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大清銅幣在收藏界廣受追捧

錢幣 清朝 光緒 收藏 千里追凶 千里追凶 2017-10-24

大清銅幣鑄造工藝精細,收藏價值極高,因存世量極為稀少,導致當代銅圓收藏愛好者每每以搜尋不同版式銅圓為最大樂事,偶有新版式銅圓發現,則欣喜若狂。清代銅圓版式繁多,尤以戶部大清銅幣為最,在收藏界廣受追捧。從藏家和市民的接受程度看,預計後期大清銅幣的價格還將上漲。

戶部大清銅幣在收藏界廣受追捧

“大清銅幣”當十銅圓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鑄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鑄銅圓,皆在其正面中央鐫刻陰文或陽文省名簡稱。計有:1、中央戶部;2、直;3、吉;4、奉;5、汴;6、鄂;7、湘;8、川;9、雲;10、滇;11、川滇;12、贛;13、閩;14、粵;15、浙;16、蘇;17、皖;18、東;19、寧。其中,吉字最少;川滇、雲字次之;滇、贛、蘇、浙、東字再次之。

戶部大清銅幣在收藏界廣受追捧

這枚大清銅幣,直徑:2.7cm,重6.49g 大清銅幣丙午“戶部當制錢十文”。正面中心鑄一陰文“鄂”,外環鑄“大清銅幣”四字及珠圈,上緣鑄“丙午”、下緣鑄“當制錢十文”五字,兩側為“戶”“部”兩字。背面為蟠龍祥雲圖案,外圈為光緒年造。神龍紋路依舊,如刀刻所成,鑄造工藝神乎其技,且龍身紋路精美,並有雲海襯托,威風凜凜。

清朝銅幣版式繁多,多位清帝在位時發行過銅幣來作為流通貨幣,銅幣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使交易逐漸便利起來。

此枚銅幣鑄造工藝精湛,字體、圖案都符合當時的鑄造特徵,齒邊等使用痕跡明顯,包漿滋潤,極具收藏價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