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才女”進清華,文理結合怎麼進行

清華大學 高考 大學 上海 物理 詩歌 熊丙奇看教育 2019-06-25

2019年上海秋季高考成績正式公佈,高招本科各批次錄取分數線也悉數出爐。與此同時,曾因拿下第二屆《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而名聲大噪的復旦附中學生武亦姝,在淡出人們視線近兩年後,也再度引起人們關注——高考成績613分的她其實早已被清華大學“全國領軍人才選拔”計劃相中,獲得“達一本線即錄取”的最高優惠,並將入讀清華大學理科試驗班類(新雅學院。

“詩詞才女”進清華,文理結合怎麼進行

圖片來源:網絡

對於“詩詞才女”選擇讀理科,輿論都感慨這是“文理全才”。但其實,上海從2014起啟動新高考改革,已經取消文理分科,高中學生不再有所謂的文科生和理科生區分,而我國大學,也在推進按專業大類招生培養的改革,尤其是一批985高校、“雙一流”建設大學在積極探索通識教育,也在淡化傳統文理分科界限,重在培養學生的基礎能力。因此,這並非傳統的文科生讀理工科。對待我國高中教育和大學教育,要打破原來的文理二元結構、改變傳統的文理分科意識。

最近一段時期以來,有關文弱理強的爭議很多,比如,針對一些省市公佈的文科批次控制線高於理科批次控制線,有媒體評論稱文科招生計劃少,導致文科錄取分數高。其實,批次控制線是由招生計劃和考生的考試情況決定的,在實行傳統高考(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的省市,文理科考試科目、內容不同,單獨劃線,錄取分數線並不具有可比性。當然,大學文科招生計劃少,是客觀事實。

針對這一問題,我國新高考改革把取消文理分科作為重要的改革內容,最早啟動高考改革的浙江、上海,以及隨後啟動高考改革的北京等4個省市實行3+3科目組合。推進新高考改革後,中學不再有傳統的文科生、理科生,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科,文科科目和理科科目可以按規定自由組合、搭配。而大學招生,也不再按傳統文科、理科招生,而是不同專業提出不同的選考科目要求,由學生根據自己的選考科目選擇報考大學、專業。

“詩詞才女”進清華,文理結合怎麼進行

但推進取消文理分科的改革,面臨諸多問題。首先,由於大學主要還是按高考科目總分錄取學生,因此,考生在選科時,首要考慮的是獲得高分,而非發展自己的學科興趣,培養學科素養。為獲得更高的分數,出現了選科博弈,棄考物理現象。其次,我國高中一直按文理分科方式管理學生,對新高考不再分文理科實行選課走班教學不適應,不少學校限定學生的選擇,還是按之前的教學管理方式組織教學。再次,一些大學沒有把新高考作為一個重要機會,推進大學招生培養改革,對於高中取消文理分科之後,該如何進行培養改革,大學考慮並不充分,只有少數大學在推進按專業大類招生的培養改革。

這導致取消文理分科的改革效果,大打折扣,而考慮到學生存在功利選科問題,以及高中辦學的現實條件,去年啟動新高考改革的8個省市,實行3+1+2科目組合,雖然這一模式,仍堅持取消文理分科,但由於限定學生必須選一門物理或者歷史,並分物理類、歷史類單列計劃招生,因此,被學校、老師和學生、家長普遍認為還是文理分科。

“詩詞才女”進清華,文理結合怎麼進行

從人才培養角度看,基礎教育取消文理分科,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本科進行通識教育,是大勢所趨。但這一改革在我國遭遇現實阻力。不是這一改革方向不對,而是缺乏其他改革配套。對於基礎教育來說,取消文科分科的改革,面對的阻力是傳統的應試教育傾向,而要扭轉應試教育傾向,就必須在改革、調整高考科目的同時,改革錄取方式,建立多元評價體系。而要改革錄取方式,建立多元評價體系,就必須推進大學辦學、治理的改革,一方面,要落實和擴大學校自主權,讓大學有空間自主設置專業、開設課程,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另一方面,則需要大學推進“學術自治、教授治學”,在設置專業、開設課程時,由教授委員會、學術委員會決策,這有利於大學堅持辦學定位,辦出特色和高質量,圍繞如何培養一流人才進行改革創新。比如,最近我國大學提出建設新文科,新文科建設要出新,就必須基於培養一流人才推進文理實行真正的交融、結合。

這也需要我國社會消除牢固的文科分科意識,尤其在基礎教育階段,應該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基礎能力和素養,而不是過早選定幾門和升學掛鉤的科目進行學習,其餘的科目則不重視。這會影響學生是長遠發展和成才。當然,要改變社會觀念,必須推進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綜合改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