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西海岸新區全力打造“會展之濱”城市新名片

文/半島記者 李曉哲

圖/半島記者 孟達 何毅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好客山東的胸懷寫照,也是獲批國家級新區後西海岸廣納天下客的雄心壯志。自西海岸新區成立以來,新區充分發揮會展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功能,按照“整合資源、營銷城市、提升產業”的思路,全力打造“會展之濱”城市新名片,完善會展基礎設施,建立會展業發展政策支撐體系,精心策劃組織重大會展活動,努力推進會展與文化、旅遊以及高端產業發展緊密融合,積極搭建服務新區招商引資、招才引智、項目對接、產業轉型升級和對外文化交流合作的平臺,有效促進了區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從東亞海洋合作平臺永久落地,到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的成功舉辦,西海岸因會展聚焦全球目光,也因此成為迅速崛起的新型會展目的地城市,被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評為“2018年度中國十佳會展名區”。

全球視野謀劃

會展業全域開花

會展之濱精彩紛呈。如果說獲批國家級新區給了西海岸一往無前的勇氣,那會展產業的迅猛崛起讓西海岸擁有了更廣闊的事業。近年來,用全球視野謀劃會展產業,打造會展文化,高水平舉辦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等國際性大活動,剛剛結束的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全世界55個國家和地區的2600名代表參會,西海岸的名氣越來越大、人氣越來越旺。

文化的力量,體現在新區的文化氛圍、文化活力、文化創新和文化自信上,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會展之濱”作為西海岸重點打造的城市新名片之一,也越來越展現出其在文化引領上的作用。2016年7月,以“互聯互通、共享共贏”為主題的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黃島論壇開幕,正式啟動東亞海洋合作平臺建設,並且已連續成功舉辦三屆。東亞海洋合作平臺給了東亞各國人們友好對話的平臺,在航運等領域也締結了不少合作佳話;2018年6月,乘著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的東風,首屆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在新區舉辦,進一步促進上海合作組織各國人文交流;2018年8月,中國北方綜合規模最大、配套功能最齊的國際博覽中心——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投入運營,為“會展之濱”城市名片注入了新的動能;2019年6月,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大會在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舉辦……

應該說,西海岸會展產業逐漸壯大起來,無論是會展業巨無霸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還是紅樹林等酒店,幾乎每天都會有各個級別的會議、展出展覽舉辦,內容也涵蓋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人們圍繞不同的話題展開超越當前時空的對話,謀求更廣泛的合作和人們更好的未來生活。而作為近水樓臺先得月的西海岸,為這些會展提供國際級平臺的同時,也得以最早享受到其成果,越來越多的成果落地開花,為新區的發展助力。

如今當世界因各大會展聚焦西海岸的時候,又何曾想過這5年來西海岸的會展產業經歷了怎樣的蝶變過程。

其中,會展基礎硬件設施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為“會展之濱”名片打造提供了最為根本的保障。高端會展活動舉辦離不開專業會展場館及完善的會議會展接待酒店等配套服務設施,2015年10月,新區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中國中鐵建設青島世博城項目。2018年8月,青島世博城成功投入營運,結束了西海岸長期無專業會展場館的歷史。走進博覽城,人們會感嘆其宏偉的規模和先進的設施,更感嘆於它可以吸引的最前沿的能量。這個可容納6000餘個國際標準展位的博覽城代表了最先進的辦會設施水平,它附屬的會議中心面積3.3萬平米,可滿足高端國際會議辦會需求。

不單單是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西海岸越來越多的酒店讓各類會展有了更充分多元的選擇。目前,新區全區具有會議接待功能的星級與品牌酒店近30家,酒店內會議設施面積近10萬平米,全區星級、品牌酒店擁有客房超4萬餘間,日接待旅客住宿能力超8萬人次,形成了強大的會展服務接待保障能力。如今的會展產業在西海岸新區全域開花,帶動了一大批就業和產業鏈相關行業壯大。

政務服務保障完善

打造交流合作平臺

而為推動會展產業更好更快發展,西海岸還推出多項政策保障,會展政務服務保障機制基本建立。

新區緊密結合戰略定位和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先後制定出臺了《青島西海岸新區會展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青島西海岸新區全力打造“會展之濱”工作方案》,明確了新區會展的發展方向、發展目標和發展任務,全面開啟全力打造“會展之濱”新名片,建設會展經濟強區新徵程。為推動會展市場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調動市場主體參與發展會展經濟的積極性,以新區管委名義先後制定出臺了《關於促進青島西海岸新區會展業發展的意見》、《青島西海岸新區會展業扶持意見》等政策文件,對結合新區新興產業發展策劃組織的產業展覽和高端會議進行定向扶持。

同時,為推動會展活動舉辦便利化,成立了全區會展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出臺了《青島世博城會展活動營運保障工作方案》,全面整合公安、城市管理、綜合執法、交通運輸、商務、食藥監、衛計、市場和質量監督、外宣等部門的職能,實行“一站式”服務,做好政務服務保障,為重要會展活動舉辦提供政府公共資源支持。

“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會展經濟其實是平臺經濟,是為實體經濟(製造業、服務業、農業)提供展示交易、貿易投資促進、技術交流合作的平臺,是宣傳城市形象的窗口。會展產業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顯著標志就是會展與實體產業和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近幾年,新區主動對接新舊動能轉換、“一帶一路”、海洋強國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積極與國內知名會展策劃組織機構合作舉辦高端論壇和展會活動,以實現雙方合作共贏,先後成功策劃組織了國際納米科技大會、全球服務外包大會、青島海洋國際高峰論壇、全球大數據應用研究論壇、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青島軍民融合科技創新成果展、青島國際海洋技術與工程設備展(OI China)等較具影響的高端論壇與展會。發揮政策激勵作用,採用市場化手段引進了第九屆亞洲納米科技會議、第十二屆國際核反應堆安全學術會議、第20屆全國分子光譜學學術會議、第六屆中國(青島)鋰電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IEEE第14屆國際集成電路技術大會等一批高新科技產業品牌會議在新區舉辦,為新區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搭建平臺。結合醫療健康、旅遊、文化體育等相關產業發展,成功組織青島健康生活展、青島國際啤酒節、青島鳳凰島(金沙灘)文化旅遊節、克利伯帆船賽、夜間馬拉松等高端海洋文化旅遊節會活動,以節會活動為載體廣泛宣傳青島文化旅遊資源優勢和良好的旅遊環境。

據瞭解,2019年已確定14場大型展會將在青島世博城舉辦,總計展覽面積近100萬平米,對像世博城這樣一個較大體量的展館在投入營運僅一年內就承接這麼多的展會活動,這在全國新投入營運的展館中還是比較少見的。

統籌資源放眼籌謀

推動會展產業融合發展

西海岸以引進國際化、國家級、專業化展會項目為目標,加強與全國性商協會、知名組展商的交流與合作,針對性地做好展會招商工作,積極引進與新區重點優勢產業需求相配套的會展項目,爭取全國性大展大會在新區落地舉辦。

目前,西海岸已成功爭取中國教育裝備展、中國零售業博覽會、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亞洲農業與食品產業博覽會、國藥醫療展、家居軟裝展等全國性重要品牌展會落地簽約,為世博城在2019年展出面積過百萬平米儲備了充足的展會項目。

大型商業會議引進也取得積極進展,2018年全區共舉辦100人以上規模會議289場,其中千人規模以上會議68場,市外來區參會人數33萬人次,會議消費直接形成酒店營收超3億元,會議經濟拉動效應明顯。

為提升高端會展組織水平,西海岸積極走出去、請進來加強會展業對外交流合作。新區利用博鰲亞洲論壇白金會員單位身份積極參與博鰲論壇年會活動,自2012年始,西海岸新區每年都組織會展、商務、宣傳等部門的負責同志參加博鰲論壇年會活動,密切與博鰲論壇祕書處的聯繫,加強雙方在高端論壇策劃組織方面的經驗分享,推動論壇高級會員企業在新區佈局投資重大項目和利用論壇平臺做好對新區自身的宣傳。尤其是2017年、2018年青島西海岸連續兩屆在博鰲論壇年會期間面向參會的知名企業和全球主流強勢媒體舉行宣傳推介投資新區活動,在國際頂級論壇上發出了“投資青島,選擇新區”的聲音,使得青島西海岸獲得國內外極大關注,起到了較好的宣傳效果。同時,新區加強與全國性行業協會、國內知名會展企業聯繫洽談,開展精準營銷,積極宣傳推介西海岸新區優良的辦展辦會環境。2018年新區完成了4場會展專場推介活動,即2018年新區會展產業發展專家研討會、2018博鰲亞洲論壇新區專題推介活動和上海、北京兩場專題推介活動,並與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中國畜牧業協會、萬耀企龍、國藥勵展等知名會展機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促成了一批重要展會項目在2019年或2020年落地新區舉辦,打開了會展市場營銷新局面。

下一步,新區將進一步強化工作力度,構建措施全面、精準高效的政務服務支持體系,全面致力於會展舉辦便利化,營造一流的會展營商環境,重點圍繞海洋科技、高端裝備、智能製造、大數據與雲計算、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金融、文創產業、旅遊、現代農業等新興產業和青島特色優勢產業,聯手國內外知名展會策劃組織機構,大力引進培育相關產業題材展會或高端論壇,打造區域性或全國性行業標誌會展品牌,促進會展高質量發展,推動會展與實體經濟發展的融合,將新區打造成高端會展活動目的地,進一步擦亮“會展之濱”城市新名片。

亮點點擊

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

耀眼的會展產業之星

提到西海岸的會展產業,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必然無法繞開。從無到有,站在博覽城門前抬頭仰望宏偉的博覽城建築群,人們很難想象背後新區人付出了怎樣的努力。青島西海岸新區成立五年來,積極承接國家戰略,按照率先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勇於創新,開拓奮進,取得了輝煌成績。在這片充滿生機活力的開放熱土上,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項目從一粒種子落地生根,逐漸成長為枝繁葉茂的大樹,正是新區創業激情和實幹精神的寫照。

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項目入駐伊始,便確立了“為國家海洋戰略而來”的使命擔當,以青島市建設國際海洋名城為引領,對接西海岸新區的功能定位和願景目標,突出“品牌化、專業化、國際化、特色化”的發展方向,以會議展覽為引擎,著力打造集展覽、會議、酒店集群、商業、辦公等多業態於一體的城市發展新的增長極。項目一期部分於2018年8月投入運營,其中展覽面積20萬平方米,酒店集群客房1萬間,會議中心綜合體面積13.2萬平方米。全部建成後,將是中國北方綜合規模最大、配套功能最齊的國際博覽中心。

據瞭解,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項目在規劃設計之初,便將時尚概念融入其中,學習杭州舉辦G20峰會、廈門舉辦金磚會議的先進做法,借鑑APEC美國會場、澳大利亞會場等發達國家的設計理念,聘請全球知名的美國HHCP公司、國內頂級的設計單位中國建築設計院,突出時尚特色和傳承創新,進行高標準規劃設計。國際會議中心外觀設計採用絲帶狀鋪開佈置,在立面造型上引入海浪的流線型元素,寓意海上“絲綢之路”的北部起點,象徵著在搶佔“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先機的同時,積極引領西海岸新的時尚、新的活力、新的發展;室內設計將青島的海洋特色與傳統的琅琊文化有機融合,在形式上表現出如同海浪一般的流線造型,在風格上凸顯出琅琊文化鼎盛的秦漢時代特色。堅持美觀性與實用性緊密結合,內部設置二十多個50~6000平方米麵積大小不等的會議室,可承擔貴賓接待、各類會議、高端論壇、新聞發佈等功能,是東亞海洋合作平臺永久會址。會議中心設計方案在美國榮膺“2018年全球室內設計年度最佳公共空間設計大獎”。國際展覽中心由12個矩形展館組成,單館面積1萬平方米,地面承重3~5噸/平方米,可滿足各種大型機械類、裝備設施類展會的需求。整體設計採用當地歷史遺蹟“琅琊臺”為造型意向,通過東西、南北各長550米的十字展廊連接,分成4大展館組,每一組有3個展館組成,每個展館頂部為兩個“臺”狀造型,共計24個“臺”。該設計理念源於琅琊文化中姜子牙將“四時之主”封於琅琊臺掌管四季變化,由四季衍生成12個月,進而衍生出24節氣,每一個細節都蘊含著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時尚特色得到較好體現。

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項目投入運營以來,成功舉辦了青島健康生活節、軍民融合科技創新成果展、國際海洋技術與工程設備展、全國標準化軍民融合年會等一系列重大活動和重要展會,參展單位近萬家,參展參觀人數超過50萬人次,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西海岸新區打造“會展之濱”城市名片注入了新的動能。

青島市確立加快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和“學深圳、趕深圳”的目標,為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項目推進高質量跨越發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機遇。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將按照西海岸新區提出的“九個率先走在前列”的思路要求,也提出了五個“瞄準”的方面,努力打造成山東會展業的“新高地”:

瞄準國際市場,著力引進國際知名品牌展會;

瞄準行業“巨頭”,著力引進影響力超凡的全國大型展會;

瞄準自主創新,著力培育具有時尚特色的自有品牌展會;

瞄準創業孵化,著力打造享譽全國的現代會展產業集群;

瞄準綜合效應,著力擴大提升會展的“雙招雙引”功能。

中鐵·青島世博城必將成為西海岸新舊動能轉換的新引擎、招商引資引智的新平臺、城市形象推介的新名片、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的新品牌。

[來源:半島都市報編輯:芃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