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揚州御檔》揭祕乾隆治淮《南巡記》表心跡

清朝 乾隆 康熙 中國古代史 揚州網 2017-05-12
《清宮揚州御檔》揭祕乾隆治淮《南巡記》表心跡

揚州水陸御道總圖

乾隆皇帝認為,自己一生幹了兩件大事:一件是率軍西征,平定西北;另一件是六次巡視江南。近日,揚州文化愛好者趙國平向記者講述了梳理《清宮揚州御檔》時的發現,乾隆效仿祖父康熙,六次南巡江南治淮,共發出數百條治水命令,動用了幾千萬兩白銀,實施多項重大水利工程。

登基後處理江南水災

委派得力干將制定方案

江南水患,乾隆早有耳聞。登基之後,乾隆一方面忙於緩和因雍正苛政造成君臣對立的政治矛盾,另一方面,著手處理江南水災頻仍的棘手問題,委派得力干將高斌擔任河道總督,由他組織人員調查制定解決水患的措施方案。

乾隆三年,一份江南治水方案的報告呈到乾隆的龍書案上,題為《奏報堪商淮揚境內河道事宜並請張坦麟協辦事》(《御檔》第二冊429折),奏摺具呈人為兩江總督那蘇圖、河道總督高斌、署理蘇州巡撫許容。江南地區眾位高官經過詳細勘察,得出結論是:董家溝、沙霸河、揚子橋等處“再為挑浚,便可暢流而下”。

“而高郵的南關大壩、車邏大壩”為運河洩水要道,設遇湖水泛漲,運河不能容納,不得不開壩宣洩,而引河淤墊,高寶興鹽等處,每受漫溢之患,更宜急為挑挖。“奏摺建議遴選安徽臬臺張坦麟總管其事,預算造價為100萬兩銀子,而揚州鹽商‘聞風踴躍’情願捐資30萬兩……”這份奏摺,其實包含著乾隆平時作出的“聖訓”,也符合康熙的“既定方針”,乾隆當然同意照此辦理。

第三次南巡修訂水則

減少淮水排向揚州的洩量

第二次南巡時,乾隆謀劃預先降低洪澤湖水位。“勤心酬澤國”是他的宏偉志願,乾隆二十三年(1758)定淮水入江為急辦工程,先後連續多年,使淮水入江工程達到盛期,所做的工程有加開董家溝、東西灣三合土滾水壩、開挖太平河、建壁虎二橋、建金灣新壩、降低各壩閘、加寬河道等,使歸江口門達到107丈(342米),比康熙時翻了將近一倍,歸江河道排洩淮水能力大增,奠定了淮水東流歸海轉為向南歸江的局勢,對減輕裡下河水患起了重要作用。

乾隆二十七年(1762),在第三次南巡中,乾隆修訂水情調度水則,減少淮水排向揚州的洩量。令河臣恪守此法,為裡下河贏得20年左右的時間不被水淹,這雖然有老天爺的幫忙,但與乾隆實施“河工關係民命”治水方針是分不開的。

後來乾隆聽說淮揚運河久未挑浚,河床逐漸淤高,不僅有礙漕運船隻航行,水大之年還致氾濫,遂傳喻兩江總督高晉、總河薩載,逐段查看測量,要他們一面組織開挖,一面上報,“不可有惜費之見,致有貽誤,務使河身一律寬深。期於運道河防,均有裨益。”

70歲高齡後不忘治淮

最後南巡視察揚州金灣

乾隆三十年(1765)正月,乾隆開始第四次南巡。乾隆由清口徐家渡過黃河,視察了清口東壩木龍、惠濟閘。到達浙江海寧後,又視察繞城石塘,就海寧的海塘工程提出具體要求,以確保工程穩固。回程中,乾隆再次來到金灣閘視察。

乾隆四十五年(1780)正月,乾隆開始第五次南巡。當時乾隆已是70歲高齡,但他在渡黃河後仍閱視清口東壩堤工,在浙江乘舟至海寧觀潮,閱視海門石塘堤工,命令在可以修建石塘的地方,都改建魚鱗石塘,使堤防更加牢固,“務期瀕海群黎永享安恬之福”。

在回程途中,他特地交代地方官要保存柴塘作為石塘的重要保障,“將來石工告竣,遲之數年,或親臨閱視,爾時柴塘倘有損壞,惟該督撫是問”。北上渡黃河後,他再閱視高家堰堤工,佈置加固加高大堤。還又一次親臨金灣六閘口,感到通過金灣閘加大洩量仍然是治標之計,預開清口東西二壩以洩湖水方為釡底抽薪之計。

乾隆四十九年(1784)正月,乾隆開始了最後一次南巡。乾隆視察了江浙境內沿海海塘工程,下令繼續修築範公塘石壩。海塘工程的建成,有力地保護了江南水鄉的繁華昌盛。在回程途中,他又一次到金灣巡視,體現了對治淮工程的高度重視。

強調“河工關係民命”

《南巡記》碑刻表心跡

市水利專家徐炳順告訴記者:據《清高宗實錄》記載,六巡期間,乾隆對黃河、淮河的河工及浙江、江蘇的海塘,下達了數以百計的上諭,動用了幾千萬兩帑銀,完成了多項工程,對減少洪災、保護百姓財產和生命安全,起到了重大作用,僅每年固定的歲修費一項,即多達380餘萬兩,約佔朝廷歲出額數1/10強。

在揚州佛教文化博物館(原天寧寺)裡,陳列著清乾隆《南巡記》碑刻,此碑氣魄宏偉、書法端正莊嚴,雖經歲月風雨,筆跡有所磨蝕,但基本能夠清晰可讀,在近千字的篇幅裡,乾隆強調“河工關係民命”、南巡即為河工,既是為了表露自己的心跡,也是對後人的殷殷囑託。

通訊員 揚檔軒 雍俊 記者 姜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