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馳騁於“一帶一路”:貨物更多班次更密

歐洲 經濟 時政 中國新聞網 2017-05-05

中新社呼和浩特5月4日電 (烏瑤 烏婭娜)首班自廈門駛出至莫斯科的中歐班列,近日經過滿洲里口岸駛出中國。

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的滿洲里口岸是中歐班列東通道的出入境口岸。

作為運行於中國、歐洲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集裝箱等鐵路國際聯運列車,中歐班列的運營情況可從一定層面反應出“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情況。與2011年剛開通中歐班列時的“形單影隻”相比,現在不僅數量和貨運種類提升增加,空箱率也大大減少。

2011年3月19日,首列中歐班列(重慶—杜伊斯堡)成功開行。在之後的6年中,四川、廣東、內蒙古、陝西……在“一帶一路”沿線,中歐班列逐步增加,滿載貨物往返於歐亞大陸。

滿洲里海關是中國大型陸路口岸。自2013年9月首列中歐班列(“蘇滿歐”)經滿洲里口岸成功開行以來,大連、瀋陽、長沙等城市也陸續開通經滿洲里去往歐洲的集裝箱班列。截至目前,僅經滿洲里口岸出境的中歐班列已達到27條,基本上構建起輻射互聯全中國的便捷高效通道,逐步實現常態化開通與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地區鐵路或陸海聯運跨省運輸,直至俄羅斯和中東歐國家。據統計,2017年一季度,共有308列中歐班列經滿洲里進出境,平均每天超過3列,同比增長超過四成。

“以前的貨物品種較單一,主要是汽車配件和橡膠製品,現在增加了發動機、變速箱、機器人等,貨量也逐步增加。這對我們貨代公司來說是好勢頭。”二連億海貨代有限公司負責人劉總成是中歐班列的受益者,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2013年鄭歐班列開行時,每列都有十幾個空返箱,近一段時間以來,回程已很少見空箱。”

二連海關關長李春暉表示,國家整體進出口外貿持續回穩向好、跨境鐵路運輸方式受到認可、通關更加便捷是空箱率持續走低的主要原因。

據滿洲里海關消息,截至4月中下旬,2017年以來滿洲里鐵路口岸板材返程班列達到29列,“木材專列”的相繼開通逐漸解決了回程中歐班列貨源不足的問題。

現今,中歐班列的快速發展也帶動沿線地區的經濟起飛。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借“一帶一路”建設契機打造物流樞紐。目前與天津自貿區合作,建立保稅物流中心,擴大進口直營商品的銷售規模,讓國際商品在烏蘭察布集散,促進“中國製造”走向世界,推動內陸與港口深度合作、打造面向俄蒙歐的國際物流節點城市。

中歐班列運行越來越規模化,中國也對其寄予厚望。《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表示,自2011年開行以來,中歐班列發展勢頭迅猛。計劃到2020年,中歐鐵路運輸通道基本完善,中歐班列年開行5000列左右。(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