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苗柏”來了!颱風的名字為什麼都這麼奇怪?

氣象災害 颱風 大氣科學 達維 會計網 2017-06-14

給颱風起名的初衷在於,有了名字的颱風更容易被人關注和記住,專業機構希望因此人們能夠更多地關注颱風危害。那麼,颱風是怎麼命名的呢?颱風命名法也就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系統,也可稱為熱帶氣旋命名系統。國際上統一的熱帶氣旋命名法是由熱帶氣旋形成並影響的周邊國家和地區共同事先制定的一個命名錶,然後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

颱風是怎麼命名的

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在中國香港舉行的亞太經社和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30屆會議決定就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名字的建議展開研究,並指派颱風研究協調小組(TRCG)研究執行的細節。經過一年的努力,TRCG提出了關於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的建議。1998年12月1日至7日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颱風委員會第31屆會議經過熱烈討論,同意TRCG提出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方案,決定新的熱帶氣旋命名方法從2000年1月1日開始執行。

颱風命名大全

颱風委員會命名錶共有140個颱風備用名字,把這140個名字放在一起,分組排序,然後逐一使用。換句話說,颱風的名字不是有了颱風才取,是事先就確定好的。且名字並不是一次性使用而是循環利用,140個名字循環一遍之後,又會從頭再來。因此會出現今年的颱風與前幾年的某些颱風重名的現象。如2000年從“達維”開始,一直到“蘇力”,共使用了23個名字,2001年從第24個名字“西馬侖”開始,到某一年命名錶的最後一個名字“蘇拉”使用後,又從第一個名字“達維”開始命名。

颱風的140個名字分別由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老撾、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和越南提供,每個國家和地區提供10個名字。中國提供的10個名稱分別是:龍王(後被"海葵"替代)、悟空、玉兔、海燕、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海馬和海棠。有趣的是,國際上所使用的西太平洋颱風的名稱依然很少有災難的含義,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茉莉、玫瑰、彩雲等,以此來期待颱風帶來的傷害能小些。但是世界颱風委員會有一個規定,一旦某個颱風對於生命財產造成了特別大的損失,那麼它就會永久佔有這個名字,該名字就會從命名錶中刪除,空缺的名稱則由原提供國或地區再重新推薦。

命名錶有助於人們提高警覺

颱風委員會命名錶將用於通過國際媒體以及向國際航空和航海界發佈的預報、警報和公報中,也供各成員用當地語言發佈熱帶氣旋警報時使用。這將有助於人們對逐漸接近的熱帶氣旋提高警覺,增強警報的作用。颱風委員會仍將繼續使用熱帶氣旋編號。

為避免一名多譯造成的不必要的混亂,中國中央氣象臺和香港天文臺、中國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臺經過協商,已確定了一套統一的中文譯名。從2000年1月1日起,中央氣象臺發佈熱帶氣旋警報時,除繼續使用熱帶氣旋編號外,還將使用熱帶氣旋名字。2000年的第1號熱帶氣旋名字為“達維”,由柬埔寨提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