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壁就在那裡,所以他去征服了

徒手攀巖——不借助輔助工具、不加保護措施攀登天然巖壁,堪稱極限運動中的極限運動。《碟中諜2》開頭,湯姆·克魯斯就在2000英尺高的莫泊峽谷巖壁上挑戰徒手攀巖,他接連做出高難度的閃轉騰挪動作,看得人又心驚又過癮。事實上,阿湯哥拍攝時身上也吊著威亞,還有兩名替身完成了部分鏡頭。新片《徒手攀巖》(Free Solo)本週五(9月6日)上映,讓我們認識一下真正的攀巖達人——亞歷克斯·霍諾德吧。

有多難?

Part A

高達975米絕壁, 對身體和精神的雙重考驗

2017年6月3日,亞歷克斯·霍諾德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徒手攀登酋長巖壯舉的人,用時3小時56分。

不瞭解這項運動的觀眾,想必會問:這有多難?

酋長巖,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優勝美地國家公園,高3200英尺(約975米),被攀巖愛好者譽為“攀巖宇宙的中心”。想要登頂酋長巖,需要沿著被開闢好的“搭便車”路線,途經巖面光滑、落腳點稀少的“極限平面”、直上直下、超過2000英尺(約610米)的“怪獸大裂縫”、僅憑一個著力點跨越石面的“巨礫坡”、接近直角、背靠腳蹬才能移動的“耐力角”等驚險路段,進行攀爬。

曾經徒手攀上美國猶他州月華拱壁、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半穹頂的亞歷克斯,技術當然沒問題。但為了圓夢酋長巖,他前後花費了兩年多時間準備,這些電影裡都有所展現。

一方面,他在有夥伴陪同、有保護措施的前提下,屢次到酋長巖“踩點”,熟記每一處難點的攀登方法,精確到某根手指如何移動、某塊肌肉如何發力;另一方面,他還要克服巨大的精神壓力。他不是嚮往死亡的瘋子,但死亡如風,常伴其身;與此同時,親朋、女友的目光也默默注視著他,這看似“自由”的Free Solo,其實被加上了諸多無形的負重。

為何是他?

Part B

家庭、杏仁核以及女朋友

有那麼多向酋長巖發起挑戰的人,為什麼第一個成功的是他?

亞歷克斯將自己走上攀巖之路的契機歸因於家庭。10歲時,父親帶他體驗了人生中第一次攀巖,他迅速愛上了這項運動;後來父親早逝,還在成長的亞歷克斯,時時感受著來自母親的嚴格要求,“無論我做得多好,她都覺得不夠好”。他被母親培養出了追求卓越、挑戰完美的性格,並選擇以徒手攀巖作為對母親的迴應。“追求完美的人都應該嘗試一下徒手攀巖,”亞歷克斯表示,“但凡出一點岔子,你就會丟掉性命。”

根據超級英雄故事的“套路”,亞歷克斯還得有點特別的天賦——他的確有。因為抑制不住想要在無保護的情況下徒手攀登上千英尺的念頭,有人覺得他腦子不正常,結果,他真的去做了腦部核磁共振。檢查結果顯示,亞歷克斯的大腦結構和一般人無異,不過,他腦中司掌恐懼情緒的杏仁核,在接受同等程度的刺激時,反應比一般人要弱得多。換言之,身處數千英尺的高空時,他的內心會相對更淡定。

家庭不幸,天賦異稟,習慣獨處——亞歷克斯本該成為一個孤高的“攀巖瘋子”,直到他遇到了現任女友桑妮。她成了亞歷克斯的軟肋,也讓普通觀眾從亞歷克斯看似觸不可及的背影中,感受到了溫暖的煙火氣息。亞歷克斯是一介凡人,也是創造奇蹟的偉人,平凡與不凡在他身上交相輝映,折射出令人熱淚盈眶的弧光。

幕後的人

Part C

都是攀登好手, 藏身幕後又無處不在

在普通觀眾眼裡,《徒手攀巖》得到了97%爛番茄新鮮度、93%觀眾喜愛度、豆瓣評分9.0、IMDb評分8.2的評價;在學院派眼裡,它當得起第72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紀錄片、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的榮譽。不過,在為亞歷克斯賭上性命的“表演”動容之餘,我們也不應該忘記用鏡頭記錄下這一切的幕後人員。

導演金國威和伊麗莎白·柴·瓦沙瑞莉是一對夫妻,曾經聯手創作登山紀錄片《攀登梅魯峰》(豆瓣評分9.1);以他們為首的攝製團隊,也都是攀登好手。

他們參與了亞歷克斯在酋長巖的每一次實地練習。拍攝時,為了不對亞歷克斯造成心理負擔,他們架設的機位要儘量“隱身”,必要時還得動用無人機;此外,深知徒手攀巖危險性的他們,還承受著可能目睹亞歷克斯墜崖身亡的煎熬,在一切塵埃落定前,沒人敢斷言這部電影的“劇本”走向。

最終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最大分辨率為6144×3240的超清視角畫面——IMAX版本無疑是更令人有沉浸感和真實感的觀影版本,酋長巖的險峻更令人生畏,我們好像也跟著亞歷克斯一起攀登了一程,聽著他每一次呼吸,感受他每一次發力,並在他成功登頂之後送上由衷的掌聲與喝彩。

臨近尾聲,亞歷克斯不能免俗地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你接下來計劃做什麼?

剛做完一組引體向上的亞歷克斯答道:“現在我每天保持鍛鍊,我不會就此止步。”

他如此“不要命”的動機,用那句經典的話來概括,再合適不過:“為什麼人要登山?因為山就在那裡。”

撰文:南都記者 吳嘉駿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