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夢裡江南

秦淮河 美文 傷傷姑娘 傷傷姑娘 2017-09-26

江南,這個讓我魂牽夢繞的地方。在我心中,它是一種地域,一種文化。

餘秋雨在《聽聽那冷雨中》寫到:“杏花煙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時代了。”可見,江南在餘秋雨先生的記憶中是很深刻的東西。

江南文化在中華文化中源遠流長,意蘊深邃,而那些美好的風景也因此變得愈加悠遠而純淨。

而江南於我,是一種遙遠,也是一種無法釋懷的悲傷。就像是在某個夏日的午後,在沉睡中醒來,發現自己孤身一人,在尋尋覓覓中只有風聲和小鳥的啾嘰聲,伴著遙遠的夢,忘記了是在什麼時候,去過了什麼地方,於是便會莫名其妙地產生一種無助,或許這也是最初對遙遠和憂傷的映像吧!

那句我最喜歡的描寫江南的詩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是多麼美的畫面呀,總能從詩裡讀出一種意境。

在我很小的記憶裡就烙下了煙雨朦朧,青石小巷的江南,這種記憶一直在腦海裡揮之不去。

我想,戴望舒《雨巷》中那個丁香一樣的姑娘,在深巷中一個嘆息的回眸,一定像那油紙傘下滴滴成絲的雨水。她多少次哀怨又徘徊,像青石板上的悠遠的回聲,像深夜巷子裡敲響的晚鐘。

在這朦朧的長巷裡,不知模糊了多少個背影。而這位丁香一樣的姑娘,在這雨巷中幽怨又彷徨,她或許是哀嘆過往,或許是思念自己的那個他,只願他能在某個煙雨濛濛的夜晚回到江南,在這青石長巷裡和她牽手撐把油紙傘。

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描寫江南,不管是兒女柔情還是俠客義士,不管是風俗人情還是美麗風景,都能在詩人筆下熠熠生輝。那些不老的傳說,那些美好的故事,都一一流傳。

幾度沉浮,幾度興衰,逝去的是似水流年,哪是涓涓流水。那些承載著滿心憂傷的故事,沒有改變江南的風景,小巷,河流,炊煙,人家,都在那裡,沒有消散過。

那瘦西湖邊彳亍的相思,那秦淮河旁相望的光影,在沉默的花開花落中嘆惋,在潮溼的雨露裡忽隱忽現,這些都牽制著江南的心,像一個娓娓道來而又不願提及的故事。

秦淮河畔的琵琶女用軟語呢喃著樂調,在時光中彈唱,像是沉睡溫柔了千年的江南。

這或許就是江南的文化底蘊吧,在一段段生命片場中上演一個個故事,一幕幕風景,最後在歲月的漣漪裡走散,留給我們的是哀婉的惆悵和深深的呢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