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全球進擊,baidu能否憑AI逆襲?

人工智能 美國 機器學習 雅虎 互聯網風尚圈 2017-04-26

《經濟學人》4月20日宣告了一篇題為《三國爭霸,兩家稱帝:我國互聯網鉅子走向全球》的文章,具體剖析了 BAT 三家互聯網鉅子在世界和國內當下的開展態勢,類推yahoo,得出“baidu現已落後”的定論。文章也說到,baidu將將來的賭注壓在了AI上。新智元帶來BAT 在AI 上的最新動作的介紹,勾勒最新的競賽格式,baidu能否憑AI再次興起?別的,正如《經濟學人》文章最終提示的那樣,不管是在AI 仍是別的範疇,走向世界的BAT 背後的有利可圖的國內戰場,是真實不容忽略的。

《經濟學人》網站上4月20日宣告了一篇題為《三國爭霸,兩家稱帝:我國互聯網鉅子走向全球》(Three kingdoms, Two empires :China’s internet giants go global)的文章,對當下BAT 在國內和國外的競賽態勢進行了深化的剖析。

不久之前,硅谷的出資者對我國的大型互聯網公司嗤之以鼻,以為它們傾向於仿製西方的商品。但如今狀況現已改變,由於這些公司現已變成世界野心越來越大的龐然大物。

文章在最初介紹了當下三家公司的開展態勢。文章說到,阿里巴巴是我國最大的電子商務集團,每年處理的買賣量比 eBay 和 Amazon 的加起來還要多。阿里巴巴董事長馬雲許諾在20年內實現為全球20億消費者效勞。騰訊,特長是網絡遊戲和交際媒體,如今是全球市值排名第10的上市公司,市值約2750億美元。騰訊董事長馬化騰期望我國“主導將來的全球科技革新”。

與盛大介紹阿里巴巴和騰訊不一樣,在說到baidu時,作者的描述是:“跟著阿里和騰訊正逐漸成長為世界中堅力量。我國互聯網三大鉅子“BAT”的第三位成員baidu正在落後。”

baidu正在變成我國的 Yahoo ?

《經濟學人》的的文章進一步剖析了BAT 三家的現狀,強調三家公司在世界上的競賽正在加重。作者進一步寫道:無窮的國內商場並沒有讓BAT搶奪勢力範圍的血腥戰役有所消停。但這場戰役的成果敏捷變得明晰起來:騰訊和阿里巴巴都在突飛猛進;而baidu儘管有許多自個的目標,但正在遠遠落後於前二者。關於baidu,國內專家的一同觀念是,它正在變成我國的 Yahoo。Yahoo 曾是佔有主導地位的查找鉅子,由於缺少創新和一系列的辦理失誤而流浪。

文章給出了三家公司的收入剖析:

baidu在2016年的營收增帳率(revenue growth)降至6.3%,遠低於2015年的35%和2014年的54%。該公司的收入約90%來自在線廣告,但跟著廣告客戶將在baidu查找廣告上的開銷轉移到交際網站例如微信,以及阿里巴巴的移動電商渠道,baidu這有些的收入直線削減。

BAT全球進擊,baidu能否憑AI逆襲?

別的兩個鉅子公司,騰訊也許是最可怕的。騰訊的收入和利潤比阿里巴巴更高(見上表)。跟著它開端在微信上放置廣告(只要還沒導致用戶的大量惡感),它的市值還會再漲。本來,騰訊對阿里巴巴的首要兵器是它持有的京東股份,京東是我國第二大的電商渠道,創始人劉強東是我國最具野心、最成功的接連創業者之一。

京東商城選用類似亞馬遜美國的“重財物”(asset-heavy)型商業模式。到如今停止,京東在庫房、物流和快遞方面的巨大出資儘管還不及阿里巴巴,但上一年該公司的收入到達375億美元,高於前年的280億美元。其在我國的公司對消費者商場份額在2016年升至25%,高於2014年底的18%。假如京東在根底設施上的出資開端得到回報,阿里巴巴將來的國內增加也許面臨危險。

在剖析三家公司的收入時,作者說到,儘管baidu在收入上現已落後於別的兩家鉅子,可是baidu還在持續擴張,企圖保住其在人工智能、在線視頻、虛擬實際和增強實際技能,以及 online to offline,(O2O)效勞等方面的賭注。但有人對其將來感到失望:“這些範疇五年內簡直都沒有啥時機。”

BAT 的出海戰略:收買與人才

《經濟學人》的文章以為,BAT 在國外的戰略首要能夠歸納為收買與人才。

BAT全球進擊,baidu能否憑AI逆襲?

具體說來,阿里巴巴全球化的最首要兵器是螞蟻金服。螞蟻金服現已出資了泰國、菲律賓、新加坡和韓國當地的網上支付公司。在美國,螞蟻金服買下了 MoneyGram International。

騰訊也在海外斗膽收買。它上一年花了86億美元收買芬蘭的 Supercell,這項買賣使騰訊變成世界上最大的在線遊戲供貨商。與臺灣富士康(一家合約製作鉅子)一同,騰訊上一年在印度音訊類使用 Hike Messenger (和美國的 WhatsApp 類似)上出資了1.75億美元。騰訊一同也是美國的 Snapchat 的早期出資者,Snapchat 是另一個流行的音訊使用程序,其母公司 Snap 於3月份上市。

這些收買的一個原因是騰訊早些時分在海外推廣 WeChat 的努力並不成功(這其間包含在歐洲舉辦的一場一擲千金的宣揚活動,還請到了梅西進場)。像 Facebook和 WhatsApp 這麼的交際網絡現已樹立起來,並被證實是不行撼動的。一同他們在仿製他人的成功經驗:一旦他們選用了WeChat 上的那些創新,西方消費者還有啥理由轉向來自我國的交際網絡呢?

這些出資一向關於的是騰訊的中心事務,遠離阿里巴巴和baidu現已佔據的地盤。有些時分,三家最終走到了一同——假如不是最初設計好的話。比方它們都是滴滴出行(一家放眼全球的租車公司)的暗地推手,但在別的方面,BAT 三家的國內戰役正在向國外商場延伸。

《經濟學人》介紹說,baidu的海外推動首要是獲得機器學習和AI範疇的人才。這家公司現已開端在美國頂尖大學進行初次招聘,其間包含斯坦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儘管AI領軍人物吳恩達近期離任了,但baidu在硅谷仍具有令人不行小視的AI試驗室。

baidu研討院院長林元慶,現擔任深度學習、大數據試驗室、硅谷人工智能試驗室,以及上一年新增的增強實際試驗室。在本年4月5日媒體碰頭會上,關於吳恩達的離任,林元慶表明:“在全部過程中,我自己來說沒有感覺到一些十分大的改變,僅有的改變是他走了,別的都仍是蠻安穩的,即是全部的團隊,全部本錢的協調這些應當都是本來即是這麼的。”

不過baidu與阿里巴巴和騰訊的火力不一樣。它企圖經過其查找引擎降服日本等海外商場,未能如願。它不久前還向競賽對手敞開了自動駕馭技能。

《經濟學人》以為,就像特斯拉在 2014 年做的那樣,要想對無人車範疇發生無窮影響,baidu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將將來賭在機器學習和AI上的baidu

依據調研公司 EMarketer 在上一年 9 月發佈的一份陳述,在互聯網廣告商場,阿里巴巴已逾越baidu變成商場榜首鉅子。此前,彭博社在對baidu進軍人工智能的報導中寫道,現已樹立 17 年的baidu曾測驗開展多元化的互聯網經濟,引發的成果卻喜憂參半,一言難以蔽之。截止2017年二月停止的前12個月內,baidu旗下的團購網站糯米的日瀏覽量降低了59%;我國世界金融中心的剖析師吳越剖析,baidu外賣的出售量現已降低到了第三位。依據華興本錢(香港)有限公司的剖析師Ella Ji估量,baidu協作的流媒體視頻效勞網站愛奇藝儘管極受歡迎,但本年仍需斥資120億人民幣才幹堅持其內容豐富。

彭博社在報導中說,這些岌岌可危的數據都指向baidu進軍AI的舉措迫在眉睫。

騰訊近期還向美國的特斯拉出資了18億美元。這對baidu來說尤其是一個挑戰,由於baidu恰是將將來賭在了機器學習和AI上。

baidu是在人工智能上發力最早的公司。2013 年頭樹立了深度學習研討院,2014 年改名為baidu深度學習試驗室(IDL),由吳恩達任擔任人,在北京、深圳、上海和硅谷都樹立了分部,如今已有 1300 人,估計還要擴招。本年 2 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由baidu牽頭籌建國家 AI 試驗室,這也被視為李彥宏兩會提案“我國大腦”的最終落地。李彥宏在揭幕儀式上表明,在曩昔的兩年半中,baidu在各項研製中投入了 200 億人民幣,其間大有些都在 AI 範疇。以語音辨認結構 DeepSpeech、開源深度學習渠道 PaddlePaddle 和baidu智能車項目為代表,baidu在 AI 範疇的堆集眾所周知。可是,近期一系列的高層人事變動讓這家鉅子像在AI風暴中的小舟,動盪不安。

2015 年 6 月,baidu研討院副院長、baidu深度學習試驗室主任餘凱離任,同期離任的還有 IDL 出色科學家吳韌。2015 年 12 月,baidu無人駕馭轎車團隊擔任人倪凱離任。2016 年 12 月,baidu無人車架構師 James Peng、樓天成離任。2017 年 3 月,baidu高級副總裁、前自動駕馭工作部總經理王勁離任。當然,最顫動的仍是 2017 年 4 月,baidu AI 中心人物、baidu首席科學家吳恩達正式離任。

吳恩達在離任信中表明,baidu是如今為數不多的在 AI 各個主要範疇都具有世界級專家專業水準的公司,包含語音、自然語言處理、核算機視覺、機器學習、常識圖譜等多個方面。如今,這些根底由本年 1 月加盟baidu的前微軟全球履行副總裁陸奇接過。依據新智元此前的報導,陸奇參加baidu後,擔任baidu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baidu董事及董事會副主席,首要擔任baidu的商品、技能、出售及商場運營,兼任baidu智能駕馭工作群組總經理。

陸奇上任後,很快就進行了雷厲風行的重組和變革:2 月,將原度祕團隊升級為度祕工作部,加速baidu人工智能戰略方案及人工智能商品化和商場化進程;同一天,baidu還宣告全資收買渡鴉科技(Raven Tech),90後公司創始人呂騁攜團隊加盟baidu,並擔任智能家居硬件總經理,一同向陸奇直接報告。3月,樹立智能駕馭工作群組(IDG),將本來的自動駕馭工作部(L4)、智能轎車工作部(L3)和車聯網事務(Car Life etc。)整合到一同,由陸奇任總經理。4月13日,baidu收買了硅谷AI核算機視覺草創公司 xPerception。在剛剛曩昔的 4 月 19 日,陸奇在上海車展宣告了“Apollo”方案,將baidu自動駕馭技能徹底敞開給業界,包含車輛渠道、硬件渠道、軟件渠道和雲端數據效勞。baidu將敞開環境感知、途徑方案、車輛操控、車載操作系統等功能的代碼或才幹,而且提供完好的開發測驗東西。關於阿波羅方案,陸奇表明有“3個目標:一、中心渠道: 咱們期望樹立一個一致的技能渠道;二、同享效勞:同享效勞和高新技能;三、解決方案:搭建起全體的解決方案”。

在AI上暗自覺力的阿里巴巴與騰訊

2017年4月,騰訊人工智能試驗室(AI Lab)宣告,人工智能範疇的頂尖科學家張潼將出任騰訊人工智能試驗室榜首擔任人。張潼此前曾任 IBM研討院研討員、yahoo研討院主任研討員,baidu研討院副院長和大數據試驗室擔任人。

不久以後,騰訊AI Lab 官網再次放出音訊,在微軟公司工作了19年並任職微軟研討院首席研討員的俞棟加盟騰訊,任人工智能試驗室出色科學家和副總經理。俞棟是語音辨認和深度學習方向的資深專家。

一同,曾任IBM沃森研討中心研討科學家的劉威也出任AILab 核算機視覺中心總監,擔任圖像視頻數據相關的AI研討。

3月27日新智元2017開源·生態AI技能峰會上,張潼初次公開亮相講演,他初次介紹了AI Lab的方向:AI Lab十分垂青底層和根底性技能研討,比方算法才幹即是靠機器學習。在機器學習之上,再看機器怎麼去看,即核算機視覺;機器怎麼去聽,即語音辨認;機器怎麼了解,即是自然語言處理,包含文本和交互。做完這些根底研討後,再往上到使用到事務層面,才幹直接對公司發生價值。

張潼博士將作為騰訊AILab 榜首擔任人,帶領50餘位AI科學家及200多位AI使用工程師的團隊,專心於人工智能的根底研討,首要包含核算機視覺、語音辨認、自然語言處理和機器學習這四個筆直範疇。一同,基於騰訊本身的事務需求,騰訊AI Lab還會在內容、交際、遊戲和渠道東西型AI四個方向進行研製與使用協作。

4月2日,深圳IT首領峰會,騰訊首席履行官馬化騰對外稱,騰訊經過一年的時刻招了許多AI 人才,現已在西雅圖設立了一個試驗室。

另一方面,阿里巴巴也在不斷調整AI 戰略。3月9日,在阿里巴巴首屆技能大會上,CEO 馬雲宣告發動一項代號“NASA”的方案,面向將來20年組成強壯的獨立研製部門,觸及面向機器學習、芯片、IoT、操作系統、生物辨認等中心技能。馬雲說:“近期人工智能很火,那麼更應當把機器智能做好。”

馬雲的“NASA”方案被以為是阿里人工智能的戰略方案的一個主要信號。據業界風聞,阿里的數據科學技能研討院(IDST)將會迎來重組為新的人工智能研討院。明顯,在人工智能的這場競賽中,阿里巴巴也是有備而來。

2017年的首場雲棲大會,阿里雲總裁胡曉明宣告《通往智能之路》的講演。在承受新智元的專訪時,胡曉明說:“除了雲核算大數據,更垂青人工智能、機器智能對工業的深度影響,互聯網讓一切的數據在線,而數據在線,咱們能讓數據變成本錢,參與決策。”

近期,阿里巴巴認知核算試驗室與倫敦大學學院核算機系協作,發佈了一項新研討,以遊戲“星際爭霸”中的微觀戰鬥場景為測驗環境,深化地研討了多個AI智能體之間的協作疑問,旨在經過協作智能解決人類不拿手的疑問。這是阿里巴巴在通用人工智能研討上的最新進展,顯示出這家公司在研討AI前沿技能上的強壯決計。

忽略國內有利可圖的商場肯定是過錯的

正如《經濟學人》的文章所說,BAT 不僅在國內打得火熱,在全球化的戰略上也在活躍方案。 處在落後方位的baidu將賭注壓在了AI上,而且憑仗先發優勢現已獲得必定程度的技能和人才堆集。與此一同,不管是阿里巴巴和騰訊,在AI 上的發力也不容小覷,在走向全球化的戰略中,AI 也變成其不行或缺的一有些,不管是商場、人才仍是技能。

別的,至關主要的一點是。儘管關於 BAT 的全球化戰略,外媒仍然持著將信將疑的情緒,可是有一點是值得肯定:忽略國內有利可圖的商場肯定是過錯的。不管是在AI 仍是別的方面都是如此。

此文由“商業奇聞”原創,發佈於2017年4月24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