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礎是溫暖的母愛

親子成長 育兒 蜜糖罐 2017-04-16

弗洛姆認為在所有動物中,人類的嬰兒是最無助的,對父母的依賴期最長,只有父母滿足嬰兒的各種需求嬰兒才能感覺到安全。寶寶哭了,是餓了、尿布溼了還是要抱抱?如果父母能夠及時做出正確的反應,寶寶就會內心充滿安全感,充滿對父母的信任。埃裡克森認為這一基本的信任是心理活力(mental vitality)最基本的先決條件,也是兒童所獲得的第一個社會成就。

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礎是溫暖的母愛

安全感對於兒童的發展有多重要?安全感伴隨人的一生,對個體發展的各個階段都有重要影響,尤其對 3-6 歲幼兒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因為幼兒期有著良好安全感的個體才能發展出更好的人格及社會適應能力。

缺乏安全感的人經常感到不被接受,感到危險和焦慮,對他人持不信任和敵視的態度,看待問題傾向於悲觀和不滿足。而具有安全感的人對他人抱持信任的態度,寬容,友好,傾向於樂觀和滿足,自我接納,自我寬容等等。

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礎是溫暖的母愛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不會堅持自己的想法,不能獨立做決定,遇到事情一言不發,等待父母發話,表現出逃避、順從的傾向與行為。有的父母也許覺得這是好事,聽話嘛,但聽話有用嗎?我們需要教出懂事而非聽話的孩子,我們希望孩子嘗試和父母溝通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嘗試為解決問題爭取必要的幫助。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不敢表露真實的自我,壓抑自己的感受,表現得順從聽話,但鬼知道他們心裡在想些什麼,壓抑久了會變態的。自信的孩子不會為了取悅家長或其他人偽裝自己,不會為了迎合他人改變自己。

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礎是溫暖的母愛

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感?首先是家庭的溫暖,所謂相親相愛一家人,夫妻吵架打架要關起門來開搞,吵完打累了再微笑著出來。父母之間的爭吵、冷戰、忙碌、焦慮都會使孩子失去安全感,使他們處於緊張狀態,孩子也會因此較早地學會察言觀色,隱藏和壓抑自己的情緒。

鼓勵孩子的探索行為,孩子天生好動,有探索慾望,探索過程是孩子認識世界、建立自信的過程。兩三歲的孩子有樣學樣很快的,我女兒見我們做飯菜,她也要幫忙,嘴裡嚷嚷「洗菜菜洗菜菜」,我就搬個凳子給她,讓她在流理臺搗亂。為什麼3歲後的孩子都喜歡跟爸爸玩?因為爸爸是一個冒險者的角色,而媽媽出於保護本能,會大聲警告他這裡不能去,那個有危險不能玩。

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礎是溫暖的母愛

父母要給孩子持續如一的愛,不要讓孩子覺得你變幻莫測,難以捉摸。今天心情好,孩子搗再多的蛋也看著很可愛,有求必應,笑容溫暖。明天心情不好的時候,孩子一件小事沒做好或者不順自己的意就惡語相向:「你怎麼這麼笨呢,你怎麼這麼煩呢,去找你媽媽,別煩我。」壓抑的情緒瞬間就爆發了,像只獅子一樣對著孩子大吼,孩子被嚇得像只小兔子一樣縮在一邊。

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礎是溫暖的母愛

孩子是有獨立人格的個體,要鼓勵孩子自己做決定,鼓勵孩子表達真實的情感。不要輕易表揚孩子的順從行為,順從是取悅他人、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更多內容,請微信搜索公眾號"蜜糖罐育兒平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