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馬利翁效應:優秀的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期望和讚美能夠產生奇蹟。——皮格馬利翁效應

傳說,在一個古老的部落裡,有一個婚姻傳統。要用牛做求婚的聘禮,最少一頭,最多九頭。

一個年輕人,帶著九頭牛,要娶酋長的大女兒。酋長覺得自己的大女兒,長得太平庸了;而小女兒則聰明美麗。

於是,酋長對年輕說:“迎娶我的大女兒一頭牛就夠了。你若用九頭牛,那就迎娶我的小女兒吧。”

可年輕人堅持要娶他的大女兒。

一年後,酋長來到了大女婿的家裡,正好趕上舞會,一個美貌的女子正在唱歌。

酋長問道:“這個美麗的女人是誰啊?”

大女婿回答道:“她是您的大女兒啊!”

酋長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女婿告訴他:“您沒有發現她的潛質和美麗,認為她只有一頭牛得出價值,而我相信她值九頭牛,就以這樣的價值來珍愛她,所以她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成為了現在的樣子。”

期望和讚美會產生想象不到的奇蹟,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效應:優秀的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一些情況:

當孩子興沖沖地拿著獎盃回家時,迎來的是父母輕飄飄地一句:“得了第三名,有什麼好高興的,等拿了第一名再說!”於是你的滿心歡喜,變成了難過。

當妻子換了個髮型,買了一件女神同款的裙子打扮後,丈夫視而不見,反而笑話你:“人家穿是女神,你穿就是女神經。”雖然,只是調侃之語,心裡依然難免鬱悶。

當員工完成了月度任務的時候,期望在總結會上得到表揚,卻被領導狂批一頓:“給隔壁部門的比,你差得遠了!”儘管與別人相比有差距,但進步得不到表揚,還是難免失落。

縱然有人說,“打擊教育”才能讓人勝不驕,然而你知道嗎?我們在內心深處總是渴求他人的讚美、期待與信任。

皮格馬利翁效應表明,讚美和期望往往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充滿期望的讚美,能夠使人更加自信;而消極的批評、暗示,則容易讓人失去前進的動力。

那麼在孩子的成長中,老師、家長們要如何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來教育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呢?

首先,誇獎與鼓勵孩子,引導他們找回自信

面對孩子的缺點,積極的、正確的鼓勵,能夠幫助他們樹立自信。

清代教育家顏元說過:“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

每一個孩子都不是完美的,面對他們的缺點,要找到閃光之處,進行引導和鼓勵,更讓他們面對缺點能夠更加的開朗和自信。

而父母和老師如果能在適當的時候誇孩子、鼓勵孩子,給他們積極的讚美與表揚,孩子就會更加的自信。

遼寧一年級的小男孩王開禹,喜歡唱歌,但卻常常跑調。但他的一段唱歌小視頻在被音樂老師放到網上後,點擊量卻超過了6億次,甚至被原唱張傑點贊。

皮格馬利翁效應:優秀的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視頻中,王開禹隨著歌曲節奏不斷搖擺身體,一邊打著節拍,一邊嘶吼、搖頭;那全身心投入地激情,顯得自信可愛。

儘管跑調了,但這“靈魂歌者”的狀態,這自信的氣勢、投入的狀態,卻儼然有大明星演唱會的氣場!

皮格馬利翁效應:優秀的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面對王開禹的缺點,老師沒有進行嘲諷和打壓,反而給予了積極的引導。

王開禹的老師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

“他唱歌確實跑調,但是要給他更多的空間去展示。如果我現在要對孩子說,你唱歌跑題。你以後可要小點聲唱。如果我要這麼去說的話,這孩子可能一到六年級都不會在唱歌了。”

老師的讚美和期望讓更加的開朗和自信,也許長大成人後,王開禹不會成為歌星。但樂觀的態度、良好的自信心,能夠讓他成長為一個敢於追求夢想的人。

有人曾說過:“鼓勵與讚美能使白痴變天才,批評與謾罵能使天才變白痴。”

在孩子的心智不夠成熟的時候,往往老師的一句表揚,能讓他們更加願意表現自己,也更願意努力達到老師的期望。而在某方面受到老師漠視或者嘲諷、打壓後,學生就有可能失去學習的興趣,甚至有可能一蹶不振。

所以縱使你的孩子是後勁生,也請不要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作為孩子最信任的父母與老師,我們應該做的是尊重他們的每一次努力,鼓勵他們的每一個奇思妙想,用積極的讚美與期望,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缺點與不足,找到自己的閃光之處。

其次,避免負面的暗示和指責,不要讓孩子變得自卑

負面的評價和言語指責,會讓孩子的內心更加的自卑。

著名的心理學家傑絲雷爾曾說道:“稱讚對溫暖人類的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沒有它,我們就無法成長開花。

著名的作家三毛,因為家庭的原因,在童年時期是有些自卑的,她在內心深處十分渴望來自父親的讚揚。

成年後的三毛曾在一篇文章裡給父親寫過一句話:“我一生的悲哀,並不是要賺得全世界,而是要請你欣賞我。”

後來三毛的父親看到了這句話,留言寫道:“深為感動,深為有這樣一株小草而驕傲。”

而已經成名多時的三毛卻被這句話感動到落淚,後來她在另一篇文章裡迴應這件事情說:“等您這一句話,等了一生一世,只等您——我的父親,親口說出來,掃去了我在這個家庭用一輩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虛。”

三毛父母的指責,讓她一生自卑。可見,孩子在內心深處對於父母的認同和讚美是多麼的渴望。

皮格馬利翁效應:優秀的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因為來自父母的讚美,能讓孩子感覺自己獲得了支持,有了前進的正能量。也會讓他們覺得自我價值得到了肯定與尊重,能夠支撐孩子們變得更加自信,對未來也充滿了希望,變得更加積極與樂觀。

尤其是,人們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來潛意識的影響,雖然外表看不出來,但是潛意識裡別人對我們的評價卻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我們對自己的認知。

孩子在不成熟、三觀還沒有樹立的時候,對自我的認知與肯定,基本是受父母評價影響的。

如果父母對於孩子常常使用侮辱行的言語教育,則會讓孩子變得非常自卑,比如,在教育孩子中,下面的這些談話要避免使用:

“你笨死了,簡直跟豬一樣!”

“這個題目昨天就講過了,你怎麼就是記不住,你的腦袋是吃屎了嗎?”

“你怎麼就知道吃,我養只豬還能賣錢,養你簡直浪費糧食!”

家長的這些指責,都帶有負面的心理暗示,孩子如果長期處在這種語言暴力的環境中,很難產生自信,反而會因為父母的暗示,變得更加自卑。

積極的期待和正面的讚美,會讓孩子朝著更優秀的方向前進;而負面消極的言語,則打擊他們的自信心,甚至讓他們自暴自棄,向著更差勁的方向走去。

再次,表現出對孩子未來的積極的期望

積的極期望,往往能促使一個人成為他被“期待的樣子。”

皮格馬利翁效應中的“期望”是指:人們往往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來自他人潛意識的影響,當你給予他人某種期待時,對方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你的影響,久而久之便會成為你期待的樣子。

簡單來說就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很多孩子,可能被同齡人的優異打擊,為自己的笨拙而哭泣,對自己沒有信心,對未來沒有期望,不相信自己能夠最好某件事,更不相信自己能夠出色的完成任務。

這個時候,父母面對孩子,就要表現出對他們的未來抱有極大的期待,相信他們能行,用言語鼓勵他們,用行動支持他們,更要表現出:“你們就是世界上最棒的孩子”的樣子。

皮格馬利翁效應:優秀的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美國著名成功學戴爾·卡耐基自小喪母,他變得調皮搗蛋起來,連他的父親都認為他是個壞孩子。甚至在他再婚的時候,警告他的新婚妻子說:

“以後你可千萬要提防卡耐基,他可是全鎮公認的最壞的孩子,說不定哪天你就會被這個倒黴蛋害得頭疼不已。”

而卡耐基也對繼母充滿了敵意,畢竟在9歲小孩的心理,繼母就是惡毒的代名詞。

但他的繼母面對“壞孩子”卡耐基,卻沒有指責打壓,而是微笑著撫摸卡耐基的頭,然後打趣丈夫說:“你怎麼能這麼說呢?你看哪,他怎麼會是全鎮最壞的男孩呢?他應該是全鎮最聰明最快樂的孩子才對。”

就是這句話深深打動了卡耐基,在他過往的九年人生裡,從來沒有過人對他說過這樣的話,也從來沒有人相信他是個聰明的好孩子。

因為這句話,讓卡耐基和繼母建立了友誼,也是這一句簡單的讚美,成為成為激勵他的一種動力。為了成為繼母口中:“全鎮最聰明最快樂的孩子”,卡耐基開始努力起來,不再調皮使壞,最終變成了一個優秀的人,走上了成功之路。

積的極期望,往往能促使一個人成為他成為被“期待的樣子。”

面對孩子的不自信,我們要比他們更自信,相信他們會變得更優秀。

每一個孩子出生的時候都是天使,倘若父母不對他們抱有期望,孩子很有可能變成惡魔;而相信自己的孩子更優秀的父母,則更容易培養出更加出色的孩子。

皮格馬利翁效應:優秀的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你期望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滿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會順利進行,事情一定會順利進行。”

這就是奇蹟生成的祕密。

想要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就要記住你的期望是什麼?你期望他們成為什麼樣的孩子,就要往這個方向去努力。

畢竟,大多數時候,孩子都會長成父母“渴望”的樣子。

作為父母要勇敢地表達出孩子的讚美與期待,讓自信的陽光溫暖他們,讓他們的人生因父母的期待而變得更加幸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