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皇后病故,大臣們不悲傷反而一臉吉祥,嘉慶見此很滿意

清朝 嘉慶 乾隆 和珅 剛毅 淘歷史 2018-12-01
嘉慶皇后病故,大臣們不悲傷反而一臉吉祥,嘉慶見此很滿意

▲乾隆像

雖然為傳位準備了很多年,但當禪讓的日期越來越近,乾隆心中還是不免有些緊張。畢竟,自古至今,還沒有一個太上皇是幸福的:唐高祖還沒當夠皇帝,就被兒子逼下皇位,當了九年寂寞的太上皇之後悄然死去;唐玄宗成了太上皇之後,在兒子的猜忌中膽戰心驚地生活,最終被軟禁……

因此,在舉行禪讓大典的同時,乾隆已經做了無數準備:在退位之前,他就明確宣佈,自己只將接待、開會、祭祀、禮儀之類的日常工作交給皇帝,至於軍國大事,還要他親自把關。退位之後,他仍稱朕,他的旨意稱“敕旨”,文武大臣進京陛見及高級官員赴任前都要請示他的恩訓。

然而,事實證明乾隆過慮了。嘉慶十分清楚自己的地位和角色,他恭謹地做著皇帝,每天早睡早起,認真出席每項活動,卻從來不做任何決定、不發任何命令,也不判斷任何事情。他十分得體地把自己定位為老爹的貼身祕書,所有事情都堅持一個原則:聽皇爺處分。

嘉慶皇后病故,大臣們不悲傷反而一臉吉祥,嘉慶見此很滿意

▲嘉慶像

朝鮮使臣把嘉慶韜光養晦的狀貌描繪得十分生動,“(嘉慶)狀貌和平灑落,終日宴戲,初不遊目,侍坐太上皇,上皇喜則亦喜,笑則亦笑。於此亦有可知者矣”。賜宴之時,嘉慶“侍坐上皇之側,只視上皇之動靜,而一不轉矚”。

乾隆一生剛毅精明,到了晚年卻比普通的老人更怕死。他畏懼與死亡有關的一切,認為這會帶來晦氣。

嘉慶二年(1797年)二月,嘉慶的皇后病故,嘉慶十分悲傷,然而他很清楚乾隆的心理。繼位後,他第一次單獨做了一個決定:命令禮部將皇后的葬禮按最簡單迅速的方式處理。雖處大喪,皇帝只輟朝五日、素服七日。他還特別命令大臣們,凡事儘量營造吉祥氛圍,所以在大喪的七日之內來見太上皇時不可著喪服,穿普通的素服就可以了。

時人記載,國喪的七日之內,嘉慶從不走乾清宮一路,以防把晦氣帶到乾隆日常經過的地方。去皇后靈堂時,他從蒼震門出入,不走花園門。去奠酒時,他一直走到永思殿才換上素服,一回宮立即換回常服。隨從太監也穿著天青褂子,不帶一點喪氣。

嘉慶皇后病故,大臣們不悲傷反而一臉吉祥,嘉慶見此很滿意

▲乾隆與和珅劇照

乾隆有意無意間會把和珅叫過來,問他嘉慶的心情怎麼樣,有沒有因為皇后去世而耽誤國事。聽過和珅的彙報,乾隆閉上眼睛,微微地點了點頭。兒子如此“懂事”,他很快放下心來。他繼續掌權,生活幾乎沒有任何變化。朝野上下也很快明白,所謂嘉慶元年,不過就是乾隆六十一年。

不過這一切馬上就會改變。乾隆駕崩後,嘉慶迅速殺掉和珅,向世人展示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自己。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張宏傑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