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

8000餘名士兵,

百乘戰車,千匹戰馬,

車兵、步兵、騎兵,以及弓弩兵

被嚴格地劃分為多個方隊,

井然有序,等級森嚴,

這儼然就是一個巨大的軍陣。

面向東方,整裝待發,

時刻恭候著君王的一聲令下!

"

8000餘名士兵,

百乘戰車,千匹戰馬,

車兵、步兵、騎兵,以及弓弩兵

被嚴格地劃分為多個方隊,

井然有序,等級森嚴,

這儼然就是一個巨大的軍陣。

面向東方,整裝待發,

時刻恭候著君王的一聲令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這就是當今世上最大的地下軍陣,秦陵兵馬俑。

一、1+1>2

在古代戰爭中,軍陣的威力是巨大的,與其說它是一種陣法,不如說是一種戰術,一種充滿智慧的團體協作。

拿破崙曾經對單兵作戰比較弱的法國士兵與驍勇善戰的馬木留克兵進行了一次精闢的評比:

3個法國兵面對2個馬木留克兵幾乎毫無勝算,100個法國兵與100個馬木留克兵卻能勢均力敵,300個法國兵對戰300個馬木留克兵勝率很高,而1000個法國兵總能打敗1000個馬木留克兵。

"

8000餘名士兵,

百乘戰車,千匹戰馬,

車兵、步兵、騎兵,以及弓弩兵

被嚴格地劃分為多個方隊,

井然有序,等級森嚴,

這儼然就是一個巨大的軍陣。

面向東方,整裝待發,

時刻恭候著君王的一聲令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這就是當今世上最大的地下軍陣,秦陵兵馬俑。

一、1+1>2

在古代戰爭中,軍陣的威力是巨大的,與其說它是一種陣法,不如說是一種戰術,一種充滿智慧的團體協作。

拿破崙曾經對單兵作戰比較弱的法國士兵與驍勇善戰的馬木留克兵進行了一次精闢的評比:

3個法國兵面對2個馬木留克兵幾乎毫無勝算,100個法國兵與100個馬木留克兵卻能勢均力敵,300個法國兵對戰300個馬木留克兵勝率很高,而1000個法國兵總能打敗1000個馬木留克兵。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若能對兵力進行有機的配備,士兵能有效地協同作戰,即使敵眾我寡,也可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發揮出1+1>2的功效。

正是軍陣讓士兵告別匹夫之勇,讓兵器取長補短,無往不利

比起依靠蠻力,中國人自古更重視戰術、謀略,軍陣在冷兵器時代的蓬勃發展,就是這一觀念的集中體現,軍陣的誕生,其年代也非常久遠。

二、陣法的緣起

從人類開始集體狩獵的那一刻起,協作、配合、列陣......這些與“排兵佈陣”有關的行為就在有意或無意中誕生了。

到了夏商時期,部落之間的戰爭愈發頻繁,軍陣的思想也融入了戰爭之中。當時曾流行一種叫“春蒐秋獮”的狩獵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狩獵對士兵進行軍陣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

8000餘名士兵,

百乘戰車,千匹戰馬,

車兵、步兵、騎兵,以及弓弩兵

被嚴格地劃分為多個方隊,

井然有序,等級森嚴,

這儼然就是一個巨大的軍陣。

面向東方,整裝待發,

時刻恭候著君王的一聲令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這就是當今世上最大的地下軍陣,秦陵兵馬俑。

一、1+1>2

在古代戰爭中,軍陣的威力是巨大的,與其說它是一種陣法,不如說是一種戰術,一種充滿智慧的團體協作。

拿破崙曾經對單兵作戰比較弱的法國士兵與驍勇善戰的馬木留克兵進行了一次精闢的評比:

3個法國兵面對2個馬木留克兵幾乎毫無勝算,100個法國兵與100個馬木留克兵卻能勢均力敵,300個法國兵對戰300個馬木留克兵勝率很高,而1000個法國兵總能打敗1000個馬木留克兵。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若能對兵力進行有機的配備,士兵能有效地協同作戰,即使敵眾我寡,也可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發揮出1+1>2的功效。

正是軍陣讓士兵告別匹夫之勇,讓兵器取長補短,無往不利

比起依靠蠻力,中國人自古更重視戰術、謀略,軍陣在冷兵器時代的蓬勃發展,就是這一觀念的集中體現,軍陣的誕生,其年代也非常久遠。

二、陣法的緣起

從人類開始集體狩獵的那一刻起,協作、配合、列陣......這些與“排兵佈陣”有關的行為就在有意或無意中誕生了。

到了夏商時期,部落之間的戰爭愈發頻繁,軍陣的思想也融入了戰爭之中。當時曾流行一種叫“春蒐秋獮”的狩獵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狩獵對士兵進行軍陣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從原始狩獵開始,有史以降,各種謀略戰術更是不斷迭代更新,“軍陣”也不斷演繹出新的高度。

商周時代的中原各國間的戰爭,其核心就是“戰車”的競賽,戰車的多少與精良,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指標。

"

8000餘名士兵,

百乘戰車,千匹戰馬,

車兵、步兵、騎兵,以及弓弩兵

被嚴格地劃分為多個方隊,

井然有序,等級森嚴,

這儼然就是一個巨大的軍陣。

面向東方,整裝待發,

時刻恭候著君王的一聲令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這就是當今世上最大的地下軍陣,秦陵兵馬俑。

一、1+1>2

在古代戰爭中,軍陣的威力是巨大的,與其說它是一種陣法,不如說是一種戰術,一種充滿智慧的團體協作。

拿破崙曾經對單兵作戰比較弱的法國士兵與驍勇善戰的馬木留克兵進行了一次精闢的評比:

3個法國兵面對2個馬木留克兵幾乎毫無勝算,100個法國兵與100個馬木留克兵卻能勢均力敵,300個法國兵對戰300個馬木留克兵勝率很高,而1000個法國兵總能打敗1000個馬木留克兵。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若能對兵力進行有機的配備,士兵能有效地協同作戰,即使敵眾我寡,也可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發揮出1+1>2的功效。

正是軍陣讓士兵告別匹夫之勇,讓兵器取長補短,無往不利

比起依靠蠻力,中國人自古更重視戰術、謀略,軍陣在冷兵器時代的蓬勃發展,就是這一觀念的集中體現,軍陣的誕生,其年代也非常久遠。

二、陣法的緣起

從人類開始集體狩獵的那一刻起,協作、配合、列陣......這些與“排兵佈陣”有關的行為就在有意或無意中誕生了。

到了夏商時期,部落之間的戰爭愈發頻繁,軍陣的思想也融入了戰爭之中。當時曾流行一種叫“春蒐秋獮”的狩獵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狩獵對士兵進行軍陣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從原始狩獵開始,有史以降,各種謀略戰術更是不斷迭代更新,“軍陣”也不斷演繹出新的高度。

商周時代的中原各國間的戰爭,其核心就是“戰車”的競賽,戰車的多少與精良,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指標。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戰車在戰鬥過程中,由於機動性差,最忌諱的就是混亂,如果陣形被衝破,就很有可能使整個軍隊深陷泥淖,陷於被動。

《孫子兵法》有云:“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千軍萬馬對陣,必不可亂,亂則必敗,治亂的方法,就是軍陣。

三、陣法的演進

隨著作戰人數的激增,兵種類型增多,軍陣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春秋末期,如何巧妙地進行排兵佈陣,成為各國將領與軍事家都在積極探索的一個問題。

《漢書·藝文志》曾記載,最初的《孫子兵法》共82篇,另有“圖”九卷,這裡的“圖”,很有可能就是陣法圖,可惜早已佚失。

"

8000餘名士兵,

百乘戰車,千匹戰馬,

車兵、步兵、騎兵,以及弓弩兵

被嚴格地劃分為多個方隊,

井然有序,等級森嚴,

這儼然就是一個巨大的軍陣。

面向東方,整裝待發,

時刻恭候著君王的一聲令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這就是當今世上最大的地下軍陣,秦陵兵馬俑。

一、1+1>2

在古代戰爭中,軍陣的威力是巨大的,與其說它是一種陣法,不如說是一種戰術,一種充滿智慧的團體協作。

拿破崙曾經對單兵作戰比較弱的法國士兵與驍勇善戰的馬木留克兵進行了一次精闢的評比:

3個法國兵面對2個馬木留克兵幾乎毫無勝算,100個法國兵與100個馬木留克兵卻能勢均力敵,300個法國兵對戰300個馬木留克兵勝率很高,而1000個法國兵總能打敗1000個馬木留克兵。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若能對兵力進行有機的配備,士兵能有效地協同作戰,即使敵眾我寡,也可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發揮出1+1>2的功效。

正是軍陣讓士兵告別匹夫之勇,讓兵器取長補短,無往不利

比起依靠蠻力,中國人自古更重視戰術、謀略,軍陣在冷兵器時代的蓬勃發展,就是這一觀念的集中體現,軍陣的誕生,其年代也非常久遠。

二、陣法的緣起

從人類開始集體狩獵的那一刻起,協作、配合、列陣......這些與“排兵佈陣”有關的行為就在有意或無意中誕生了。

到了夏商時期,部落之間的戰爭愈發頻繁,軍陣的思想也融入了戰爭之中。當時曾流行一種叫“春蒐秋獮”的狩獵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狩獵對士兵進行軍陣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從原始狩獵開始,有史以降,各種謀略戰術更是不斷迭代更新,“軍陣”也不斷演繹出新的高度。

商周時代的中原各國間的戰爭,其核心就是“戰車”的競賽,戰車的多少與精良,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指標。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戰車在戰鬥過程中,由於機動性差,最忌諱的就是混亂,如果陣形被衝破,就很有可能使整個軍隊深陷泥淖,陷於被動。

《孫子兵法》有云:“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千軍萬馬對陣,必不可亂,亂則必敗,治亂的方法,就是軍陣。

三、陣法的演進

隨著作戰人數的激增,兵種類型增多,軍陣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春秋末期,如何巧妙地進行排兵佈陣,成為各國將領與軍事家都在積極探索的一個問題。

《漢書·藝文志》曾記載,最初的《孫子兵法》共82篇,另有“圖”九卷,這裡的“圖”,很有可能就是陣法圖,可惜早已佚失。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不過,孫臏所著的《孫臏兵法》裡,也列舉了八種陣法,從中,我們可對先秦時期的陣法略窺一二:

1. 方陣:最基本陣形,特點是“薄中厚方”——主力集中在四周,可攻可防;

2. 圓陣:環形,可為防禦之用;

3. 疏陣:比較疏散的陣形,虛張聲勢之用;

4. 數陣:比較密集的陣形,集中力量防禦和進攻;

5. 錐形陣:前鋒尖銳,兩翼有力,突破敵軍之用;

6. 雁形陣:類似“V”字形,包抄迂迴之用;

7. 鉤形陣:兩翼為鉤形,防止敵人包抄,可隨機應變;

8. 玄襄陣:迷惑敵人的假陣。

"

8000餘名士兵,

百乘戰車,千匹戰馬,

車兵、步兵、騎兵,以及弓弩兵

被嚴格地劃分為多個方隊,

井然有序,等級森嚴,

這儼然就是一個巨大的軍陣。

面向東方,整裝待發,

時刻恭候著君王的一聲令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這就是當今世上最大的地下軍陣,秦陵兵馬俑。

一、1+1>2

在古代戰爭中,軍陣的威力是巨大的,與其說它是一種陣法,不如說是一種戰術,一種充滿智慧的團體協作。

拿破崙曾經對單兵作戰比較弱的法國士兵與驍勇善戰的馬木留克兵進行了一次精闢的評比:

3個法國兵面對2個馬木留克兵幾乎毫無勝算,100個法國兵與100個馬木留克兵卻能勢均力敵,300個法國兵對戰300個馬木留克兵勝率很高,而1000個法國兵總能打敗1000個馬木留克兵。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若能對兵力進行有機的配備,士兵能有效地協同作戰,即使敵眾我寡,也可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發揮出1+1>2的功效。

正是軍陣讓士兵告別匹夫之勇,讓兵器取長補短,無往不利

比起依靠蠻力,中國人自古更重視戰術、謀略,軍陣在冷兵器時代的蓬勃發展,就是這一觀念的集中體現,軍陣的誕生,其年代也非常久遠。

二、陣法的緣起

從人類開始集體狩獵的那一刻起,協作、配合、列陣......這些與“排兵佈陣”有關的行為就在有意或無意中誕生了。

到了夏商時期,部落之間的戰爭愈發頻繁,軍陣的思想也融入了戰爭之中。當時曾流行一種叫“春蒐秋獮”的狩獵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狩獵對士兵進行軍陣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從原始狩獵開始,有史以降,各種謀略戰術更是不斷迭代更新,“軍陣”也不斷演繹出新的高度。

商周時代的中原各國間的戰爭,其核心就是“戰車”的競賽,戰車的多少與精良,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指標。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戰車在戰鬥過程中,由於機動性差,最忌諱的就是混亂,如果陣形被衝破,就很有可能使整個軍隊深陷泥淖,陷於被動。

《孫子兵法》有云:“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千軍萬馬對陣,必不可亂,亂則必敗,治亂的方法,就是軍陣。

三、陣法的演進

隨著作戰人數的激增,兵種類型增多,軍陣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春秋末期,如何巧妙地進行排兵佈陣,成為各國將領與軍事家都在積極探索的一個問題。

《漢書·藝文志》曾記載,最初的《孫子兵法》共82篇,另有“圖”九卷,這裡的“圖”,很有可能就是陣法圖,可惜早已佚失。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不過,孫臏所著的《孫臏兵法》裡,也列舉了八種陣法,從中,我們可對先秦時期的陣法略窺一二:

1. 方陣:最基本陣形,特點是“薄中厚方”——主力集中在四周,可攻可防;

2. 圓陣:環形,可為防禦之用;

3. 疏陣:比較疏散的陣形,虛張聲勢之用;

4. 數陣:比較密集的陣形,集中力量防禦和進攻;

5. 錐形陣:前鋒尖銳,兩翼有力,突破敵軍之用;

6. 雁形陣:類似“V”字形,包抄迂迴之用;

7. 鉤形陣:兩翼為鉤形,防止敵人包抄,可隨機應變;

8. 玄襄陣:迷惑敵人的假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正如兵法所云,真正對敵時,主帥需要懂得隨機應變,因地制宜,陣法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轉變。

比如,若敵人從四周包圍過來時,方陣就可轉變為圓陣,形成一個嚴密的防禦圈從而有效禦敵。

“飛將軍”李廣在與匈奴作戰時,面對十倍於自己的匈奴兵,果斷採用了圓陣,因此得以堅守了兩天,等到博望侯援軍的到來。由此可見,陣法的正確使用,關鍵時刻可能成為救命良藥。

"

8000餘名士兵,

百乘戰車,千匹戰馬,

車兵、步兵、騎兵,以及弓弩兵

被嚴格地劃分為多個方隊,

井然有序,等級森嚴,

這儼然就是一個巨大的軍陣。

面向東方,整裝待發,

時刻恭候著君王的一聲令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這就是當今世上最大的地下軍陣,秦陵兵馬俑。

一、1+1>2

在古代戰爭中,軍陣的威力是巨大的,與其說它是一種陣法,不如說是一種戰術,一種充滿智慧的團體協作。

拿破崙曾經對單兵作戰比較弱的法國士兵與驍勇善戰的馬木留克兵進行了一次精闢的評比:

3個法國兵面對2個馬木留克兵幾乎毫無勝算,100個法國兵與100個馬木留克兵卻能勢均力敵,300個法國兵對戰300個馬木留克兵勝率很高,而1000個法國兵總能打敗1000個馬木留克兵。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若能對兵力進行有機的配備,士兵能有效地協同作戰,即使敵眾我寡,也可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發揮出1+1>2的功效。

正是軍陣讓士兵告別匹夫之勇,讓兵器取長補短,無往不利

比起依靠蠻力,中國人自古更重視戰術、謀略,軍陣在冷兵器時代的蓬勃發展,就是這一觀念的集中體現,軍陣的誕生,其年代也非常久遠。

二、陣法的緣起

從人類開始集體狩獵的那一刻起,協作、配合、列陣......這些與“排兵佈陣”有關的行為就在有意或無意中誕生了。

到了夏商時期,部落之間的戰爭愈發頻繁,軍陣的思想也融入了戰爭之中。當時曾流行一種叫“春蒐秋獮”的狩獵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狩獵對士兵進行軍陣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從原始狩獵開始,有史以降,各種謀略戰術更是不斷迭代更新,“軍陣”也不斷演繹出新的高度。

商周時代的中原各國間的戰爭,其核心就是“戰車”的競賽,戰車的多少與精良,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指標。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戰車在戰鬥過程中,由於機動性差,最忌諱的就是混亂,如果陣形被衝破,就很有可能使整個軍隊深陷泥淖,陷於被動。

《孫子兵法》有云:“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千軍萬馬對陣,必不可亂,亂則必敗,治亂的方法,就是軍陣。

三、陣法的演進

隨著作戰人數的激增,兵種類型增多,軍陣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春秋末期,如何巧妙地進行排兵佈陣,成為各國將領與軍事家都在積極探索的一個問題。

《漢書·藝文志》曾記載,最初的《孫子兵法》共82篇,另有“圖”九卷,這裡的“圖”,很有可能就是陣法圖,可惜早已佚失。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不過,孫臏所著的《孫臏兵法》裡,也列舉了八種陣法,從中,我們可對先秦時期的陣法略窺一二:

1. 方陣:最基本陣形,特點是“薄中厚方”——主力集中在四周,可攻可防;

2. 圓陣:環形,可為防禦之用;

3. 疏陣:比較疏散的陣形,虛張聲勢之用;

4. 數陣:比較密集的陣形,集中力量防禦和進攻;

5. 錐形陣:前鋒尖銳,兩翼有力,突破敵軍之用;

6. 雁形陣:類似“V”字形,包抄迂迴之用;

7. 鉤形陣:兩翼為鉤形,防止敵人包抄,可隨機應變;

8. 玄襄陣:迷惑敵人的假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正如兵法所云,真正對敵時,主帥需要懂得隨機應變,因地制宜,陣法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轉變。

比如,若敵人從四周包圍過來時,方陣就可轉變為圓陣,形成一個嚴密的防禦圈從而有效禦敵。

“飛將軍”李廣在與匈奴作戰時,面對十倍於自己的匈奴兵,果斷採用了圓陣,因此得以堅守了兩天,等到博望侯援軍的到來。由此可見,陣法的正確使用,關鍵時刻可能成為救命良藥。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四、秦始皇陵暗含的陣法

秦軍能力戰六國,以一個邊陲之師,橫掃中原,助君王完成一統天下的霸業,“軍陣”的嫻熟運用,陣法與戰術的有機配合,必是其中一重要因素。

這一點,我們在秦陵兵馬俑中,也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

8000餘名士兵,

百乘戰車,千匹戰馬,

車兵、步兵、騎兵,以及弓弩兵

被嚴格地劃分為多個方隊,

井然有序,等級森嚴,

這儼然就是一個巨大的軍陣。

面向東方,整裝待發,

時刻恭候著君王的一聲令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這就是當今世上最大的地下軍陣,秦陵兵馬俑。

一、1+1>2

在古代戰爭中,軍陣的威力是巨大的,與其說它是一種陣法,不如說是一種戰術,一種充滿智慧的團體協作。

拿破崙曾經對單兵作戰比較弱的法國士兵與驍勇善戰的馬木留克兵進行了一次精闢的評比:

3個法國兵面對2個馬木留克兵幾乎毫無勝算,100個法國兵與100個馬木留克兵卻能勢均力敵,300個法國兵對戰300個馬木留克兵勝率很高,而1000個法國兵總能打敗1000個馬木留克兵。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若能對兵力進行有機的配備,士兵能有效地協同作戰,即使敵眾我寡,也可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發揮出1+1>2的功效。

正是軍陣讓士兵告別匹夫之勇,讓兵器取長補短,無往不利

比起依靠蠻力,中國人自古更重視戰術、謀略,軍陣在冷兵器時代的蓬勃發展,就是這一觀念的集中體現,軍陣的誕生,其年代也非常久遠。

二、陣法的緣起

從人類開始集體狩獵的那一刻起,協作、配合、列陣......這些與“排兵佈陣”有關的行為就在有意或無意中誕生了。

到了夏商時期,部落之間的戰爭愈發頻繁,軍陣的思想也融入了戰爭之中。當時曾流行一種叫“春蒐秋獮”的狩獵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狩獵對士兵進行軍陣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從原始狩獵開始,有史以降,各種謀略戰術更是不斷迭代更新,“軍陣”也不斷演繹出新的高度。

商周時代的中原各國間的戰爭,其核心就是“戰車”的競賽,戰車的多少與精良,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指標。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戰車在戰鬥過程中,由於機動性差,最忌諱的就是混亂,如果陣形被衝破,就很有可能使整個軍隊深陷泥淖,陷於被動。

《孫子兵法》有云:“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千軍萬馬對陣,必不可亂,亂則必敗,治亂的方法,就是軍陣。

三、陣法的演進

隨著作戰人數的激增,兵種類型增多,軍陣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春秋末期,如何巧妙地進行排兵佈陣,成為各國將領與軍事家都在積極探索的一個問題。

《漢書·藝文志》曾記載,最初的《孫子兵法》共82篇,另有“圖”九卷,這裡的“圖”,很有可能就是陣法圖,可惜早已佚失。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不過,孫臏所著的《孫臏兵法》裡,也列舉了八種陣法,從中,我們可對先秦時期的陣法略窺一二:

1. 方陣:最基本陣形,特點是“薄中厚方”——主力集中在四周,可攻可防;

2. 圓陣:環形,可為防禦之用;

3. 疏陣:比較疏散的陣形,虛張聲勢之用;

4. 數陣:比較密集的陣形,集中力量防禦和進攻;

5. 錐形陣:前鋒尖銳,兩翼有力,突破敵軍之用;

6. 雁形陣:類似“V”字形,包抄迂迴之用;

7. 鉤形陣:兩翼為鉤形,防止敵人包抄,可隨機應變;

8. 玄襄陣:迷惑敵人的假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正如兵法所云,真正對敵時,主帥需要懂得隨機應變,因地制宜,陣法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轉變。

比如,若敵人從四周包圍過來時,方陣就可轉變為圓陣,形成一個嚴密的防禦圈從而有效禦敵。

“飛將軍”李廣在與匈奴作戰時,面對十倍於自己的匈奴兵,果斷採用了圓陣,因此得以堅守了兩天,等到博望侯援軍的到來。由此可見,陣法的正確使用,關鍵時刻可能成為救命良藥。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四、秦始皇陵暗含的陣法

秦軍能力戰六國,以一個邊陲之師,橫掃中原,助君王完成一統天下的霸業,“軍陣”的嫻熟運用,陣法與戰術的有機配合,必是其中一重要因素。

這一點,我們在秦陵兵馬俑中,也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秦陵已發掘的傭坑共3個:

1號坑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10米,南北寬約60米,面積最大;

2號坑呈曲尺形,東西最長處約96米,南北最寬處為84米,面積次之;

3號坑為“凹”字形,東西長17.6米,南北寬21.4米,面積最小。

除此以外,3號坑一側,還有一個未建成的土坑,被命名為4號坑。

"

8000餘名士兵,

百乘戰車,千匹戰馬,

車兵、步兵、騎兵,以及弓弩兵

被嚴格地劃分為多個方隊,

井然有序,等級森嚴,

這儼然就是一個巨大的軍陣。

面向東方,整裝待發,

時刻恭候著君王的一聲令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這就是當今世上最大的地下軍陣,秦陵兵馬俑。

一、1+1>2

在古代戰爭中,軍陣的威力是巨大的,與其說它是一種陣法,不如說是一種戰術,一種充滿智慧的團體協作。

拿破崙曾經對單兵作戰比較弱的法國士兵與驍勇善戰的馬木留克兵進行了一次精闢的評比:

3個法國兵面對2個馬木留克兵幾乎毫無勝算,100個法國兵與100個馬木留克兵卻能勢均力敵,300個法國兵對戰300個馬木留克兵勝率很高,而1000個法國兵總能打敗1000個馬木留克兵。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若能對兵力進行有機的配備,士兵能有效地協同作戰,即使敵眾我寡,也可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發揮出1+1>2的功效。

正是軍陣讓士兵告別匹夫之勇,讓兵器取長補短,無往不利

比起依靠蠻力,中國人自古更重視戰術、謀略,軍陣在冷兵器時代的蓬勃發展,就是這一觀念的集中體現,軍陣的誕生,其年代也非常久遠。

二、陣法的緣起

從人類開始集體狩獵的那一刻起,協作、配合、列陣......這些與“排兵佈陣”有關的行為就在有意或無意中誕生了。

到了夏商時期,部落之間的戰爭愈發頻繁,軍陣的思想也融入了戰爭之中。當時曾流行一種叫“春蒐秋獮”的狩獵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狩獵對士兵進行軍陣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從原始狩獵開始,有史以降,各種謀略戰術更是不斷迭代更新,“軍陣”也不斷演繹出新的高度。

商周時代的中原各國間的戰爭,其核心就是“戰車”的競賽,戰車的多少與精良,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指標。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戰車在戰鬥過程中,由於機動性差,最忌諱的就是混亂,如果陣形被衝破,就很有可能使整個軍隊深陷泥淖,陷於被動。

《孫子兵法》有云:“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千軍萬馬對陣,必不可亂,亂則必敗,治亂的方法,就是軍陣。

三、陣法的演進

隨著作戰人數的激增,兵種類型增多,軍陣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春秋末期,如何巧妙地進行排兵佈陣,成為各國將領與軍事家都在積極探索的一個問題。

《漢書·藝文志》曾記載,最初的《孫子兵法》共82篇,另有“圖”九卷,這裡的“圖”,很有可能就是陣法圖,可惜早已佚失。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不過,孫臏所著的《孫臏兵法》裡,也列舉了八種陣法,從中,我們可對先秦時期的陣法略窺一二:

1. 方陣:最基本陣形,特點是“薄中厚方”——主力集中在四周,可攻可防;

2. 圓陣:環形,可為防禦之用;

3. 疏陣:比較疏散的陣形,虛張聲勢之用;

4. 數陣:比較密集的陣形,集中力量防禦和進攻;

5. 錐形陣:前鋒尖銳,兩翼有力,突破敵軍之用;

6. 雁形陣:類似“V”字形,包抄迂迴之用;

7. 鉤形陣:兩翼為鉤形,防止敵人包抄,可隨機應變;

8. 玄襄陣:迷惑敵人的假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正如兵法所云,真正對敵時,主帥需要懂得隨機應變,因地制宜,陣法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轉變。

比如,若敵人從四周包圍過來時,方陣就可轉變為圓陣,形成一個嚴密的防禦圈從而有效禦敵。

“飛將軍”李廣在與匈奴作戰時,面對十倍於自己的匈奴兵,果斷採用了圓陣,因此得以堅守了兩天,等到博望侯援軍的到來。由此可見,陣法的正確使用,關鍵時刻可能成為救命良藥。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四、秦始皇陵暗含的陣法

秦軍能力戰六國,以一個邊陲之師,橫掃中原,助君王完成一統天下的霸業,“軍陣”的嫻熟運用,陣法與戰術的有機配合,必是其中一重要因素。

這一點,我們在秦陵兵馬俑中,也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秦陵已發掘的傭坑共3個:

1號坑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10米,南北寬約60米,面積最大;

2號坑呈曲尺形,東西最長處約96米,南北最寬處為84米,面積次之;

3號坑為“凹”字形,東西長17.6米,南北寬21.4米,面積最小。

除此以外,3號坑一側,還有一個未建成的土坑,被命名為4號坑。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根據三個陪葬坑的方位及兵馬車隊佈置,有學者指出,這應該是一個複雜的大型方陣:

3號坑離主陵寢最近,位置處於核心,很可能是統帥全軍的軍事指揮部,2號坑為前鋒,1號坑為右翼,4號坑為左翼。

按兵法所記載的:“方陣之法,......居陣在後,以護將者。”

也就是說,如果這真的是按方陣排列的,那應該還有一個“居陣”——即軍陣中的機動部隊,既可保護指揮部的同時,也可應變突發狀況。

"

8000餘名士兵,

百乘戰車,千匹戰馬,

車兵、步兵、騎兵,以及弓弩兵

被嚴格地劃分為多個方隊,

井然有序,等級森嚴,

這儼然就是一個巨大的軍陣。

面向東方,整裝待發,

時刻恭候著君王的一聲令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這就是當今世上最大的地下軍陣,秦陵兵馬俑。

一、1+1>2

在古代戰爭中,軍陣的威力是巨大的,與其說它是一種陣法,不如說是一種戰術,一種充滿智慧的團體協作。

拿破崙曾經對單兵作戰比較弱的法國士兵與驍勇善戰的馬木留克兵進行了一次精闢的評比:

3個法國兵面對2個馬木留克兵幾乎毫無勝算,100個法國兵與100個馬木留克兵卻能勢均力敵,300個法國兵對戰300個馬木留克兵勝率很高,而1000個法國兵總能打敗1000個馬木留克兵。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若能對兵力進行有機的配備,士兵能有效地協同作戰,即使敵眾我寡,也可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發揮出1+1>2的功效。

正是軍陣讓士兵告別匹夫之勇,讓兵器取長補短,無往不利

比起依靠蠻力,中國人自古更重視戰術、謀略,軍陣在冷兵器時代的蓬勃發展,就是這一觀念的集中體現,軍陣的誕生,其年代也非常久遠。

二、陣法的緣起

從人類開始集體狩獵的那一刻起,協作、配合、列陣......這些與“排兵佈陣”有關的行為就在有意或無意中誕生了。

到了夏商時期,部落之間的戰爭愈發頻繁,軍陣的思想也融入了戰爭之中。當時曾流行一種叫“春蒐秋獮”的狩獵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狩獵對士兵進行軍陣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從原始狩獵開始,有史以降,各種謀略戰術更是不斷迭代更新,“軍陣”也不斷演繹出新的高度。

商周時代的中原各國間的戰爭,其核心就是“戰車”的競賽,戰車的多少與精良,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指標。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戰車在戰鬥過程中,由於機動性差,最忌諱的就是混亂,如果陣形被衝破,就很有可能使整個軍隊深陷泥淖,陷於被動。

《孫子兵法》有云:“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千軍萬馬對陣,必不可亂,亂則必敗,治亂的方法,就是軍陣。

三、陣法的演進

隨著作戰人數的激增,兵種類型增多,軍陣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春秋末期,如何巧妙地進行排兵佈陣,成為各國將領與軍事家都在積極探索的一個問題。

《漢書·藝文志》曾記載,最初的《孫子兵法》共82篇,另有“圖”九卷,這裡的“圖”,很有可能就是陣法圖,可惜早已佚失。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不過,孫臏所著的《孫臏兵法》裡,也列舉了八種陣法,從中,我們可對先秦時期的陣法略窺一二:

1. 方陣:最基本陣形,特點是“薄中厚方”——主力集中在四周,可攻可防;

2. 圓陣:環形,可為防禦之用;

3. 疏陣:比較疏散的陣形,虛張聲勢之用;

4. 數陣:比較密集的陣形,集中力量防禦和進攻;

5. 錐形陣:前鋒尖銳,兩翼有力,突破敵軍之用;

6. 雁形陣:類似“V”字形,包抄迂迴之用;

7. 鉤形陣:兩翼為鉤形,防止敵人包抄,可隨機應變;

8. 玄襄陣:迷惑敵人的假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正如兵法所云,真正對敵時,主帥需要懂得隨機應變,因地制宜,陣法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轉變。

比如,若敵人從四周包圍過來時,方陣就可轉變為圓陣,形成一個嚴密的防禦圈從而有效禦敵。

“飛將軍”李廣在與匈奴作戰時,面對十倍於自己的匈奴兵,果斷採用了圓陣,因此得以堅守了兩天,等到博望侯援軍的到來。由此可見,陣法的正確使用,關鍵時刻可能成為救命良藥。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四、秦始皇陵暗含的陣法

秦軍能力戰六國,以一個邊陲之師,橫掃中原,助君王完成一統天下的霸業,“軍陣”的嫻熟運用,陣法與戰術的有機配合,必是其中一重要因素。

這一點,我們在秦陵兵馬俑中,也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秦陵已發掘的傭坑共3個:

1號坑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10米,南北寬約60米,面積最大;

2號坑呈曲尺形,東西最長處約96米,南北最寬處為84米,面積次之;

3號坑為“凹”字形,東西長17.6米,南北寬21.4米,面積最小。

除此以外,3號坑一側,還有一個未建成的土坑,被命名為4號坑。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根據三個陪葬坑的方位及兵馬車隊佈置,有學者指出,這應該是一個複雜的大型方陣:

3號坑離主陵寢最近,位置處於核心,很可能是統帥全軍的軍事指揮部,2號坑為前鋒,1號坑為右翼,4號坑為左翼。

按兵法所記載的:“方陣之法,......居陣在後,以護將者。”

也就是說,如果這真的是按方陣排列的,那應該還有一個“居陣”——即軍陣中的機動部隊,既可保護指揮部的同時,也可應變突發狀況。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按照此推測,就應該還有一個5號坑(如圖所示)。

可事實上並沒有發現5號坑的蹤跡,這很有可能與秦始皇猝不及防的病逝有關,公元前210年7月,始皇帝於出巡途中去世,9月下葬,次年,陳勝吳廣起義,驪山陵寢的戍卒被胡亥徵調,趕往前線抵禦起義軍。

至此,秦陵修建被迫停工,所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秦陵,事實上是半途而廢的工程,如此一來,4號坑的不完整,5號坑的缺失就有了解釋。

"

8000餘名士兵,

百乘戰車,千匹戰馬,

車兵、步兵、騎兵,以及弓弩兵

被嚴格地劃分為多個方隊,

井然有序,等級森嚴,

這儼然就是一個巨大的軍陣。

面向東方,整裝待發,

時刻恭候著君王的一聲令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這就是當今世上最大的地下軍陣,秦陵兵馬俑。

一、1+1>2

在古代戰爭中,軍陣的威力是巨大的,與其說它是一種陣法,不如說是一種戰術,一種充滿智慧的團體協作。

拿破崙曾經對單兵作戰比較弱的法國士兵與驍勇善戰的馬木留克兵進行了一次精闢的評比:

3個法國兵面對2個馬木留克兵幾乎毫無勝算,100個法國兵與100個馬木留克兵卻能勢均力敵,300個法國兵對戰300個馬木留克兵勝率很高,而1000個法國兵總能打敗1000個馬木留克兵。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若能對兵力進行有機的配備,士兵能有效地協同作戰,即使敵眾我寡,也可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發揮出1+1>2的功效。

正是軍陣讓士兵告別匹夫之勇,讓兵器取長補短,無往不利

比起依靠蠻力,中國人自古更重視戰術、謀略,軍陣在冷兵器時代的蓬勃發展,就是這一觀念的集中體現,軍陣的誕生,其年代也非常久遠。

二、陣法的緣起

從人類開始集體狩獵的那一刻起,協作、配合、列陣......這些與“排兵佈陣”有關的行為就在有意或無意中誕生了。

到了夏商時期,部落之間的戰爭愈發頻繁,軍陣的思想也融入了戰爭之中。當時曾流行一種叫“春蒐秋獮”的狩獵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狩獵對士兵進行軍陣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從原始狩獵開始,有史以降,各種謀略戰術更是不斷迭代更新,“軍陣”也不斷演繹出新的高度。

商周時代的中原各國間的戰爭,其核心就是“戰車”的競賽,戰車的多少與精良,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指標。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戰車在戰鬥過程中,由於機動性差,最忌諱的就是混亂,如果陣形被衝破,就很有可能使整個軍隊深陷泥淖,陷於被動。

《孫子兵法》有云:“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千軍萬馬對陣,必不可亂,亂則必敗,治亂的方法,就是軍陣。

三、陣法的演進

隨著作戰人數的激增,兵種類型增多,軍陣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春秋末期,如何巧妙地進行排兵佈陣,成為各國將領與軍事家都在積極探索的一個問題。

《漢書·藝文志》曾記載,最初的《孫子兵法》共82篇,另有“圖”九卷,這裡的“圖”,很有可能就是陣法圖,可惜早已佚失。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不過,孫臏所著的《孫臏兵法》裡,也列舉了八種陣法,從中,我們可對先秦時期的陣法略窺一二:

1. 方陣:最基本陣形,特點是“薄中厚方”——主力集中在四周,可攻可防;

2. 圓陣:環形,可為防禦之用;

3. 疏陣:比較疏散的陣形,虛張聲勢之用;

4. 數陣:比較密集的陣形,集中力量防禦和進攻;

5. 錐形陣:前鋒尖銳,兩翼有力,突破敵軍之用;

6. 雁形陣:類似“V”字形,包抄迂迴之用;

7. 鉤形陣:兩翼為鉤形,防止敵人包抄,可隨機應變;

8. 玄襄陣:迷惑敵人的假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正如兵法所云,真正對敵時,主帥需要懂得隨機應變,因地制宜,陣法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轉變。

比如,若敵人從四周包圍過來時,方陣就可轉變為圓陣,形成一個嚴密的防禦圈從而有效禦敵。

“飛將軍”李廣在與匈奴作戰時,面對十倍於自己的匈奴兵,果斷採用了圓陣,因此得以堅守了兩天,等到博望侯援軍的到來。由此可見,陣法的正確使用,關鍵時刻可能成為救命良藥。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四、秦始皇陵暗含的陣法

秦軍能力戰六國,以一個邊陲之師,橫掃中原,助君王完成一統天下的霸業,“軍陣”的嫻熟運用,陣法與戰術的有機配合,必是其中一重要因素。

這一點,我們在秦陵兵馬俑中,也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秦陵已發掘的傭坑共3個:

1號坑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10米,南北寬約60米,面積最大;

2號坑呈曲尺形,東西最長處約96米,南北最寬處為84米,面積次之;

3號坑為“凹”字形,東西長17.6米,南北寬21.4米,面積最小。

除此以外,3號坑一側,還有一個未建成的土坑,被命名為4號坑。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根據三個陪葬坑的方位及兵馬車隊佈置,有學者指出,這應該是一個複雜的大型方陣:

3號坑離主陵寢最近,位置處於核心,很可能是統帥全軍的軍事指揮部,2號坑為前鋒,1號坑為右翼,4號坑為左翼。

按兵法所記載的:“方陣之法,......居陣在後,以護將者。”

也就是說,如果這真的是按方陣排列的,那應該還有一個“居陣”——即軍陣中的機動部隊,既可保護指揮部的同時,也可應變突發狀況。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按照此推測,就應該還有一個5號坑(如圖所示)。

可事實上並沒有發現5號坑的蹤跡,這很有可能與秦始皇猝不及防的病逝有關,公元前210年7月,始皇帝於出巡途中去世,9月下葬,次年,陳勝吳廣起義,驪山陵寢的戍卒被胡亥徵調,趕往前線抵禦起義軍。

至此,秦陵修建被迫停工,所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秦陵,事實上是半途而廢的工程,如此一來,4號坑的不完整,5號坑的缺失就有了解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我們再回過來觀察1、2、3號坑的具體“佈陣”情況:

-3號坑裡只有64件兵傭,駟馬戰車一乘,符合方陣的“中軍兵精而少”的特點,其代表的應該就是軍陣的中軍與指揮部

"

8000餘名士兵,

百乘戰車,千匹戰馬,

車兵、步兵、騎兵,以及弓弩兵

被嚴格地劃分為多個方隊,

井然有序,等級森嚴,

這儼然就是一個巨大的軍陣。

面向東方,整裝待發,

時刻恭候著君王的一聲令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這就是當今世上最大的地下軍陣,秦陵兵馬俑。

一、1+1>2

在古代戰爭中,軍陣的威力是巨大的,與其說它是一種陣法,不如說是一種戰術,一種充滿智慧的團體協作。

拿破崙曾經對單兵作戰比較弱的法國士兵與驍勇善戰的馬木留克兵進行了一次精闢的評比:

3個法國兵面對2個馬木留克兵幾乎毫無勝算,100個法國兵與100個馬木留克兵卻能勢均力敵,300個法國兵對戰300個馬木留克兵勝率很高,而1000個法國兵總能打敗1000個馬木留克兵。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若能對兵力進行有機的配備,士兵能有效地協同作戰,即使敵眾我寡,也可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發揮出1+1>2的功效。

正是軍陣讓士兵告別匹夫之勇,讓兵器取長補短,無往不利

比起依靠蠻力,中國人自古更重視戰術、謀略,軍陣在冷兵器時代的蓬勃發展,就是這一觀念的集中體現,軍陣的誕生,其年代也非常久遠。

二、陣法的緣起

從人類開始集體狩獵的那一刻起,協作、配合、列陣......這些與“排兵佈陣”有關的行為就在有意或無意中誕生了。

到了夏商時期,部落之間的戰爭愈發頻繁,軍陣的思想也融入了戰爭之中。當時曾流行一種叫“春蒐秋獮”的狩獵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狩獵對士兵進行軍陣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從原始狩獵開始,有史以降,各種謀略戰術更是不斷迭代更新,“軍陣”也不斷演繹出新的高度。

商周時代的中原各國間的戰爭,其核心就是“戰車”的競賽,戰車的多少與精良,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指標。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戰車在戰鬥過程中,由於機動性差,最忌諱的就是混亂,如果陣形被衝破,就很有可能使整個軍隊深陷泥淖,陷於被動。

《孫子兵法》有云:“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千軍萬馬對陣,必不可亂,亂則必敗,治亂的方法,就是軍陣。

三、陣法的演進

隨著作戰人數的激增,兵種類型增多,軍陣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春秋末期,如何巧妙地進行排兵佈陣,成為各國將領與軍事家都在積極探索的一個問題。

《漢書·藝文志》曾記載,最初的《孫子兵法》共82篇,另有“圖”九卷,這裡的“圖”,很有可能就是陣法圖,可惜早已佚失。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不過,孫臏所著的《孫臏兵法》裡,也列舉了八種陣法,從中,我們可對先秦時期的陣法略窺一二:

1. 方陣:最基本陣形,特點是“薄中厚方”——主力集中在四周,可攻可防;

2. 圓陣:環形,可為防禦之用;

3. 疏陣:比較疏散的陣形,虛張聲勢之用;

4. 數陣:比較密集的陣形,集中力量防禦和進攻;

5. 錐形陣:前鋒尖銳,兩翼有力,突破敵軍之用;

6. 雁形陣:類似“V”字形,包抄迂迴之用;

7. 鉤形陣:兩翼為鉤形,防止敵人包抄,可隨機應變;

8. 玄襄陣:迷惑敵人的假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正如兵法所云,真正對敵時,主帥需要懂得隨機應變,因地制宜,陣法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轉變。

比如,若敵人從四周包圍過來時,方陣就可轉變為圓陣,形成一個嚴密的防禦圈從而有效禦敵。

“飛將軍”李廣在與匈奴作戰時,面對十倍於自己的匈奴兵,果斷採用了圓陣,因此得以堅守了兩天,等到博望侯援軍的到來。由此可見,陣法的正確使用,關鍵時刻可能成為救命良藥。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四、秦始皇陵暗含的陣法

秦軍能力戰六國,以一個邊陲之師,橫掃中原,助君王完成一統天下的霸業,“軍陣”的嫻熟運用,陣法與戰術的有機配合,必是其中一重要因素。

這一點,我們在秦陵兵馬俑中,也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秦陵已發掘的傭坑共3個:

1號坑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10米,南北寬約60米,面積最大;

2號坑呈曲尺形,東西最長處約96米,南北最寬處為84米,面積次之;

3號坑為“凹”字形,東西長17.6米,南北寬21.4米,面積最小。

除此以外,3號坑一側,還有一個未建成的土坑,被命名為4號坑。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根據三個陪葬坑的方位及兵馬車隊佈置,有學者指出,這應該是一個複雜的大型方陣:

3號坑離主陵寢最近,位置處於核心,很可能是統帥全軍的軍事指揮部,2號坑為前鋒,1號坑為右翼,4號坑為左翼。

按兵法所記載的:“方陣之法,......居陣在後,以護將者。”

也就是說,如果這真的是按方陣排列的,那應該還有一個“居陣”——即軍陣中的機動部隊,既可保護指揮部的同時,也可應變突發狀況。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按照此推測,就應該還有一個5號坑(如圖所示)。

可事實上並沒有發現5號坑的蹤跡,這很有可能與秦始皇猝不及防的病逝有關,公元前210年7月,始皇帝於出巡途中去世,9月下葬,次年,陳勝吳廣起義,驪山陵寢的戍卒被胡亥徵調,趕往前線抵禦起義軍。

至此,秦陵修建被迫停工,所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秦陵,事實上是半途而廢的工程,如此一來,4號坑的不完整,5號坑的缺失就有了解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我們再回過來觀察1、2、3號坑的具體“佈陣”情況:

-3號坑裡只有64件兵傭,駟馬戰車一乘,符合方陣的“中軍兵精而少”的特點,其代表的應該就是軍陣的中軍與指揮部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1號坑應該為該軍陣的主力部隊

其四周均以步兵環繞,向外呈橫隊排列,目的是防止敵軍偷襲;

中間則有40餘乘戰車與6000餘名步兵構成的38路縱隊;

前端設有3列橫隊組成的小型方陣,每列68人,每人手持弓弩,應是一支弓弩兵組成的前鋒。

"

8000餘名士兵,

百乘戰車,千匹戰馬,

車兵、步兵、騎兵,以及弓弩兵

被嚴格地劃分為多個方隊,

井然有序,等級森嚴,

這儼然就是一個巨大的軍陣。

面向東方,整裝待發,

時刻恭候著君王的一聲令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這就是當今世上最大的地下軍陣,秦陵兵馬俑。

一、1+1>2

在古代戰爭中,軍陣的威力是巨大的,與其說它是一種陣法,不如說是一種戰術,一種充滿智慧的團體協作。

拿破崙曾經對單兵作戰比較弱的法國士兵與驍勇善戰的馬木留克兵進行了一次精闢的評比:

3個法國兵面對2個馬木留克兵幾乎毫無勝算,100個法國兵與100個馬木留克兵卻能勢均力敵,300個法國兵對戰300個馬木留克兵勝率很高,而1000個法國兵總能打敗1000個馬木留克兵。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若能對兵力進行有機的配備,士兵能有效地協同作戰,即使敵眾我寡,也可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發揮出1+1>2的功效。

正是軍陣讓士兵告別匹夫之勇,讓兵器取長補短,無往不利

比起依靠蠻力,中國人自古更重視戰術、謀略,軍陣在冷兵器時代的蓬勃發展,就是這一觀念的集中體現,軍陣的誕生,其年代也非常久遠。

二、陣法的緣起

從人類開始集體狩獵的那一刻起,協作、配合、列陣......這些與“排兵佈陣”有關的行為就在有意或無意中誕生了。

到了夏商時期,部落之間的戰爭愈發頻繁,軍陣的思想也融入了戰爭之中。當時曾流行一種叫“春蒐秋獮”的狩獵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狩獵對士兵進行軍陣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從原始狩獵開始,有史以降,各種謀略戰術更是不斷迭代更新,“軍陣”也不斷演繹出新的高度。

商周時代的中原各國間的戰爭,其核心就是“戰車”的競賽,戰車的多少與精良,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指標。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戰車在戰鬥過程中,由於機動性差,最忌諱的就是混亂,如果陣形被衝破,就很有可能使整個軍隊深陷泥淖,陷於被動。

《孫子兵法》有云:“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千軍萬馬對陣,必不可亂,亂則必敗,治亂的方法,就是軍陣。

三、陣法的演進

隨著作戰人數的激增,兵種類型增多,軍陣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春秋末期,如何巧妙地進行排兵佈陣,成為各國將領與軍事家都在積極探索的一個問題。

《漢書·藝文志》曾記載,最初的《孫子兵法》共82篇,另有“圖”九卷,這裡的“圖”,很有可能就是陣法圖,可惜早已佚失。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不過,孫臏所著的《孫臏兵法》裡,也列舉了八種陣法,從中,我們可對先秦時期的陣法略窺一二:

1. 方陣:最基本陣形,特點是“薄中厚方”——主力集中在四周,可攻可防;

2. 圓陣:環形,可為防禦之用;

3. 疏陣:比較疏散的陣形,虛張聲勢之用;

4. 數陣:比較密集的陣形,集中力量防禦和進攻;

5. 錐形陣:前鋒尖銳,兩翼有力,突破敵軍之用;

6. 雁形陣:類似“V”字形,包抄迂迴之用;

7. 鉤形陣:兩翼為鉤形,防止敵人包抄,可隨機應變;

8. 玄襄陣:迷惑敵人的假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正如兵法所云,真正對敵時,主帥需要懂得隨機應變,因地制宜,陣法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轉變。

比如,若敵人從四周包圍過來時,方陣就可轉變為圓陣,形成一個嚴密的防禦圈從而有效禦敵。

“飛將軍”李廣在與匈奴作戰時,面對十倍於自己的匈奴兵,果斷採用了圓陣,因此得以堅守了兩天,等到博望侯援軍的到來。由此可見,陣法的正確使用,關鍵時刻可能成為救命良藥。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四、秦始皇陵暗含的陣法

秦軍能力戰六國,以一個邊陲之師,橫掃中原,助君王完成一統天下的霸業,“軍陣”的嫻熟運用,陣法與戰術的有機配合,必是其中一重要因素。

這一點,我們在秦陵兵馬俑中,也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秦陵已發掘的傭坑共3個:

1號坑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10米,南北寬約60米,面積最大;

2號坑呈曲尺形,東西最長處約96米,南北最寬處為84米,面積次之;

3號坑為“凹”字形,東西長17.6米,南北寬21.4米,面積最小。

除此以外,3號坑一側,還有一個未建成的土坑,被命名為4號坑。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根據三個陪葬坑的方位及兵馬車隊佈置,有學者指出,這應該是一個複雜的大型方陣:

3號坑離主陵寢最近,位置處於核心,很可能是統帥全軍的軍事指揮部,2號坑為前鋒,1號坑為右翼,4號坑為左翼。

按兵法所記載的:“方陣之法,......居陣在後,以護將者。”

也就是說,如果這真的是按方陣排列的,那應該還有一個“居陣”——即軍陣中的機動部隊,既可保護指揮部的同時,也可應變突發狀況。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按照此推測,就應該還有一個5號坑(如圖所示)。

可事實上並沒有發現5號坑的蹤跡,這很有可能與秦始皇猝不及防的病逝有關,公元前210年7月,始皇帝於出巡途中去世,9月下葬,次年,陳勝吳廣起義,驪山陵寢的戍卒被胡亥徵調,趕往前線抵禦起義軍。

至此,秦陵修建被迫停工,所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秦陵,事實上是半途而廢的工程,如此一來,4號坑的不完整,5號坑的缺失就有了解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我們再回過來觀察1、2、3號坑的具體“佈陣”情況:

-3號坑裡只有64件兵傭,駟馬戰車一乘,符合方陣的“中軍兵精而少”的特點,其代表的應該就是軍陣的中軍與指揮部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1號坑應該為該軍陣的主力部隊

其四周均以步兵環繞,向外呈橫隊排列,目的是防止敵軍偷襲;

中間則有40餘乘戰車與6000餘名步兵構成的38路縱隊;

前端設有3列橫隊組成的小型方陣,每列68人,每人手持弓弩,應是一支弓弩兵組成的前鋒。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2號坑陣形最為複雜,主要由4個方陣組成

東側是弩兵方陣,有立射傭174件,跪射俑160件,一立一跪,輪番射擊,組成密集的火力網,使敵人無機可乘;

"

8000餘名士兵,

百乘戰車,千匹戰馬,

車兵、步兵、騎兵,以及弓弩兵

被嚴格地劃分為多個方隊,

井然有序,等級森嚴,

這儼然就是一個巨大的軍陣。

面向東方,整裝待發,

時刻恭候著君王的一聲令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這就是當今世上最大的地下軍陣,秦陵兵馬俑。

一、1+1>2

在古代戰爭中,軍陣的威力是巨大的,與其說它是一種陣法,不如說是一種戰術,一種充滿智慧的團體協作。

拿破崙曾經對單兵作戰比較弱的法國士兵與驍勇善戰的馬木留克兵進行了一次精闢的評比:

3個法國兵面對2個馬木留克兵幾乎毫無勝算,100個法國兵與100個馬木留克兵卻能勢均力敵,300個法國兵對戰300個馬木留克兵勝率很高,而1000個法國兵總能打敗1000個馬木留克兵。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若能對兵力進行有機的配備,士兵能有效地協同作戰,即使敵眾我寡,也可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發揮出1+1>2的功效。

正是軍陣讓士兵告別匹夫之勇,讓兵器取長補短,無往不利

比起依靠蠻力,中國人自古更重視戰術、謀略,軍陣在冷兵器時代的蓬勃發展,就是這一觀念的集中體現,軍陣的誕生,其年代也非常久遠。

二、陣法的緣起

從人類開始集體狩獵的那一刻起,協作、配合、列陣......這些與“排兵佈陣”有關的行為就在有意或無意中誕生了。

到了夏商時期,部落之間的戰爭愈發頻繁,軍陣的思想也融入了戰爭之中。當時曾流行一種叫“春蒐秋獮”的狩獵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狩獵對士兵進行軍陣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從原始狩獵開始,有史以降,各種謀略戰術更是不斷迭代更新,“軍陣”也不斷演繹出新的高度。

商周時代的中原各國間的戰爭,其核心就是“戰車”的競賽,戰車的多少與精良,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指標。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戰車在戰鬥過程中,由於機動性差,最忌諱的就是混亂,如果陣形被衝破,就很有可能使整個軍隊深陷泥淖,陷於被動。

《孫子兵法》有云:“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千軍萬馬對陣,必不可亂,亂則必敗,治亂的方法,就是軍陣。

三、陣法的演進

隨著作戰人數的激增,兵種類型增多,軍陣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春秋末期,如何巧妙地進行排兵佈陣,成為各國將領與軍事家都在積極探索的一個問題。

《漢書·藝文志》曾記載,最初的《孫子兵法》共82篇,另有“圖”九卷,這裡的“圖”,很有可能就是陣法圖,可惜早已佚失。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不過,孫臏所著的《孫臏兵法》裡,也列舉了八種陣法,從中,我們可對先秦時期的陣法略窺一二:

1. 方陣:最基本陣形,特點是“薄中厚方”——主力集中在四周,可攻可防;

2. 圓陣:環形,可為防禦之用;

3. 疏陣:比較疏散的陣形,虛張聲勢之用;

4. 數陣:比較密集的陣形,集中力量防禦和進攻;

5. 錐形陣:前鋒尖銳,兩翼有力,突破敵軍之用;

6. 雁形陣:類似“V”字形,包抄迂迴之用;

7. 鉤形陣:兩翼為鉤形,防止敵人包抄,可隨機應變;

8. 玄襄陣:迷惑敵人的假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正如兵法所云,真正對敵時,主帥需要懂得隨機應變,因地制宜,陣法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轉變。

比如,若敵人從四周包圍過來時,方陣就可轉變為圓陣,形成一個嚴密的防禦圈從而有效禦敵。

“飛將軍”李廣在與匈奴作戰時,面對十倍於自己的匈奴兵,果斷採用了圓陣,因此得以堅守了兩天,等到博望侯援軍的到來。由此可見,陣法的正確使用,關鍵時刻可能成為救命良藥。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四、秦始皇陵暗含的陣法

秦軍能力戰六國,以一個邊陲之師,橫掃中原,助君王完成一統天下的霸業,“軍陣”的嫻熟運用,陣法與戰術的有機配合,必是其中一重要因素。

這一點,我們在秦陵兵馬俑中,也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秦陵已發掘的傭坑共3個:

1號坑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10米,南北寬約60米,面積最大;

2號坑呈曲尺形,東西最長處約96米,南北最寬處為84米,面積次之;

3號坑為“凹”字形,東西長17.6米,南北寬21.4米,面積最小。

除此以外,3號坑一側,還有一個未建成的土坑,被命名為4號坑。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根據三個陪葬坑的方位及兵馬車隊佈置,有學者指出,這應該是一個複雜的大型方陣:

3號坑離主陵寢最近,位置處於核心,很可能是統帥全軍的軍事指揮部,2號坑為前鋒,1號坑為右翼,4號坑為左翼。

按兵法所記載的:“方陣之法,......居陣在後,以護將者。”

也就是說,如果這真的是按方陣排列的,那應該還有一個“居陣”——即軍陣中的機動部隊,既可保護指揮部的同時,也可應變突發狀況。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按照此推測,就應該還有一個5號坑(如圖所示)。

可事實上並沒有發現5號坑的蹤跡,這很有可能與秦始皇猝不及防的病逝有關,公元前210年7月,始皇帝於出巡途中去世,9月下葬,次年,陳勝吳廣起義,驪山陵寢的戍卒被胡亥徵調,趕往前線抵禦起義軍。

至此,秦陵修建被迫停工,所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秦陵,事實上是半途而廢的工程,如此一來,4號坑的不完整,5號坑的缺失就有了解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我們再回過來觀察1、2、3號坑的具體“佈陣”情況:

-3號坑裡只有64件兵傭,駟馬戰車一乘,符合方陣的“中軍兵精而少”的特點,其代表的應該就是軍陣的中軍與指揮部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1號坑應該為該軍陣的主力部隊

其四周均以步兵環繞,向外呈橫隊排列,目的是防止敵軍偷襲;

中間則有40餘乘戰車與6000餘名步兵構成的38路縱隊;

前端設有3列橫隊組成的小型方陣,每列68人,每人手持弓弩,應是一支弓弩兵組成的前鋒。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2號坑陣形最為複雜,主要由4個方陣組成

東側是弩兵方陣,有立射傭174件,跪射俑160件,一立一跪,輪番射擊,組成密集的火力網,使敵人無機可乘;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南側為車陣,由64乘戰車組成,每車配3名士兵,中間一人御車,左右之人殺敵;

中部則為車兵、步兵、騎兵3個兵種組成的聯合陣,戰車19乘,步兵傭264件及騎兵傭8件,整體呈長方形,戰車在前,步兵居中,騎兵在後,相互配合,取長補短。

北部是一個騎兵陣,共有戰車6乘,兵傭、馬傭各108件,組成11列的矩形陣。

"

8000餘名士兵,

百乘戰車,千匹戰馬,

車兵、步兵、騎兵,以及弓弩兵

被嚴格地劃分為多個方隊,

井然有序,等級森嚴,

這儼然就是一個巨大的軍陣。

面向東方,整裝待發,

時刻恭候著君王的一聲令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這就是當今世上最大的地下軍陣,秦陵兵馬俑。

一、1+1>2

在古代戰爭中,軍陣的威力是巨大的,與其說它是一種陣法,不如說是一種戰術,一種充滿智慧的團體協作。

拿破崙曾經對單兵作戰比較弱的法國士兵與驍勇善戰的馬木留克兵進行了一次精闢的評比:

3個法國兵面對2個馬木留克兵幾乎毫無勝算,100個法國兵與100個馬木留克兵卻能勢均力敵,300個法國兵對戰300個馬木留克兵勝率很高,而1000個法國兵總能打敗1000個馬木留克兵。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若能對兵力進行有機的配備,士兵能有效地協同作戰,即使敵眾我寡,也可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發揮出1+1>2的功效。

正是軍陣讓士兵告別匹夫之勇,讓兵器取長補短,無往不利

比起依靠蠻力,中國人自古更重視戰術、謀略,軍陣在冷兵器時代的蓬勃發展,就是這一觀念的集中體現,軍陣的誕生,其年代也非常久遠。

二、陣法的緣起

從人類開始集體狩獵的那一刻起,協作、配合、列陣......這些與“排兵佈陣”有關的行為就在有意或無意中誕生了。

到了夏商時期,部落之間的戰爭愈發頻繁,軍陣的思想也融入了戰爭之中。當時曾流行一種叫“春蒐秋獮”的狩獵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狩獵對士兵進行軍陣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從原始狩獵開始,有史以降,各種謀略戰術更是不斷迭代更新,“軍陣”也不斷演繹出新的高度。

商周時代的中原各國間的戰爭,其核心就是“戰車”的競賽,戰車的多少與精良,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指標。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戰車在戰鬥過程中,由於機動性差,最忌諱的就是混亂,如果陣形被衝破,就很有可能使整個軍隊深陷泥淖,陷於被動。

《孫子兵法》有云:“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千軍萬馬對陣,必不可亂,亂則必敗,治亂的方法,就是軍陣。

三、陣法的演進

隨著作戰人數的激增,兵種類型增多,軍陣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春秋末期,如何巧妙地進行排兵佈陣,成為各國將領與軍事家都在積極探索的一個問題。

《漢書·藝文志》曾記載,最初的《孫子兵法》共82篇,另有“圖”九卷,這裡的“圖”,很有可能就是陣法圖,可惜早已佚失。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不過,孫臏所著的《孫臏兵法》裡,也列舉了八種陣法,從中,我們可對先秦時期的陣法略窺一二:

1. 方陣:最基本陣形,特點是“薄中厚方”——主力集中在四周,可攻可防;

2. 圓陣:環形,可為防禦之用;

3. 疏陣:比較疏散的陣形,虛張聲勢之用;

4. 數陣:比較密集的陣形,集中力量防禦和進攻;

5. 錐形陣:前鋒尖銳,兩翼有力,突破敵軍之用;

6. 雁形陣:類似“V”字形,包抄迂迴之用;

7. 鉤形陣:兩翼為鉤形,防止敵人包抄,可隨機應變;

8. 玄襄陣:迷惑敵人的假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正如兵法所云,真正對敵時,主帥需要懂得隨機應變,因地制宜,陣法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轉變。

比如,若敵人從四周包圍過來時,方陣就可轉變為圓陣,形成一個嚴密的防禦圈從而有效禦敵。

“飛將軍”李廣在與匈奴作戰時,面對十倍於自己的匈奴兵,果斷採用了圓陣,因此得以堅守了兩天,等到博望侯援軍的到來。由此可見,陣法的正確使用,關鍵時刻可能成為救命良藥。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四、秦始皇陵暗含的陣法

秦軍能力戰六國,以一個邊陲之師,橫掃中原,助君王完成一統天下的霸業,“軍陣”的嫻熟運用,陣法與戰術的有機配合,必是其中一重要因素。

這一點,我們在秦陵兵馬俑中,也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秦陵已發掘的傭坑共3個:

1號坑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10米,南北寬約60米,面積最大;

2號坑呈曲尺形,東西最長處約96米,南北最寬處為84米,面積次之;

3號坑為“凹”字形,東西長17.6米,南北寬21.4米,面積最小。

除此以外,3號坑一側,還有一個未建成的土坑,被命名為4號坑。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根據三個陪葬坑的方位及兵馬車隊佈置,有學者指出,這應該是一個複雜的大型方陣:

3號坑離主陵寢最近,位置處於核心,很可能是統帥全軍的軍事指揮部,2號坑為前鋒,1號坑為右翼,4號坑為左翼。

按兵法所記載的:“方陣之法,......居陣在後,以護將者。”

也就是說,如果這真的是按方陣排列的,那應該還有一個“居陣”——即軍陣中的機動部隊,既可保護指揮部的同時,也可應變突發狀況。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按照此推測,就應該還有一個5號坑(如圖所示)。

可事實上並沒有發現5號坑的蹤跡,這很有可能與秦始皇猝不及防的病逝有關,公元前210年7月,始皇帝於出巡途中去世,9月下葬,次年,陳勝吳廣起義,驪山陵寢的戍卒被胡亥徵調,趕往前線抵禦起義軍。

至此,秦陵修建被迫停工,所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秦陵,事實上是半途而廢的工程,如此一來,4號坑的不完整,5號坑的缺失就有了解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我們再回過來觀察1、2、3號坑的具體“佈陣”情況:

-3號坑裡只有64件兵傭,駟馬戰車一乘,符合方陣的“中軍兵精而少”的特點,其代表的應該就是軍陣的中軍與指揮部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1號坑應該為該軍陣的主力部隊

其四周均以步兵環繞,向外呈橫隊排列,目的是防止敵軍偷襲;

中間則有40餘乘戰車與6000餘名步兵構成的38路縱隊;

前端設有3列橫隊組成的小型方陣,每列68人,每人手持弓弩,應是一支弓弩兵組成的前鋒。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2號坑陣形最為複雜,主要由4個方陣組成

東側是弩兵方陣,有立射傭174件,跪射俑160件,一立一跪,輪番射擊,組成密集的火力網,使敵人無機可乘;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南側為車陣,由64乘戰車組成,每車配3名士兵,中間一人御車,左右之人殺敵;

中部則為車兵、步兵、騎兵3個兵種組成的聯合陣,戰車19乘,步兵傭264件及騎兵傭8件,整體呈長方形,戰車在前,步兵居中,騎兵在後,相互配合,取長補短。

北部是一個騎兵陣,共有戰車6乘,兵傭、馬傭各108件,組成11列的矩形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四個方陣又有機地結合成一個曲尺形的大陣——形成了一個複雜而又精密的“陣中陣”:弩兵陣為前鋒,中有3大兵種配合,騎兵陣墊後,可協同作戰,也可互為獨立,靈活多變。

顯然,秦陵兵馬俑就是一個由多兵種、多元陣法組成的大型軍陣。

不過,如果拋開兵馬俑所帶來的震撼,你會發現,這其實就是由8000餘士兵組成的小型軍隊而已,對於秦帝國來說,只是滄海一粟、冰山一角。

當年秦始皇手下的百萬雄兵,在無數次戰役中,通過千百萬化的軍陣與戰術結合,所能產生的巨大效用,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

8000餘名士兵,

百乘戰車,千匹戰馬,

車兵、步兵、騎兵,以及弓弩兵

被嚴格地劃分為多個方隊,

井然有序,等級森嚴,

這儼然就是一個巨大的軍陣。

面向東方,整裝待發,

時刻恭候著君王的一聲令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這就是當今世上最大的地下軍陣,秦陵兵馬俑。

一、1+1>2

在古代戰爭中,軍陣的威力是巨大的,與其說它是一種陣法,不如說是一種戰術,一種充滿智慧的團體協作。

拿破崙曾經對單兵作戰比較弱的法國士兵與驍勇善戰的馬木留克兵進行了一次精闢的評比:

3個法國兵面對2個馬木留克兵幾乎毫無勝算,100個法國兵與100個馬木留克兵卻能勢均力敵,300個法國兵對戰300個馬木留克兵勝率很高,而1000個法國兵總能打敗1000個馬木留克兵。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若能對兵力進行有機的配備,士兵能有效地協同作戰,即使敵眾我寡,也可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發揮出1+1>2的功效。

正是軍陣讓士兵告別匹夫之勇,讓兵器取長補短,無往不利

比起依靠蠻力,中國人自古更重視戰術、謀略,軍陣在冷兵器時代的蓬勃發展,就是這一觀念的集中體現,軍陣的誕生,其年代也非常久遠。

二、陣法的緣起

從人類開始集體狩獵的那一刻起,協作、配合、列陣......這些與“排兵佈陣”有關的行為就在有意或無意中誕生了。

到了夏商時期,部落之間的戰爭愈發頻繁,軍陣的思想也融入了戰爭之中。當時曾流行一種叫“春蒐秋獮”的狩獵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狩獵對士兵進行軍陣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從原始狩獵開始,有史以降,各種謀略戰術更是不斷迭代更新,“軍陣”也不斷演繹出新的高度。

商周時代的中原各國間的戰爭,其核心就是“戰車”的競賽,戰車的多少與精良,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指標。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戰車在戰鬥過程中,由於機動性差,最忌諱的就是混亂,如果陣形被衝破,就很有可能使整個軍隊深陷泥淖,陷於被動。

《孫子兵法》有云:“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千軍萬馬對陣,必不可亂,亂則必敗,治亂的方法,就是軍陣。

三、陣法的演進

隨著作戰人數的激增,兵種類型增多,軍陣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春秋末期,如何巧妙地進行排兵佈陣,成為各國將領與軍事家都在積極探索的一個問題。

《漢書·藝文志》曾記載,最初的《孫子兵法》共82篇,另有“圖”九卷,這裡的“圖”,很有可能就是陣法圖,可惜早已佚失。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不過,孫臏所著的《孫臏兵法》裡,也列舉了八種陣法,從中,我們可對先秦時期的陣法略窺一二:

1. 方陣:最基本陣形,特點是“薄中厚方”——主力集中在四周,可攻可防;

2. 圓陣:環形,可為防禦之用;

3. 疏陣:比較疏散的陣形,虛張聲勢之用;

4. 數陣:比較密集的陣形,集中力量防禦和進攻;

5. 錐形陣:前鋒尖銳,兩翼有力,突破敵軍之用;

6. 雁形陣:類似“V”字形,包抄迂迴之用;

7. 鉤形陣:兩翼為鉤形,防止敵人包抄,可隨機應變;

8. 玄襄陣:迷惑敵人的假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正如兵法所云,真正對敵時,主帥需要懂得隨機應變,因地制宜,陣法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轉變。

比如,若敵人從四周包圍過來時,方陣就可轉變為圓陣,形成一個嚴密的防禦圈從而有效禦敵。

“飛將軍”李廣在與匈奴作戰時,面對十倍於自己的匈奴兵,果斷採用了圓陣,因此得以堅守了兩天,等到博望侯援軍的到來。由此可見,陣法的正確使用,關鍵時刻可能成為救命良藥。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四、秦始皇陵暗含的陣法

秦軍能力戰六國,以一個邊陲之師,橫掃中原,助君王完成一統天下的霸業,“軍陣”的嫻熟運用,陣法與戰術的有機配合,必是其中一重要因素。

這一點,我們在秦陵兵馬俑中,也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秦陵已發掘的傭坑共3個:

1號坑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10米,南北寬約60米,面積最大;

2號坑呈曲尺形,東西最長處約96米,南北最寬處為84米,面積次之;

3號坑為“凹”字形,東西長17.6米,南北寬21.4米,面積最小。

除此以外,3號坑一側,還有一個未建成的土坑,被命名為4號坑。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根據三個陪葬坑的方位及兵馬車隊佈置,有學者指出,這應該是一個複雜的大型方陣:

3號坑離主陵寢最近,位置處於核心,很可能是統帥全軍的軍事指揮部,2號坑為前鋒,1號坑為右翼,4號坑為左翼。

按兵法所記載的:“方陣之法,......居陣在後,以護將者。”

也就是說,如果這真的是按方陣排列的,那應該還有一個“居陣”——即軍陣中的機動部隊,既可保護指揮部的同時,也可應變突發狀況。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按照此推測,就應該還有一個5號坑(如圖所示)。

可事實上並沒有發現5號坑的蹤跡,這很有可能與秦始皇猝不及防的病逝有關,公元前210年7月,始皇帝於出巡途中去世,9月下葬,次年,陳勝吳廣起義,驪山陵寢的戍卒被胡亥徵調,趕往前線抵禦起義軍。

至此,秦陵修建被迫停工,所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秦陵,事實上是半途而廢的工程,如此一來,4號坑的不完整,5號坑的缺失就有了解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我們再回過來觀察1、2、3號坑的具體“佈陣”情況:

-3號坑裡只有64件兵傭,駟馬戰車一乘,符合方陣的“中軍兵精而少”的特點,其代表的應該就是軍陣的中軍與指揮部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1號坑應該為該軍陣的主力部隊

其四周均以步兵環繞,向外呈橫隊排列,目的是防止敵軍偷襲;

中間則有40餘乘戰車與6000餘名步兵構成的38路縱隊;

前端設有3列橫隊組成的小型方陣,每列68人,每人手持弓弩,應是一支弓弩兵組成的前鋒。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2號坑陣形最為複雜,主要由4個方陣組成

東側是弩兵方陣,有立射傭174件,跪射俑160件,一立一跪,輪番射擊,組成密集的火力網,使敵人無機可乘;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南側為車陣,由64乘戰車組成,每車配3名士兵,中間一人御車,左右之人殺敵;

中部則為車兵、步兵、騎兵3個兵種組成的聯合陣,戰車19乘,步兵傭264件及騎兵傭8件,整體呈長方形,戰車在前,步兵居中,騎兵在後,相互配合,取長補短。

北部是一個騎兵陣,共有戰車6乘,兵傭、馬傭各108件,組成11列的矩形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四個方陣又有機地結合成一個曲尺形的大陣——形成了一個複雜而又精密的“陣中陣”:弩兵陣為前鋒,中有3大兵種配合,騎兵陣墊後,可協同作戰,也可互為獨立,靈活多變。

顯然,秦陵兵馬俑就是一個由多兵種、多元陣法組成的大型軍陣。

不過,如果拋開兵馬俑所帶來的震撼,你會發現,這其實就是由8000餘士兵組成的小型軍隊而已,對於秦帝國來說,只是滄海一粟、冰山一角。

當年秦始皇手下的百萬雄兵,在無數次戰役中,通過千百萬化的軍陣與戰術結合,所能產生的巨大效用,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秦王朝的輝煌,終究如曇花一現,很快消散,而軍陣,卻沒有消失,隨著西漢的崛起,重獲新生。

在孫家寨出土的一批西漢木簡中,就記載有西漢軍隊的行軍演習、排兵佈陣的內容:

“方陣為將車”、“以從為圓之法”、“牡陣,衝方之□”、“以橫為兌武之法,左部前曲步而前□□”......

從中可看到圓陣、方陣這些傳統陣法,同時也出現了一批如浮沮陣、兌武陣的新陣法,可見,陣法也在與時俱進。

五、諸葛亮八陣圖

到了三國時期,爾虞我詐、連年混戰,使陣法的發展達到一個新的高峰。

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諸葛亮的八陣圖,尤其經過小說的添油加醋,變得神祕莫測,玄乎其玄。

"

8000餘名士兵,

百乘戰車,千匹戰馬,

車兵、步兵、騎兵,以及弓弩兵

被嚴格地劃分為多個方隊,

井然有序,等級森嚴,

這儼然就是一個巨大的軍陣。

面向東方,整裝待發,

時刻恭候著君王的一聲令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這就是當今世上最大的地下軍陣,秦陵兵馬俑。

一、1+1>2

在古代戰爭中,軍陣的威力是巨大的,與其說它是一種陣法,不如說是一種戰術,一種充滿智慧的團體協作。

拿破崙曾經對單兵作戰比較弱的法國士兵與驍勇善戰的馬木留克兵進行了一次精闢的評比:

3個法國兵面對2個馬木留克兵幾乎毫無勝算,100個法國兵與100個馬木留克兵卻能勢均力敵,300個法國兵對戰300個馬木留克兵勝率很高,而1000個法國兵總能打敗1000個馬木留克兵。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若能對兵力進行有機的配備,士兵能有效地協同作戰,即使敵眾我寡,也可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發揮出1+1>2的功效。

正是軍陣讓士兵告別匹夫之勇,讓兵器取長補短,無往不利

比起依靠蠻力,中國人自古更重視戰術、謀略,軍陣在冷兵器時代的蓬勃發展,就是這一觀念的集中體現,軍陣的誕生,其年代也非常久遠。

二、陣法的緣起

從人類開始集體狩獵的那一刻起,協作、配合、列陣......這些與“排兵佈陣”有關的行為就在有意或無意中誕生了。

到了夏商時期,部落之間的戰爭愈發頻繁,軍陣的思想也融入了戰爭之中。當時曾流行一種叫“春蒐秋獮”的狩獵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狩獵對士兵進行軍陣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從原始狩獵開始,有史以降,各種謀略戰術更是不斷迭代更新,“軍陣”也不斷演繹出新的高度。

商周時代的中原各國間的戰爭,其核心就是“戰車”的競賽,戰車的多少與精良,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指標。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戰車在戰鬥過程中,由於機動性差,最忌諱的就是混亂,如果陣形被衝破,就很有可能使整個軍隊深陷泥淖,陷於被動。

《孫子兵法》有云:“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千軍萬馬對陣,必不可亂,亂則必敗,治亂的方法,就是軍陣。

三、陣法的演進

隨著作戰人數的激增,兵種類型增多,軍陣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春秋末期,如何巧妙地進行排兵佈陣,成為各國將領與軍事家都在積極探索的一個問題。

《漢書·藝文志》曾記載,最初的《孫子兵法》共82篇,另有“圖”九卷,這裡的“圖”,很有可能就是陣法圖,可惜早已佚失。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不過,孫臏所著的《孫臏兵法》裡,也列舉了八種陣法,從中,我們可對先秦時期的陣法略窺一二:

1. 方陣:最基本陣形,特點是“薄中厚方”——主力集中在四周,可攻可防;

2. 圓陣:環形,可為防禦之用;

3. 疏陣:比較疏散的陣形,虛張聲勢之用;

4. 數陣:比較密集的陣形,集中力量防禦和進攻;

5. 錐形陣:前鋒尖銳,兩翼有力,突破敵軍之用;

6. 雁形陣:類似“V”字形,包抄迂迴之用;

7. 鉤形陣:兩翼為鉤形,防止敵人包抄,可隨機應變;

8. 玄襄陣:迷惑敵人的假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正如兵法所云,真正對敵時,主帥需要懂得隨機應變,因地制宜,陣法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轉變。

比如,若敵人從四周包圍過來時,方陣就可轉變為圓陣,形成一個嚴密的防禦圈從而有效禦敵。

“飛將軍”李廣在與匈奴作戰時,面對十倍於自己的匈奴兵,果斷採用了圓陣,因此得以堅守了兩天,等到博望侯援軍的到來。由此可見,陣法的正確使用,關鍵時刻可能成為救命良藥。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四、秦始皇陵暗含的陣法

秦軍能力戰六國,以一個邊陲之師,橫掃中原,助君王完成一統天下的霸業,“軍陣”的嫻熟運用,陣法與戰術的有機配合,必是其中一重要因素。

這一點,我們在秦陵兵馬俑中,也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秦陵已發掘的傭坑共3個:

1號坑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10米,南北寬約60米,面積最大;

2號坑呈曲尺形,東西最長處約96米,南北最寬處為84米,面積次之;

3號坑為“凹”字形,東西長17.6米,南北寬21.4米,面積最小。

除此以外,3號坑一側,還有一個未建成的土坑,被命名為4號坑。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根據三個陪葬坑的方位及兵馬車隊佈置,有學者指出,這應該是一個複雜的大型方陣:

3號坑離主陵寢最近,位置處於核心,很可能是統帥全軍的軍事指揮部,2號坑為前鋒,1號坑為右翼,4號坑為左翼。

按兵法所記載的:“方陣之法,......居陣在後,以護將者。”

也就是說,如果這真的是按方陣排列的,那應該還有一個“居陣”——即軍陣中的機動部隊,既可保護指揮部的同時,也可應變突發狀況。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按照此推測,就應該還有一個5號坑(如圖所示)。

可事實上並沒有發現5號坑的蹤跡,這很有可能與秦始皇猝不及防的病逝有關,公元前210年7月,始皇帝於出巡途中去世,9月下葬,次年,陳勝吳廣起義,驪山陵寢的戍卒被胡亥徵調,趕往前線抵禦起義軍。

至此,秦陵修建被迫停工,所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秦陵,事實上是半途而廢的工程,如此一來,4號坑的不完整,5號坑的缺失就有了解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我們再回過來觀察1、2、3號坑的具體“佈陣”情況:

-3號坑裡只有64件兵傭,駟馬戰車一乘,符合方陣的“中軍兵精而少”的特點,其代表的應該就是軍陣的中軍與指揮部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1號坑應該為該軍陣的主力部隊

其四周均以步兵環繞,向外呈橫隊排列,目的是防止敵軍偷襲;

中間則有40餘乘戰車與6000餘名步兵構成的38路縱隊;

前端設有3列橫隊組成的小型方陣,每列68人,每人手持弓弩,應是一支弓弩兵組成的前鋒。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2號坑陣形最為複雜,主要由4個方陣組成

東側是弩兵方陣,有立射傭174件,跪射俑160件,一立一跪,輪番射擊,組成密集的火力網,使敵人無機可乘;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南側為車陣,由64乘戰車組成,每車配3名士兵,中間一人御車,左右之人殺敵;

中部則為車兵、步兵、騎兵3個兵種組成的聯合陣,戰車19乘,步兵傭264件及騎兵傭8件,整體呈長方形,戰車在前,步兵居中,騎兵在後,相互配合,取長補短。

北部是一個騎兵陣,共有戰車6乘,兵傭、馬傭各108件,組成11列的矩形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四個方陣又有機地結合成一個曲尺形的大陣——形成了一個複雜而又精密的“陣中陣”:弩兵陣為前鋒,中有3大兵種配合,騎兵陣墊後,可協同作戰,也可互為獨立,靈活多變。

顯然,秦陵兵馬俑就是一個由多兵種、多元陣法組成的大型軍陣。

不過,如果拋開兵馬俑所帶來的震撼,你會發現,這其實就是由8000餘士兵組成的小型軍隊而已,對於秦帝國來說,只是滄海一粟、冰山一角。

當年秦始皇手下的百萬雄兵,在無數次戰役中,通過千百萬化的軍陣與戰術結合,所能產生的巨大效用,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秦王朝的輝煌,終究如曇花一現,很快消散,而軍陣,卻沒有消失,隨著西漢的崛起,重獲新生。

在孫家寨出土的一批西漢木簡中,就記載有西漢軍隊的行軍演習、排兵佈陣的內容:

“方陣為將車”、“以從為圓之法”、“牡陣,衝方之□”、“以橫為兌武之法,左部前曲步而前□□”......

從中可看到圓陣、方陣這些傳統陣法,同時也出現了一批如浮沮陣、兌武陣的新陣法,可見,陣法也在與時俱進。

五、諸葛亮八陣圖

到了三國時期,爾虞我詐、連年混戰,使陣法的發展達到一個新的高峰。

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諸葛亮的八陣圖,尤其經過小說的添油加醋,變得神祕莫測,玄乎其玄。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那麼,八陣圖到底蘊藏何種奧祕?

根據唐朝軍事家獨孤及遺留下的《風后八陣圖》石碑,八陣圖共含有八個陣式,即:

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

這八陣各由六個小陣組成,圍繞四周,分別扮演前鋒、後衛、偵查、後勤、補位、機動部隊等角色,圍繞在中間的是中軍,即第九個方陣。

"

8000餘名士兵,

百乘戰車,千匹戰馬,

車兵、步兵、騎兵,以及弓弩兵

被嚴格地劃分為多個方隊,

井然有序,等級森嚴,

這儼然就是一個巨大的軍陣。

面向東方,整裝待發,

時刻恭候著君王的一聲令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這就是當今世上最大的地下軍陣,秦陵兵馬俑。

一、1+1>2

在古代戰爭中,軍陣的威力是巨大的,與其說它是一種陣法,不如說是一種戰術,一種充滿智慧的團體協作。

拿破崙曾經對單兵作戰比較弱的法國士兵與驍勇善戰的馬木留克兵進行了一次精闢的評比:

3個法國兵面對2個馬木留克兵幾乎毫無勝算,100個法國兵與100個馬木留克兵卻能勢均力敵,300個法國兵對戰300個馬木留克兵勝率很高,而1000個法國兵總能打敗1000個馬木留克兵。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若能對兵力進行有機的配備,士兵能有效地協同作戰,即使敵眾我寡,也可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發揮出1+1>2的功效。

正是軍陣讓士兵告別匹夫之勇,讓兵器取長補短,無往不利

比起依靠蠻力,中國人自古更重視戰術、謀略,軍陣在冷兵器時代的蓬勃發展,就是這一觀念的集中體現,軍陣的誕生,其年代也非常久遠。

二、陣法的緣起

從人類開始集體狩獵的那一刻起,協作、配合、列陣......這些與“排兵佈陣”有關的行為就在有意或無意中誕生了。

到了夏商時期,部落之間的戰爭愈發頻繁,軍陣的思想也融入了戰爭之中。當時曾流行一種叫“春蒐秋獮”的狩獵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狩獵對士兵進行軍陣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從原始狩獵開始,有史以降,各種謀略戰術更是不斷迭代更新,“軍陣”也不斷演繹出新的高度。

商周時代的中原各國間的戰爭,其核心就是“戰車”的競賽,戰車的多少與精良,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指標。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戰車在戰鬥過程中,由於機動性差,最忌諱的就是混亂,如果陣形被衝破,就很有可能使整個軍隊深陷泥淖,陷於被動。

《孫子兵法》有云:“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千軍萬馬對陣,必不可亂,亂則必敗,治亂的方法,就是軍陣。

三、陣法的演進

隨著作戰人數的激增,兵種類型增多,軍陣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春秋末期,如何巧妙地進行排兵佈陣,成為各國將領與軍事家都在積極探索的一個問題。

《漢書·藝文志》曾記載,最初的《孫子兵法》共82篇,另有“圖”九卷,這裡的“圖”,很有可能就是陣法圖,可惜早已佚失。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不過,孫臏所著的《孫臏兵法》裡,也列舉了八種陣法,從中,我們可對先秦時期的陣法略窺一二:

1. 方陣:最基本陣形,特點是“薄中厚方”——主力集中在四周,可攻可防;

2. 圓陣:環形,可為防禦之用;

3. 疏陣:比較疏散的陣形,虛張聲勢之用;

4. 數陣:比較密集的陣形,集中力量防禦和進攻;

5. 錐形陣:前鋒尖銳,兩翼有力,突破敵軍之用;

6. 雁形陣:類似“V”字形,包抄迂迴之用;

7. 鉤形陣:兩翼為鉤形,防止敵人包抄,可隨機應變;

8. 玄襄陣:迷惑敵人的假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正如兵法所云,真正對敵時,主帥需要懂得隨機應變,因地制宜,陣法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轉變。

比如,若敵人從四周包圍過來時,方陣就可轉變為圓陣,形成一個嚴密的防禦圈從而有效禦敵。

“飛將軍”李廣在與匈奴作戰時,面對十倍於自己的匈奴兵,果斷採用了圓陣,因此得以堅守了兩天,等到博望侯援軍的到來。由此可見,陣法的正確使用,關鍵時刻可能成為救命良藥。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四、秦始皇陵暗含的陣法

秦軍能力戰六國,以一個邊陲之師,橫掃中原,助君王完成一統天下的霸業,“軍陣”的嫻熟運用,陣法與戰術的有機配合,必是其中一重要因素。

這一點,我們在秦陵兵馬俑中,也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秦陵已發掘的傭坑共3個:

1號坑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10米,南北寬約60米,面積最大;

2號坑呈曲尺形,東西最長處約96米,南北最寬處為84米,面積次之;

3號坑為“凹”字形,東西長17.6米,南北寬21.4米,面積最小。

除此以外,3號坑一側,還有一個未建成的土坑,被命名為4號坑。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根據三個陪葬坑的方位及兵馬車隊佈置,有學者指出,這應該是一個複雜的大型方陣:

3號坑離主陵寢最近,位置處於核心,很可能是統帥全軍的軍事指揮部,2號坑為前鋒,1號坑為右翼,4號坑為左翼。

按兵法所記載的:“方陣之法,......居陣在後,以護將者。”

也就是說,如果這真的是按方陣排列的,那應該還有一個“居陣”——即軍陣中的機動部隊,既可保護指揮部的同時,也可應變突發狀況。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按照此推測,就應該還有一個5號坑(如圖所示)。

可事實上並沒有發現5號坑的蹤跡,這很有可能與秦始皇猝不及防的病逝有關,公元前210年7月,始皇帝於出巡途中去世,9月下葬,次年,陳勝吳廣起義,驪山陵寢的戍卒被胡亥徵調,趕往前線抵禦起義軍。

至此,秦陵修建被迫停工,所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秦陵,事實上是半途而廢的工程,如此一來,4號坑的不完整,5號坑的缺失就有了解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我們再回過來觀察1、2、3號坑的具體“佈陣”情況:

-3號坑裡只有64件兵傭,駟馬戰車一乘,符合方陣的“中軍兵精而少”的特點,其代表的應該就是軍陣的中軍與指揮部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1號坑應該為該軍陣的主力部隊

其四周均以步兵環繞,向外呈橫隊排列,目的是防止敵軍偷襲;

中間則有40餘乘戰車與6000餘名步兵構成的38路縱隊;

前端設有3列橫隊組成的小型方陣,每列68人,每人手持弓弩,應是一支弓弩兵組成的前鋒。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2號坑陣形最為複雜,主要由4個方陣組成

東側是弩兵方陣,有立射傭174件,跪射俑160件,一立一跪,輪番射擊,組成密集的火力網,使敵人無機可乘;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南側為車陣,由64乘戰車組成,每車配3名士兵,中間一人御車,左右之人殺敵;

中部則為車兵、步兵、騎兵3個兵種組成的聯合陣,戰車19乘,步兵傭264件及騎兵傭8件,整體呈長方形,戰車在前,步兵居中,騎兵在後,相互配合,取長補短。

北部是一個騎兵陣,共有戰車6乘,兵傭、馬傭各108件,組成11列的矩形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四個方陣又有機地結合成一個曲尺形的大陣——形成了一個複雜而又精密的“陣中陣”:弩兵陣為前鋒,中有3大兵種配合,騎兵陣墊後,可協同作戰,也可互為獨立,靈活多變。

顯然,秦陵兵馬俑就是一個由多兵種、多元陣法組成的大型軍陣。

不過,如果拋開兵馬俑所帶來的震撼,你會發現,這其實就是由8000餘士兵組成的小型軍隊而已,對於秦帝國來說,只是滄海一粟、冰山一角。

當年秦始皇手下的百萬雄兵,在無數次戰役中,通過千百萬化的軍陣與戰術結合,所能產生的巨大效用,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秦王朝的輝煌,終究如曇花一現,很快消散,而軍陣,卻沒有消失,隨著西漢的崛起,重獲新生。

在孫家寨出土的一批西漢木簡中,就記載有西漢軍隊的行軍演習、排兵佈陣的內容:

“方陣為將車”、“以從為圓之法”、“牡陣,衝方之□”、“以橫為兌武之法,左部前曲步而前□□”......

從中可看到圓陣、方陣這些傳統陣法,同時也出現了一批如浮沮陣、兌武陣的新陣法,可見,陣法也在與時俱進。

五、諸葛亮八陣圖

到了三國時期,爾虞我詐、連年混戰,使陣法的發展達到一個新的高峰。

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諸葛亮的八陣圖,尤其經過小說的添油加醋,變得神祕莫測,玄乎其玄。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那麼,八陣圖到底蘊藏何種奧祕?

根據唐朝軍事家獨孤及遺留下的《風后八陣圖》石碑,八陣圖共含有八個陣式,即:

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

這八陣各由六個小陣組成,圍繞四周,分別扮演前鋒、後衛、偵查、後勤、補位、機動部隊等角色,圍繞在中間的是中軍,即第九個方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諸葛亮通過與《周易》的乾坤八卦等思想融合,使整個陣法富於變化,生生不息,首尾相連,可離可合,主陣可正面攻擊和抵禦敵軍,奇陣可偷襲,同時也有惑敵疲敵之效。

如果去掉龍鳳虎鳥、乾坤八卦等字眼,從本質上看,八陣圖應該就是一個大陣套小陣,多種陣形與兵種組成的,且富於變化的陣法。

"

8000餘名士兵,

百乘戰車,千匹戰馬,

車兵、步兵、騎兵,以及弓弩兵

被嚴格地劃分為多個方隊,

井然有序,等級森嚴,

這儼然就是一個巨大的軍陣。

面向東方,整裝待發,

時刻恭候著君王的一聲令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這就是當今世上最大的地下軍陣,秦陵兵馬俑。

一、1+1>2

在古代戰爭中,軍陣的威力是巨大的,與其說它是一種陣法,不如說是一種戰術,一種充滿智慧的團體協作。

拿破崙曾經對單兵作戰比較弱的法國士兵與驍勇善戰的馬木留克兵進行了一次精闢的評比:

3個法國兵面對2個馬木留克兵幾乎毫無勝算,100個法國兵與100個馬木留克兵卻能勢均力敵,300個法國兵對戰300個馬木留克兵勝率很高,而1000個法國兵總能打敗1000個馬木留克兵。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若能對兵力進行有機的配備,士兵能有效地協同作戰,即使敵眾我寡,也可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發揮出1+1>2的功效。

正是軍陣讓士兵告別匹夫之勇,讓兵器取長補短,無往不利

比起依靠蠻力,中國人自古更重視戰術、謀略,軍陣在冷兵器時代的蓬勃發展,就是這一觀念的集中體現,軍陣的誕生,其年代也非常久遠。

二、陣法的緣起

從人類開始集體狩獵的那一刻起,協作、配合、列陣......這些與“排兵佈陣”有關的行為就在有意或無意中誕生了。

到了夏商時期,部落之間的戰爭愈發頻繁,軍陣的思想也融入了戰爭之中。當時曾流行一種叫“春蒐秋獮”的狩獵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狩獵對士兵進行軍陣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從原始狩獵開始,有史以降,各種謀略戰術更是不斷迭代更新,“軍陣”也不斷演繹出新的高度。

商周時代的中原各國間的戰爭,其核心就是“戰車”的競賽,戰車的多少與精良,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指標。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戰車在戰鬥過程中,由於機動性差,最忌諱的就是混亂,如果陣形被衝破,就很有可能使整個軍隊深陷泥淖,陷於被動。

《孫子兵法》有云:“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千軍萬馬對陣,必不可亂,亂則必敗,治亂的方法,就是軍陣。

三、陣法的演進

隨著作戰人數的激增,兵種類型增多,軍陣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春秋末期,如何巧妙地進行排兵佈陣,成為各國將領與軍事家都在積極探索的一個問題。

《漢書·藝文志》曾記載,最初的《孫子兵法》共82篇,另有“圖”九卷,這裡的“圖”,很有可能就是陣法圖,可惜早已佚失。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不過,孫臏所著的《孫臏兵法》裡,也列舉了八種陣法,從中,我們可對先秦時期的陣法略窺一二:

1. 方陣:最基本陣形,特點是“薄中厚方”——主力集中在四周,可攻可防;

2. 圓陣:環形,可為防禦之用;

3. 疏陣:比較疏散的陣形,虛張聲勢之用;

4. 數陣:比較密集的陣形,集中力量防禦和進攻;

5. 錐形陣:前鋒尖銳,兩翼有力,突破敵軍之用;

6. 雁形陣:類似“V”字形,包抄迂迴之用;

7. 鉤形陣:兩翼為鉤形,防止敵人包抄,可隨機應變;

8. 玄襄陣:迷惑敵人的假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正如兵法所云,真正對敵時,主帥需要懂得隨機應變,因地制宜,陣法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轉變。

比如,若敵人從四周包圍過來時,方陣就可轉變為圓陣,形成一個嚴密的防禦圈從而有效禦敵。

“飛將軍”李廣在與匈奴作戰時,面對十倍於自己的匈奴兵,果斷採用了圓陣,因此得以堅守了兩天,等到博望侯援軍的到來。由此可見,陣法的正確使用,關鍵時刻可能成為救命良藥。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四、秦始皇陵暗含的陣法

秦軍能力戰六國,以一個邊陲之師,橫掃中原,助君王完成一統天下的霸業,“軍陣”的嫻熟運用,陣法與戰術的有機配合,必是其中一重要因素。

這一點,我們在秦陵兵馬俑中,也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秦陵已發掘的傭坑共3個:

1號坑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10米,南北寬約60米,面積最大;

2號坑呈曲尺形,東西最長處約96米,南北最寬處為84米,面積次之;

3號坑為“凹”字形,東西長17.6米,南北寬21.4米,面積最小。

除此以外,3號坑一側,還有一個未建成的土坑,被命名為4號坑。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根據三個陪葬坑的方位及兵馬車隊佈置,有學者指出,這應該是一個複雜的大型方陣:

3號坑離主陵寢最近,位置處於核心,很可能是統帥全軍的軍事指揮部,2號坑為前鋒,1號坑為右翼,4號坑為左翼。

按兵法所記載的:“方陣之法,......居陣在後,以護將者。”

也就是說,如果這真的是按方陣排列的,那應該還有一個“居陣”——即軍陣中的機動部隊,既可保護指揮部的同時,也可應變突發狀況。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按照此推測,就應該還有一個5號坑(如圖所示)。

可事實上並沒有發現5號坑的蹤跡,這很有可能與秦始皇猝不及防的病逝有關,公元前210年7月,始皇帝於出巡途中去世,9月下葬,次年,陳勝吳廣起義,驪山陵寢的戍卒被胡亥徵調,趕往前線抵禦起義軍。

至此,秦陵修建被迫停工,所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秦陵,事實上是半途而廢的工程,如此一來,4號坑的不完整,5號坑的缺失就有了解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我們再回過來觀察1、2、3號坑的具體“佈陣”情況:

-3號坑裡只有64件兵傭,駟馬戰車一乘,符合方陣的“中軍兵精而少”的特點,其代表的應該就是軍陣的中軍與指揮部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1號坑應該為該軍陣的主力部隊

其四周均以步兵環繞,向外呈橫隊排列,目的是防止敵軍偷襲;

中間則有40餘乘戰車與6000餘名步兵構成的38路縱隊;

前端設有3列橫隊組成的小型方陣,每列68人,每人手持弓弩,應是一支弓弩兵組成的前鋒。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2號坑陣形最為複雜,主要由4個方陣組成

東側是弩兵方陣,有立射傭174件,跪射俑160件,一立一跪,輪番射擊,組成密集的火力網,使敵人無機可乘;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南側為車陣,由64乘戰車組成,每車配3名士兵,中間一人御車,左右之人殺敵;

中部則為車兵、步兵、騎兵3個兵種組成的聯合陣,戰車19乘,步兵傭264件及騎兵傭8件,整體呈長方形,戰車在前,步兵居中,騎兵在後,相互配合,取長補短。

北部是一個騎兵陣,共有戰車6乘,兵傭、馬傭各108件,組成11列的矩形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四個方陣又有機地結合成一個曲尺形的大陣——形成了一個複雜而又精密的“陣中陣”:弩兵陣為前鋒,中有3大兵種配合,騎兵陣墊後,可協同作戰,也可互為獨立,靈活多變。

顯然,秦陵兵馬俑就是一個由多兵種、多元陣法組成的大型軍陣。

不過,如果拋開兵馬俑所帶來的震撼,你會發現,這其實就是由8000餘士兵組成的小型軍隊而已,對於秦帝國來說,只是滄海一粟、冰山一角。

當年秦始皇手下的百萬雄兵,在無數次戰役中,通過千百萬化的軍陣與戰術結合,所能產生的巨大效用,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秦王朝的輝煌,終究如曇花一現,很快消散,而軍陣,卻沒有消失,隨著西漢的崛起,重獲新生。

在孫家寨出土的一批西漢木簡中,就記載有西漢軍隊的行軍演習、排兵佈陣的內容:

“方陣為將車”、“以從為圓之法”、“牡陣,衝方之□”、“以橫為兌武之法,左部前曲步而前□□”......

從中可看到圓陣、方陣這些傳統陣法,同時也出現了一批如浮沮陣、兌武陣的新陣法,可見,陣法也在與時俱進。

五、諸葛亮八陣圖

到了三國時期,爾虞我詐、連年混戰,使陣法的發展達到一個新的高峰。

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諸葛亮的八陣圖,尤其經過小說的添油加醋,變得神祕莫測,玄乎其玄。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那麼,八陣圖到底蘊藏何種奧祕?

根據唐朝軍事家獨孤及遺留下的《風后八陣圖》石碑,八陣圖共含有八個陣式,即:

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

這八陣各由六個小陣組成,圍繞四周,分別扮演前鋒、後衛、偵查、後勤、補位、機動部隊等角色,圍繞在中間的是中軍,即第九個方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諸葛亮通過與《周易》的乾坤八卦等思想融合,使整個陣法富於變化,生生不息,首尾相連,可離可合,主陣可正面攻擊和抵禦敵軍,奇陣可偷襲,同時也有惑敵疲敵之效。

如果去掉龍鳳虎鳥、乾坤八卦等字眼,從本質上看,八陣圖應該就是一個大陣套小陣,多種陣形與兵種組成的,且富於變化的陣法。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水經注》裡曾引述諸葛亮的話:“八陣既成,自今行師,庶不覆敗矣。”

八陣一成,就可立於不敗之地?我想,這句話若真出自諸葛亮口中,其本意也不是指八陣一出,天下無敵。

所體現的應該是諸葛孔明的核心軍事思想——在戰爭中,需要靈活運用陣法、戰術,將領能知己知彼,不拘泥於條文,隨機應變,才是獲勝的關鍵。

"

8000餘名士兵,

百乘戰車,千匹戰馬,

車兵、步兵、騎兵,以及弓弩兵

被嚴格地劃分為多個方隊,

井然有序,等級森嚴,

這儼然就是一個巨大的軍陣。

面向東方,整裝待發,

時刻恭候著君王的一聲令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這就是當今世上最大的地下軍陣,秦陵兵馬俑。

一、1+1>2

在古代戰爭中,軍陣的威力是巨大的,與其說它是一種陣法,不如說是一種戰術,一種充滿智慧的團體協作。

拿破崙曾經對單兵作戰比較弱的法國士兵與驍勇善戰的馬木留克兵進行了一次精闢的評比:

3個法國兵面對2個馬木留克兵幾乎毫無勝算,100個法國兵與100個馬木留克兵卻能勢均力敵,300個法國兵對戰300個馬木留克兵勝率很高,而1000個法國兵總能打敗1000個馬木留克兵。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若能對兵力進行有機的配備,士兵能有效地協同作戰,即使敵眾我寡,也可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發揮出1+1>2的功效。

正是軍陣讓士兵告別匹夫之勇,讓兵器取長補短,無往不利

比起依靠蠻力,中國人自古更重視戰術、謀略,軍陣在冷兵器時代的蓬勃發展,就是這一觀念的集中體現,軍陣的誕生,其年代也非常久遠。

二、陣法的緣起

從人類開始集體狩獵的那一刻起,協作、配合、列陣......這些與“排兵佈陣”有關的行為就在有意或無意中誕生了。

到了夏商時期,部落之間的戰爭愈發頻繁,軍陣的思想也融入了戰爭之中。當時曾流行一種叫“春蒐秋獮”的狩獵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狩獵對士兵進行軍陣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從原始狩獵開始,有史以降,各種謀略戰術更是不斷迭代更新,“軍陣”也不斷演繹出新的高度。

商周時代的中原各國間的戰爭,其核心就是“戰車”的競賽,戰車的多少與精良,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指標。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戰車在戰鬥過程中,由於機動性差,最忌諱的就是混亂,如果陣形被衝破,就很有可能使整個軍隊深陷泥淖,陷於被動。

《孫子兵法》有云:“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千軍萬馬對陣,必不可亂,亂則必敗,治亂的方法,就是軍陣。

三、陣法的演進

隨著作戰人數的激增,兵種類型增多,軍陣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春秋末期,如何巧妙地進行排兵佈陣,成為各國將領與軍事家都在積極探索的一個問題。

《漢書·藝文志》曾記載,最初的《孫子兵法》共82篇,另有“圖”九卷,這裡的“圖”,很有可能就是陣法圖,可惜早已佚失。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不過,孫臏所著的《孫臏兵法》裡,也列舉了八種陣法,從中,我們可對先秦時期的陣法略窺一二:

1. 方陣:最基本陣形,特點是“薄中厚方”——主力集中在四周,可攻可防;

2. 圓陣:環形,可為防禦之用;

3. 疏陣:比較疏散的陣形,虛張聲勢之用;

4. 數陣:比較密集的陣形,集中力量防禦和進攻;

5. 錐形陣:前鋒尖銳,兩翼有力,突破敵軍之用;

6. 雁形陣:類似“V”字形,包抄迂迴之用;

7. 鉤形陣:兩翼為鉤形,防止敵人包抄,可隨機應變;

8. 玄襄陣:迷惑敵人的假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正如兵法所云,真正對敵時,主帥需要懂得隨機應變,因地制宜,陣法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轉變。

比如,若敵人從四周包圍過來時,方陣就可轉變為圓陣,形成一個嚴密的防禦圈從而有效禦敵。

“飛將軍”李廣在與匈奴作戰時,面對十倍於自己的匈奴兵,果斷採用了圓陣,因此得以堅守了兩天,等到博望侯援軍的到來。由此可見,陣法的正確使用,關鍵時刻可能成為救命良藥。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四、秦始皇陵暗含的陣法

秦軍能力戰六國,以一個邊陲之師,橫掃中原,助君王完成一統天下的霸業,“軍陣”的嫻熟運用,陣法與戰術的有機配合,必是其中一重要因素。

這一點,我們在秦陵兵馬俑中,也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秦陵已發掘的傭坑共3個:

1號坑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10米,南北寬約60米,面積最大;

2號坑呈曲尺形,東西最長處約96米,南北最寬處為84米,面積次之;

3號坑為“凹”字形,東西長17.6米,南北寬21.4米,面積最小。

除此以外,3號坑一側,還有一個未建成的土坑,被命名為4號坑。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根據三個陪葬坑的方位及兵馬車隊佈置,有學者指出,這應該是一個複雜的大型方陣:

3號坑離主陵寢最近,位置處於核心,很可能是統帥全軍的軍事指揮部,2號坑為前鋒,1號坑為右翼,4號坑為左翼。

按兵法所記載的:“方陣之法,......居陣在後,以護將者。”

也就是說,如果這真的是按方陣排列的,那應該還有一個“居陣”——即軍陣中的機動部隊,既可保護指揮部的同時,也可應變突發狀況。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按照此推測,就應該還有一個5號坑(如圖所示)。

可事實上並沒有發現5號坑的蹤跡,這很有可能與秦始皇猝不及防的病逝有關,公元前210年7月,始皇帝於出巡途中去世,9月下葬,次年,陳勝吳廣起義,驪山陵寢的戍卒被胡亥徵調,趕往前線抵禦起義軍。

至此,秦陵修建被迫停工,所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秦陵,事實上是半途而廢的工程,如此一來,4號坑的不完整,5號坑的缺失就有了解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我們再回過來觀察1、2、3號坑的具體“佈陣”情況:

-3號坑裡只有64件兵傭,駟馬戰車一乘,符合方陣的“中軍兵精而少”的特點,其代表的應該就是軍陣的中軍與指揮部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1號坑應該為該軍陣的主力部隊

其四周均以步兵環繞,向外呈橫隊排列,目的是防止敵軍偷襲;

中間則有40餘乘戰車與6000餘名步兵構成的38路縱隊;

前端設有3列橫隊組成的小型方陣,每列68人,每人手持弓弩,應是一支弓弩兵組成的前鋒。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2號坑陣形最為複雜,主要由4個方陣組成

東側是弩兵方陣,有立射傭174件,跪射俑160件,一立一跪,輪番射擊,組成密集的火力網,使敵人無機可乘;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南側為車陣,由64乘戰車組成,每車配3名士兵,中間一人御車,左右之人殺敵;

中部則為車兵、步兵、騎兵3個兵種組成的聯合陣,戰車19乘,步兵傭264件及騎兵傭8件,整體呈長方形,戰車在前,步兵居中,騎兵在後,相互配合,取長補短。

北部是一個騎兵陣,共有戰車6乘,兵傭、馬傭各108件,組成11列的矩形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四個方陣又有機地結合成一個曲尺形的大陣——形成了一個複雜而又精密的“陣中陣”:弩兵陣為前鋒,中有3大兵種配合,騎兵陣墊後,可協同作戰,也可互為獨立,靈活多變。

顯然,秦陵兵馬俑就是一個由多兵種、多元陣法組成的大型軍陣。

不過,如果拋開兵馬俑所帶來的震撼,你會發現,這其實就是由8000餘士兵組成的小型軍隊而已,對於秦帝國來說,只是滄海一粟、冰山一角。

當年秦始皇手下的百萬雄兵,在無數次戰役中,通過千百萬化的軍陣與戰術結合,所能產生的巨大效用,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秦王朝的輝煌,終究如曇花一現,很快消散,而軍陣,卻沒有消失,隨著西漢的崛起,重獲新生。

在孫家寨出土的一批西漢木簡中,就記載有西漢軍隊的行軍演習、排兵佈陣的內容:

“方陣為將車”、“以從為圓之法”、“牡陣,衝方之□”、“以橫為兌武之法,左部前曲步而前□□”......

從中可看到圓陣、方陣這些傳統陣法,同時也出現了一批如浮沮陣、兌武陣的新陣法,可見,陣法也在與時俱進。

五、諸葛亮八陣圖

到了三國時期,爾虞我詐、連年混戰,使陣法的發展達到一個新的高峰。

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諸葛亮的八陣圖,尤其經過小說的添油加醋,變得神祕莫測,玄乎其玄。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那麼,八陣圖到底蘊藏何種奧祕?

根據唐朝軍事家獨孤及遺留下的《風后八陣圖》石碑,八陣圖共含有八個陣式,即:

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

這八陣各由六個小陣組成,圍繞四周,分別扮演前鋒、後衛、偵查、後勤、補位、機動部隊等角色,圍繞在中間的是中軍,即第九個方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諸葛亮通過與《周易》的乾坤八卦等思想融合,使整個陣法富於變化,生生不息,首尾相連,可離可合,主陣可正面攻擊和抵禦敵軍,奇陣可偷襲,同時也有惑敵疲敵之效。

如果去掉龍鳳虎鳥、乾坤八卦等字眼,從本質上看,八陣圖應該就是一個大陣套小陣,多種陣形與兵種組成的,且富於變化的陣法。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水經注》裡曾引述諸葛亮的話:“八陣既成,自今行師,庶不覆敗矣。”

八陣一成,就可立於不敗之地?我想,這句話若真出自諸葛亮口中,其本意也不是指八陣一出,天下無敵。

所體現的應該是諸葛孔明的核心軍事思想——在戰爭中,需要靈活運用陣法、戰術,將領能知己知彼,不拘泥於條文,隨機應變,才是獲勝的關鍵。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宋朝的《武經七書》裡總結過一種重要的戰術,叫做“奇正”:“正兵貴先,奇兵貴後,或先或後,制勝者也。”

秦軍軍陣也好,諸葛亮的八陣圖也罷,我想,體現的都是這一“奇正”的思想。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的陣法還有很多,數不勝數。

北宋皇帝也非常喜愛鑽研陣法,比如宋太宗就曾研發一個“平戎萬全陣”,可惜宋軍仍是勝少敗多——可見陣法管不管用,制陣人很關鍵;

"

8000餘名士兵,

百乘戰車,千匹戰馬,

車兵、步兵、騎兵,以及弓弩兵

被嚴格地劃分為多個方隊,

井然有序,等級森嚴,

這儼然就是一個巨大的軍陣。

面向東方,整裝待發,

時刻恭候著君王的一聲令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這就是當今世上最大的地下軍陣,秦陵兵馬俑。

一、1+1>2

在古代戰爭中,軍陣的威力是巨大的,與其說它是一種陣法,不如說是一種戰術,一種充滿智慧的團體協作。

拿破崙曾經對單兵作戰比較弱的法國士兵與驍勇善戰的馬木留克兵進行了一次精闢的評比:

3個法國兵面對2個馬木留克兵幾乎毫無勝算,100個法國兵與100個馬木留克兵卻能勢均力敵,300個法國兵對戰300個馬木留克兵勝率很高,而1000個法國兵總能打敗1000個馬木留克兵。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若能對兵力進行有機的配備,士兵能有效地協同作戰,即使敵眾我寡,也可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發揮出1+1>2的功效。

正是軍陣讓士兵告別匹夫之勇,讓兵器取長補短,無往不利

比起依靠蠻力,中國人自古更重視戰術、謀略,軍陣在冷兵器時代的蓬勃發展,就是這一觀念的集中體現,軍陣的誕生,其年代也非常久遠。

二、陣法的緣起

從人類開始集體狩獵的那一刻起,協作、配合、列陣......這些與“排兵佈陣”有關的行為就在有意或無意中誕生了。

到了夏商時期,部落之間的戰爭愈發頻繁,軍陣的思想也融入了戰爭之中。當時曾流行一種叫“春蒐秋獮”的狩獵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狩獵對士兵進行軍陣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從原始狩獵開始,有史以降,各種謀略戰術更是不斷迭代更新,“軍陣”也不斷演繹出新的高度。

商周時代的中原各國間的戰爭,其核心就是“戰車”的競賽,戰車的多少與精良,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指標。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戰車在戰鬥過程中,由於機動性差,最忌諱的就是混亂,如果陣形被衝破,就很有可能使整個軍隊深陷泥淖,陷於被動。

《孫子兵法》有云:“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千軍萬馬對陣,必不可亂,亂則必敗,治亂的方法,就是軍陣。

三、陣法的演進

隨著作戰人數的激增,兵種類型增多,軍陣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春秋末期,如何巧妙地進行排兵佈陣,成為各國將領與軍事家都在積極探索的一個問題。

《漢書·藝文志》曾記載,最初的《孫子兵法》共82篇,另有“圖”九卷,這裡的“圖”,很有可能就是陣法圖,可惜早已佚失。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不過,孫臏所著的《孫臏兵法》裡,也列舉了八種陣法,從中,我們可對先秦時期的陣法略窺一二:

1. 方陣:最基本陣形,特點是“薄中厚方”——主力集中在四周,可攻可防;

2. 圓陣:環形,可為防禦之用;

3. 疏陣:比較疏散的陣形,虛張聲勢之用;

4. 數陣:比較密集的陣形,集中力量防禦和進攻;

5. 錐形陣:前鋒尖銳,兩翼有力,突破敵軍之用;

6. 雁形陣:類似“V”字形,包抄迂迴之用;

7. 鉤形陣:兩翼為鉤形,防止敵人包抄,可隨機應變;

8. 玄襄陣:迷惑敵人的假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正如兵法所云,真正對敵時,主帥需要懂得隨機應變,因地制宜,陣法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轉變。

比如,若敵人從四周包圍過來時,方陣就可轉變為圓陣,形成一個嚴密的防禦圈從而有效禦敵。

“飛將軍”李廣在與匈奴作戰時,面對十倍於自己的匈奴兵,果斷採用了圓陣,因此得以堅守了兩天,等到博望侯援軍的到來。由此可見,陣法的正確使用,關鍵時刻可能成為救命良藥。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四、秦始皇陵暗含的陣法

秦軍能力戰六國,以一個邊陲之師,橫掃中原,助君王完成一統天下的霸業,“軍陣”的嫻熟運用,陣法與戰術的有機配合,必是其中一重要因素。

這一點,我們在秦陵兵馬俑中,也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秦陵已發掘的傭坑共3個:

1號坑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10米,南北寬約60米,面積最大;

2號坑呈曲尺形,東西最長處約96米,南北最寬處為84米,面積次之;

3號坑為“凹”字形,東西長17.6米,南北寬21.4米,面積最小。

除此以外,3號坑一側,還有一個未建成的土坑,被命名為4號坑。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根據三個陪葬坑的方位及兵馬車隊佈置,有學者指出,這應該是一個複雜的大型方陣:

3號坑離主陵寢最近,位置處於核心,很可能是統帥全軍的軍事指揮部,2號坑為前鋒,1號坑為右翼,4號坑為左翼。

按兵法所記載的:“方陣之法,......居陣在後,以護將者。”

也就是說,如果這真的是按方陣排列的,那應該還有一個“居陣”——即軍陣中的機動部隊,既可保護指揮部的同時,也可應變突發狀況。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按照此推測,就應該還有一個5號坑(如圖所示)。

可事實上並沒有發現5號坑的蹤跡,這很有可能與秦始皇猝不及防的病逝有關,公元前210年7月,始皇帝於出巡途中去世,9月下葬,次年,陳勝吳廣起義,驪山陵寢的戍卒被胡亥徵調,趕往前線抵禦起義軍。

至此,秦陵修建被迫停工,所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秦陵,事實上是半途而廢的工程,如此一來,4號坑的不完整,5號坑的缺失就有了解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我們再回過來觀察1、2、3號坑的具體“佈陣”情況:

-3號坑裡只有64件兵傭,駟馬戰車一乘,符合方陣的“中軍兵精而少”的特點,其代表的應該就是軍陣的中軍與指揮部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1號坑應該為該軍陣的主力部隊

其四周均以步兵環繞,向外呈橫隊排列,目的是防止敵軍偷襲;

中間則有40餘乘戰車與6000餘名步兵構成的38路縱隊;

前端設有3列橫隊組成的小型方陣,每列68人,每人手持弓弩,應是一支弓弩兵組成的前鋒。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2號坑陣形最為複雜,主要由4個方陣組成

東側是弩兵方陣,有立射傭174件,跪射俑160件,一立一跪,輪番射擊,組成密集的火力網,使敵人無機可乘;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南側為車陣,由64乘戰車組成,每車配3名士兵,中間一人御車,左右之人殺敵;

中部則為車兵、步兵、騎兵3個兵種組成的聯合陣,戰車19乘,步兵傭264件及騎兵傭8件,整體呈長方形,戰車在前,步兵居中,騎兵在後,相互配合,取長補短。

北部是一個騎兵陣,共有戰車6乘,兵傭、馬傭各108件,組成11列的矩形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四個方陣又有機地結合成一個曲尺形的大陣——形成了一個複雜而又精密的“陣中陣”:弩兵陣為前鋒,中有3大兵種配合,騎兵陣墊後,可協同作戰,也可互為獨立,靈活多變。

顯然,秦陵兵馬俑就是一個由多兵種、多元陣法組成的大型軍陣。

不過,如果拋開兵馬俑所帶來的震撼,你會發現,這其實就是由8000餘士兵組成的小型軍隊而已,對於秦帝國來說,只是滄海一粟、冰山一角。

當年秦始皇手下的百萬雄兵,在無數次戰役中,通過千百萬化的軍陣與戰術結合,所能產生的巨大效用,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秦王朝的輝煌,終究如曇花一現,很快消散,而軍陣,卻沒有消失,隨著西漢的崛起,重獲新生。

在孫家寨出土的一批西漢木簡中,就記載有西漢軍隊的行軍演習、排兵佈陣的內容:

“方陣為將車”、“以從為圓之法”、“牡陣,衝方之□”、“以橫為兌武之法,左部前曲步而前□□”......

從中可看到圓陣、方陣這些傳統陣法,同時也出現了一批如浮沮陣、兌武陣的新陣法,可見,陣法也在與時俱進。

五、諸葛亮八陣圖

到了三國時期,爾虞我詐、連年混戰,使陣法的發展達到一個新的高峰。

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諸葛亮的八陣圖,尤其經過小說的添油加醋,變得神祕莫測,玄乎其玄。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那麼,八陣圖到底蘊藏何種奧祕?

根據唐朝軍事家獨孤及遺留下的《風后八陣圖》石碑,八陣圖共含有八個陣式,即:

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

這八陣各由六個小陣組成,圍繞四周,分別扮演前鋒、後衛、偵查、後勤、補位、機動部隊等角色,圍繞在中間的是中軍,即第九個方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諸葛亮通過與《周易》的乾坤八卦等思想融合,使整個陣法富於變化,生生不息,首尾相連,可離可合,主陣可正面攻擊和抵禦敵軍,奇陣可偷襲,同時也有惑敵疲敵之效。

如果去掉龍鳳虎鳥、乾坤八卦等字眼,從本質上看,八陣圖應該就是一個大陣套小陣,多種陣形與兵種組成的,且富於變化的陣法。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水經注》裡曾引述諸葛亮的話:“八陣既成,自今行師,庶不覆敗矣。”

八陣一成,就可立於不敗之地?我想,這句話若真出自諸葛亮口中,其本意也不是指八陣一出,天下無敵。

所體現的應該是諸葛孔明的核心軍事思想——在戰爭中,需要靈活運用陣法、戰術,將領能知己知彼,不拘泥於條文,隨機應變,才是獲勝的關鍵。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宋朝的《武經七書》裡總結過一種重要的戰術,叫做“奇正”:“正兵貴先,奇兵貴後,或先或後,制勝者也。”

秦軍軍陣也好,諸葛亮的八陣圖也罷,我想,體現的都是這一“奇正”的思想。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的陣法還有很多,數不勝數。

北宋皇帝也非常喜愛鑽研陣法,比如宋太宗就曾研發一個“平戎萬全陣”,可惜宋軍仍是勝少敗多——可見陣法管不管用,制陣人很關鍵;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平戎萬全陣

明朝的抗倭名將——戚繼光,他所創造的“鴛鴦陣”,與狼筅配合,使其在與倭寇的對戰中,從無敗績......

"

8000餘名士兵,

百乘戰車,千匹戰馬,

車兵、步兵、騎兵,以及弓弩兵

被嚴格地劃分為多個方隊,

井然有序,等級森嚴,

這儼然就是一個巨大的軍陣。

面向東方,整裝待發,

時刻恭候著君王的一聲令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這就是當今世上最大的地下軍陣,秦陵兵馬俑。

一、1+1>2

在古代戰爭中,軍陣的威力是巨大的,與其說它是一種陣法,不如說是一種戰術,一種充滿智慧的團體協作。

拿破崙曾經對單兵作戰比較弱的法國士兵與驍勇善戰的馬木留克兵進行了一次精闢的評比:

3個法國兵面對2個馬木留克兵幾乎毫無勝算,100個法國兵與100個馬木留克兵卻能勢均力敵,300個法國兵對戰300個馬木留克兵勝率很高,而1000個法國兵總能打敗1000個馬木留克兵。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若能對兵力進行有機的配備,士兵能有效地協同作戰,即使敵眾我寡,也可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發揮出1+1>2的功效。

正是軍陣讓士兵告別匹夫之勇,讓兵器取長補短,無往不利

比起依靠蠻力,中國人自古更重視戰術、謀略,軍陣在冷兵器時代的蓬勃發展,就是這一觀念的集中體現,軍陣的誕生,其年代也非常久遠。

二、陣法的緣起

從人類開始集體狩獵的那一刻起,協作、配合、列陣......這些與“排兵佈陣”有關的行為就在有意或無意中誕生了。

到了夏商時期,部落之間的戰爭愈發頻繁,軍陣的思想也融入了戰爭之中。當時曾流行一種叫“春蒐秋獮”的狩獵活動,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狩獵對士兵進行軍陣訓練,以備不時之需。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從原始狩獵開始,有史以降,各種謀略戰術更是不斷迭代更新,“軍陣”也不斷演繹出新的高度。

商周時代的中原各國間的戰爭,其核心就是“戰車”的競賽,戰車的多少與精良,也是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指標。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戰車在戰鬥過程中,由於機動性差,最忌諱的就是混亂,如果陣形被衝破,就很有可能使整個軍隊深陷泥淖,陷於被動。

《孫子兵法》有云:“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也。”

千軍萬馬對陣,必不可亂,亂則必敗,治亂的方法,就是軍陣。

三、陣法的演進

隨著作戰人數的激增,兵種類型增多,軍陣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春秋末期,如何巧妙地進行排兵佈陣,成為各國將領與軍事家都在積極探索的一個問題。

《漢書·藝文志》曾記載,最初的《孫子兵法》共82篇,另有“圖”九卷,這裡的“圖”,很有可能就是陣法圖,可惜早已佚失。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不過,孫臏所著的《孫臏兵法》裡,也列舉了八種陣法,從中,我們可對先秦時期的陣法略窺一二:

1. 方陣:最基本陣形,特點是“薄中厚方”——主力集中在四周,可攻可防;

2. 圓陣:環形,可為防禦之用;

3. 疏陣:比較疏散的陣形,虛張聲勢之用;

4. 數陣:比較密集的陣形,集中力量防禦和進攻;

5. 錐形陣:前鋒尖銳,兩翼有力,突破敵軍之用;

6. 雁形陣:類似“V”字形,包抄迂迴之用;

7. 鉤形陣:兩翼為鉤形,防止敵人包抄,可隨機應變;

8. 玄襄陣:迷惑敵人的假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正如兵法所云,真正對敵時,主帥需要懂得隨機應變,因地制宜,陣法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轉變。

比如,若敵人從四周包圍過來時,方陣就可轉變為圓陣,形成一個嚴密的防禦圈從而有效禦敵。

“飛將軍”李廣在與匈奴作戰時,面對十倍於自己的匈奴兵,果斷採用了圓陣,因此得以堅守了兩天,等到博望侯援軍的到來。由此可見,陣法的正確使用,關鍵時刻可能成為救命良藥。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四、秦始皇陵暗含的陣法

秦軍能力戰六國,以一個邊陲之師,橫掃中原,助君王完成一統天下的霸業,“軍陣”的嫻熟運用,陣法與戰術的有機配合,必是其中一重要因素。

這一點,我們在秦陵兵馬俑中,也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秦陵已發掘的傭坑共3個:

1號坑呈長方形,東西長約210米,南北寬約60米,面積最大;

2號坑呈曲尺形,東西最長處約96米,南北最寬處為84米,面積次之;

3號坑為“凹”字形,東西長17.6米,南北寬21.4米,面積最小。

除此以外,3號坑一側,還有一個未建成的土坑,被命名為4號坑。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根據三個陪葬坑的方位及兵馬車隊佈置,有學者指出,這應該是一個複雜的大型方陣:

3號坑離主陵寢最近,位置處於核心,很可能是統帥全軍的軍事指揮部,2號坑為前鋒,1號坑為右翼,4號坑為左翼。

按兵法所記載的:“方陣之法,......居陣在後,以護將者。”

也就是說,如果這真的是按方陣排列的,那應該還有一個“居陣”——即軍陣中的機動部隊,既可保護指揮部的同時,也可應變突發狀況。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按照此推測,就應該還有一個5號坑(如圖所示)。

可事實上並沒有發現5號坑的蹤跡,這很有可能與秦始皇猝不及防的病逝有關,公元前210年7月,始皇帝於出巡途中去世,9月下葬,次年,陳勝吳廣起義,驪山陵寢的戍卒被胡亥徵調,趕往前線抵禦起義軍。

至此,秦陵修建被迫停工,所以,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秦陵,事實上是半途而廢的工程,如此一來,4號坑的不完整,5號坑的缺失就有了解釋。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我們再回過來觀察1、2、3號坑的具體“佈陣”情況:

-3號坑裡只有64件兵傭,駟馬戰車一乘,符合方陣的“中軍兵精而少”的特點,其代表的應該就是軍陣的中軍與指揮部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1號坑應該為該軍陣的主力部隊

其四周均以步兵環繞,向外呈橫隊排列,目的是防止敵軍偷襲;

中間則有40餘乘戰車與6000餘名步兵構成的38路縱隊;

前端設有3列橫隊組成的小型方陣,每列68人,每人手持弓弩,應是一支弓弩兵組成的前鋒。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2號坑陣形最為複雜,主要由4個方陣組成

東側是弩兵方陣,有立射傭174件,跪射俑160件,一立一跪,輪番射擊,組成密集的火力網,使敵人無機可乘;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南側為車陣,由64乘戰車組成,每車配3名士兵,中間一人御車,左右之人殺敵;

中部則為車兵、步兵、騎兵3個兵種組成的聯合陣,戰車19乘,步兵傭264件及騎兵傭8件,整體呈長方形,戰車在前,步兵居中,騎兵在後,相互配合,取長補短。

北部是一個騎兵陣,共有戰車6乘,兵傭、馬傭各108件,組成11列的矩形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四個方陣又有機地結合成一個曲尺形的大陣——形成了一個複雜而又精密的“陣中陣”:弩兵陣為前鋒,中有3大兵種配合,騎兵陣墊後,可協同作戰,也可互為獨立,靈活多變。

顯然,秦陵兵馬俑就是一個由多兵種、多元陣法組成的大型軍陣。

不過,如果拋開兵馬俑所帶來的震撼,你會發現,這其實就是由8000餘士兵組成的小型軍隊而已,對於秦帝國來說,只是滄海一粟、冰山一角。

當年秦始皇手下的百萬雄兵,在無數次戰役中,通過千百萬化的軍陣與戰術結合,所能產生的巨大效用,是我們難以想象的。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秦王朝的輝煌,終究如曇花一現,很快消散,而軍陣,卻沒有消失,隨著西漢的崛起,重獲新生。

在孫家寨出土的一批西漢木簡中,就記載有西漢軍隊的行軍演習、排兵佈陣的內容:

“方陣為將車”、“以從為圓之法”、“牡陣,衝方之□”、“以橫為兌武之法,左部前曲步而前□□”......

從中可看到圓陣、方陣這些傳統陣法,同時也出現了一批如浮沮陣、兌武陣的新陣法,可見,陣法也在與時俱進。

五、諸葛亮八陣圖

到了三國時期,爾虞我詐、連年混戰,使陣法的發展達到一個新的高峰。

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諸葛亮的八陣圖,尤其經過小說的添油加醋,變得神祕莫測,玄乎其玄。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那麼,八陣圖到底蘊藏何種奧祕?

根據唐朝軍事家獨孤及遺留下的《風后八陣圖》石碑,八陣圖共含有八個陣式,即:

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

這八陣各由六個小陣組成,圍繞四周,分別扮演前鋒、後衛、偵查、後勤、補位、機動部隊等角色,圍繞在中間的是中軍,即第九個方陣。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諸葛亮通過與《周易》的乾坤八卦等思想融合,使整個陣法富於變化,生生不息,首尾相連,可離可合,主陣可正面攻擊和抵禦敵軍,奇陣可偷襲,同時也有惑敵疲敵之效。

如果去掉龍鳳虎鳥、乾坤八卦等字眼,從本質上看,八陣圖應該就是一個大陣套小陣,多種陣形與兵種組成的,且富於變化的陣法。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水經注》裡曾引述諸葛亮的話:“八陣既成,自今行師,庶不覆敗矣。”

八陣一成,就可立於不敗之地?我想,這句話若真出自諸葛亮口中,其本意也不是指八陣一出,天下無敵。

所體現的應該是諸葛孔明的核心軍事思想——在戰爭中,需要靈活運用陣法、戰術,將領能知己知彼,不拘泥於條文,隨機應變,才是獲勝的關鍵。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宋朝的《武經七書》裡總結過一種重要的戰術,叫做“奇正”:“正兵貴先,奇兵貴後,或先或後,制勝者也。”

秦軍軍陣也好,諸葛亮的八陣圖也罷,我想,體現的都是這一“奇正”的思想。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的陣法還有很多,數不勝數。

北宋皇帝也非常喜愛鑽研陣法,比如宋太宗就曾研發一個“平戎萬全陣”,可惜宋軍仍是勝少敗多——可見陣法管不管用,制陣人很關鍵;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平戎萬全陣

明朝的抗倭名將——戚繼光,他所創造的“鴛鴦陣”,與狼筅配合,使其在與倭寇的對戰中,從無敗績......

秦始皇兵馬俑是一個巨型陣法?古代軍陣到底蘊藏什麼奧祕?

冷兵器的時代終究成為過去,陣法與其創造的傳奇,也已成為歷史。

不過,陣法中所蘊含的智慧之光,卻不會被掩蓋,就如《孫子兵法》一樣,歷經千年,依然能予後人以啟迪。


  • 參考資料:劉德增 ,“秦始皇陵兵馬俑方陣實即八陣中的方陣”,中國學術期刊電子出版社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