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富貴”一個“錢幣”之差

錢幣 光緒 紀念幣 清朝 童年趣事 2017-05-06

光緒29年(公元1903年)鑄, 目前,但幾乎都是論述新中國成立後發行的各種現代幣,尤其是以近幾年發行的流通紀念幣為多。光緒元寶,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錢幣之一。由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入英國鑄幣機器鍛造銀元和銅元,以後各省紛紛效法。共有十九個省局鍛造,除中央戶部,當地省所鑄銅元,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貧窮”“富貴”一個“錢幣”之差

吉林省造光緒元寶

“貧窮”“富貴”一個“錢幣”之差

北洋造光緒元寶

民國三年版正面為袁世凱側面像,上列"中華民國三年"。"年"字後沒有"造"字,其他年版都在"年"字後面有一"造"字。邊齒辯偽。真幣邊齒平整,大小一致,齒深深淺一致;假幣邊齒則不工整,深淺不一,邊齒歪歪扭扭。
“貧窮”“富貴”一個“錢幣”之差

民國八年造袁大頭

“貧窮”“富貴”一個“錢幣”之差

民國十年造袁大頭

雙旗幣這種銅元的幣名很明確,就是“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憑證錢幣珍藏界的一樣平常共識,對一種錢幣,應該把可以明確幣名或顯示錢幣最主要特徵的一面稱為“面”,而把其相對的另一面稱為“背”,據此我們應該把此幣最能區別於前朝銅元,並具有鮮明的劃時代革命和前進意義的有“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以下簡稱開國紀念幣)字樣的一面稱為面,而把其對應記值的另一面稱為背。“貧窮”“富貴”一個“錢幣”之差

民國造古錢幣

“貧窮”“富貴”一個“錢幣”之差

民國造古錢幣

運營收藏公眾平臺:170-7102-2938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