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最會當家的戶部尚書——閻敬銘,他瞞著慈禧攢了800萬兩銀子

清朝 閻敬銘 慈禧 光緒 翁同龢 左都御史 2018-11-27

清代的戶部在六部中沒有吏部那麼顯赫,不過卻是事務最繁雜、最瑣碎的部門。戶部的各級官員相對其他部門來說也最為專業,整天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就好像是個賬房先生。清代戶部尚書中,比較著名的有三人,即和珅、翁同龢和閻敬銘。

大清最會當家的戶部尚書——閻敬銘,他瞞著慈禧攢了800萬兩銀子

和珅分管戶部多年,又逢乾隆盛世,國庫充盈。因此,他就不必為銀子發愁,唯一苦惱的就是如何將銀子花出去。可是到了晚清時期,大清朝的家就不那麼好當了,翁同龢剛剛接任戶部尚書時就覺得壓力太大,生怕辜負了朝廷的重託。不過,翁同龢死豬不怕開水燙,除了李鴻章要錢不給外,凡是慈禧用錢從不吝嗇,在他的擔任戶部尚書時,國庫的賬上基本是個負數。

要說會當家,會在艱難的時候當家,那還得數閻敬銘。這個人是清代歷史上著名的“理財專家”,八年戶部尚書任上,但凡經過他手的銀子沒有一兩不是用在刀刃上的,他一生最看不慣的就是鋪張浪費和貪汙腐敗。

閻敬銘,陝西朝邑人(今書大荔縣),後遷居山西臨晉。他祖上家道還算殷實,而且從小勤奮好學,工於書法。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閻敬銘考中進士,以翰林院庶吉士供職於戶部。他任戶部主事時,就顯示出非凡的理財本領。當時分管戶部的大學士文慶經常屈尊去諮詢他的意見。

大清最會當家的戶部尚書——閻敬銘,他瞞著慈禧攢了800萬兩銀子

咸豐四年,閻敬銘遷為戶部員外郎。咸豐九年,湖北巡撫胡林翼上奏朝廷,希望派閻敬銘到湖北協助他辦理糧餉事宜。到了湖北以後,閻敬銘總辦湖北前敵後方糧餉,胡林翼佩服他的才能,不久上奏朝廷說他“公正廉明,實心任事,為湖北僅見之才。”兩個月後,閻敬銘升為湖北按察使,仍兼辦糧餉事務。雖然他不在前線,可是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也是一個幕後功臣。

同治元年(1862年),新任湖北巡撫嚴樹森也上折讚揚閻敬銘,說他“實為湖北第一賢能”,只是在辦事的時候異常嚴厲,常遭小人忌恨。當年八月,閻敬銘的因喪父回鄉,清正廉潔的閻敬銘不接受朝廷賞賜的辦喪補助,自己出錢辦理喪事,負債1000多兩,許多人為他耿直清廉的作風所感動。

大清最會當家的戶部尚書——閻敬銘,他瞞著慈禧攢了800萬兩銀子

因當時正值國難之時,朝廷沒有答應閻敬銘回鄉守孝三年的請求,而是讓他署理山東巡撫,次月實授。在山東任上,閻敬銘鎮壓黑旗軍、捻軍等農民起義取得很大的成果。同時,他還治理運河,開礦山、工廠,為山東做出很大的貢獻。他離任之時,又舉薦了時任山東布政使的丁寶楨接任巡撫。

光緒三年(1877年),山西發生旱災,閻敬銘奉旨與曾國荃一起赴災區實地考察,為了解決災民的吃飯問題,他上奏朝廷從周邊各省調集錢糧,特別從江蘇、湖北撥漕米600萬石,撫慰災民。

在山西考察時,閻敬銘發現知州段鼎耀侵吞賑災的公款,將其繩之以法。尚書恩承、童華因奉命視察四川路過陝西騷擾民眾,也遭到閻敬銘的彈劾。六年的賑災任務完成後,閻敬銘因病在山西解州就近求醫。

光緒八年,閻敬銘被擢升為戶部尚書,九年正月,賜紫禁城騎馬,署兵部尚書。十一月,因餉款艱難,上疏陳述新疆屯田事宜,要求裁勇以節約軍費開支,他的建議通過並在新疆實行。

大清最會當家的戶部尚書——閻敬銘,他瞞著慈禧攢了800萬兩銀子

在戶部任職時,慈禧每次向閻敬銘諮詢理財的辦法,他都能非常詳細的給出滿意的答案,因此博得太后的信任。當時朝廷凡是關於裁減或刪除或合併軍餉、俸餉、軍糧及各省製造局經費等事宜都與閻敬銘商議,再作最後決定。

此外,閻敬銘還對戶部進行了一次力度較大的改革,即任用漢人管理北檔房。北檔房是總理國家財賦的機構,一直是滿人掌管,但滿人大多不懂理財,財權多由其屬下胥吏掌握,這些胥吏藉此日益猖狂,財政問題也日益嚴重。由於得到慈禧的支持,閻敬銘的這個建議得到實行。

光緒十年,閻敬銘被任命為軍機大臣、總理衙門行走,又晉升協辦大學士。十一年,授東閣大學士,賜穿黃馬褂。後因慈禧要大興土木,重修圓明園,閻敬銘上疏加以諫阻被革職留任,光緒十五年,閻敬銘因病請求回家休養。此後由翁同龢接替戶部尚書,讓人意外的是,在大清財政及其嚴峻的時期,閻敬銘居然瞞著慈禧積攢了八百萬兩白銀。

大清最會當家的戶部尚書——閻敬銘,他瞞著慈禧攢了800萬兩銀子

閻敬銘是一個極富傳奇色彩的人物,據說他身材矮小,眼睛一高一低,但目光炯炯有神。可縱觀他一生,為官剛正廉潔、不畏權貴,辦事一絲不苟、兢兢業業。時人說他是“大清戶部第一人。”光緒十八年,閻敬銘病逝,朝廷贈太子少保,諡“文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