底法典》中,有這樣一段條文:

“如果建築師建造的房子倒塌了,並導致房屋主人死亡,那麼建造房子的建築師應該被處死。“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非對稱風險》一書中提到,從古巴比倫時期,人類就有了共擔風險的意識,塔勒布認為“共擔風險”這一理念不僅僅與公平性、互惠性、商業效率和風險管理密切相關,也是我們理解人類社會和整個世界的前提。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但是目前隱私洩露所侵害到的更多的是個人利益,企業在這方面沒有承擔起它的責任和風險。

今年7月份,央行科技司司長李偉在第四屆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會上表示:有技術也不能濫用,有技術也不能任性。

“特別是一些企業設計模式場景不考慮這些問題:一方面刷臉,另外一方面還讓人在大的屏幕上輸入自己的手機號碼,這是多麼危險的事情。這對於這種創新,我覺得應該要及時指出來糾正。”

今天我們要做的並不是限制和逃避科技,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實現風險共擔,以及我們要給後代呈現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黑鏡》系列之所以那麼受歡迎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所描繪的未來世界讓人感覺既可怕又真實。如果我們不希望未來變得像《黑鏡》一樣,我們就要認真思考人工智能的運用與管理了,在它還沒有脫離控制之前。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曠視科技在校園使用人臉分析,作為父母你是接受還是拒絕?如果所有的家長都可以隨時在手機上看到孩子,你會忍住不看嗎?你看了之後會不會晚上跟孩子說,你今天第三節課23分22秒發呆了五秒鐘,你在想什麼?

孩子從小在一個被觀看的透明環境中生活,他對於環境的認識跟可以保有走神祕密的我們不同。有一天你把攝像頭架在房間裡,希望他能看到衰老和想念他的你,他會真的看你嗎?

一切都不是技術,只是文化的選擇。



參考資料:

[1] 危險的人臉識別.燃財經

[2] AI換臉:人工智能的一場裸奔.中國新聞週刊

[3] 一場突如其來的校園監視危機,曠視“冤”嗎.虎嗅

[4] 商業價值:隱私經濟:個人信息價值的黑白灰.199IT

[5] 宅男福音deepfakes開源了.AI前線

[6] 歐洲首例AI詐騙:用CEO聲音騙走22萬,逼真語音合成只需1分鐘錄音.大數據文摘

[7] 中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高速增長.新思界

[8] 我的互聯網方法論.周鴻禕.中信出版集團.2014

[9] 數據資本時代.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奧),托馬斯·拉姆什(德).中信出版集團.2018

[10] 非對稱風險.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中信出版集團.2019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現在,我開始懷念教室後門偷看的班主任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