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一帶一路”優勢,憑祥農產品加工業進入井噴期!

憑祥作為廣西與東南亞貿易的重要銜接點,其農產品進出口也迎來了轉型升級的重要窗口期,以下是筆者整理區域經濟數據,以一帶一路政策發展的契機為背景後,提出關於憑祥農產品加工業如何行之有效發展的四點措施。

第一,利用邊境城市的優勢,以憑祥口岸為重要著力點,重點發展“口岸+貿易加工”。二零一八年,憑祥貿易進出口總額高達975.8億元,同漲18.37%,約佔全區23.5%,總量高居自治區縣域第1;中越邊境小額進出口貿易總額576.8億元,同漲11%,約佔我國2成,繼續保持我國領先水平。其中主要以農產品的進出口為主,特別是水果外貿總量高達245萬噸,成了我國水果外貿進出口第1大市。因此憑祥具有農產品加工的最好原材料,並且具備港口優勢,但是憑祥市的農產品加工率一直較低,因此需加快邊境食品加工產業園區的建設,利用好口岸進出口方便,農產品需求量大的優勢,推動憑祥口岸從單一的“通道經濟”向多元一體的口岸經濟轉變。

借“一帶一路”優勢,憑祥農產品加工業進入井噴期!

第二,培養一批具有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提升農產品加工業產業集中度,發展區域內的農產品特色品牌。市場的集中度反映了某一產業中,少數企業控制市場份額的程度指標,市場集中度高的則競爭力弱,而憑祥市市場集中度極低,並且缺少像“雙匯”、“良品鋪子”這樣讓人耳熟能詳的品牌,而憑祥一直是廣西乃至全國水果進出口份額最大的市,2018年上半年憑祥進出口水果總額更是以1.2倍的高倍速增長,總額高達26億人民幣。因此憑祥市不缺進行深加工的原材料,不缺消費的需求量,而是缺乏地方別具特色的品牌,缺乏增強輻射帶動農民增收的能力的龍頭企業,因此要通過兼併、聯合、參股、重組等方式,引導企業整合資源成為規模化的行業領軍,並且政府要鼓勵龍頭企業與農場的合作,建立緊密的利益聯合機制,使水果樹搖身一變成為“搖錢樹”,馬鈴薯成為“金蛋蛋”。

借“一帶一路”優勢,憑祥農產品加工業進入井噴期!

第三,藉助“中歐班列”,提升農產品加工業產業的進出口優勢。2018年3月中旬,憑祥開往河內的一列“中歐班列”正式運行,從憑祥口岸到河內的時間縮短到10個小時,這給憑祥進出口提供了極大的便捷,另一方面,也大大簡化了進出口的手續,方便通關,並且減少了邊際成本,憑祥作為邊境口岸,進出口產品的需求量十分巨大,憑祥藉助運輸的優勢,可以促進農產品加工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同時可以與東南亞國家如越南合作建設農產品加工產業區,如鮮果加工區、豆製品等等, 這樣才能更好地藉助“中歐班列”提供的更多機會,更好地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借“一帶一路”優勢,憑祥農產品加工業進入井噴期!

​第四,農產品加工業與大數據和互聯網等新一代的信息脣齒相依,不可分割,現如今憑祥市的科技人才和科技設備都比較欠缺,尤其在冷鏈物流方面,蔬果因為缺乏預冷的設備,導致蔬果在摘取到運輸這一段的距離損耗過大,保質期較短,因此憑祥市應當投入資金,適當加快冷藏冷凍設備以及農產品加工設備的發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