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丨我見過最全的皮疹描述圖庫(非醫慎點)

皮膚病 健康 醫學界兒科頻道 2017-07-22
收藏丨我見過最全的皮疹描述圖庫(非醫慎點)

友情提示:本文圖片較多,有些圖片可能引起閱讀不適,但對準確描述皮疹特點大有裨益,建議收藏。

作者 |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兒科蠟筆小新

來源 | 醫學界兒科頻道

作為兒科醫生,常常困擾於如何正確用皮膚病學術語描述看到的皮膚損害及如何準確識別常見皮膚病。皮損特點是診斷皮膚病的關鍵,因此兒科醫生應該學會熟悉地識別和描述皮膚特點。本文歸納了常見兒童皮損特點,以便對兒童皮膚病的診斷墊下基礎。

皮膚損害(lesion,簡稱皮損),是指可看到或摸到的皮膚黏膜及其附屬器的改變的體徵。皮損可分為原發性皮損和繼發性皮損兩大類。檢查時,既需要用眼睛看,又要用手觸摸來確定皮損的性質。

皮損的特點是診斷皮膚病的關鍵,特別是要準確識別和區分各種原發性皮損特點,尤其是要注意有無水皰和膿皰出現,以及脫屑、皮膚顏色的變化,因為這四種皮損可以將疾病歸到不同的形態學大類別中,對診斷及鑑別診斷至關重要。原發性皮損,是指由皮膚的組織病理變化直接產生的皮膚損害。常見的原發性皮損包括斑疹、丘疹、斑塊、結節、風團、水皰、大皰和囊腫等。

一、斑疹(Macule)

斑疹是指皮膚黏膜的侷限性顏色改變,與周圍皮膚平齊,無隆起或凹陷,大小不一,大小一般小於1cm。可歸納為:視之有形狀,撫之不礙手。

收藏丨我見過最全的皮疹描述圖庫(非醫慎點)

圖一:牛奶咖啡斑:單個見於胎記,健康人可有;多發,且逐漸變大見於神經纖維瘤;合併性早熟、骨骼畸形者,見於McCune-Albright綜合徵(MAS)。

收藏丨我見過最全的皮疹描述圖庫(非醫慎點)

圖二:出血斑:毛細血管破裂後紅細胞外滲出所致,壓之不褪色,小於2mm為瘀點(petechia,左圖),大於2mm為瘀斑(ecchymosis,右圖)

收藏丨我見過最全的皮疹描述圖庫(非醫慎點)

圖三:柳葉斑:見於結節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患兒身上的白色斑片

收藏丨我見過最全的皮疹描述圖庫(非醫慎點)

圖四:白癜風患者皮膚色素脫失形成的典型白斑

收藏丨我見過最全的皮疹描述圖庫(非醫慎點)

圖五:花斑糠疹(pityriasis-versicolor),舊稱花斑癬,俗稱汗斑,是由馬拉色菌感染表皮角質層引起的一種淺表真菌病。損害特徵為散在或融合的色素減退或色素沉著斑,上有糠秕狀的脫屑。

二、丘疹(Plapule)

丘疹(Plapule)為一種高出皮膚表面,邊界清晰,直徑≤1cm的表淺隆起性皮損。可歸納為:視之有形,撫之有狀。

收藏丨我見過最全的皮疹描述圖庫(非醫慎點)

圖六:丘疹(Plapule):左側為典型丘疹,右側為扁平疣

收藏丨我見過最全的皮疹描述圖庫(非醫慎點)

圖七:黃色瘤(xanthoma)是一種遺傳性脂質沉積病,不是腫瘤。

收藏丨我見過最全的皮疹描述圖庫(非醫慎點)

圖八:溼疹患兒皮疹為炎症細胞浸潤引起,表現為丘疹或斑丘疹。

收藏丨我見過最全的皮疹描述圖庫(非醫慎點)

圖九:左圖為斑丘疹(maculopapule),即介於斑疹和丘疹之間的稍隆起的皮損;中圖為丘皰疹(papulovesicle),丘疹頂部有小水皰者;右圖為丘膿皰疹(papulopustule),丘疹頂部有小膿皰。

三、斑塊(plaque rash)

斑塊(plaque rash)為丘疹擴大或較多丘疹融合而成,直徑大於1cm的隆起性扁平皮損,中央可有凹陷。見於銀屑病等。

收藏丨我見過最全的皮疹描述圖庫(非醫慎點)

圖十:斑塊(plaque),丘疹擴大或較多丘疹融合而成,直徑>1cm。

四、結節(module)

結節(module),為侷限性、實質性、深在性皮損,可隆起或布隆起於皮面,觸診有一定硬度和浸潤感。

收藏丨我見過最全的皮疹描述圖庫(非醫慎點)

圖十一:結節(module),可由真皮或皮下組織的炎性浸潤或代謝產物沉積引起。

五、風團(wheal)

風團(wheal),為真皮淺層水腫引起的暫時性、隆起性皮損,呈紅色或蒼白色,周圍常有紅暈,大小不一,形態不規則。

收藏丨我見過最全的皮疹描述圖庫(非醫慎點)

圖十二:蕁麻疹可見典型的風團皮損,發生快,此起彼伏,消退後多不留痕跡,伴奇癢。

六、水皰(vesicle)、膿皰(Pustule)和大皰(Bulla)

水皰(vesicle)為侷限性、隆起性、內含液體的腔隙性皮損,直徑一般小於1cm,直徑大於1cm稱為大皰;內含有膿液的為膿皰,可由細菌或感染性炎症引起。

收藏丨我見過最全的皮疹描述圖庫(非醫慎點)

圖十三:左圖為水皰(vesicle);中圖為膿皰(Pustule);右圖為大皰(Bulla)。

七、囊腫(Cyst)

囊腫(Cyst),為內含有液體或粘稠物及細胞成分的囊性皮損,一般位於真皮或更深的位置,外觀呈現球形或橢圓形,囊性感,大小不等。

收藏丨我見過最全的皮疹描述圖庫(非醫慎點)

圖十四:囊腫,見於皮脂腺囊腫、毛鞘囊腫、表皮囊腫

【後記】:通過圖文解析簡要介紹了兒童常見皮損特點,如能熟練掌握,相信對臨床準確描述兒童皮損特點有所幫助,對進一步認識和診斷兒童常見皮膚病也奠定一定基礎。請關注明天的《收藏|我見過最全的兒童皮膚病圖庫》,我們將繼續通過圖文解析,介紹兒童常見的皮膚病特點。

【參考文獻】

1.張學軍.皮膚性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18-21

2.William L. Weston, Alfred T. Lane, Joseph Gmorelli. Color Text of Pediatric Dermatology,4th edition. Elsevier

3.圖片來源於網絡及其他文獻

收藏丨我見過最全的皮疹描述圖庫(非醫慎點)收藏丨我見過最全的皮疹描述圖庫(非醫慎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