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比中國還悲情的歐洲大國,十年間喪失近90%領土,故地分為8國'

"

文/格瓦拉同志

鴉片戰爭後的百餘年時間裡,中國屢次遭受西方列強的欺凌,不僅割讓了大片國土,還喪失了難以計數的利權,其遭遇之屈辱,每每令國人不堪回首。其實跟中國相比,就喪失領土的比例而言,昔日歐洲大國奧匈帝國的命運更為悲情。那麼,奧匈帝國有怎樣的前世今生?它為何在10年時間裡,喪失近90%的領土?

奧匈帝國的前身,是“神聖羅馬帝國”在1806年終結後,由哈布斯堡家族在其基礎上組建的奧地利帝國。1867年,為化解普奧戰爭失利對帝國的衝擊,弗蘭茨·約瑟夫一世被迫對帝國內部強大的匈牙利貴族做出妥協,宣佈將帝國改名為奧匈帝國,由此建立起二元制君主政體。在這種政體下,匈牙利在法理上成為獨立國家,但仍需接受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統治。

"

文/格瓦拉同志

鴉片戰爭後的百餘年時間裡,中國屢次遭受西方列強的欺凌,不僅割讓了大片國土,還喪失了難以計數的利權,其遭遇之屈辱,每每令國人不堪回首。其實跟中國相比,就喪失領土的比例而言,昔日歐洲大國奧匈帝國的命運更為悲情。那麼,奧匈帝國有怎樣的前世今生?它為何在10年時間裡,喪失近90%的領土?

奧匈帝國的前身,是“神聖羅馬帝國”在1806年終結後,由哈布斯堡家族在其基礎上組建的奧地利帝國。1867年,為化解普奧戰爭失利對帝國的衝擊,弗蘭茨·約瑟夫一世被迫對帝國內部強大的匈牙利貴族做出妥協,宣佈將帝國改名為奧匈帝國,由此建立起二元制君主政體。在這種政體下,匈牙利在法理上成為獨立國家,但仍需接受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統治。

命運比中國還悲情的歐洲大國,十年間喪失近90%領土,故地分為8國

奧匈帝國建立之初疆域圖

奧匈帝國繼承了奧地利帝國的大部分疆土,此後繼續對外擴張,並在1908年侵吞巴爾幹半島上的波黑地區後(原屬奧斯曼帝國),版圖達到極盛期。此時,奧匈帝國的疆域地跨中歐、南歐、東歐和東南歐部分地區,國土面積約68萬平方公里,在歐洲僅次於沙俄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奧匈帝國不僅疆域遼闊,而且人口眾多(約5135萬)、資源豐富(尤其是石油)、經濟發達(世界第6),國力極為雄厚。不僅如此,奧匈帝國軍火工業發達(世界第4)、兵力龐大(歐洲第4),而以上這些優勢,使得奧匈帝國能與英、法、德、俄等國平起平坐,並稱為歐洲傳統五大強國。

"

文/格瓦拉同志

鴉片戰爭後的百餘年時間裡,中國屢次遭受西方列強的欺凌,不僅割讓了大片國土,還喪失了難以計數的利權,其遭遇之屈辱,每每令國人不堪回首。其實跟中國相比,就喪失領土的比例而言,昔日歐洲大國奧匈帝國的命運更為悲情。那麼,奧匈帝國有怎樣的前世今生?它為何在10年時間裡,喪失近90%的領土?

奧匈帝國的前身,是“神聖羅馬帝國”在1806年終結後,由哈布斯堡家族在其基礎上組建的奧地利帝國。1867年,為化解普奧戰爭失利對帝國的衝擊,弗蘭茨·約瑟夫一世被迫對帝國內部強大的匈牙利貴族做出妥協,宣佈將帝國改名為奧匈帝國,由此建立起二元制君主政體。在這種政體下,匈牙利在法理上成為獨立國家,但仍需接受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統治。

命運比中國還悲情的歐洲大國,十年間喪失近90%領土,故地分為8國

奧匈帝國建立之初疆域圖

奧匈帝國繼承了奧地利帝國的大部分疆土,此後繼續對外擴張,並在1908年侵吞巴爾幹半島上的波黑地區後(原屬奧斯曼帝國),版圖達到極盛期。此時,奧匈帝國的疆域地跨中歐、南歐、東歐和東南歐部分地區,國土面積約68萬平方公里,在歐洲僅次於沙俄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奧匈帝國不僅疆域遼闊,而且人口眾多(約5135萬)、資源豐富(尤其是石油)、經濟發達(世界第6),國力極為雄厚。不僅如此,奧匈帝國軍火工業發達(世界第4)、兵力龐大(歐洲第4),而以上這些優勢,使得奧匈帝國能與英、法、德、俄等國平起平坐,並稱為歐洲傳統五大強國。

命運比中國還悲情的歐洲大國,十年間喪失近90%領土,故地分為8國

一戰前夕奧匈帝國疆域圖

然而奧匈帝國表面上看似強大,但內部卻存在著諸多隱患,尤其是民族數量雜多、宗教信仰各異的現實,不利於帝國凝聚共識,一旦遭遇強大的外部衝擊,極可能會走向崩潰。正因如此,弗蘭茨·約瑟夫一世曾在私下講到:“我的帝國是一個紙房子,只要有人使勁踹上一腳,就會轟然坍塌”。

果不其然,奧匈帝國在1908年達到國力和版圖的巔峰,但僅僅過了10年時間便走向崩亡,而導致其走向崩潰的“導火索”,無疑是1914年的“薩拉熱窩事件”。事件發生後,奧匈帝國在盟國德、意(同盟國集團)的支持下,跟塞爾維亞宣戰,而後者的盟國英、法、俄等(協約國集團)隨即也對同盟國集團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此爆發。

"

文/格瓦拉同志

鴉片戰爭後的百餘年時間裡,中國屢次遭受西方列強的欺凌,不僅割讓了大片國土,還喪失了難以計數的利權,其遭遇之屈辱,每每令國人不堪回首。其實跟中國相比,就喪失領土的比例而言,昔日歐洲大國奧匈帝國的命運更為悲情。那麼,奧匈帝國有怎樣的前世今生?它為何在10年時間裡,喪失近90%的領土?

奧匈帝國的前身,是“神聖羅馬帝國”在1806年終結後,由哈布斯堡家族在其基礎上組建的奧地利帝國。1867年,為化解普奧戰爭失利對帝國的衝擊,弗蘭茨·約瑟夫一世被迫對帝國內部強大的匈牙利貴族做出妥協,宣佈將帝國改名為奧匈帝國,由此建立起二元制君主政體。在這種政體下,匈牙利在法理上成為獨立國家,但仍需接受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統治。

命運比中國還悲情的歐洲大國,十年間喪失近90%領土,故地分為8國

奧匈帝國建立之初疆域圖

奧匈帝國繼承了奧地利帝國的大部分疆土,此後繼續對外擴張,並在1908年侵吞巴爾幹半島上的波黑地區後(原屬奧斯曼帝國),版圖達到極盛期。此時,奧匈帝國的疆域地跨中歐、南歐、東歐和東南歐部分地區,國土面積約68萬平方公里,在歐洲僅次於沙俄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奧匈帝國不僅疆域遼闊,而且人口眾多(約5135萬)、資源豐富(尤其是石油)、經濟發達(世界第6),國力極為雄厚。不僅如此,奧匈帝國軍火工業發達(世界第4)、兵力龐大(歐洲第4),而以上這些優勢,使得奧匈帝國能與英、法、德、俄等國平起平坐,並稱為歐洲傳統五大強國。

命運比中國還悲情的歐洲大國,十年間喪失近90%領土,故地分為8國

一戰前夕奧匈帝國疆域圖

然而奧匈帝國表面上看似強大,但內部卻存在著諸多隱患,尤其是民族數量雜多、宗教信仰各異的現實,不利於帝國凝聚共識,一旦遭遇強大的外部衝擊,極可能會走向崩潰。正因如此,弗蘭茨·約瑟夫一世曾在私下講到:“我的帝國是一個紙房子,只要有人使勁踹上一腳,就會轟然坍塌”。

果不其然,奧匈帝國在1908年達到國力和版圖的巔峰,但僅僅過了10年時間便走向崩亡,而導致其走向崩潰的“導火索”,無疑是1914年的“薩拉熱窩事件”。事件發生後,奧匈帝國在盟國德、意(同盟國集團)的支持下,跟塞爾維亞宣戰,而後者的盟國英、法、俄等(協約國集團)隨即也對同盟國集團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此爆發。

命運比中國還悲情的歐洲大國,十年間喪失近90%領土,故地分為8國

弗蘭茨·約瑟夫一世

一戰爆發後,奧匈帝國的戰場主要在東線和南線,同沙俄、塞爾維亞、羅馬尼亞等國交戰。起初,奧軍在德軍的幫助下,尚能取得一些戰績,但等到德軍陷入兩線作戰、意大利“反水”後,實力孱弱、內部民族矛盾嚴重的奧匈帝國開始連吃敗仗。在這種情況下,弗蘭茨·約瑟夫一世計劃將帝國改組成聯邦制政體,給其他非主體民族以高度自治權,甚至還謀劃跟協約國停戰,以此避免帝國崩亡。

然而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尚未正式實施這些計劃,便於1916年11月駕崩,由侄孫卡爾一世繼位。卡爾一世登基後,為完成伯祖父未竟的事業,便派出密使跟協約國集團接觸,希望能以“體面”的方式退出戰爭。此時英法兩國已被戰爭折騰的山窮水盡,所以對奧匈帝國的建議持歡迎態度,唯有意大利提出刁難意見,希望能得到奧匈帝國的部分領土,否則將拒絕後者的求和聲明。

"

文/格瓦拉同志

鴉片戰爭後的百餘年時間裡,中國屢次遭受西方列強的欺凌,不僅割讓了大片國土,還喪失了難以計數的利權,其遭遇之屈辱,每每令國人不堪回首。其實跟中國相比,就喪失領土的比例而言,昔日歐洲大國奧匈帝國的命運更為悲情。那麼,奧匈帝國有怎樣的前世今生?它為何在10年時間裡,喪失近90%的領土?

奧匈帝國的前身,是“神聖羅馬帝國”在1806年終結後,由哈布斯堡家族在其基礎上組建的奧地利帝國。1867年,為化解普奧戰爭失利對帝國的衝擊,弗蘭茨·約瑟夫一世被迫對帝國內部強大的匈牙利貴族做出妥協,宣佈將帝國改名為奧匈帝國,由此建立起二元制君主政體。在這種政體下,匈牙利在法理上成為獨立國家,但仍需接受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統治。

命運比中國還悲情的歐洲大國,十年間喪失近90%領土,故地分為8國

奧匈帝國建立之初疆域圖

奧匈帝國繼承了奧地利帝國的大部分疆土,此後繼續對外擴張,並在1908年侵吞巴爾幹半島上的波黑地區後(原屬奧斯曼帝國),版圖達到極盛期。此時,奧匈帝國的疆域地跨中歐、南歐、東歐和東南歐部分地區,國土面積約68萬平方公里,在歐洲僅次於沙俄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奧匈帝國不僅疆域遼闊,而且人口眾多(約5135萬)、資源豐富(尤其是石油)、經濟發達(世界第6),國力極為雄厚。不僅如此,奧匈帝國軍火工業發達(世界第4)、兵力龐大(歐洲第4),而以上這些優勢,使得奧匈帝國能與英、法、德、俄等國平起平坐,並稱為歐洲傳統五大強國。

命運比中國還悲情的歐洲大國,十年間喪失近90%領土,故地分為8國

一戰前夕奧匈帝國疆域圖

然而奧匈帝國表面上看似強大,但內部卻存在著諸多隱患,尤其是民族數量雜多、宗教信仰各異的現實,不利於帝國凝聚共識,一旦遭遇強大的外部衝擊,極可能會走向崩潰。正因如此,弗蘭茨·約瑟夫一世曾在私下講到:“我的帝國是一個紙房子,只要有人使勁踹上一腳,就會轟然坍塌”。

果不其然,奧匈帝國在1908年達到國力和版圖的巔峰,但僅僅過了10年時間便走向崩亡,而導致其走向崩潰的“導火索”,無疑是1914年的“薩拉熱窩事件”。事件發生後,奧匈帝國在盟國德、意(同盟國集團)的支持下,跟塞爾維亞宣戰,而後者的盟國英、法、俄等(協約國集團)隨即也對同盟國集團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此爆發。

命運比中國還悲情的歐洲大國,十年間喪失近90%領土,故地分為8國

弗蘭茨·約瑟夫一世

一戰爆發後,奧匈帝國的戰場主要在東線和南線,同沙俄、塞爾維亞、羅馬尼亞等國交戰。起初,奧軍在德軍的幫助下,尚能取得一些戰績,但等到德軍陷入兩線作戰、意大利“反水”後,實力孱弱、內部民族矛盾嚴重的奧匈帝國開始連吃敗仗。在這種情況下,弗蘭茨·約瑟夫一世計劃將帝國改組成聯邦制政體,給其他非主體民族以高度自治權,甚至還謀劃跟協約國停戰,以此避免帝國崩亡。

然而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尚未正式實施這些計劃,便於1916年11月駕崩,由侄孫卡爾一世繼位。卡爾一世登基後,為完成伯祖父未竟的事業,便派出密使跟協約國集團接觸,希望能以“體面”的方式退出戰爭。此時英法兩國已被戰爭折騰的山窮水盡,所以對奧匈帝國的建議持歡迎態度,唯有意大利提出刁難意見,希望能得到奧匈帝國的部分領土,否則將拒絕後者的求和聲明。

命運比中國還悲情的歐洲大國,十年間喪失近90%領土,故地分為8國

奧匈帝國亡國之君-卡爾一世

由於意大利索取的領土面積過大,幾乎涵蓋奧匈帝國所有的沿海區域,卡爾一世自知不可能得到國民和議會的同意,所以思慮再三,最終只能拒絕。就在此時,奧匈帝國與協約國密談的內容被洩露,卡爾一世遭到德皇威廉二世的責難,迫使他不得不終止談判。就這樣,奧匈帝國跟協約國停戰的計劃,最後以失敗告終。

與此同時,卡爾一世提出的民族自治、組建聯邦制國家的方案,也遭到各非主體民族領袖們的抵制。畢竟,作為被壓迫數百年的各民族,一旦看到獨立建國的可能性,哪裡還願意再接受舊王朝的統治?所以還沒等到一戰結束,各民族區域便紛紛宣佈獨立,並相繼退出戰爭。1918年11月11日,卡爾一世被革命推翻,盛極一時的奧匈帝國正式覆滅。

"

文/格瓦拉同志

鴉片戰爭後的百餘年時間裡,中國屢次遭受西方列強的欺凌,不僅割讓了大片國土,還喪失了難以計數的利權,其遭遇之屈辱,每每令國人不堪回首。其實跟中國相比,就喪失領土的比例而言,昔日歐洲大國奧匈帝國的命運更為悲情。那麼,奧匈帝國有怎樣的前世今生?它為何在10年時間裡,喪失近90%的領土?

奧匈帝國的前身,是“神聖羅馬帝國”在1806年終結後,由哈布斯堡家族在其基礎上組建的奧地利帝國。1867年,為化解普奧戰爭失利對帝國的衝擊,弗蘭茨·約瑟夫一世被迫對帝國內部強大的匈牙利貴族做出妥協,宣佈將帝國改名為奧匈帝國,由此建立起二元制君主政體。在這種政體下,匈牙利在法理上成為獨立國家,但仍需接受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統治。

命運比中國還悲情的歐洲大國,十年間喪失近90%領土,故地分為8國

奧匈帝國建立之初疆域圖

奧匈帝國繼承了奧地利帝國的大部分疆土,此後繼續對外擴張,並在1908年侵吞巴爾幹半島上的波黑地區後(原屬奧斯曼帝國),版圖達到極盛期。此時,奧匈帝國的疆域地跨中歐、南歐、東歐和東南歐部分地區,國土面積約68萬平方公里,在歐洲僅次於沙俄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奧匈帝國不僅疆域遼闊,而且人口眾多(約5135萬)、資源豐富(尤其是石油)、經濟發達(世界第6),國力極為雄厚。不僅如此,奧匈帝國軍火工業發達(世界第4)、兵力龐大(歐洲第4),而以上這些優勢,使得奧匈帝國能與英、法、德、俄等國平起平坐,並稱為歐洲傳統五大強國。

命運比中國還悲情的歐洲大國,十年間喪失近90%領土,故地分為8國

一戰前夕奧匈帝國疆域圖

然而奧匈帝國表面上看似強大,但內部卻存在著諸多隱患,尤其是民族數量雜多、宗教信仰各異的現實,不利於帝國凝聚共識,一旦遭遇強大的外部衝擊,極可能會走向崩潰。正因如此,弗蘭茨·約瑟夫一世曾在私下講到:“我的帝國是一個紙房子,只要有人使勁踹上一腳,就會轟然坍塌”。

果不其然,奧匈帝國在1908年達到國力和版圖的巔峰,但僅僅過了10年時間便走向崩亡,而導致其走向崩潰的“導火索”,無疑是1914年的“薩拉熱窩事件”。事件發生後,奧匈帝國在盟國德、意(同盟國集團)的支持下,跟塞爾維亞宣戰,而後者的盟國英、法、俄等(協約國集團)隨即也對同盟國集團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此爆發。

命運比中國還悲情的歐洲大國,十年間喪失近90%領土,故地分為8國

弗蘭茨·約瑟夫一世

一戰爆發後,奧匈帝國的戰場主要在東線和南線,同沙俄、塞爾維亞、羅馬尼亞等國交戰。起初,奧軍在德軍的幫助下,尚能取得一些戰績,但等到德軍陷入兩線作戰、意大利“反水”後,實力孱弱、內部民族矛盾嚴重的奧匈帝國開始連吃敗仗。在這種情況下,弗蘭茨·約瑟夫一世計劃將帝國改組成聯邦制政體,給其他非主體民族以高度自治權,甚至還謀劃跟協約國停戰,以此避免帝國崩亡。

然而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尚未正式實施這些計劃,便於1916年11月駕崩,由侄孫卡爾一世繼位。卡爾一世登基後,為完成伯祖父未竟的事業,便派出密使跟協約國集團接觸,希望能以“體面”的方式退出戰爭。此時英法兩國已被戰爭折騰的山窮水盡,所以對奧匈帝國的建議持歡迎態度,唯有意大利提出刁難意見,希望能得到奧匈帝國的部分領土,否則將拒絕後者的求和聲明。

命運比中國還悲情的歐洲大國,十年間喪失近90%領土,故地分為8國

奧匈帝國亡國之君-卡爾一世

由於意大利索取的領土面積過大,幾乎涵蓋奧匈帝國所有的沿海區域,卡爾一世自知不可能得到國民和議會的同意,所以思慮再三,最終只能拒絕。就在此時,奧匈帝國與協約國密談的內容被洩露,卡爾一世遭到德皇威廉二世的責難,迫使他不得不終止談判。就這樣,奧匈帝國跟協約國停戰的計劃,最後以失敗告終。

與此同時,卡爾一世提出的民族自治、組建聯邦制國家的方案,也遭到各非主體民族領袖們的抵制。畢竟,作為被壓迫數百年的各民族,一旦看到獨立建國的可能性,哪裡還願意再接受舊王朝的統治?所以還沒等到一戰結束,各民族區域便紛紛宣佈獨立,並相繼退出戰爭。1918年11月11日,卡爾一世被革命推翻,盛極一時的奧匈帝國正式覆滅。

命運比中國還悲情的歐洲大國,十年間喪失近90%領土,故地分為8國

奧匈帝國崩亡後,分裂為8國

在奧匈帝國的故地上,除部分地區已劃歸鄰國羅馬尼亞、意大利外,如今已建立起8個國家(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黑),而其核心區域-奧地利只保留了約8.4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僅有全盛期的12%,如此看來,奧地利的損失要遠比同時期的中國沉重。

史料來源:《帝國的末日:奧匈帝國》、《奧地利與奧匈帝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