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為孩子付出,卻成讓娃討厭的“壞媽媽”,問題出在了哪?

文|羊駝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姜燕生孩子前是一家外企的財務主管,孩子出生後,雙方老人都不太願意幫姜燕帶孩子,姜燕只能全職在家帶孩子,家裡的經濟壓力就越來越大。為了貼補家用,姜燕只能在帶孩子之餘接了一些私活。但是一個人帶孩子總是精力有限,慢慢地姜燕就感覺越來越疲憊,對丈夫的抱怨越來越多,對孩子的耐心越來越少。

一天,姜燕接到電話說要馬上交一份報表,一歲的女兒好不容易被哄睡後,姜燕打開電腦準備工作,剛按下開機鍵,女兒一個翻身就爬了起來,開始喊媽媽。姜燕只好又把孩子抱起來繼續哄睡,但是孩子就是不睡,但是又不讓姜燕放下來。那邊催要報表的電話不斷地打過來,這邊娃一直不睡還脫不開身,姜燕一氣之下將孩子扔進沙發裡,“你愛睡不睡!我不伺候你了!”轉身走了。

隨之傳來孩子大哭聲。聽著孩子的哭聲,姜燕淚如雨下。懷孕後還和丈夫憧憬著,自己要做一個善解人意、有耐心的好媽媽。但自從做全職媽媽以來,所有的生活都是圍著丈夫、孩子轉,沒了自我,脾氣越來越暴躁,越來越沒有耐心。姜燕感嘆著,自己已然成為了生孩子前自己最討厭的那一類母親……

每個女人在做媽媽前總是誇下海口“我要做一個好媽媽”,但為什麼最終都會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壞媽媽”呢?

一、為什麼一心想成為一個好媽媽,最後還是掉入了'壞媽媽'的坑?

有句話叫做“讀了很多的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當媽也是一樣的,讀了再多的育兒書,學了再多的情緒管理。當娃化身熊孩子的那一刻,學得再多估計也都用不上了。一心想成為一個好媽媽,卻抵不過熊孩子一次又一次的搗亂,這個時候的爆發,對於孩子來說無疑就是“壞媽媽”了。

1.舊的養育觀念的承襲

現在大多數的媽媽都是85後,甚至90後,老一輩的媽媽們對孩子無私的愛給她們帶來了根深蒂固的影響,以致於新手媽媽們覺得這樣就應該是好媽媽的標準。所以當這一代人變成媽媽後,就覺得我也要像我媽媽一樣做才對,這樣才能做才能是一個好媽媽。在這樣不經意之間,這種養育觀念就會一代接著一代傳承下去,自動輪迴。

2.對於“媽媽”的形象要求過於完美

很多媽媽們因為小時候家教過嚴,或者生活條件不夠好,對於自己的媽媽不是那麼的認可。覺得如果自己要成為媽媽後,就不能像自己母親那樣對待自己的孩子,久而久之就將“媽媽”的形象定義地特別完美。但其實人無完人,如果接受不了一個不完美的自己,又怎麼能做一個完美的媽媽呢?

全心全意為孩子付出,卻成讓娃討厭的“壞媽媽”,問題出在了哪?

3.成為母親後的自我喪失

很多人成為母親後,就逐漸喪失了自我,生活都是圍繞著丈夫和孩子轉。一旦一個女人變成了母親,在激素的作用下,幾乎想要把自己所有的愛給予孩子。沒有了自我後的母親,孩子就成為了她的一切。不僅把自己所有的時間用來照顧孩子,而且對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反而還會引起孩子的不滿。總有媽媽們抱怨自己累死累活為了這個家,為了孩子,但孩子們不但沒有體會到媽媽的辛苦,反而覺得媽媽們很“壞”。

二、理想型媽媽的誤區:

男人們對於自己喜歡的女性類型有一個理想型,而做了媽媽們的女人們對於“如何才是一個好媽媽”也有個理想型。小時候總覺得同學的媽媽特別好,從來不打罵她;隔壁小夥伴的媽媽特別好,從來不逼她上補習班。但是在成為你理想型的那個媽媽時,你總是在不經意之間踩了一個又一個的坑而不自覺。

1.無條件奉獻

受到自己媽媽們的養育觀念的影響,很多媽媽們覺得媽媽對孩子就應該無條件奉獻。要把自己所有的愛都給孩子,要時時刻刻陪在孩子身邊。孩子哭了覺得是自己沒餵飽,孩子不開心了覺得是自己沒有讓孩子開心。心裡時時刻刻裝著孩子,不敢輕易離開孩子一步。

2.不發脾氣

幾乎所有媽媽們都有過小時候被自己媽媽們打的經歷,即便沒有,稍不留神沒做好被罵的經歷估計也不少。所以新時代的女性一旦當上媽以後,就總覺得一個溫柔、不發脾氣的媽媽才是好媽媽。於是這種渴望和憧憬變轉嫁到了自己的身上,總覺得做一個不發脾氣、溫柔的媽媽才是一個好媽媽。但人總有七情六慾,總有會有情緒。但是在面對一個搗亂的熊孩子時,一個覺得無所謂、不發脾氣的媽媽也就會變成別人眼裡的熊家長了。

3.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

有些媽媽們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或者姊妹眾多,很多要求都沒辦法得到滿足,出於這種代償心理,這些媽媽們覺得自己要是做了媽媽就要無條件滿足孩子的需求,哪怕是暫時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去滿足。

全心全意為孩子付出,卻成讓娃討厭的“壞媽媽”,問題出在了哪?

4.幫孩子做所有的決定

有一種決定叫做“媽媽覺得你應該這樣做”,為了怕孩子受傷害,媽媽們就會幫孩子做所有她們認為對的決定。小到今天應該穿什麼,大到大學學什麼專業,媽媽們總是會打著“我都是為了你好”來“幫助”孩子做所有的決定。

三、什麼才是孩子成長真正需要的?

很多人都覺得小孩子啥也不懂,但其實孩子心裡明白得很,當你覺得你給他買好吃的,給他買玩具就是他眼中的好媽媽,但孩子心裡可真不是這樣覺得的。那究竟媽媽們要怎麼樣做,才是最孩子真正好的呢?

1.尊重孩子的獨立性

每一個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擁有了完整的獨立性,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思考,甚至有了自己的決定。好媽媽們懂得並尊重這些孩子的獨立性,接受他們和理解他們的行為,並尊重他們的意願,能夠真正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2.能夠控制情緒

對於一個媽媽來說,情緒管理十分重要。縱然誰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但在孩子面前應該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兒童心理學專家範葳老師曾說過,“成長中的孩子有一個特性,那就是隻會記住刺激性強烈或對自己印象頗深的東西。”熊孩子們作起來確實會讓人抓狂,但是一個連自己情緒都不能控制的媽媽,又怎麼能教育一個孩子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3.溫柔而堅定

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溫柔的媽媽,但這裡的溫柔並不等於無條件服從。對於孩子錯誤我們可以不用打罵的形式去教育,但是也不能不教育。錯了就是錯了,要讓孩子理解並接受自己的錯誤。即便你是溫柔地說著這些道理,但是也要堅定地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在哪裡,並且如何改正它。

全心全意為孩子付出,卻成讓娃討厭的“壞媽媽”,問題出在了哪?

4.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一個好媽媽,應該是孩子的一面旗幟,一個榜樣,讓孩子覺得“我以後要成為像媽媽那樣的人”。如果媽媽們堅強自信,孩子們就不會輕易認輸;如果媽媽們熱愛生活,孩子們就不會被生活的艱辛所壓倒;如果媽媽們嚴於律己,孩子們就不會放縱自己……一個好媽媽,是會給孩子帶來正能量的榜樣。

四、避免掉入'好媽媽'的誤區,媽媽們該注意哪些問題?

媽媽難做,“好媽媽”更難做。既要保證媽媽的權威性,又要給孩子一個好的形象。不得不說這個社會對媽媽們實在是“太殘忍”了。那麼如何避免心急的媽媽們掉入“好媽媽”的誤區中,就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不要刻意追求完美

在很多媽媽心裡,總希望自己的個“完美的好媽媽”,所以總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不夠多,為了孩子掏心掏肺,竭盡全力。母乳不夠就不斷地喝湯吃肉催母乳最後變成了乳腺炎;孩子吃輔食了,每天在廚房倒騰兩三個鐘頭,結果孩子只吃兩口就把碗打翻;孩子要上學了每天起個大早給孩子做愛心早餐,結果孩子睡懶覺差點遲到……生活本就是這樣的不完美,要學會接受它。

全心全意為孩子付出,卻成讓娃討厭的“壞媽媽”,問題出在了哪?

2.不虛榮、不攀比

別人家的孩子八個月就會叫媽媽了;鄰居家的孩子兩歲就會背唐詩三百首了;親戚家的孩子這次考試拿了雙百分……“別人家的孩子”是我們成長經歷中聽得最多的一句,但“別人家的孩子”終究是別人家的,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發展的標準。

3.學會愛自己

很多媽媽們因為要做一個“完美的媽媽”而揹負上巨大的心理負擔。正是因為你們自己都沒辦法確定自己是不是一個“好媽媽”,或者一直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多,不夠好,才會去要求孩子做一個“完美小孩”。

無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無法愛自己的媽媽也就沒辦法接受一個不完美的孩子。只有當你足夠地愛自己,並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會給孩子一個樂觀、自信和快樂的媽媽。

這個世界並沒有那麼完美的事情和人,放下作為母親的焦慮和壓力,哪怕是當一個不那麼完美的“壞媽媽”,也能夠養育出優秀的孩子。

今日互動話題:你在孩子心目中究竟是好媽媽還是壞媽媽呢?在下面留言和姐妹們討論一下吧!

-----------------------

在育兒過程中,如論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我是羊駝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家庭教育指導師,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