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天龍八部》的喬峰,一個令人痛惜的悲劇英雄

我想很多的80後和90後很多都是看武俠小說長大的,當然我們讀的最多的就是武俠四大家“金樑古黃”的書。他們的書籍更是被多次翻拍成電視劇,由此可見他們的文學功底有多麼的深厚。

當然今天筆者所想寫的內容並不是認為哪部劇拍的最好,今天的筆者想寫的是金庸大師筆下的一個經典人物,喬峰。

和電視劇不同的是,小說裡面《天龍八部》剛開篇著重描述的對象是段譽。嚴格意義上來說段譽應該算是男主,喬峰是男二,可是隨著後續故事的展開,漸漸的段譽的主角風頭漸漸被喬峰給蓋過去了,外加上電視劇之中各種渲染喬峰,漸漸的我們總以為喬峰是天龍第一男主。

品讀《天龍八部》的喬峰,一個令人痛惜的悲劇英雄

但是相比於段譽的那種優柔寡斷,我更欣賞喬峰的那種豪邁更為令人神往。“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這句話在喬峰的身上展現淋漓,甚至燕趙豪傑在喬峰面前也會黯然失色,他可以真正稱得上是頂天立地。

他可以為了一個毫不相干的女子孤身一人勇闖聚賢莊大戰中原武林的英雄豪傑;他和段譽不過萍水相逢,當時的他已經是大名鼎鼎的丐幫幫主,而段譽則是一個初出江湖的毛頭小子,而這樣毫不交集的兩個人最後義結金蘭;當他聞聽丐幫眾人被一品堂俘虜時,他以德報怨孤身前往天寧寺欲救出曾經同甘共苦的這些兄弟。

但是與之相對的喬峰也是令人惋惜的,他領導下的丐幫一直立足於北方抗擊遼人,卻沒想到他自己本身就是契丹人;他為了追查帶頭大哥,卻誤中馬伕人奸計,失手打死了自己的平生摯愛;為平息戰火,他劫持了自己的結拜大哥同時也是自己的皇上,這一切都堪稱是悲劇,最終喬峰自感無顏立足世間於雁門關前自裁,結束了他豪邁又悲劇的一生。

寫到這筆者就順便解剖一下喬峰,細數一下他人生的幾個悲劇:

品讀《天龍八部》的喬峰,一個令人痛惜的悲劇英雄

第一個悲劇:身世悲劇

他的身世悲劇換一種說話或者也應該說是時代的悲劇,當時的契丹人和宋人不像今時今日一樣已經不分彼此彼此間親如兄弟,在那個遼和宋勢不兩立的年代,喬峰是契丹人的後裔這一點就註定了他的悲劇。

自澶淵之盟後,大遼和大宋締結了盟約,大宋花錢買宋遼和平,從此兩方在邊境線上沒有爆發過大的戰爭。

當時宋遼締結了盟約,其實邊境上的小摩擦還是有的,也因此兩方雖然號稱是兄弟之盟,其實暗地裡還是勢成水火的,而且最主要的一點,本來是屬於漢民族的幽雲十六州一直在大遼手裡,因此才會有後來的海上之盟。

喬峰自接任丐幫幫主之後,丐幫的活動中心一直在北方,喬峰常年在前線幫助大宋軍隊抗擊北方遼人和西夏人,因此喬峰在江湖之中也有“北喬峰”的稱號。

但是喬峰的過分完美引起了馬伕人的注意,自然而然的馬伕人愛上了這個蓋世英豪,可惜喬峰是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似馬伕人這樣的人又怎麼入的了喬峰的法眼呢?也由此馬伕人由愛生恨,最終和丐幫內部的野心家全冠清合謀,才有了杏子林那一幕。

被戳穿身世後的喬峰一度對自己產生了懷疑,而中原武林的群雄也在此之後開始對他的印象大加改變。他立馬從一個萬人敬仰的丐幫幫主變成了人人喊打喊殺的“武林公敵”,外加上武林中有野心之人的推波助瀾,喬峰幾乎可以說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

其實讀到你也會發現人心是很難測的,當喬峰一直在宋遼前線抗擊欲入侵大宋領地的契丹人之時,人們認為他是理所應當的。可是當他的身世被戳穿之後,他之前做的那些就一朝化為烏有,他們不記得喬峰對大宋的貢獻,就因為他契丹人的身份就否定了喬峰之前所做的一切。

而當他們發現喬峰的養父母和他的授業恩師意外亡故之時,這群所謂的英雄豪傑又和當年一樣,不分青紅皁白的往他身上潑髒水,就如當年他們聽信謠言在雁門關外做的事情一樣。他們懷疑的理由僅僅因為喬峰是契丹人,所以在這一點上造就了喬峰的悲劇。

品讀《天龍八部》的喬峰,一個令人痛惜的悲劇英雄

第二個悲劇:親手打死了摯愛

說起金庸筆下的情種,很多人都認為是楊過,他對小龍女至死不渝的那份感情也吸引力很多人,但是其實論深情程度,喬峰比之楊過也絲毫不差。楊過是一個浪子型的人物,雖然他對小龍女至死不渝,可是他卻欠下了很多的情債。而喬峰從始至終心裡只有一個人,對於阿紫,喬峰雖然和她朝夕相處,但是由始至終喬峰永遠只是把她當妹妹看,照顧她僅僅是因為阿朱臨死前的承諾。

其實筆者最心疼的一幕則就是喬峰在小鏡湖前打死自己的摯愛,那一掌打碎了喬峰一切美好的幻想,最終才有“塞上牛羊空許約”。

喬峰和阿朱的故事說曲折也不曲折,他和她初見於杏子林,那時他還沒有在意到她,杏子林之變後,他也因此被西夏人俘虜,喬峰秉著俠義精神救了她,從此他的印象烙在了她的心上。

後來她去偷經書之時,誤被當世兩大絕頂高手的掌力所傷,喬峰覺得此事和他有關,於是才有了喬峰大戰聚賢莊的那一場大戰。也正是這場大戰,才讓阿朱真正的對其死心塌地,也正是這場大戰喬峰收穫了自己的愛情,於是才有了阿朱在雁門關前苦等五天五夜。

品讀《天龍八部》的喬峰,一個令人痛惜的悲劇英雄

也因為阿朱的出現開始在喬峰人生最黑暗的時期有一盞火把照進了喬峰的心間,他們雖然相處時日很短卻已經彼此再也分不開了

可是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他急於報仇卻誤中奸計,也由此打死了這個生平最愛的女子,喬峰也因為阿朱之死也一度自暴自棄想要了卻殘生,可是對阿朱的承諾和父母之仇讓他不得不艱難的活下去。

正是因為對阿朱的感情讓他立誓終身不娶,所以當耶律洪基要賞賜他漢人美女時喬峰會說出“我誤殺了阿朱,此生不會再娶的。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國,千秋萬載,就只有這麼一個阿朱!豈是一千個一萬個漢人美女所比得了。”

喬峰和阿朱的感情令人嚮往也令人痛惜,失守打死阿朱是喬峰的終身遺憾也是他終身的痛,所以這也是他的第二個悲劇。

品讀《天龍八部》的喬峰,一個令人痛惜的悲劇英雄

第三個悲劇:性格的悲劇

天龍之中喬峰的性格我們大家都知道是怎麼樣的,堪稱義薄雲天。也因此他領導下的丐幫在武林之中口碑絕佳。雖然幫中有全冠清、白世鏡這樣的敗類,可是丐幫之中也有不少的英雄豪傑,這一點從少林寺大戰之中就可以看出,當時他離開丐幫已經多時,可是在丐幫之中還是有很多人念著他的好,當他出現之時還有人會喊他一聲“喬幫主”。

可是也正是他的性格讓許多別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全冠清和馬伕人多次合謀加害於它他也沒有殺他們,所做的僅僅只是斥責。

當丐幫中人被西夏人俘虜之時,他也沒有因而加恨他們,反而以德報怨的屢次拯救丐幫於危難之中。

他的這個性格讓人敬佩,因此喬峰雖然被逐出丐幫卻也認識了他的兩個好兄弟,雖然大宋無他立足之地可是耶律洪基卻對他青睞有加。

品讀《天龍八部》的喬峰,一個令人痛惜的悲劇英雄

可是隨著耶律洪基野心的不斷擴張,其侵略的野心愈發明顯。喬峰在邊境見識過宋遼之間的鬥爭之後知道如果宋遼開戰最終受害的還是黎明百姓,於是數次勸諫耶律洪基的舉動,可惜卻引起了他的記恨,最終才有大鬧遼國的一幕。

為了兩國的太平,喬峰劫持了耶律洪基換取了兩國的和平。由此耶律洪基下令:喬峰終身不許進入遼土。但是這個命令也因此讓喬峰最終身死雁門關,為何?

就因為喬峰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身為遼人卻劫持君上,是為不忠;但是倘若接受耶律洪基的命令南下侵宋卻又是不孝

所以喬峰自感無顏立足於世間,在進退兩難之中最終在雁門關身死,但是這對他來說也是一種幸運,因為他終於可以去天上找阿朱了。

品讀《天龍八部》的喬峰,一個令人痛惜的悲劇英雄

結局

總的來說,喬峰的一身是不幸的也是悲劇的,自幼生長在大宋的他就因為他的身份陷入了舉步維艱的地步;急於報仇卻誤中奸計打死了自己的愛人;為兩國和平,他劫持了自己的皇上把自己陷入了不忠的地步。

可是他也是幸運的,雖然他自幼失去了親生父母可是養父母也對他視如己出;雖然被丐幫驅逐卻得到了兩個患難與共的好兄弟;雖然他因為契丹人的身份遭到中原武林英雄豪傑的質疑,卻有一個真心愛他的女子在他最困難的時候走進了他的心扉之間。

但是就是這樣子的喬峰讓人讀起來津津有味,才讓人不得不讚嘆金庸先生的文筆,因為正是他塑造了一個蓋世英雄的形象,他也堪稱是金庸先生筆下“最完美的男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