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網羅青花瓷鑑定,七種青料斷代史?稀有性才是收藏的根基

青花瓷是一種釉下彩瓷。

據史料記載:早在我國唐代末期,河南的鞏縣窯就開始燒造了青花瓷,那時候我們把它叫做‘唐青花’,只是燒造技術沒有過關,中間又停滯了三四百年。

直到元代中期,隨著制瓷業的發展,又重新創燒了青花瓷。

從元代(公元1206年)至今811年中,千年瓷都景德鎮在燒造各類青花瓷器中,所使用的青花料按其年代順序分類,共有以下七種:蘇麻離青、石子青、平等青、回青、浙料、珠明料、現代青料。

一篇文章網羅青花瓷鑑定,七種青料斷代史?稀有性才是收藏的根基

從“黑石號”沉船上打撈起的唐青花瓷器

一篇文章網羅青花瓷鑑定,七種青料斷代史?稀有性才是收藏的根基

由此可知:如果我們真正掌握和認識了上述七種青料的特徵,那麼對於我們今後鑑定瓷器方面會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1蘇麻離青

書本上又稱蘇泥勃青,其實就是一種。它的特點有三:

其一是在瓷器上施青料薄的地方一般會出現暈散現象;

其二是在施青料厚的地方且會出現‘鐵鏽斑’;

其三在洪武早期出現了土青料(石子青)時,與它混合使用後會出青料藍色偏灰偏暗,沒有原來的深藍色了,且在放大鏡下會出現很多大小不一的氣泡。

一篇文章網羅青花瓷鑑定,七種青料斷代史?稀有性才是收藏的根基

明洪武釉裡紅拔白纏枝花卉紋碗-北京故宮藏

值得說明的是,這種蘇料由於來自西亞的伊拉克薩馬拉地區,路途遙遠、價格昂貴,故從永宣兩朝開始,在瓷器製造上大量的與石子青混合使用。再者,由於鄭和七下西洋,帶回了大批蘇料,這些蘇料一直使用到萬曆19年左右方才用盡。

一篇文章網羅青花瓷鑑定,七種青料斷代史?稀有性才是收藏的根基

明永樂青花山茶紋扁壺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凡採用純蘇料的瓷器一般是元代至洪武的;永宣至成化的大部份採用混合青料,少數仍然使純蘇料;而成化至萬曆19年的,幾乎都是採用混合青料。

2石子青料

該青料是明代洪武早期創燒的最早的青料,由於技術未能完全成熟,使之單獨使用時色澤發灰並偏黑、偏暗,整體給人的感覺不鮮豔、不美觀。

正因為它的這一特點,使之在明代早期的官窯製作中幾乎沒有單獨使用石子青,只能參入到蘇麻離青中,與它混合使用。到天順、景泰時期,由於淡雅、靚麗的平等青的出現,使石子青料從此落入民間,作為民窯器物的主要青料。

一篇文章網羅青花瓷鑑定,七種青料斷代史?稀有性才是收藏的根基

明 天順阿拉伯文三足爐

也就是說:到天順、景泰時期,任何官窯都不再使用石子青料,而民間瓷器的燒造中,從明代洪武開始貫穿整個明代、清代各朝,直到民國早期,一直都在使用石子青料,它是我國民間瓷器燒造過程中使用年限最長的青料,這給我們以青料來鑑別瓷器年代提供了有力依據。

一篇文章網羅青花瓷鑑定,七種青料斷代史?稀有性才是收藏的根基

民國 王步青花海棠觀雀圖筆筒

3平等青料

這種青料最早出現在明中期天順、景泰兩朝的江西樂平地區,常使用於成化、弘治、正德三朝的官窯之上,共使用年限大約70年。該青料的成分中含鐵量較少,使它的色澤柔和淡雅、幾乎沒有暈散現象,與蘇麻離青料有著本質的區別。

一篇文章網羅青花瓷鑑定,七種青料斷代史?稀有性才是收藏的根基

明成化青花龍紋蓮花盤

一篇文章網羅青花瓷鑑定,七種青料斷代史?稀有性才是收藏的根基

明弘治青花龍紋盤

它的染色在瓷器中燒成後,呈色為藍中略有泛灰,但清澈、明朗,含雜質較少。我們在鑑別瓷器的年代過程中,如果認定了或認準了瓷器上的青花料是平等青,那麼可以肯定的說,這件瓷器無疑就是明中期這70年之內的產品。

一篇文章網羅青花瓷鑑定,七種青料斷代史?稀有性才是收藏的根基
一篇文章網羅青花瓷鑑定,七種青料斷代史?稀有性才是收藏的根基

明正德青花蓮塘紋大碗-臺北故宮藏

4回青料

明代正德晚年,隨著景德鎮制瓷工業的發展,他們從西亞及新疆一帶引進的進口青料,這種青料十分昂貴,可與當時的黃金比美,正因為它的價格昂貴,所以在很多瓷器上都是與石子青料混合使用,以此降低成本。

一篇文章網羅青花瓷鑑定,七種青料斷代史?稀有性才是收藏的根基

明正德 青花應龍紋出戟 故宮博物院藏

當這種青料單獨使用在瓷器上時,它會出現豔麗的藍色,且藍中泛紫;當參與少量的石子青料時,比會出現色澤豔麗,略呈紫藍色;當石子青料的比例大於回青料時,在瓷器上就會表現出呈色偏灰藍的現象。回青料的使用年限從明代正德年間一直使用至明代晚期的崇禎一朝約130年左右。

一篇文章網羅青花瓷鑑定,七種青料斷代史?稀有性才是收藏的根基

明正德青花嬰戲紋碗

5浙料

明代晚期,由於政局不穩,年年征戰,使得國庫空虛,景德鎮御窯廠已無力繼續使用昂貴的回青料。祟禎七年,御窯廠從浙江的金華、紹興一帶找到了一種比回青料便宜5倍以上的青料(起名為浙料)。

一篇文章網羅青花瓷鑑定,七種青料斷代史?稀有性才是收藏的根基

明崇禎 青花山水昭君出塞筆筒

這種青料在國產青料中材質最好,它具有色重時濃豔、色輕時談雅之特點。從明代晚期崇禎年間至清代晚期的光緒年間,幾乎所有官窯瓷器的生產均採用了浙料,使用年限最長(達270年左右)。

一篇文章網羅青花瓷鑑定,七種青料斷代史?稀有性才是收藏的根基

明崇禎 青花指日高升筒瓶

6珠明料

在瓷器上最早發現使用珠明料的年代應該是崇禎晚期,該青料主要產於雲南,江西和福建也有出產,但質量遠不如雲南,因此使用於官窯器上的青料幾乎都是來自於雲南的珠明料,民間青料均採用福建和江西兩省的青料。

一篇文章網羅青花瓷鑑定,七種青料斷代史?稀有性才是收藏的根基

明崇禎青花羅漢尊

珠明料的特點是:含錳量偏高,色彩穩定,顏色鮮豔,它的本色是灰中偏藍,層次感較強。它在與其它青料混合使用時會產生奇妙的效果:在與石子青混合到適當比例時,在瓷器上表現出更為明顯的層次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墨分五色的效果;當與適當比例的浙料混合時,會產生一種更為奇特,像藍寶石一樣的效果,我們通常把它叫做‘’翠毛藍‘’。

一篇文章網羅青花瓷鑑定,七種青料斷代史?稀有性才是收藏的根基

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紋蓋罐-北京故宮藏

另外,可能是由於戰亂的原因,從明崇禎到清順治這三十幾年中,官窯的生產幾乎處於停產狀態,只有民窯有少量生產,所以世面上我們很難見到這一期間的官窯,自然更難到使用於這一時期官窯器上的珠明料了。

一篇文章網羅青花瓷鑑定,七種青料斷代史?稀有性才是收藏的根基

順治青花花鳥紋蓋罐

但到清康熙時,或許是康熙皇帝特別鍾愛珠明料的原因,該料得以普遍使用,幾乎貫穿於整個康熙朝的制瓷業,而到雍正朝時又較少使用,到乾隆15年(即1751年)後珠明料即退出制瓷業,因此,珠明料的實際使用年限應該不足100年。

一篇文章網羅青花瓷鑑定,七種青料斷代史?稀有性才是收藏的根基

清乾隆 青花竹石芭蕉紋玉壺春瓶

7現代青料

隨著社會的發展,到民國早期,已經出現了人工製造的、價格低廉的現代青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化學青料。這種青料在價格上比以上六種青料中最便宜的一種價格還低10倍以上,筆者也曾到景德鎮瞭解過,現在一斤青料比我們食用的一斤茶油還便宜。正因為如此,從民國至今100年中,得以廣範使用。

一篇文章網羅青花瓷鑑定,七種青料斷代史?稀有性才是收藏的根基

民國鬥彩絲瓜方瓶

它的特點是:穩定性不強,在瓷器上表現出漂浮感;再且不能象上述六種青料(均系礦物資料)一樣,能在瓷胎上深入胎骨;還有年代越久,這種料會有明顯的變舊、偏黃、偏灰的現象,它不會像礦物資青料那樣永不退色……

一篇文章網羅青花瓷鑑定,七種青料斷代史?稀有性才是收藏的根基

民國青花纏枝紋柿子形文房水滴

以上就是通過七種青料的特徵和使用年限,來初步鑑別我們瓷器的生產年代,在鑑別過程中,如果你對青花料的認識沒有誤差,則認定是對的,再結合官窯的款識,那麼即可認定該官窯是沒有問題的。

一篇文章網羅青花瓷鑑定,七種青料斷代史?稀有性才是收藏的根基

當代青花罐

在深入瞭解和掌握了上述青料的特徵後,對於我們今後在古陶瓷的鑑定過程中,會起到一定的幫助和作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