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星海26天三提“商業銀行參與期貨市場”

期貨 銀行 金融 投資 金融界 2017-06-25

本報見習記者 杜雨萌

在近日召開的“2017中國財富論壇”上,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指出,目前商業銀行、保險公司、養老基金等參與期貨市場還有一些政策限制,要繼續積極與有關部門研究推動取消有關政策限制,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研究推進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其他金融機構有序利用期貨市場進行資產配置。

“期貨市場作為我國資本市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衝風險敞口,實現價格迴歸,提升銀行盈利能力,增強銀行核心競爭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顯著的積極作用。對於商業銀行來說,參與期貨市場交易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意義。”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江瀚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分析認為,一是實現銀行收益水平的提升。二是豐富與期貨有關的理財產品。三是為商業銀行本身業務提供風險對衝。

在江瀚看來,期貨市場的重要意義就是風險對衝,若商業銀行加入期貨市場,可以有效地利用期貨市場風險對衝的作用來降低風險敞口。

據記者瞭解,這已是方星海近一個月來第三次提出“推動商業銀行參與期貨市場”。除上述論壇外,方星海還在今年5月25日召開的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表示,目前中國正積極研究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市場,並積極研究金融期貨引入境外投資者的方案;隨後,他6月1日在人民日報發文,呼籲加快推進期貨市場改革創新。文章指出,要進一步優化市場參與者結構,積極推動商業銀行、境外機構投資者參與國內期貨市場。目前正積極與有關部門研究推進商業銀行參與國債期貨,以滿足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需要。

若未來商業銀行能參與到期貨市場,江瀚認為這會為市場帶來三方面影響:一是提升市場活躍度。對於中國現階段的期貨市場來說,由於市場的參與者不多,期貨市場的不少產品交易並不活躍,尤其是大宗商品期貨,商業銀行的加入可以激發期貨市場的活躍度,從而促進期貨市場的發展;二是提升期貨品種體系的建設,讓期貨市場向縱深方向發展;三是加速推進期貨市場的國際化程度。商業銀行尤其是大型商業銀行的業務很多都已經走出國門,但是中國期貨市場卻還沒能完全掌握國際定價權,但商業銀行的加入可以加速期貨市場的國際化發展進程,提升國際化程度。

雖然商業銀行參與期貨市場所帶來的積極意義眾多,但其面臨的阻礙仍然不小。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一系列政策限制中,最主要的限制仍然是分業監管體制,即商業銀行的監管主體是銀監會、期貨市場的監管主體則是證監會,一旦商業銀行參與期貨市場交易,那麼,金融風險的監管主體也應該在法律上予以明確。另外,在市場限制方面,目前國內商業銀行只能參與黃金、白銀期貨交易,還不能開展國內其他大宗商品的期貨交易,但是銀行的企業客戶和高淨值個人客戶利用商品期貨對衝風險和進行資產配置的需求十分強烈,因此,部分國內商業銀行不得不選擇到境外投資商品期貨市場,但此舉面臨的風險較大。

“總的來說,打破商業銀行參與期貨市場的障礙,根本在於重新構建相應地的金融監管體制,建立相對統一、相互協調的銀行和期貨市場的金融風險監管方式。”黃志龍稱。

(杜雨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