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溥儀不退位硬扛的話,歷史會往什麼方向發展呢

1912年2月12日,對於清朝貴族來說,這天並不是什麼好日子。因為在這一天,年才6歲的中國最後一位皇帝退出了中國這個政治舞臺。其實嚴格的說來,6歲的溥儀肯定屁事都不懂,給他拿主意的還是以隆裕太后為代表的滿清貴族們。人能把手裡最大的權利心甘情願的交出去只有兩種可能,一是得到了更大的權利,二是不交出來就連自己的命都得搭上。隆裕太后和溥儀這孤兒寡母面對的明顯是後者。革命黨的步步緊逼,袁世凱的咄咄逼人,為了保命也只能如此了。

如果溥儀不退位硬扛的話,歷史會往什麼方向發展呢

要不是到了山窮水盡單位地步,誰也不會這樣做啊。但其實滿當時清政府除了袁世~凱的北洋軍之外還是有忠於自己的軍隊的,總數在60多萬左右,擁有這麼龐大的軍隊數量,卻為何選擇了投降呢?如果當時的隆裕皇后突然慈禧上身,決定不投降拼死一戰的話,清朝有沒有可能改變歷史走向呢?其實要搞清楚件事也很簡單,清廷不退位,那隻能跟武昌起義軍死磕,而死磕不在乎兩種情況,要麼輸,要麼戰敗。

如果溥儀不退位硬扛的話,歷史會往什麼方向發展呢

既然死磕,就要了解一下晚清雙方軍事實力的對比了。要說當時最厲害的武裝並不是起義軍,這點毋容置疑的,當時升允手裡的大部士兵都調去四川,但當起義爆發波及到西安的時候,升允雖然一時不敵,但逃出西安城之後,很快就集結了舊部,連連攻下被革命軍掌控的十多個城市,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清軍要是和革命軍死磕的話,也未必能夠戰勝清軍部隊,甚至被擊敗也不得而知了。最後升允面對倒戈的袁世凱軍隊的攻擊和威脅之下,最後也無可奈何。

如果溥儀不退位硬扛的話,歷史會往什麼方向發展呢

這裡也就說明了,當時能掌控全局的,最厲害的部隊就是袁世凱手裡頭的北洋軍了,但當時的軍隊領導權已經不在清朝手裡了,這隻軍隊被袁世凱當成自己的私人武裝掌控在自己手裡。這裡假如清朝不退位死磕的話,袁世凱很有可能會發動兵變,這樣一來,紫禁城裡的清廷勳貴們得犧牲流血一波。而且到了這種境地,清朝皇室一個也不會剩下。而如果袁世凱擁兵自重,坐山觀虎鬥的話。清政府就算能抵禦革命軍,但大概率也是兩敗俱傷,最後還是會被袁世凱給撿便宜。

如果溥儀不退位硬扛的話,歷史會往什麼方向發展呢

所以面對當時的情況,清勳貴們絕對是討論過的,反正無論如何天下都會掉到袁世凱手裡,因此面對袁世凱的逼宮,皇室和選貴們也只好妥協,選擇迫簽署《退位詔書》,因為這就是最好的選擇了。就算我們往最後的方面去假設,假設袁世凱逼宮不成選擇架空皇室南下打擊革命軍,並一舉擊潰革命軍。

如果溥儀不退位硬扛的話,歷史會往什麼方向發展呢

但當打敗革命軍之日,清廷也絕對是被袁世凱左右的敗亡之時,而且毫無例外的,袁世凱會找理由血洗清朝的統治階層,按照歷史上的事例來看,很可能清朝勳貴到頭來就剩溥儀一個皇帝罷了。所以說,袁世凱逼皇帝退位,其實是有功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