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黔西南,品種繁多的新鮮蔬菜,一年四季都能“敞開”吃。這些蔬菜從哪裡來?漫步各縣、市(新區)城郊及廣大農村,就能找到答案——隨處可見連片的綠意,那是規模大小不一的蔬菜種植基地,以及人家房前屋後的菜園。

黔西南州屬亞熱帶溼潤氣候區,常年平均氣溫13.6-19.1℃,平均降雨量1253-1577毫米,海拔在375-2207.2米之間,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熱量充足、雨量充沛、雨熱同季,立體氣候明顯,具有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氣候環境,是發展生態農業、精品農業、觀光農業的理想之地。

為此,州委州政府踐行新發展理念,把蔬菜產業作為全州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主導產業,將之與產業扶貧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密結合起來,用心用力用情抓好此項工作,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帶動廣大農民尤其是精準扶貧戶致富奔小康。

近年來,興義市為充分發揮土地效益,推動“三農”工作向前發展,以敬南鎮十里坪為核心區,在木賈、下五屯、烏沙、白碗窯、威舍、清水河、七舍等8個鄉鎮(街道)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在土地上做足文章,最終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

記者在興義市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敬南鎮十里坪核心區看到,處處綠意盎然,甘藍、芥藍、西蘭花、白菜……好一片充滿希望的田野。據興義市鴻鑫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陳孝娟介紹,該公司先後在敬南鎮十里坪、飛龍洞,木賈街道楓塘建了三個蔬菜種植基地,共計3000多畝,每年輪作20多個品種,總產量2萬噸,產值過億。產品80%銷往貴陽市及廣東省,20%通過設在興義的12個連鎖店向市民銷售,極大地豐富了廣大市民的餐桌。目前公司有7萬平方米大棚、一個育苗中心和一個冷鏈。三個蔬菜種植基地每天用工都在400人以上,這些人全部都是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就實現了就業和增收。

據瞭解,鴻鑫公司在穩步發展的同時,積極投入脫貧攻堅,依託於自身產業,帶動敬南鎮精準貧困戶發展生豬養殖、蔬菜種植、就業增收,堅持“企業主導、政府引導、分步實施”的原則,力爭短期內通過產業帶動和就業等方式,全面完成全鎮400多戶貧困戶的脫貧工作。具體做法是,對進入公司務工的精準貧困戶給予優惠,優先安排就業,而且吃住免費,每月保底收入不低於1800元,高的可達3000多元,目前解決了精準貧困戶、殘疾貧困戶46人就業。

育苗大棚內,90後敖成飛正在忙碌。他告訴記者,自己因為患小兒麻痺症導致身體殘疾,不能做重活。公司根據實際情況,安排他做較為輕鬆的育苗工作,每月平均工資2000多元。“這裡福利很好,又包吃包住,工作輕鬆還能學到手藝。平時我花銷不多,每月都能存1000多塊錢。相信在自己的努力下,一定能脫貧致富,早點把腿治好,還能娶個媳婦過日子……”敖成飛高興地說,比起以前的到處打零工,他很滿意也很珍惜現在的工作。

記者來到興義市烏沙鎮磨舍村南洞組,走進興義市明豔果蔬種植場,放眼望去,西葫蘆、花椰菜、包菜……生機勃勃,十多個人正在裡面忙碌,除草、施肥、打藥……據該種植場負責人劉當雲介紹,之前搞冷飲批發的他,賺了“第一桶金”後,積極響應政策號召,於2015年底回到家鄉,)以每畝每年780元的價格流轉了60多戶村民的近百畝土地,發展蔬菜種植。在種植場務工的,都是南洞組村民,部分是精準扶貧戶,每人每天的務工費為80元,每月至少務工20天。正在為蔬菜除草的郭佔敏是精準扶貧戶。她一邊勞動,一邊笑著告訴記者:“我今年45歲。我家的3畝地流轉到這個種植場,一年有2000多元的收入。我每個月平均在裡面幹25天,一年有兩萬多元的收入。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喲!哈哈哈……”她爽朗的笑聲,引得其他務工人員也跟著大笑起來。

記者在興仁市波陽鎮楊柳井村流水寨組黃花菜種植基地看到,50多名工人正在基地裡移苗、挖坑、栽種黃花菜,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楊柳井村轄區內麻沙河沿岸的土地空曠、氣候低熱溼潤,適宜發展規模產業,但長期以來受交通不便的制約,產業形不成規模,導致流水寨組125戶農戶中就有7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今年,在興仁市脫貧攻堅減貧摘帽大決戰中,一條長5公里的通組路打破了制約楊柳井村產業發展的瓶頸。興仁市結合該村實際,採用“村兩委+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勞動務工、入股分紅、示範帶動種植等方式,一期規劃種植黃花菜300畝,以期拉動全村36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增收。

據介紹,該村將充分利用山地資源,通過示範引領、培訓農民、技術服務等方式,帶動農戶不斷擴大規模,將黃花菜打造成為該村增收的支柱產業。

而在貞豐縣龍場鎮對門山村,松花菜種植基地也是一片繁忙景象,近百人正在拉廂、覆膜、種苗。為進一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該村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創新“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村惠農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投資70萬元,在村裡流轉了200畝土地發展松花菜種植,掀起了種植熱潮。

據瞭解,該基地預計每畝可產松花菜6000斤,基地預期總產值可達240萬元。公司派技術人員駐基地進行技術指導,並在採摘後進行保底回收,大大降低了種植風險。種植成功後,該村將擴大種植面積,帶動全村92戶貧困戶共同發展。

2018年9月以來,普安縣青山鎮百信農業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與農戶抱團發展,採取“公司+農戶+基地”運作模式,在青山鎮老地、水橋、陳家寨、龍潭口等地發展優質白菜900畝,覆蓋20戶種植大戶,平均畝產可達8000斤。目前,優質白菜已陸續上市,保底價約0.4元/斤,除去農戶成本,每畝可實現收入2600元。

近年來,義龍新區積極引導、多方幫助組建各類種植專業合作社,引領農業產業化發展,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現代農業種植髮展模式,通過土地流轉、示範帶動、政策扶持、技術指導等措施,著力打造現代高效生態蔬菜農業產業。目前,該區種植的4萬畝蔬菜已陸續上市銷售。

……

這是黔西南全面推行“五步工作法”,牢牢把握“八要素”,充分尊重群眾意願,充分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深入開展脫貧攻堅“春風行動”取得的階段性成績。

據統計,我州目前已建成冬春早熟蔬菜產業帶、夏秋蔬菜產業帶、常規蔬菜產業帶和特色蔬菜產業帶等具有區域特色的蔬菜產業帶,形成了以時令、夏秋和特色蔬菜為重點早熟和次早熟蔬菜為補充,主要產品週年循環,各區域不同類型基地互補優勢的格局。目前,全州蔬菜種植面積147萬畝,總產量246萬噸,總產值82億元,帶動貧困人口7萬人。其中,已認定無公害蔬菜基地33個,共10萬餘畝,已獲得無公害蔬菜產品認證21個。另有蔬菜加工企業10餘家,建成了安龍縣金州出口蔬菜農業示範園區等7個省級農業園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