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治淮總指揮部遷入揚州始末——揚州建國初“治淮”故事之二

淮河 康熙 中國古代史 中國歷史 建築 揚州大哥 2018-12-17

寫在前面的話:

歷史上的淮河曾多次發生水旱災害,給兩岸人民帶來了無盡的災難。據統計,從公元前185年至今,有文字記載的重大洪澇災害就多達340多次。平均每隔6年左右就有一次大的水旱災害,災害發生的頻率之高,可以說全國罕見,世界少有。

1950年7月初,淮河流域遭遇嚴重水災,中下游地區有3147多萬畝田地受災,災民近千萬。 消息傳到北京,迅即引起中央政府的注意。1950年7月20日,毛澤東主席指示:“從長期的遠大的利益著眼,根本地解決淮河問題。”要求在救災的同時,當年秋季開始組織導淮工程,並於一年內完成,督促早日開工建設。當年10月14日,隨著政務院《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發佈,新中國大規模治水的序幕也由此拉開。

江蘇治淮總指揮部遷入揚州始末——揚州建國初“治淮”故事之二

史載:1950年10月,根據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精神,國家層面上的“治淮委員會”成立。同時,江蘇省在淮安縣成立淮河下游工程局,主管江蘇境內治淮工程,由“淮委”和蘇北行署雙重領導。1951年1月,蘇北運河工程局併入淮河下游工程局。是年11月,撤銷淮河下游工程局,成立蘇北治淮工程指揮部。指揮部的政委由時任蘇北區委書記的肖望東兼任,指揮則由時任蘇北行署主任的惠浴宇兼任。1952年1月,更名為蘇北治淮總指揮部。同年6月,從淮安移駐揚州市與蘇北行署水利局合署辦公。1953年1月更名為江蘇省治淮指揮部;1954年改為江蘇省治淮總指揮部;1956年9月從揚州搬到南京,與省水利廳合署辦公。 從此,一幕波瀾壯闊的蘇北人民與淮河做鬥爭的歷史劇,在裡下河大平原上轟轟烈烈地開演了......

江蘇治淮總指揮部遷入揚州始末——揚州建國初“治淮”故事之二

在揚州十幾平方公里的老城區內,有著明清時期遺留下來多達500多條的巷道,它們東西南北密佈,小巷內青磚鋪成的路面逶迤伸展。歲月,將一條條悠長巷道里鋪設的青磚衝出細密的溝紋,淺淺的窪痕留著唐宋繁華時期遺留下的腳印。踩著鋪成花紋的青磚,在街巷裡漫步,彷彿重又返回遙遠的歷史深處。逢到下雨的日子,雨珠兒滴落在巷內民居的遮陽窗簾上,那錯落有致的濺落聲,彷彿是詩人們郊外踏青,吟詩作賦之後,披著暮色歸來時“得得”的馬蹄聲......

江蘇治淮總指揮部遷入揚州始末——揚州建國初“治淮”故事之二

讓我們把歷史的章節翻回至1949年。這一年的4月21日,蘇北行政公署(副省級行政機構)在泰州市成立。下轄泰州、揚州、鹽城、淮陰、南通5個行政區,41個縣市。1950年1月13日,蘇北行署由泰州移駐揚州。從此,千年的“月亮城”便開始成為蘇北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那些難忘的火紅年代裡,蘇北人民為發工農業生產,醫治戰爭創傷,展開了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大建設活動。

中共蘇北區委和蘇北行署,極積響應毛澤東主席發出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偉大號召。為歡迎蘇北治淮總指揮部從淮安遷駐揚州,克服困難,用實際行動支援治理淮河。將安家巷至北城根(現為鹽阜東路)一帶歷史上有駐軍營地和擁有大片操場的花旗所等處,方圓60多畝土地,連同千年古剎準提寺,一併劃給蘇北治淮總指揮部,作為辦公用房和生活基地。

一時間,小小的安家巷吸引了全城百姓的目光。

江蘇治淮總指揮部遷入揚州始末——揚州建國初“治淮”故事之二

在老城區的核心地帶,有一條著名的國家“4A”級景區東關古街。沿街東行數百米,左側有路口通往一條小巷,這小巷便是在揚州歷史上很有名的安家巷。

江蘇治淮總指揮部遷入揚州始末——揚州建國初“治淮”故事之二

“安家巷”,因大鹽商安歧曾經在此居住而得名。安岐,別號鬆泉老人。生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卒於乾隆十年(1745)。安家祖籍朝鮮,早年隨貢使進京。因其精明幹練,為康熙年間的著名權臣納蘭明珠所賞,成為明府大管家。安家祖上除了管理明府家務,還為主人經商,自己也從中營利。開始,安歧在天津幫助其父經營鹽業,後搬至揚州繼續經營海鹽買賣,是兩淮鹽商的總商之一。當時,兩淮鹽商每年運銷外地的海鹽達到168萬引(每引400斤),安家竟然就佔居了其中的30萬引。這些數量龐大的海鹽,經京杭大運河運輸到全國各地後,再按清政府規定的壟斷價格進行銷售,兩淮鹽商收穫的利潤之高,令人乍舌。據史載,清乾隆朝時期,揚州的商賈其家產非數十萬兩者而不敢稱富,其中最富者便是鹽商。安岐家產之殷實富有,由此可見一斑。

康熙二十七年明珠因“朋黨之罪”被罷黜。安岐花錢消災,從此便深入簡出。安岐死後,安家也隨之衰落,其後人只能依靠變賣祖上家產和名家字畫渡日。如今,不僅有關安岐的房屋建築蕩然無存,其後人也不知所蹤。

如今的安家巷,與歷史上的安家巷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了。根據民國年間的地圖顯示,當年的安家巷有“七十二條”之多。也許這所謂的“七十二”只是一個虛數,但仍能想象出安家的建築規模之大。現存的“前安家巷”和“後安家巷”,當年不過是兩條東西向的道路,直通廣儲門大街。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已是600多年過去了。

江蘇治淮總指揮部遷入揚州始末——揚州建國初“治淮”故事之二

冬日,一個陽光普照的日子。行走在蜿蜒而又阡陌的安家巷,小巷裡人來人往,買菜聲、嬉笑聲、吆喝聲……不時傳來。雖嘈雜無韻,但卻能從中體味出一種平淡和閒趣。生息繁衍於茲的揚州人,就在這些如織網般的小巷裡,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周而復始地生活著。他(她)們在平淡無奇的日子裡,默默地孕育著卓爾不群……

遙想當年,安家巷繁華喧鬧、門庭若市,而如今早已歸於寧靜普通、悄無聲息。但大鹽商安歧在揚州生活的痕跡,穿越百年的歷史雲煙,仍然在小巷深處留下了深深的歷史痕跡。數百年來,隨著揚州城市格局不斷髮展,遍佈老城區的數百條巷子的佈局也隨之發生著變化。但是,不管城市怎麼樣變,“安家巷”這個巷名卻從清朝一直沿用至今,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歷史上,安家對揚州的影響力。

江蘇治淮總指揮部遷入揚州始末——揚州建國初“治淮”故事之二

跟揚州古城裡的許多小巷一樣,如今的安家巷只是一條平凡而普通的巷子。安家巷的南入口在東關街中段,從熱鬧的東關街轉進去,立時感受到了清靜。安家巷,又分為前安家巷和後安家巷。這是因為數百年來,隨著安歧家族的衰落和其後代的消失,原本很寬敞的大宅院就變成了一片民居。而由於歷史的緣故,這一片的民居並沒有進行統一規劃,私搭亂建的建築也不少。東一塊西一塊,民居之間的巷道也就寬窄不一,而且數量較多,這裡的每一條巷道的名字都沿用安家巷。

江蘇治淮總指揮部遷入揚州始末——揚州建國初“治淮”故事之二

呈現在眼前的前後兩個安家巷,清一色的民房。徜徉在巷道中,如同進入了窄小的格籠裡,片刻功夫便會暈頭轉向,而且還密不透氣,很難讓人暢想安岐家族當年的勝景。然而,安家巷在尋常中卻透著一股子不尋常的味道。這種不尋常,既來自於康乾時期大鹽商安歧的緣故,也因為68年前蘇北治淮總指揮部的入駐。

江蘇治淮總指揮部遷入揚州始末——揚州建國初“治淮”故事之二

走進安家巷一條細長的里弄,幾番轉彎抹角,穿院過戶,在一座破敗的小樓前停下腳。眼前的兩層小樓,青磚瓦結構,一望便知是上世紀50年代興建的“蘇式”建築,這就是當年大名鼎鼎的治淮總指揮部辦公樓了。1956年指揮部搬到南京後,這裡便成為了居民區。

江蘇治淮總指揮部遷入揚州始末——揚州建國初“治淮”故事之二

眼前的這棟“蘇式”建築,一樓被私建院牆圍了起來。院門緊閉,上前敲門,半天無人回答。小樓的二層窗戶,有的早已破碎,露出漆黑大洞;也有幾戶玻璃完好,顯而易見還有人居住。然而,最引人注意的,卻是距小樓十幾米處那一株高達十多米的老槐樹,枝粗葉壯。冬日的響午,一陣冷風吹來,老槐樹發出“嘩嘩”的聲響,象是在述說著什麼。

據老住戶們說:當年,這棵大樹下是附近老少們最喜歡呆的地方。盛夏時節,晚飯後,家家戶戶搬出涼椅涼蓆,沏好涼茶,聚在一起談天說地,神吹海聊,常常是聊著聊著家常就睡著了……

江蘇治淮總指揮部遷入揚州始末——揚州建國初“治淮”故事之二

現在的前安家巷,其實原名叫疏理道街。巷子口對面的圍牆上釘有一塊解說牌,上寫:“從東關街至準提寺一段巷道,原名疏理道街。此街昔有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設立的清理兩淮鹽務的管理機構——疏理道,故名……”

歷史上,這“疏理道”原來是明代官署的名稱。明代中後期,鹽法敗壞,商人憑官方的鹽引提不到鹽,再加上收稅官員的胡作非為,致使官方正規渠道發出的鹽引大量窩積,不僅嚴重影響國家鹽稅的收入,也極易引起社會動盪不安。為保證國家能順利地收取兩淮鹽課,明朝廷於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設立疏理道,派出官員清理兩淮鹽政。這疏理一詞,顧名思義:就是“疏官課、理積引”。

疏理道是臨時性機構,隨著官課的疏通、積引的清理,鹽法改革的成功,這個機構也就“壽終正寢”了。其官署所在地,也被改為大準提寺。“準提”是梵語的音譯,意思為“清淨”,供奉準提菩薩。準提菩薩是佛教密宗蓮華部六觀音之一,相傳生有三目十八臂,主破人間惑業。每年農曆三月十六日為準提菩薩誕辰,也是香火最旺的時候。

江蘇治淮總指揮部遷入揚州始末——揚州建國初“治淮”故事之二

這座明代古剎準提寺,坐落在揚州城北廣陵區延阜東路6號。原名準提庵,坐北朝南,現存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和藏經樓等四座建築,是揚州老城區現存規模最大、建築群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寺廟之一。明朝末年,權奸當道,綱常大壞。也許正是為了匡救時弊,約束人心,才將疏理道改建為準提庵。原先由東關街通往官署的路,就稱為“疏理道”,天長日久,便逐漸成為了巷名。

江蘇治淮總指揮部遷入揚州始末——揚州建國初“治淮”故事之二

疏理道街改名為前安家巷的歷史,可追溯至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那時,在疏理道街東邊設立了蘇北治淮總指揮部,建起了辦公用房,後來不斷擴大,改建成住宅區,叫治淮新村;而把“疏理道(街)”改成了前安家巷。

江蘇治淮總指揮部遷入揚州始末——揚州建國初“治淮”故事之二

位於市區鹽阜東路8號的治淮新村,取意為毛澤東主席1951年發出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偉大號召。治淮新村,就是當年的蘇北治淮工程總指揮部所在地範圍內。如今,治淮新村內尚存有古剎準提寺和著名的治淮大禮堂。

當時的江蘇省治淮總指揮部規模很大,不僅在安家巷和東關街丁字路口西側的治淮大院內有其下屬機構,還在前安家巷東側建有職工夜校、前安家巷西側建設有指揮部的醫院(後來為揚州市第四人民醫院)和地質勘測總隊的工作和生活基地。

江蘇治淮總指揮部遷入揚州始末——揚州建國初“治淮”故事之二

如今的治淮新村,儘管已難再現昔日的繁華,但一條條小巷、一座座老宅仍舊老樹生花,景意盎然。步入黛牆青瓦的小院,但見植藤養鳥,紅花綠葉;屋堂色彩凝重,古色古香。

漫步在治淮新村。一座高大的黃色老建築物躍入眼簾,這便當年大名鼎鼎的治淮禮堂。移步登上禮堂臺階,推開厚重的大門,彷彿推開了一扇歷史之門,瞬間把人們帶進了那個難忘的歲月,讓記憶中已經泛黃的畫面重又變得鮮活清晰起來。

江蘇治淮總指揮部遷入揚州始末——揚州建國初“治淮”故事之二

“治淮禮堂”、“文化會堂”、“揚州漢勝乒乓球俱樂部”……這是同一座建築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名稱。對於不明就裡的年輕人來說,大概是不會將這座建築與當年那一場轟轟烈烈的治淮活動聯繫在一起的。然而,大多數60歲以上的“老揚州”都清楚,這些名稱其實都是指向眼前的這座老建築物——治淮大禮堂。

治淮禮堂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可以說,它是治淮工程的產物。江蘇治淮總指揮部從淮陰遷入揚州後,指揮機關就設在揚州東關街282號大院內,即今天的安家巷。為了方便治淮工程方面的工作會議及活動需要,選擇在靠近指揮部的花旗所(即今治淮新村)內建了這座禮堂。這座禮堂的規模在當時的揚州並不算最大,但它的建築標準卻是最高的。且不說內在質量,單就其造型,不僅端莊大氣、富有民族風格,而且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上猶讓人稱道。比如,禮堂裡面不僅寬敞,而且內部的廊柱、水汀地坪均為彩色的水磨石,顯得華麗而不俗氣;禮堂兩側的窗戶則為彩色的玻璃,並飾以深褐色的木條造型,工藝相當精緻。

治淮禮堂落成後,蘇北行署和揚州市機關的一些大型活動幾乎都在這兒舉行。平時,除了召開大會、議事和進行表彰活動之外,還經常有文藝演出。每逢有文藝團體來治淮指揮部進行慰問演出時,那肯定是附近一帶最熱鬧的時刻,真格是人頭攢動,一票難求呀。

到了上世紀70年代,有關部門考慮到治淮禮堂的舞臺太小,於是啟動了治淮禮堂的翻建工作,重點是擴建舞臺和後臺。1978年竣工,歸屬揚州文化系統。至此,早已完成治理淮河歷史使命的治淮禮堂亦更名為“文化會堂”,功能定位為播放電影和戲劇演出。從當年的治淮禮堂到後來的“文化會堂”,再到如今的球館。名稱變了,功能亦變了。然而,不變的是它的根,是它對治淮工程的貢獻。作為歷史遺存,治淮禮堂永遠留存在揚州人的記憶之中。

當年的治淮總指揮部職工夜校舊址,是一棟米黃色的老式二層建築,騎樓過樑,厚重結實。如今雖然早已經變成了幾家共用的小工廠,但仍舊可以瞧出當年的大氣模樣。站在夜校寬敞大院裡,想象著當年每到夜晚,治淮職工們揹著書包,說笑著相伴來到這裡上課時的熱鬧情景,耳畔彷彿又響起了朗朗讀書聲……

江蘇治淮總指揮部遷入揚州始末——揚州建國初“治淮”故事之二

今天,翻開紙質已經泛黃的《蘇北治淮總指揮部組織機構表》,從中可以清晰地尋索到當年蘇北治淮總指揮部的組織規模。當年,治淮總指揮部辦事機構,下設“8大處”,即:祕書處、規劃處、設計處、工務處、財務處、政治處、淮安辦事處和海邊工程處。在指揮部工作的幹部和工程技術人員,達到618人。這看似龐大的組織機構,其實絕大部份都屬於為治淮一線服務的主要生產處室。其中,負責治淮具體工作的工務處編制最大:分為一個輪船大隊、3個工程隊、2個測量隊和一個鑽探隊;員工人數也最多:達到299人。此外,還在淮安辦事處設50人編制、在海邊工程處設100人編制,配備有祕書室、工務科和財會科,使之能夠在遠離治淮“大本營”的前提下,仍能正常運轉。如此計算下來,指揮部裡的祕書處、規劃處、設計處和政治處等後勤二線處室只有區區62人,僅佔蘇北治淮總指揮部全部人員的十分之一,真可謂是精幹高效的指揮運作機構。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規模宏大的蘇北治淮工程一啟動,各縣市調動的民工人數動輒上萬、幾十萬,糧草官責任重大,工作細節繁瑣可見一斑。然而,在《治淮工程供糧處人員編制表》中看到:負責蘇北地區治淮大軍吃飯這個“天下第一要務”的糧供處,連主任帶辦事員僅有區區29人。擱在今天,實在令人難以置信。由此可見,在新中國成立的那幾年,各級人民政府組織之精簡、工作效率之高。

此外,蘇北治淮總指揮部還在各級組織機構層面,採用準軍事化管理方式。在《祕書處人員編制表》中,治淮總指揮部設一名總指揮和三名副總指揮、一名政治委員和二名副政治委員;下設文書科、總務科和交通科。

竟然在交通科人員編制一欄中,發現了“馬車工人”這一早已經消失在了現代生活詞典裡的“古老”職業。頓時,不由令人展開想象的翅膀:秋季的裡下河大平原,果實累累、北雁南飛、五穀豐登、鮮花綻放。收穫了莊稼果實,出征治淮的民工們坐在一輛輛“得得”奔跑的馬車上,笑語陣陣,歌聲悠揚——“長鞭哎,那個一呀甩喲,啪啪地響呀,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

在《治淮工程總隊人員編制表》中可以看到:每縣成立一支治淮總隊,設正副總隊長和正副政治委員各2人;下設工程、交通、供應、衛生所、財務和審計等14個崗位。總共才有52人,卻要管理著上萬、十幾萬名民工的工作和吃喝。整個管理層呈現出一個“金字塔”結構,即:管理人員少,施工隊伍龐大。此外,在公社和鎮區一級設立工程大隊。從《治淮工程各大、中隊編制表》中也可以看到:治淮大隊部只設13個人員編制,卻包括了大隊長、教導員在內,負責施工、會計、宣傳、保衛、青年團和組織的11個工作崗位。至於到了治淮中隊這一級組織,更是連中隊長在內僅有4名工作人員。須知,在規模龐大的治淮工程中,大隊一級也要管理幾千人,至於小小的中隊幹部,更是與數百民工吃住在一起。這些充分反映了建國初期,我黨各級組織的“精幹高效”和黨員幹部貼近群眾的實際情況。這些各級組織的黨員幹部們,身體力行,衝在先、幹在前,用實際行動帶著治淮工地上的民工兄弟姐妹,為馴服淮河流血流汗。

江蘇治淮總指揮部遷入揚州始末——揚州建國初“治淮”故事之二

史載,當年蘇北治淮總指揮部搬遷揚州後,在大力開展淮河流域水利治理的同時,還極積支援揚州地方建設,對當地水利、城建、道路、橋樑配套等方面,給予了較大幫助和支持。1953年1月,蘇南和蘇北行政區合併,省政府在南京成立,1956年蘇北治淮工程總指揮部也遷往南京,但大部分下屬單位仍留在如今的揚州老城區的東關街和東圈門一帶。這在建國伊始,百廢待舉時期,對當時“雙東”地區的民生、經濟和知名度提高,都是一個很大的促進。

江蘇治淮總指揮部遷入揚州始末——揚州建國初“治淮”故事之二

如今的安家巷,早已拂去歷史的灰塵,灑掃庭除,敞開蓬門,笑迎賓客。向人們深情講述著在建國之初、在那個風雲激盪的歲月裡,發生在這裡的一幕幕治淮的動人故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