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就該談與家相關的話題'

"
"
中秋節,就該談與家相關的話題

至今,我還記得非常清晰的一幕:

上大學時,某天我正在串寢室找同學玩,同學正在打電話,聽他說話的語調顯得有點“陰陽怪氣”,我就豎起耳朵仔細聽他究竟說些什麼,原來是在撒嬌。後來問他,電話的那一頭是他媽媽。

一個七尺男兒,二十多歲了,在電話裡跟媽媽撒嬌,我不知道大家聽了什麼感受。反正我是發自心底的羨慕和嫉妒。這種“甜言蜜語”,我是說不出口,尤其還是對著家人。可能這也是我至今還單身的原因之一。

今天是中秋節,與家相關,與團圓相關。卻似乎與我無關。在印象中,我就沒有跟家人一起過過中秋。

我也有個家,在二十多年前,我的家是一幢由磚堆成的房子,家裡有我和爺爺。

幾年前,我又有了一個家,在市區裡的八十平的空間,現在是弟弟和媽媽住在那兒,而我卻遠在他方。

媒體上經常會提到留守兒童一詞,嚴格說來我也是其中之一。

自我記事起,爸媽就在很遠的地方打工,那個時候,我跟爺爺住在一起,村裡讓接電話,我會非常的不情願,即便電話那頭是爸媽。

讀完小學三年級,或許是爸媽覺得我在老家生活太苦了,也可能是為了讓我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他們把我接到了浙江,他們工作的地方。

我在浙江讀完了小學,和爸媽一起生活了三年,這三年,也是我跟爸媽在一起生活最長的一段時間。

然後是初中,我一個人在家,跟爸媽的聯繫,除了生活費,就是零花錢,似乎沒有更多的話題。而到了高中的某一天,爸媽突然回家了,原來是突然要生寶寶,於是後來我多了一個弟弟。我們一家人生活了約一年。

再接著是大學,我一個人來到了上海,畢業後我一個人去了西安,然後回重慶。

我在重慶的時候,爸媽還在浙江,我在家,他們不在。再後來我一個人去北京,然後就是現在一個人在上海。

仔細算下來,28年了,我跟爸媽一起生活的時間不超過5年。

現在的人都說,父母年紀大了,要多陪陪他們盡孝。而我想說,在我小時候,陪伴我的為何又不是他們。

我對爹媽沒有任何的情緒,更沒有對他們的不滿,我理解他們當初外出打工是為了供我讀書,為了讓我擁有更好的生活。可即便這樣,就能抵過28年來我們之間缺少的相互陪伴的時間嗎?

所以,我會羨慕同學,上學時,他們能夠有家長督促作業,去網吧偷玩,爹媽會提著棍子趕他們回去,我也羨慕他們,他們能夠經常聽媽媽的嘮叨,爸爸的訓話。

也許有人會覺得,跟父母一起生活5年,應該滿足了。

確實,很多貧困家庭的孩子,那些所謂的留守兒童,一年也就能與父母見幾次面。

可我真的滿足不了。家在我心裡是多麼美好的一個字啊,爸爸媽媽孩子,姥姥姥爺,一家人住在同一幢房子裡,熱熱鬧鬧,磕磕絆絆,財米油鹽醬醋茶,即便日子清苦一些,也是充滿著笑聲與愛!

家,不是冷清的房子,也不是一個固定的地方。有愛有感動有爭吵的地方,才是家。

父母老了,我不可能對他們心有責備,我能做的只有理解。

但我真的希望,大人能夠給予小孩更多的陪伴,只有在這樣的環境裡生活,孩子才會懂愛,才會懂感情,才會懂我不會的撒嬌。

很多朋友說羨慕我,羨慕我的生活裡沒有父母管束,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自由自在。可誰又知道我,是多麼羨慕他們,能長期有父母的陪伴,享受著父母的愛。

現在爸媽一直催促我回家工作,結婚生子,他們說可以幫我做飯幫我帶娃。可此刻的我一想到要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內心是拒絕的。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後,很難接受一群人的生活。

願父母與孩子之間多點理解,多點包容,多點愛。

最後,祝大家中秋快樂,闔家團圓,幸福美滿!

"
中秋節,就該談與家相關的話題

至今,我還記得非常清晰的一幕:

上大學時,某天我正在串寢室找同學玩,同學正在打電話,聽他說話的語調顯得有點“陰陽怪氣”,我就豎起耳朵仔細聽他究竟說些什麼,原來是在撒嬌。後來問他,電話的那一頭是他媽媽。

一個七尺男兒,二十多歲了,在電話裡跟媽媽撒嬌,我不知道大家聽了什麼感受。反正我是發自心底的羨慕和嫉妒。這種“甜言蜜語”,我是說不出口,尤其還是對著家人。可能這也是我至今還單身的原因之一。

今天是中秋節,與家相關,與團圓相關。卻似乎與我無關。在印象中,我就沒有跟家人一起過過中秋。

我也有個家,在二十多年前,我的家是一幢由磚堆成的房子,家裡有我和爺爺。

幾年前,我又有了一個家,在市區裡的八十平的空間,現在是弟弟和媽媽住在那兒,而我卻遠在他方。

媒體上經常會提到留守兒童一詞,嚴格說來我也是其中之一。

自我記事起,爸媽就在很遠的地方打工,那個時候,我跟爺爺住在一起,村裡讓接電話,我會非常的不情願,即便電話那頭是爸媽。

讀完小學三年級,或許是爸媽覺得我在老家生活太苦了,也可能是為了讓我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他們把我接到了浙江,他們工作的地方。

我在浙江讀完了小學,和爸媽一起生活了三年,這三年,也是我跟爸媽在一起生活最長的一段時間。

然後是初中,我一個人在家,跟爸媽的聯繫,除了生活費,就是零花錢,似乎沒有更多的話題。而到了高中的某一天,爸媽突然回家了,原來是突然要生寶寶,於是後來我多了一個弟弟。我們一家人生活了約一年。

再接著是大學,我一個人來到了上海,畢業後我一個人去了西安,然後回重慶。

我在重慶的時候,爸媽還在浙江,我在家,他們不在。再後來我一個人去北京,然後就是現在一個人在上海。

仔細算下來,28年了,我跟爸媽一起生活的時間不超過5年。

現在的人都說,父母年紀大了,要多陪陪他們盡孝。而我想說,在我小時候,陪伴我的為何又不是他們。

我對爹媽沒有任何的情緒,更沒有對他們的不滿,我理解他們當初外出打工是為了供我讀書,為了讓我擁有更好的生活。可即便這樣,就能抵過28年來我們之間缺少的相互陪伴的時間嗎?

所以,我會羨慕同學,上學時,他們能夠有家長督促作業,去網吧偷玩,爹媽會提著棍子趕他們回去,我也羨慕他們,他們能夠經常聽媽媽的嘮叨,爸爸的訓話。

也許有人會覺得,跟父母一起生活5年,應該滿足了。

確實,很多貧困家庭的孩子,那些所謂的留守兒童,一年也就能與父母見幾次面。

可我真的滿足不了。家在我心裡是多麼美好的一個字啊,爸爸媽媽孩子,姥姥姥爺,一家人住在同一幢房子裡,熱熱鬧鬧,磕磕絆絆,財米油鹽醬醋茶,即便日子清苦一些,也是充滿著笑聲與愛!

家,不是冷清的房子,也不是一個固定的地方。有愛有感動有爭吵的地方,才是家。

父母老了,我不可能對他們心有責備,我能做的只有理解。

但我真的希望,大人能夠給予小孩更多的陪伴,只有在這樣的環境裡生活,孩子才會懂愛,才會懂感情,才會懂我不會的撒嬌。

很多朋友說羨慕我,羨慕我的生活裡沒有父母管束,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自由自在。可誰又知道我,是多麼羨慕他們,能長期有父母的陪伴,享受著父母的愛。

現在爸媽一直催促我回家工作,結婚生子,他們說可以幫我做飯幫我帶娃。可此刻的我一想到要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內心是拒絕的。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後,很難接受一群人的生活。

願父母與孩子之間多點理解,多點包容,多點愛。

最後,祝大家中秋快樂,闔家團圓,幸福美滿!

中秋節,就該談與家相關的話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