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感恩的回報

情感 故事 甜甜故事 2018-12-05

村裡有對兄弟,哥哥叫大亮,弟弟叫小亮。小亮雖然比大亮小兩歲,但比哥哥聰明,兩人同時讀完了高中。當時,高中生在農村儘管非常稀缺,但若沒有關係,照樣回家務農,這可急壞了兄弟倆的父親,他四處求爺爺告奶奶,想為兩個孩子找個體面的工作。

這天,省城的親戚託人捎來信,說是省城一家機械廠招收高中學歷合同工,截止到第二天上午。大亮家離省城有一百多公里,必須馬上出發。可父親在家翻來找去,也只找到八元錢,這僅夠買一個人去省城的車票。

父親說:"大亮小亮,你們倆跟我一起去隊長家說說,或許能借到去省城的路費。"

小亮推辭道:"爸,我還有事,你跟大亮一起去吧。"於是,父親帶著大亮去了隊長家。可他家是缺糧戶,還欠著隊裡的錢呢,隊長不批,大亮只好垂頭喪氣地隨父親一起回家。

到了家,大亮見桌上放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對不起,大亮,我先走一步了。"原來,小亮早預料到隊長不會借的,但他實在不願失去這個難得的機會,怕夜長夢多,便拿了家裡僅有的八元錢,獨自一人上省城應聘去了。

到了省城,小亮一下車,便直奔機械廠,可招聘工作組已經下班了,有人告訴他明天早上再來。小亮只好折回車站,準備在那裡過夜,他突然發現自己好幾個月沒有理髮了,就這樣蓬頭垢面地去應聘,肯定要減分的。為確保萬無一失,他決定去理髮,可一摸口袋,一個子兒都沒有,這可怎麼辦?

走著走著,一家理髮店映入眼簾,小亮想了想,走進去坐到椅子上說:"師傅,理髮!"一位小師傅走了過來,給小亮圍上圍布便開始理髮。

理到一半時,小亮突然生氣地說:"你會不會理髮?手腳這麼重,快把我的頭皮給割出血來了!"小師傅一邊道歉,一邊輕手輕腳地繼續為小亮理髮。可小亮並不買他的賬,反而更加大聲地呵斥道:"拉倒吧,這麼不會理髮,我不理了!"

這時,旁邊的老師傅停下手中的活兒,走過來對小師傅說:"讓我來吧。"可老師傅沒動幾剪刀,小亮便跳了起來,直嚷嚷:"你們師徒倆手腳都這麼重,我不理了!"這下,老師傅也來了氣:"不理就不理,讓你頂著理了一半的頭髮,走到大街上丟人現眼去!"

小亮也不管這些,抬腿便走,可沒走幾步,小師傅從後面攆了上來,攔住小亮說:"你身上的圍布還沒脫呢!"說著,他把小亮拉回了店裡,讓小亮脫下圍布。

小亮早看中理髮店牆上的一頂鴨舌帽,拿起帽子便戴在頭上說:"理得這麼難看,這頂帽子先借我,否則,我怎麼面對大街上的人?"

老師傅默許了,他覺得這頂帽子跑不掉,到頭來,小亮還得乖乖地跑回來,求他幫忙理完剩下的頭髮。

而小亮呢,則戴著帽子在大街小巷溜達。突然,他看見小巷深處有家簡陋的理髮店,一個師傅正閒坐著,便走上前去問:"師傅,理個髮多少錢?""五角。"師傅答道。

小亮追問道:"那理半個頭呢?"師傅一聽,覺得好笑,頭也不抬地答道:"不收錢!"

小亮一聽,一屁股坐到椅子上,高興地說:"多謝師傅!"那師傅一把掀開小亮頭上的帽子,才知道上了這小子的當了,可話已說出口,也只好給他理髮。理完髮,小亮丟下帽子說:"這個值五角錢吧,我不會讓你白忙乎的。"

第二天一大早,小亮就往機械廠門口跑,那裡早已圍攏了黑壓壓的一大群人。他過五關斬六將,經過重重考核,最終被錄取了。此時,小亮流下了激動的眼淚,心想:大亮,對不起,不要怪我,我實在不願意在農村翻一輩子土渣。

當天下午,小亮來到集體宿舍,卻發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他走上前一看,高興地跳了起來:"大亮,你們跟隊長借到錢了?"大亮搖搖頭說:"隊長哪肯借錢給我們?""那你是怎麼到省城的?"大亮長嘆一聲:"說來話長。"

原來,面對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大亮也不肯放過。當他看到小亮的紙條後,也不管自己有沒有錢,抬腿就來到了鎮上。見一輛客車來了,大亮二話不說便招手上了車。車子開了好一段時間了,售票員才過來問:"去哪?""縣城。"

售票員伸出手說:"三元。"大亮的心怦怦直跳:"不,不,不對吧,平時只收一元……"大亮故意裝結巴,想博取同情。

不料,售票員一聲斷喝:"停車!"只聽"嘎"的一聲,車停了,售票員站起來說:"到底是給錢還是下車?"眼看拳頭就要落在自己身上了,大亮只好下了車。所幸的是,此時客車已經駛出快兩站了。

就這樣重複了三次,最後一輛車離縣城只有一站了,大亮上車後,儘量躲在一個大個子乘客後面,但還是被眼尖的售票員發現了。好在這次是個年長的售票員,見他可憐兮兮的樣子,起了憐憫之心,跟駕駛員好說歹說,總算帶他到了縣城汽車站,可那時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

大亮跑到售票處一問,只有最後一班去省城的車了,而且乘客已經陸陸續續在上車了。之前的計謀再也不可能複製了,怎麼辦?

這時,大亮看見一個瘦弱的女人揹著一大包行李,步履蹣跚地向客車走去。

大亮靈機一動,趕緊上前幫那女人背起行李,然後一起向客車走去。到了車旁,大亮上了車頂,女人在下面將行李遞給了他,大亮說:"你上車吧,我會幫你把行李綁好的。"

女人以為大亮是車站的工作人員,便放心地上車去了。見沒人注意,大亮將自己埋在車頂的行李堆裡,用網兜兜好。就這樣,大亮總算來到了省城。

小亮聽完,慚愧道:"哥,是我不好,不該獨自一人拿走了錢。"大亮坦然一笑:"多虧你先走,要不,咱倆誰也到不了省城。"

於是,兩兄弟就開始在這機械廠上班了。機械廠的合同工每月工資只有十八元,若轉為正式工,工資就是五十元。因此,兩兄弟平日裡刻苦鑽研技術,憋著一股勁兒,爭取早日轉正。可每年轉正的名額只有十名,而且九名是國家戶口的合同工,僅有一名留給農村戶口。小亮頭腦靈活,學啥會啥,在全廠合同工技能大賽中,三次奪魁。大亮儘管十分刻苦,但只得了一次冠軍,他今年要想轉正,簡直比登天還難。

然而,到了年底,廠辦卻通知大亮去辦轉正。小亮心裡那個窩火呀,直接找到辦公室主任質問道:"你們沒弄錯吧,那是我哥大亮,我才是弟弟小亮。"

主任卻說道:"沒弄錯呀,我們找的就是大亮。"他抽出幾張報紙,遞給了小亮,"你好好看看,好幾篇都是報道大亮的,他這個人不僅技術過硬,而且人品好,特別懂得感恩,他不僅為自己贏得了他人的尊重,同時也為我們廠爭光了,讓這樣的人轉正,順理成章呀!"

原來,大亮進廠後,每月省吃儉用,直到第五個月,才湊滿了八元錢,直奔縣城汽車站。他找到車站領導,要歸還自己來省城的車費。後來,這事被省報的一名記者知道了,寫了篇報道登在省報上,之後又被省內外多家報紙轉載,這才引起了廠領導的高度重視。

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謹作為試讀鑑賞之用,五天內將自行刪除。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立即刪除,謝謝!

歡迎關注我,每天都有精彩故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