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比隋朝長命,可為何打仗時楊廣能湊齊百萬人,但咸豐帝卻不行

在古代中國的封建時期,行軍打仗是歷代王朝時常做的事情。而在以冷兵器為主的古代戰爭中,雙方不是在比拼武器的先進程度,而是士兵的多少。通常軍隊的規模越大,能獲得勝利的可能性也就越高。雖說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但在漢唐時期,中國的人口並不算龐大,而會在明清的時候才抵達了巔峰。按理說,人口越多,能夠召集的士兵就越多。但在明清之後,卻出現了人口和軍隊成反比的狀態。秦朝末年,劉邦攻打西楚時,尚能派遣56萬的軍隊;赤壁之戰,曹操的軍隊高達80萬人;而隋煬帝楊廣為彰顯國力,攻打高麗時,派遣出的軍隊甚至高達百萬。而大清比隋朝長命,但為何在打仗用兵之時,楊廣能湊齊百萬軍隊,但咸豐帝卻不行呢?

大清比隋朝長命,可為何打仗時楊廣能湊齊百萬人,但咸豐帝卻不行

軍隊召集數量在明朝就有了明顯的衰敗趨勢,袁崇煥領軍與後金戰鬥時,士兵只有將近10萬人,而後金甚至連8萬都不到。後來大清一統江山,但後期卻故步自封,致使落後於世界的發展。但在康乾盛世的鼎盛時期,清朝理應積累雄厚的軍隊實力。但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外賊踐踏京城之時,清朝卻只派遣了不到3萬人前去打仗。不過與英法聯軍相比,清朝的軍隊卻足足比敵方多了2萬多人。但是清軍還是慘敗了,可即便清朝武器的科技程度不夠,最起碼可以湊足士兵人數,以人海戰術震懾對方。即便隋煬帝昏庸無道,卻還是能夠湊足足夠的兵力,可咸豐帝為何連這點都做不到?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大清比隋朝長命,可為何打仗時楊廣能湊齊百萬人,但咸豐帝卻不行

首先,每個朝代的制度是有所不同的。在春秋戰國時期,有這樣一個制度叫做民軍制。也就是說當時的家庭要至少出一位壯丁,在需要戰爭的時候能夠隨時派遣,這名壯丁要充當軍隊的“正卒。”剩餘的男丁,也要隨時做好準備,做好戰事的後勤工作,這些人被稱之為“羨卒。”秦漢時期,也有屬於自己的軍隊制度。秦朝要求年齡達到17歲的男子強制服兵役,漢朝則是20歲,這種制度叫做徵兵制。而隋唐時期則是府兵制,軍隊的組成主要是田間耕種的農民。這些好處的益處就是,這些服兵役的百姓基本都是農民,他們不僅要完成日常的耕種任務,也要抽出時間進行軍隊訓練,以便隨時進行戰鬥。這樣既保障了生產力的可持續性,又保證了國家的徵兵效率。而且國家還能省下一大筆錢,因為這些農民作戰時的武器是需要自己準備的。

大清比隋朝長命,可為何打仗時楊廣能湊齊百萬人,但咸豐帝卻不行

不過弊端就是,這些士兵的戰鬥力並不高,畢竟他們沒有接受系統的軍事訓練。但到了宋朝之後,國家的軍事儲備開始職業化和專業化。這些士兵需要日常在兵營進行訓練,可以說當兵便是他們的職業。但士兵專注訓練,便不能分心去耕種。國家為了保障他們的生活,還會定期給他們發工資。到明清之後,這些士兵的工資也越來越高。因此,士兵的訓練規模比起隋唐時期也會大大減少。畢竟籌備百萬的軍隊,也就意味著國家要準備龐大的財產。照這樣下去,國庫遲早會空虛。因此後續的士兵規模雖然減少了,但戰鬥力和專業化程度卻明顯提升。

大清比隋朝長命,可為何打仗時楊廣能湊齊百萬人,但咸豐帝卻不行

筆者認為,咸豐帝之所以無法像隋煬帝那般召集百萬軍隊,主要原因是制度的問題,而並不是咸豐帝沒有號召力。但歸根結底,還是清朝後期的過度沒落。毛主席曾言:“兵貴精,不貴多。”也就是說軍隊要注重整體質量,而不要一味地注重數量。宋代司馬光也曾言:“養兵之術,務精不務多。”培養一百個精兵,遠比號召一千個沒有接受過系統訓練的士兵,要強悍許多。隋朝的開國功臣韓擒虎,當年便是率領了五百精兵便剿滅了陳國。當年虢亭之戰,劉備率領了將近70萬的大軍,陸遜只帶了五萬人,最後劉備卻輸了。相反,如果軍隊規模龐大,士兵的戰鬥力薄弱的話,反而會削弱打仗的效率。不僅如此,還會給後勤部帶來額外的負擔和壓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