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河佈局綠色發展大棋局,“旅遊+”謀篇動能轉換

齊河佈局綠色發展大棋局,“旅遊+”謀篇動能轉換

從齊河黃河生態城空中俯瞰,一座雕樑畫棟、規制宏大的博物館群初見雛形,不久的將來,這裡將成為齊河的又一處新地標。

尚未竣工,早已蜚聲在外——

5月13日下午,全省新舊動能轉換項目推進會暨“雙招雙引”工作表彰大會觀摩團來到齊河,博物館群項目飽受好評。

5月25日,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李群到齊河縣調研文化和旅遊工作,博物館群依舊是必看項目。

事實上,以齊河博物館群為代表,齊河眾多文化旅遊項目已經崛起,在齊河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這個大棋局中,大力發展精品旅遊正成為重要一招。

大力度,保護性開發黃河北展區

不可否認,齊河發展旅遊具有天然的區位優勢。地處黃河下游北岸的齊河與濟南省會城市群隔河相望,這裡先天就得大城市產業輻射的便利。

便利的交通條件賦予了這裡得天獨厚的優勢。齊河黃河大橋、京臺高速黃河大橋、建邦黃河大橋等多座跨河大橋與濟南相連;京滬高鐵、京滬鐵路、京臺高速、濟聊高速、國道309等交通幹線縱橫交織。

早在2007年,德州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融入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戰略決策,齊河當仁不讓地成為德州南融的橋頭堡。

擁有優勢更要發掘優勢,順承優勢,齊河的主政者深諳此理。這不得不提起齊河對黃河北展區的開發利用。

黃河北展區位於齊河縣城東南,南臨黃河,橫跨濟南與齊河,總面積106平方公里,其中齊河境內63平方公里。區內大河、林海、溼地、溫泉、沙湖等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北展區是為預防洪汛和凌汛於1971年經原國家水電部批准,經過3年的努力而興建的黃河北岸新堤。2008年起,黃河北展區“解禁”了,這片尚未開墾的灘塗地迎來了發展大機遇。

儘管已經“解禁”,但是,黃河北展區的生態調養功能依舊是不可觸碰的紅線。談起開發,齊河黃河生態城溼地項目負責人李斐說:“並不是人為的去影響溼地,而是去人工維護,達到一個生態鏈的更加平衡。 ”

如何利用好保護好北展區這塊“寶地”?齊河選擇了順勢而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基於這樣的意識和理念,齊河錨定綠色發展戰略,發展生態旅遊正式落子。“創新發展、綠色發展才是齊河的優勢所在、潛力所在,才是齊河的金山銀山。 ”說到黃河北展區的開發戰略,齊河縣委書記曲鋒這樣認為。

大手筆,舉全縣之力打造黃河生態城

63平方公里的黃河北展區,讓齊河綠色發展充滿了想象,同時也考驗著齊河黨委政府的魄力。

對黃河北展區,齊河有著清晰的定位:這塊“寶地”要打造成齊河縣貫徹新發展理念、培育發展新興產業的重要平臺——建設黃河生態城。齊河累計投入了近億元,聘請專家以國際標準編制生態城系列規劃,明確了建設文化旅遊、高新技術、醫療健康三大發展板塊。“黃河生態城是齊河未來發展的最大空間。 ”齊河縣縣長滕雙興這樣描述黃河生態城的定位。

齊河把發展旅遊作為加速推動新興動能培育,全力實現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來抓,這從今年的齊河縣政府工作報告中可窺之一二。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齊河用了大篇幅精心部署了旅遊產業發展方向和措施:整合旅遊資源,完善旅遊大數據中心功能,加快遊客集散中心、星級酒店等一批配套設施建設;齊魯文化大觀園完成主體建設,齊河動植物園、黃河溼地、碧桂園溫泉中心投入運營,全力打造“住齊河、遊山東”的全省境外遊客集散地。推進“旅遊+”發展,瞄準文化、體育等新型消費市場,開發休閒度假、康體養生等中高端旅遊產品,提高旅遊綜合效益。成功創建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縣、全省全域旅遊示範縣。

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做強文化旅遊產業的多個項目就建在黃河生態城中。這裡已經於2010年11月被山東省政府批准設立為省級旅遊度假區,齊河又有了新的奮鬥目標:爭創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齊河確定了黃河生態城三分之一綠地、三分之一水面、三分之一建設的總體思路,並搶抓新舊動能轉換機遇,立足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一體兩翼、一軸兩廊”組團式佈局空間結構的重要“西翼”,思路升級,形成“藍綠空間70%以上、建設空間不超30%”的根本遵循,打造以綠為底、以水為魂、水綠交融的水城、綠城。

在齊河黃河生態城,總規劃面積3萬畝的齊河黃河溼地項目,規劃了1萬畝的提升改造保護區和2萬畝的原生態保育區,生態開發的意義凸顯。

大氣魄,優越營商環境引來旅遊項目集群

齊河佈局綠色發展大棋局,“旅遊+”謀篇動能轉換

不少人還記得,當年泉城海洋極地世界項目落戶齊河時,一度有人質疑項目的可持續性。畢竟,在人們固有的印象中,似乎海洋世界是沿海城市的專利。

2011年7月,經過兩年潛心打造,斥資10億元建設的泉城海洋極地世界開業,當年的旅遊收入就超過了4億元。

在開業儀式上,山東坤河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海鋒表示,泉城海洋極地世界是打造黃河生態城大生態旅遊區的第一步,標誌著齊河旅遊的發展掀開了新的篇章。也是在這次儀式上,李海鋒承諾,加快歐樂堡夢幻世界、水上世界、溫泉度假村等項目建設,為打造旅遊生態城、提高省市旅遊業發展水平,推進旅遊業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李海鋒的自信有著深刻的原因。“區位交通優勢是個先決條件,但當地政府將文旅產業作為主導產業,著力規劃引領,完善配套,優化發展環境同樣功不可沒。 ”李海鋒說。

泉城歐樂堡夢幻世界已於2014年營業,歐樂堡水上世界也於2017年營業,齊河野生動物園、齊河博物館群正在加緊建設,坤河公司在齊河的投資超過了200億元。

這正是齊河全力優化發展環境的集中體現。齊河將營商環境視為生命線,以環境的大優化促進大招商,項目從簽約到落地開工,由60天縮至15天。去年,為16家企業補辦各類手續22件,累計減免涉企收費3.1億元。

去年以來,僅推進文化旅遊的措施,齊河就相繼出臺多個實施方案。設立旅遊發展專項資金,成立國有企業齊河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負責全縣國有旅遊資源盤活、開發、經營,以及全縣旅遊公共服務設施、精品民宿、體閒風情街區、旅遊購物街區等旅遊配套體系構建;成立創建山東省全域旅遊示範縣工作領導小組,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為全域旅遊工作開展做好支撐。

而今在齊河,“旅遊+”這篇大文章正在展開。碧桂園溫泉綜合體、天房五星級溫泉酒店等項目相繼開工建設,望山生活研學基地、體育產業基地、會展中心等一批優質項目相繼簽約,“吃住行遊購娛與健閒體展”十位一體的旅遊產業體系加快形成。

記者 朱代軍 通訊員 段慧 石勇

(作者:德州24小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