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為何還沒有意識?李德毅院士:區分我和非我要一百年'

人工智能 生物 中金網 2019-08-31
"

外匯天眼APP訊 : 人工智能被認為所向披靡的時候,它還不能幹什麼?人工智能在比較長遠的將來仍然不能幹什麼?在8月29日下午舉行的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科學前沿高峰主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李德毅就“人工智能為什麼還沒有意識”題目做了主旨演講。

"

外匯天眼APP訊 : 人工智能被認為所向披靡的時候,它還不能幹什麼?人工智能在比較長遠的將來仍然不能幹什麼?在8月29日下午舉行的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科學前沿高峰主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李德毅就“人工智能為什麼還沒有意識”題目做了主旨演講。

人工智能為何還沒有意識?李德毅院士:區分我和非我要一百年

李德毅講述的第一個問題是意識的生物學屬性。意識分為三種,第一級的初級意識叫做知覺意識,高一點的叫做自我意識,再高一點的叫做群體意識。

而意識的生物學基礎,就是生物個體從大腦神經元到末腦的明確的邊界感知能力,必須把我和非我的環境分離開來。李德毅舉例,做成人造皮膚多麼難,它包括七個功能:體溫、自我保護、感應、新陳代謝、吸收、呼吸、分泌排洩。

李德毅提到,當刺激人體表面的時候,只有零點幾個平方米,你要感受到並且採取措施。不止如此,身體的皮膚神經末梢到整個大腦的連接總傳輸導致15萬公里,毫秒級的週期。他認為,人工製造出這樣的人造皮膚,來日方長,也許還要一百年,也就是說,區分我和非我的期限大概要一百年。

就高級意識而言,記憶非常重要,記憶分成瞬間記憶、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記憶絕對不是存儲。李德毅表示,瞬間記憶觸發了短期記憶,短期記憶觸發了長期記憶,長期記憶存有的信息才形成智能,因此高階級的智能才能有意識的新的智能。

第二個問題,李德毅提到了智能的社會屬性。典型的案例,兩個小孩子掉到狼窩裡去了,在講語言的時候沒有講,後來上了幼兒園也教不回來了,也就是說一個好的基因,如果不在一個好的生態環境下是沒有多少智能的。

李德毅表示,我有個這樣的觀點,語言也好、知識也好、文明也好,主要是後天習得的,這就是智能的社會屬性。我在十多年前寫過一本書,我在序言裡就講:人腦是一個小宇宙,是大自然和社會的映射。

所以人類的智能,李德毅個人認為至少有三塊兒,記憶、計算、交互,這三個一體化的工作導致了人類智能。

第三個問題,李德毅提到智能和意識的關聯分析。

現在,計算智能、圍棋智能、聊天智能、駕駛智能的形式化都做得很好了,甚至可以超過人,人工智能可以脫離意識而存在的智能。李德毅表示,我個人認為人工智能就是人類智能的題外延伸,它可以脫離意識而存在。

“人類作為機器人的造物主,不需要機器具有意識,我們為什麼一定要機器具有意識呢?它是我們的一個工具多好?只要能夠按照我們人的需要,給我們開車、給我們做數學題、給我們人進行服務不就得了嘛?我相信人類足夠聰明,人類可以控制讓機器不具有意識。”

李德毅在演講的最後表示,人類的進化史就是製造和使用工具拓展人類的發展史,我們無論從鐮刀、斧頭到現在的原子彈,都是解決著物質和能量都是一個動力工具,動力工具是人類體能的題外延伸,而人工智能是人類智能的題外延伸,無論動力工具和智能工具都無意識。

至於人工智能時代最大的衝擊是地球上突然出現一種超越人類的新物種,這些未來的生命亦或是人類的朋友亦或是人類的天敵?李德毅表示,目前定論太早,退一步講,即使我們將來製造出這樣的皮膚,能夠區分物理的邊界感知的話,還要有另外兩個條件才能跟我們人類對抗,分別是他們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李德毅認為,這個“三部曲”要有時間長度要幾百年甚至更長。因此,相比於擔心正在崛起的人工智能是否會給人類帶來威脅,智能時代更要約束的是人類自身的倫理道德和行為規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