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一點人情世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喬布斯 蘋果公司 英特爾 漢書 白衣渡江 2017-06-07

地至穢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無魚;故君子當存含垢納汙之量,不可持好潔獨行之操。

汙物之地往往滋生眾多生物,極為清澈的水中反而沒有魚兒生長。所以真正有德行的君子應當有容人度量,絕不能自命清高、孤芳自賞。

每天學一點人情世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漢書》中有句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意思就是說,河水太清澈了,魚兒就沒法生存;一個人太苛刻了,就很難交到朋友,沒人敢跟他打交道。凡事都有利弊,從一方面來說,水清本來是個好事,因為混濁的水會讓魚窒息。但水太清了,就不是好事。這需要從生態學角度分析。大魚需要吃小魚,小魚需要吃更小的水生物,最小的水生物需要吃水藻,而水藻類的微生物存在是不會讓水非常清的,也就是說如果水非常清了,就沒有水藻,而作為上級食物鏈的魚也就沒有食物吃了,沒有食物自然也就無法生存了。

在這個世界上,誰又能保證自己不犯一點錯呢?人與人之間總會有看法和思想的區別,對方不可能跟你的行為舉止一模一樣。畢竟,誰也不是誰肚子裡的蛔蟲!我們不能抱著自己那套標準嚴苛地去要求他人,總得容忍一些不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物。

每天學一點人情世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美國的喬布斯和沃茲是“蘋果Ⅱ”微電腦的開發者,他們的一個重要的合作者是馬克庫拉。其實,最初光顧喬布斯和沃茲兩位年輕人的並不是馬克庫拉,而是喬布斯的老闆介紹來的一個名叫唐·瓦爾丁的人。

當唐·瓦爾丁來到喬布的家中,看見喬布斯穿著牛仔褲,散著鞋帶,留著披肩長髮,蓄著大鬍子,不管怎樣看都不像是一位企業家。於是,唐·瓦爾丁就把這兩位奇怪的年輕人介紹給了另一位風險投資家馬克庫拉先生。

馬克庫拉原來是英特爾公司的市場部經理,對微電腦十分精通。他並沒有被喬布和沃茲的樣子“嚇壞”,而是先考察了喬布斯和沃滋的“蘋果Ⅱ”樣機。最後,馬克庫拉問起了關於“蘋果Ⅱ”電腦的商業計劃,而喬布斯和沃茲只精通於技術,對商業買賣一竅不通,所以二人面對馬克庫拉的提問,一下子面面相覷,說不出話來。但馬克庫拉並沒有因此失望,而是決定和這兩位年輕人合作,並出任董事長。

唐·瓦爾丁,就因為對喬布斯和沃茲的外表形象過於求全責備,而喪失了一個有可能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功機會。而馬克庫拉卻與他相反,沒有對喬布和沃茲求全責備,而是與他們進行了深度的接觸瞭解,所以他成功了,他抓住了人生中重要的機會。

每天學一點人情世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很多肯定和我們不是同路人,無論是志趣還是性格都與我們不合,甚至格格不入。但這些都不要緊,要緊的是他對我們的事業發展是不是有用。在這個時候,苛求完美不是一種正確態度。

不要強迫別人一定要跟自己相同,須知“方便有多門,根機有多種”;更不必要求人人都順從自己的意思,眼耳鼻舌各司其職,才能成為健全的有用之人。有了鐵路,再建一條公路,甚至再加高速公路,分工合作,才能發揮更高的功能。有人說:我們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蘋果,帶有各種各樣的殘缺,都有這樣那樣不如意的地方。確實如此,你必須讓自己接受這個事實。如果你過於追求完美,對人求全責備,那一定嚴重影響你的人際關係,就會沒有一個人敢跟你交朋友,你也將因此錯過成功和幸福的機會。

每天學一點人情世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有這樣一個禪學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古代有位禪師,一日晚上在禪院裡散步,突見牆角邊有一張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違犯寺規越牆出去溜達了。老禪師也不聲張,走到牆邊,移開椅子,就地而蹲。過了一會,果真有一小和尚翻牆,黑暗中踩著老禪師的背脊跳進了院子。

當他雙腳著地時,才發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父。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張口結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師父並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以平靜的語調說:“夜深天涼,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一個人的心能包容一個家庭,就能成為一家之主;能包容一個城市,就能成為一市之長;能包容一個國家,就能成為一國領袖。在現實世界中,幾乎每個成功人士都有容人的雅量,從而交到各個層面的朋友。當他遇到麻煩時,到處都有人主動幫忙,從來不會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這就告訴我們——朋友的缺點,你要寬容;伴侶的缺陷,你要容忍;同事工作能力低下,你要有一顆激勵之心。要知道,世間並無絕對的真理,沒什麼東西一定就是對,或者一定就是錯。所謂的對錯,只不過因為立場不同、角度不同,得出的觀點也就有所區別罷了。我們眼中看到的缺點或不可理解的事情,站在對方的立場看,很可能就是理所當然的。朋友對你說了謊,應先思量他是不是有什麼為難之處?或許就能體諒他了。若是不加思考就把醜話說出口,朋友想必是做不成了。對你,對他,都沒好處。

芸芸眾生,性格各異,你不可能喜歡每一個人,也無法讓所有人喜歡。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自己不喜歡的人嗤之以鼻或敬而遠之,這種做法其實是過於偏頗的行為,勢必對人際關係和事業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

如果你想獲得更多的朋友,就不要過於苛求完美,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一、對朋友生活、工作中的習慣要給予尊重。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作息方式、家庭背景,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習慣也不可能與你相同,所以,尊重別人的習慣應當是最起碼的要求。

二、不念人惡。就是說不要對朋友過去的錯誤耿耿於懷。朋友之間的矛盾,總會隨時間的流逝而減淡,抓住過去的恩怨不放是不明智的。忘記以前的不愉快,以後還會是朋友。

三、不責人過。就是不要責難對方犯下的小錯誤。《菜根譚》中說:“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這句古語告誡我們,攻擊別人的錯誤不可太嚴厲,一定要考慮對方的承受能力,否則雖然洩了一時之憤,但也破壞了人際關係。

每天學一點人情世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