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縣馬車隊

跑步 貨車 房縣事兒 2017-06-28

房縣馬車隊

清楚地記得,1964年,房縣才四輛破舊的解放牌卡車,縣城的物資運輸主要靠馬車。城東有一條通往谷城的簡易公路,沿途沒有可供汽車過河的橋樑,無論是汽車馬車要過河,水消的時候,直接從水裡開過去,遇到漲水,一等三五天,水消了才能過去。那馬車過河忒有意思,馬車伕把長鞭一揚,啪的一聲響,前面的三匹馬率先下河,後面駕轅的騾子高昂著頭,也負著沉重的車槓下水了。根據水的深淺,車伕一點也不敢怠慢,他必須站在車槓上,用鞭子指揮騾馬穩步快速趟過河去。生怕車輪被泥沙陷進去。那個場面是非常壯觀的。群馬濺起的水花彷彿把整個馬車連同站在馬車上的車伕都矇住了,然而,這驚心動魄的十來秒鐘,給人給騾馬都是巨大的考驗,他(它)們必須憋住呼吸衝過激流,登上對岸,一馬車貨物往往數千斤,幾匹肥大j健壯的騾馬也累得噴鼻長嘶。

如果是晴天,馬車在乾枯的泥土路上奔跑,車輪碾起濃濃的黃塵,像戰場上的硝煙。有時候一連好幾輛馬車在路上行走,騾馬的鈴鐺聲,鞭子的噼啪聲,車伕的“啊馭”聲,車輪的嘰嚠聲混成世界上獨有的交響樂。那時房縣的馬車隊(也叫“騾馬隊”),有上百輛馬車,車伕們回來,衣服都是滿身的灰塵被汗水澆鑄成鎧甲似的硬殼。那些騾馬被車伕照料得皮毛油潤,膘肥肉滿,它們也像勝戰凱旋的英雄,昂頭傲視群駒。每當車伕們把騾馬渾身洗刷乾淨以後,很多人都要圍過去欣賞一番騾馬們的雄姿。行家們不免伸手掰開牲口的嘴,看一看牙齡的大小,其他人則是欣賞騾馬的雄姿,不時嘖嘖稱讚。

現在想起馬車以及騾馬的樣子,還捨不得它們退出歷史的舞臺。前面的三匹馬,通過挑選,都是幾乎一般大個子,駕轅的那頭騾子,個頭要特別高大肥壯,不然就不堪重負。車伕們為了使自己的馬車顯眼,從馬的頭飾,鞍墊,鈴鐺 ,韁鑾等都非常講究。筆者那時候就很欣賞它們,因為馬車是中國古代傳襲下來的運輸工具,除了運輸量可觀以外,馬車的氣勢也頗吸人眼球。有一次,掛掌師傅給駕轅騾子掛掌,他們用繩子把牲口放滾,在木撍上給蹄子釘上鐵掌。我連飯都沒有回去吃,一直看著把掌掛完。那騾子掛上新掌後,一個勁兒地用蹄子刨那地面,刨了好大一個坑才罷休。

半個世紀過去了,那時縣城西邊的馬車路只到門古寺,我們到縣裡開會,走得乏了,給馬車師傅上一根大公雞香菸,讓我們跳上馬車坐到縣城,也很愜意。

我希望再組建一個馬車隊,哪怕不運東西,只供人們觀看,也不失為一大景點。(南極夫)

插圖來自網絡

房縣馬車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