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間兩塊稀世美玉,一塊現存故宮,為何另一塊被棄荒野?

清朝 乾隆 中國古代史 中國歷史 中外技術客棧 2018-11-28

在中國有一種神奇的石頭,他不能用於國際流通,卻在中國屬於無價之寶;他在國外至今分文不值,卻被無數中國人奉若珍寶。他,就周朝是禮制的產物,玉石。在中國,幾千年來,玉石被無數文人墨客推崇膜拜。特別是在乾隆年間,大家都是根據所佩戴玉石的稀缺程度,和雕琢精美程度,來分辨官員的地位高低。普通人家頂多可以佩戴單個的玉佛、圓頭的玉簪子以及單塊的玉佩。只有達官貴人才有資格佩戴整條的玉腰帶和雕龍刻鳳的玉佩。

乾隆年間兩塊稀世美玉,一塊現存故宮,為何另一塊被棄荒野?

這樣的風氣在康熙乾隆年間被推崇到了極致,在乾隆年間,著名的玉石產地新疆和田,每年都需要進貢幾千斤玉石到京城,以滿足乾隆爺的收藏和觀賞所需。在古代社會,皇上就是天子,在封建禮教之下,他的喜怒哀樂就是臣子們終其一生的目的。大家知道皇上喜歡玉這個事情之後,就無所不盡其能的網羅各種天下美玉進貢入宮。進貢的玉器多了,想要博得皇帝的好感就越來越難,光是從精湛的雕刻和外形取勝已是不太可能了。

乾隆年間兩塊稀世美玉,一塊現存故宮,為何另一塊被棄荒野?

每次進貢的時候,一眼看過去,好幾張桌子上都擺滿了各種精巧器物,剛開始乾隆還一件件把玩觀賞,到了後來,見多不怪,就連看都懶得看了。玉器一入宮,就打發給內務府,上下一賞賜,幾十個子女和他們各自的母親一分發完事。王公貴族蒐羅天下美玉,無不是為博龍顏一笑,如果連皇帝的面都見不到,那豈不是白忙活了?於是,大臣們改變路線,開始絞盡腦汁去搜尋各種最奇特的玉石,企望能重新吸引回君王的視線。

乾隆年間兩塊稀世美玉,一塊現存故宮,為何另一塊被棄荒野?

在新疆和田地區的密勒塔山,因為出過幾個讓乾隆爺喜歡的玉器而著名,這年大雪封山之前,有人發現了一塊幾千斤的巨型玉石。這可是件千年不遇的大好事,可以和祥瑞的兆頭聯繫在一起。如果能將這個寶貝運抵京城獻給皇上,一定能夠博得龍顏大悅,到時候皇上隨便一點頭,加官進爵的跑不了的了。於是,百姓的苦日子來臨了。當時正是數九寒天,大雪封山,想要從密勒塔山上運一塊幾千斤重的玉石出來談何容易?但是當時已是乾隆末年,康乾盛世已到終點,大小官吏都以升官發財為唯一目的,民生疾苦已經沒人在意了。

乾隆年間兩塊稀世美玉,一塊現存故宮,為何另一塊被棄荒野?

根據清朝史料《翁玉行》記載,為了運這塊五千斤重的玉石出山,需要先從山腳往山上修一條平攤的大路,然後通過槓桿原理,借用冰封地滑,將巨石一點點憑藉人力推拉運下山。因為運輸全靠雙手和天氣,很難精確控制力度,搬運的工人稍有差池輕則斷胳膊斷腿,重則被巨石壓身一命嗚呼。幾個月之後,玉石來到了山腳下,為了將這塊美玉敬獻給皇上,新疆巡撫特地製造了輪軸11米的“大型專車”,動用上百匹駿馬日夜兼程,費勁九牛二虎之力,花費了三年多時間,才將這塊玉石運抵京城。

乾隆年間兩塊稀世美玉,一塊現存故宮,為何另一塊被棄荒野?

乾隆帝看到這塊巨型玉石之後,果然龍顏大悅,所有參與運輸和搬運的官員悉數加官進爵,賞賜無數。得了好的官員們大喜過望,立即快馬加鞭趕回新疆,繼續尋寶去了。這邊的內務府大臣們也不敢怠慢,立即召集全國能工巧匠聚集於揚州,在這塊玉石上雕刻大禹治水圖,且不說將玉石輾轉再運到蘇州花費了多少人力物力,也不表勞民傷財犧牲了多少工人,光是雕刻這塊玉石,幾千名工匠日夜兼程就花費了五六年的功夫,最後玉石雕刻而成,至今還作為國寶保存在故宮寧壽宮樂壽堂內。

乾隆年間兩塊稀世美玉,一塊現存故宮,為何另一塊被棄荒野?

到了乾隆末年,因為連年朝貢,國庫其實宮裡珠寶玉石是已經堆都堆不下了,隨著國力衰退,官吏腐朽,很多地方連年災荒,白蓮教到處造反,清朝大廈已經岌岌可危。這個時候,嘉慶帝登基了,雖然皇太極乾隆還健在,嘉慶並沒有實權,但是每天的奏摺大部分還是讓他批閱的。在官員呈報的奏摺裡,嘉慶帝有一天看到一篇這樣的奏摺,新疆巡撫加急上書:這次在葉爾羌採辦玉石,又求得一塊幾千斤在重的上好和田玉,水頭極好稀世罕見,但是路途艱辛,千難萬險,雖然使用了改造的大車和諸多駿馬,但是兩年過去了,仍然離京城甚遠,故發奏摺叩請皇上准許將這塊玉石分割成小塊,然後分批運抵京城。

乾隆年間兩塊稀世美玉,一塊現存故宮,為何另一塊被棄荒野?

嘉慶皇帝本來就厭惡這些奢侈行頭,只是因為顧忌父皇喜好,難以立即禁止,這下正好,他立即批閱到:這塊玉石不必進貢了,連分割都不需要,你運到哪兒就扔到哪兒。奏摺一到,解運這塊玉石的工人無不叩首謝恩,因為當時經濟條件落後,沒有重型機械助力,幾千斤的玉石,幾千裡的路途,山高水低,都是靠人力和牲口一步步運送。當時也沒有什麼安全概念,一路走來因為操作失誤受傷甚至死亡的工人不計其數。

乾隆年間兩塊稀世美玉,一塊現存故宮,為何另一塊被棄荒野?

死亡了工友當中有他們的兄弟好友,也有鄉親父子,面對親人的離世,工人們不僅得不到重視和善待,反而還需要更加變本加厲接受苛責甚至打罵,早就對這塊前皇上視若珍寶的玉石恨之入骨了。但是這是皇上的東西,大家都敢怒不敢言。如果對這塊玉石不敬,是會被當做違抗聖旨或者對皇上不敬治罪殺頭的,所以得旨之後,大家立即將一路的怨恨都發洩到了這塊玉石之上。據說怒不可遏的工人們,當即就將這塊稀世珍和田美玉石敲得殘破不堪,拋棄於半途之中。

不過這應該不是事實,因為和田玉之所以備受推崇,主要就是因為質地堅硬,如果幾個工人隨便就可以敲碎的話,那隻能說明這不是一塊真玉了。事實頂多是玉石本身就有裂痕,而且即使皇上不要了,這麼名貴的寶玉,工人和官員肯定不會隨便丟棄。他們對上說是拋棄於荒野,說不定都分割成小塊帶回家變賣也不一定哦。兩塊同樣的稀世美玉珍品,只因為皇帝的不同喜好而殊途同歸,真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