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到底隱瞞和刪除了什麼(一場失載於史冊的秦楚之戰)(下)

中國古代史 秦始皇 昌平君 中國歷史 害蟲的微笑 2017-06-06

這兩天一直在翻閱李開元教授的《秦謎》一書,突發感慨才有那麼一個標題,那麼兩篇文章。

先囉嗦幾句,咱絕不是歷史學家,更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所以真要讓我對歷史上某個細節說出個道道來,還真不行。但是架不住自己喜歡歷史,所以沒事就會去書店逛逛或者上網找找自己感興趣的歷史故事。然後了,自己沒事了又愛寫一寫,沒辦法了只能看了之後當個搬運工啥的。誰讓現在好多朋友都時間緊了,真要每天翻幾本幾百頁的紙質書籍看著都累。正好,現在我有空,沒事翻了之後潤潤筆寫出來,不好之處還望多多吐槽,多多提意見。

好,言歸正傳。上期在寫這個發生在兩千多年前的歷史故事的時候,為了能夠更好的還原這個故事,所以就按照李開元教授所分析的那樣,對這個故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昌平君做了一個介紹。

實際上歷史中對於整個昌平君的介紹,真的就是一星半點兒的文字,甚至於在秦皇本紀和王翦列傳當中對於昌平君這個人物的記載,他的死亡時間上都不一樣。甚至於他後來在楚王負芻被俘之後,他是否被項燕立為楚王也是有些疑問的。當然歷史的記載因為七七八八的原因,恐怕我們做為後人的也很難找到真正的原因所在。所以我們只能按照歷史大家們,考古發現後的一些史料和他們的推測來增加我們對歷史的認知。

好,我們現在就來看看李開元教授在《秦謎》中根據各種零星的史料還原的這場發生在秦王政二十二年到二十四年的秦滅楚之戰。

上一期我們講過,昌平君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在秦王政二十一年,被貶謫到了韓王死後所居住的地方郢陳。可是,當人們想要了解昌平君被貶謫到郢陳之後所發生的一系列的事情的時候,對不起,史書上沒有記載了。只有我們前一期最後一段提到的《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記載:“秦王政二十三年,荊將項燕立昌平君為荊王,反秦與淮南。”

那整個秦王政二十二年昌平君這麼一個重要的人物去哪裡了?做了什麼?

要知道在秦王政二十二年,發生了一件震驚當時帝國高層的大事。但這件大事不論《史記》,還是1975年,湖南省雲夢縣睡虎地出土的秦墓竹簡《編年紀》中都沒有記載。而只有在《史記,王翦列傳》中稍有提及。提及原因,可能是當時秦國的史官,實在避不開為什麼王翦被貶謫後又突然復出的原因。因為王翦復出是秦王政親自去頻陽,親自去拜訪已經貶謫出京,告老還鄉的王翦後,王翦才復出的。可又是什麼事情令秦王政要屈尊,親自造訪這個被自己貶謫的大將,請他出山了?

而在這秦王政二十二年,正史中只有一小段的記載,還和我們要講的這件大事沒有任何關係。《史記,秦始皇本紀》,秦王政二十二年:“王賁攻魏,引河溝灌大梁,大梁城壞,其王請降,盡取其地。”這個記載只是秦軍滅魏國的記載。

那我們要講的這件大事到底是什麼了?就是我們上一期所提了一句的,李信率領二十萬大軍攻楚。攻楚的結果是先勝後敗。

《史記,王翦列傳》大概是在秦王政二十二年。裡面提到,秦王任命李信為大將,蒙武為副將,從楚國舊都郢陳,統領二十萬大軍分兩路進攻楚國。一路由李信領導,進攻郢陳南部的平輿縣。一路由蒙武領導,進攻郢陳東南部的寢縣。兩支秦軍在最初的時候都取得了勝利,然而,就在兩隻秦軍都該乘勝追擊的時候,李信突然領兵掉頭攻擊秦軍自己的後方基地郢陳,而蒙武也率軍與李信會合。這麼大的轉折,已經是勝券在握,為什麼要突然回師?為什麼?

到這裡,史書上一點信息都沒有了,沒了。不過根據李開元教授在《秦謎》一書中的分析,秦王政二十二年那位在史書中沒有被提及的昌平君,應該還在郢陳。做為楚國皇族,面臨自己的母國將要被滅國的時候,昌平君肯定不會坐視不理。那麼秦王政二十二年,昌平君在李信,蒙武從郢陳出發攻楚之後,他在郢陳做什麼了?回答是,起兵反秦。

只有這樣才能很好的解釋為什麼李信,蒙武會在大勝之時突然調轉馬頭,回攻自己的大本營郢陳。但是,很不幸,因為昌平君的突然反叛,這支由李信領導的二十萬大軍遭到了前後夾擊,大敗而歸,李信手下更有七名大將血灑疆場,馬革裹屍。

同樣的,也因為李信的慘敗,作為帝國王上的秦王政不得不放下臉皮,去請那位讓自己貶謫的老將王翦出山。

當然,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史記,王翦列傳》中翻閱一下秦王政和王翦的對話,這個記載很詳細,就不復述了。

那麼王翦出山之後,他所率領的六十萬大軍在進攻楚國時,秦軍是在哪裡集結的?首先進攻哪裡?與誰領導的楚軍交戰?對不起,史書上記載寥寥無幾。只有《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那麼一小段提及:“取陳以南至平輿”。這也是本文要講的重點,秦楚之間那場失載於史冊的戰爭。

據李開元教授在《秦謎》一書中所訴,正當所有的歷史學家們為這件事情而苦惱的時候,在雲夢縣睡虎地的四號墓,秦墓中出土了兩封秦軍士兵的家書。家書寄出的時間,正好是王翦大軍出動後的秦王政二十四年,而發信地點恰恰就是在秦楚兩軍交戰的郢陳前線。

這兩封家信的收信人,叫做“中”。兩封家信的發信人,一個叫做“黑夫”,一個叫做“驚”。這兩人都是墓主“中”的弟弟。兩封家書具體的內容就不復述了,大概提一下,但是內容很有愛,都是問候母親,親人還有兄長以及鄉親鄰里,及關心家中小輩的。還有就是提到了秦楚兩軍大概的戰況。

第一封信為“黑夫”所寫。寄出時間為,秦王政二十四年的二月份。“黑夫”在信中提及“他在淮陽前線和從軍的哥哥驚相遇”“兩人皆安然無恙請家人放心”還有就是“只是因為進攻淮陽,久攻“反城”不下,讓母親在家鄉買些絲布和錢一道送去前線好做成夏衣,或者如果家鄉的絲布太貴,就只送錢,他在淮陽前線買。”

第二封信為“驚”所寫。寄出時間是,秦王政二十四年的三四月份。內容也是要家裡面寄錢到前線置辦夏衣的。信中還有提及就是“他所在的部隊已經進入“反城”,屯助於淮陽城中”。

淮陽就是郢陳。

並且李開元教授還從信中瞭解到,因為郢陳(淮陽)反叛,被叛軍佔領,成為“反城”。黑夫和驚都隨大將王翦出征,屬於王翦手下的兵。

說到這,相信朋友們都猜到了。

李信在秦王政二十二年,率二十萬秦軍攻楚大敗而歸之後,勝利的楚軍以郢陳為基地,大舉西進攻打秦國。秦王政被逼無奈之下,只得屈尊請王翦出山。王翦復出後,經過一系列的準備於秦王政二十三,率領六十萬秦軍重新攻打楚國。只是因為作為當時秦楚交接的郢陳被昌平君所佔領,所以王翦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平定郢陳之亂,捉住昌平君。

所以關於上面的秦軍是在哪裡集結的?首先進攻哪裡?與誰領導的楚軍交戰?都可以回答了,秦軍在郢陳集結,首先就是要進攻或者說收復郢陳,與在郢陳率領楚軍的昌平君作戰。

但是因為遭到郢陳楚軍的強烈抵抗,從“黑夫”“驚”的兩封家書中可以看出,這第一戰秦軍打的似乎並不順利。

秦王政二十三年,王翦便率領六十萬秦軍滅楚,可是到了秦王政二十四年的二月份,就如黑夫在信中提到一樣,他們還在圍攻“反城”,直到了同年的三四月間,在驚的信中才說已經進入“反城”。按時間算,攻打郢陳怎麼著也得四五個月才拿下的。

實際上就秦軍攻郢陳的時候,秦始皇甚至於親臨郢陳前線,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有提到“秦王遊至郢陳”。從中可以看出,實際上秦滅楚之戰,並非那麼容易。以至於後來秦軍能夠拿下郢陳,還是因為王翦分兵多路,一路繼續圍攻郢陳,一路由他親自率領進攻平輿,而後大破楚軍,趁機東進,深入楚國境內,攻克楚國首都壽春,俘獲楚王負芻。最後導致堅守郢陳的昌平君在得知楚王被俘的情況下,不得已撤出郢陳,退回楚國境內未被佔領的城市以作抵抗。

直到完全確認負芻被俘之後,昌平君才在項燕的擁立下為楚王,繼續率領楚國軍民抗擊秦軍保衛祖國,成為楚國最後一代楚王。

只不過昌平君是不幸的,秦王政二十四年《史記,秦始皇本紀》記事如下:

“王翦,蒙武攻荊,破荊軍,昌平君死,項燕遂自殺。”(這裡的荊是指楚地,是秦國史官為避諱秦始皇父親子楚的名諱所用。)

兩章寫完了,到此我們應該能夠猜出為什麼關於這場戰爭在史書上記載無多。怕就是和當時的秦國朝堂的政治有很大的關係,特別是牽涉到昌平君這樣一個和秦始皇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人物。當然除了這些會不會還有什麼讓秦始皇不願意看到的事物了?

-------------------------------------------

這裡還得澄清一點,前一章大澤鄉有誤,大澤鄉在如今的安徽境內。項燕兵敗自殺之地,就是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的地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