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生》的高口碑來源於製作格局和認知維度的提升

文/滿囤兒

跨國營救、滿屏硬漢、熱情滿滿、能量不斷,隨著《七日生》的收官,這幾天陪伴觀眾的這些熒屏炸點也漸漸退去。屢次登上收視率排行榜榜首和微博熱搜話題榜的該劇,用超高的口碑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對比近年熒屏和網絡的同類作品,《七日生》不僅僅是套路突破,更是一個製作格局和認知維度的提升。這遠遠超越了從畫面看臉、從置景看投資、從流量看熱度的觀劇層次。

《七日生》的高口碑來源於製作格局和認知維度的提升

上世紀90年代的熱播劇《北京人在紐約》中,主人公王起明曾說“請給我一個被剝削的機會。”那時候的年代背景是出國熱——有抱負的年輕人都喜歡選擇出國留學、下海經商。人們覺得外面的螃蟹就是比國內好吃。《北京人在紐約》的大火也正是因為對時代完成了鮮明的反射。如今,中國內地的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國內有大把大把的機會等待著年輕人去把握。電視劇領域卻始終缺少一部能高站位、鎖定時代特色、反映新青年精神風貌、說出國內外華人心聲的佳作。《七日生》的出現完美地填補了這個空白。

《七日生》的高口碑來源於製作格局和認知維度的提升

有趣的是,《北京人在紐約》中飾演海外中餐館老闆娘的王姬,在《七日生》中再次出演了一位海外華人。不過隨著時代的推移,她已經成為了教育新一代海外青年的長輩。她所教育出的簡妮醫生(楊採鈺 飾)正是新時代新海外青年的代表。她不僅有擔當更有所為,在大是大非面前有勇又有謀,配合李曉宇(李晨 飾)和邱永邦(王千源 飾)一次次與黑惡勢力反抗,不僅幫助自己,更幫助所有海外華人,開闢出一條安全溫暖的回國之路。

《七日生》的高口碑來源於製作格局和認知維度的提升

從《北京人在紐約》的“給我一次被剝削的機會”,到《七日生》的“給我一張回國的機票”。電視劇佳作顯然不單單是休閒快消品,若能把握時代的脈搏,它就做到了發人深省、引人深思、肩負使命、傳遞能量。《七日生》給觀眾帶來的驚喜,正是除了視覺享受和追劇的熱情之外,還有對積極的社會能量的觸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