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古城牆今何在?

清朝 今何在 湘江 乾隆 新湖南 2017-06-07

作者:湘潭市地方歷史文化專家 周磊先生

湘潭古城牆今何在?

古人設縣,多以築牆為守。最初城為土築,夯土為垣,城與護城河聯合稱為城池。唐岑參有詩:“人煙絕墟落,鬼火依城池”,湘潭何時築城先從湘南城說起。

湘潭古城牆今何在?

湘潭最早建立的城,應該是湘南城。秦於公元前278年滅楚後,建立了湘南縣。湘潭縣治在湘潭縣漣水河左岸與雲湖水右岸交匯的一塊沖積平原上,今稱石潭鎮古城村墹子組。它是一塊只有百多畝土地的彈丸之地,據解放初期測量,這個城東西長200米,南北寬300米,殘存的城牆高約2米,底寬5.5米,全部用夯土築成。它有東西兩座城門,城外有護城河,儘管滄海桑田,經歷了兩千多年的風雨,到解放前仍頑強的保持舊風貌。城成長方形,城的四角,護城河也成直角拐彎,在城外形成一圈水帶。從上俯看,就可以看出城與池的長方形輪廓。城牆在解放初期仍傲然屹立,成為平原上、漣水邊一道風景。

湘潭古城牆今何在?湘潭古城牆今何在?

到了天寶八年(749年),唐移湘潭縣治於洛口(涓水右岸與湘江左岸交匯處)此處通舟楫之便,很快成為“三秦之人待此以飽,六軍之眾待此以強”的唐代“漕引瀟湘”的糧食基地。洛口(易俗河老街)成為湘潭縣治,但它沒有建城牆,無從查考。從洛口古城塌陷的“城塘”及其附近考察也無築城池的遺蹟,可以大膽地說湘潭縣在洛口未曾築城,只是在街口建木柵以作遮攔防守而已。

湘潭縣從五代到宋移縣治到宋家橋以西后,宋、元是否築城,無明確記載。然而明嘉靖刊《湘潭縣誌》介紹其時城設四門,熙春、觀湘、拱極、瞻嶽。此時距萬曆築城尚有幾十年,四門則為木柵門攔於街口,成一無牆之城,嘉靖二十四年大水,設施盡毀。清代對湘潭縣城才有一個明確記載,嘉慶刊《湘潭縣誌》說:“縣城坐北朝南,後平崗,前臨湘水,周圍千三百三十二丈,高一丈八尺,廣袤三裡許,垛凡二千六百有奇;六門:其東文星、西南通濟,皆通水,北曰拱極、西曰瞻嶽、東北熙春,皆通陸道。門各有樓。始萬曆四年,知縣吳仲始築土城,水漱雨淫之。吏因以不利,典史張大禮稍易磚。萬曆年後,又修生湘門。”至清以生湘門有違禮制而關閉,僅火警時開門,以利救火。看來典史張大禮是為防患水毀,才覆土城以磚。

湘潭古城牆今何在?

湘潭城無護城河,乾隆刊《湘潭縣誌》說“舊池,唯城南一面俯臨湘江,西北二面地近後湖,每遇大水,湖水絕漭,倒影如畫。其西則縣治來龍,一代平岡隱現,出沒者虯鱗,蜿蜒於平湖浩渺間”,這大概是以湘江、後湖為天然屏障吧。

萬曆四十年(1612年),新知縣包鴻逵決定修城,“甕三百丈,陶之以埴,磚一萬,金一斤。今增築女城,官自為埴,賤三分之一而堅。”

舊城修葺所用磚均就地製作外,也有發官差製作,而自行製作,節省三分之一制磚費用。今從城牆磚中發現“湘潭正堂秦”字樣的戳印記,正堂即該行政機關主管,縣正堂即知縣,秦鎔任知縣為乾隆二十三年至乾隆二十五年(1758—1760年)光緒刊《湘潭縣誌》稱其“大修縣城,新作石堤以捍湖漲”(《秦鑅重修縣城記》)。

湘潭古城牆今何在?

秦鑅大修後,常年有小修,發現的城牆磚有“光緒十七年城工局”、“上四都”、“窯工周惟石”等字樣戳記,說明光緒年間曾成立專門的機構“城工局”負責修整。城牆磚來自基層,故有XX都字樣,發包給窯戶所燒,則需壓印窯工的姓名,以示對質量負責。城牆磚系青磚,厚8—9釐米,寬約18釐米,長約36釐米。

到清中期,嘉慶《湘潭縣誌》稱“觀湘門城樓,榜曰迎薰”。觀湘門、拱極門二門外有甕城,甕城的作用是加強防衛用的,平時駐防士兵,甕城於側開小門,以通出入。到太平軍攻入湘潭後又於城門兩側的城牆上各築炮臺,置炮若干,以助防守。

1939年湘潭縣長王綸奉令為了抗日而拆城。其實拆城之小動作早已有之,板石巷北頭絲茅塘地段無出城出口,1928年市民為方便起見,拆了幾個小洞以供出入。清代所立大炮也已過時,1925年就已拆除,隨後甕城拆除。生湘門也因民國建立而開放。

湘潭古城牆今何在?

城牆拆除後,磚頭大部分運往郊區大道口建碉堡,作為環城防衛工事的一部分。少量城牆磚落入民間。現僅在喇叭街可看到用城牆磚砌的半截城牆作為雨湖路段東段的路基。

拆城後,城牆基址拓為環城路,解放後環城路又被雨湖街、雨湖路、沿江東路分割。僅餘瞻嶽門經熙春門到小東門一段仍稱環城路,熙春路修通,從瞻嶽門拱極門一段消失。三大橋修建,從小東門到雪園新村段又消失。現存遺址,僅喇叭街一段城牆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