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千字文 說文解字 文化 歷史 漢隸書舍 2019-05-09

大家知道,我們現在通用的漢字,起源於秦始皇時統一起來的漢字(篆字)。比較一下後,也許有人認為兩者之間似乎毫無關係。其實,前者是從後者經過二千多年的發展而形式的,是一步一步地簡化而來的。雖說篆字在今天已經很少有人用它了,但也不能說它現在已經毫無用處了。我們偉大的祖國曆史悠久,文化發達。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的大量文獻就是用篆字寫的。 你想,如果考古專家不識篆字,那他們怎麼能閱讀古代文獻,從而瞭解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情況,並把它們介紹給大家呢?另外,直到現在,人們使用的圖章也常常刻成篆字。如果你能從篆字直接認出圖章是誰的,不也是一種能力嗎?如果你參觀展覽時,看到一幅畫作非常好,想了解是誰的作品時,一看署名處只有篆字圖章,認不出,豈不掃興?

有人說,"習篆容易識篆難",習篆者大多數有這樣的體會。但我們最需要的偏偏就是"識篆"。識篆難,但也不是不能識。實際上篆書雖屬於古文字,但它和現代漢字是—脈相承的,是現代漢字的源頭。其中部分篆字直到今天都沒大變化,而那些變化大的多數漢字也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

和現代漢字一樣,篆字也是由一個或幾個部件(部首)構成的。如果能花點時間弄清並掌握常用篆字的部首與今日漢字部首之間的對應規律,那一定會對儘快認識篆字有不小的幫助的。篆字與真體字(也稱正體字)有較多的對應規律。簡體字是由真體字簡化而來,因此篆字和簡體字部首之間也有些對應規律。但篆書中有許多字的篆法獨特,和真體字相距甚遠,是不能用部首對應規律來加以識別的。還有些篆字原本與真體字是有對應關係的,但由於真體字簡化後,該篆字與對應簡體字也會變得相距甚遠,於是也不能用部首對應規律來加以識別。

另外,我們今天所使用的簡化漢字,是將真體字(也稱正體字)中較繁的字簡化了,其它的沒變。在簡化字中,有的部首與篆字有對應關係,有的則沒有。例如簡體字"馭"、"綬"、"設"中的部件"又"和繁體字中對應部件相同,沒簡化,這些簡體字中的部件"又"與篆字有對應關係。而簡體字"對"、"雞"、"漢"、"歡"、"鳳"中的部件"又"是由繁體字中不同的部件簡化而來的,是"多對一",這些簡體字中的部件"又"卻又與篆字沒有統一的對應規律。

大多數人只熟悉簡體字,至於它是由什麼繁體字簡化而來並不知道。這對於學認篆字來說,困難是會大一些。我在附錄一中,列出了部分常見簡化字部首與篆字的對應關係,也許能減輕你學認篆字的困難。

怎樣學認篆字?

第一,學認篆字要有所本。五十多年前,我初中時學刻篆字圖章,靠的就是一本四體千字文。如今,誰要是想學認篆字,不妨買一本真篆對照千字文或真草隸篆四體千字文。有了它,翻閱方便,攜帶輕便。

第二,如前所說,先弄清並掌握篆字部首與今日漢字部首之間的對應規律。本人利用《康熙字典》弄了一個部首篆真對照表(見附錄一)。熟悉了對應規律後,再利用附錄二,考考自己能不能看著篆字部首,想得出它所對應的真體字或簡體字的部首。

第三,辨似。即將篆體相近(如部件"支"和"攵")或真體相近(如"未"和"朱")的字放在一起(該例可在附錄一中查看),進行比較,辨認。

第四,將特殊篆字,如父、牙、花、鳥、烏、必、庚、康、焉、驚、學、頭等這些不能用部首對應規律來加以識別的篆字收在一起,以便硬記。

第五,注意同一個部件在一個字的不同部位可能有不同的篆法。例如部件"谷",作為一個字的左偏旁(如"欲")和作為一個字的右偏旁(如"浴"),篆法就有所不同。而部件"立"作為一個字的左偏旁(如"颯")和作為一個字的上部(如"童"),篆法幾乎完全不同(該例可在附錄一中查看)。

又如部件"阝",它是由兩個完全不同的篆字"阜"和"邑"變化而來的,二對一。在篆字中,如果看到它的一個部件是"阜"的篆體,那它對應的是今天的左耳"阝";如果看到它的一個部件是"邑"的篆體,那它對應的是今天的右耳"阝"。

第六,利用網絡下載篆字圖片作為學習資料也是不錯的選擇(見附錄三)。

第七,要學認更多的篆字,可查看《康熙字典》掃描版和《說文解字》掃描版。

附錄一 篆真部首對照表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附錄二 篆字部首試讀表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附錄三 從網絡下載的篆真對照圖片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學認篆體字(附篆真對照圖)

楊沂孫《篆書詩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