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補貼來了,5大經營主體將獲國家支持,幹農業不缺錢!

農業 三農 農村 農村改革 農業行業觀察 農業行業觀察 2017-08-27

大補貼來了,5大經營主體將獲國家支持,幹農業不缺錢!

農業本身就是一個微利行業。

但行業內一直流傳:想要賺更多的人,就必須要大力發展規模,通過數量來擴大收入。

這種觀念從平衡理論上來說是成立的。

但國家層面強調:適度規模化經營。

大補貼來了,5大經營主體將獲國家支持,幹農業不缺錢!

啥叫適度規模化經營?

適度規模化經營:根據耕地資源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物質技術裝備條件及政治歷史條件的狀況,確定一定的農業經營規模,以提高農業的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和農產品商品率的一種農業經營形式。

農業規模經營由土地、勞動力、資本、管理四大要素的配置進行,其主要目的是擴大生產規模,使單位產品的平均成本降低和收益增加,從而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同時,農業規模經營的發展方向是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即在保證土地生產率有所提高的前提下,使每個務農勞動力承擔的經營對象的數量(如耕地面積),與當時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相適應,以實現勞動效益、技術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佳結合。

我們發現,評價農業規模經營可以從兩方面入手:①各生產要素的組合是否合理。②各方面的利益關係是否協調。農業規模經營包括許多具體模式,如種植專業戶,機械化家庭農場,機械化集體農場,農工一體化等。

其中有2個關鍵點:

1)資源投入合理。土地擁有合理、生產數量合理、生產工具夠用、參與生產與經營的人數合理。

2)成本與收入成正比。肯定是不要虧錢。做任何項目,一定朝著賺錢的方向努力,一旦農業項目的成本與收入不成正比,這個項目風險序數高。國家也不提倡。

大補貼來了,5大經營主體將獲國家支持,幹農業不缺錢!

中國農業根本出路在於規模化

新發地董事長張玉璽表示,農業生產共分四個環節,種子研發、種植養殖、運輸、銷售。其中種植養殖環節風險最大,利潤最低,僅佔總利潤的不到10%,而這也正是中國農民目前所處的環節。

要破解怪圈,農業規模化是根本出路。張玉璽說,農業改革比鋼鐵生產改革還要難,因為農民是盲目的,農民不知道該種什麼?

比如,在2012年,海南“海燕”號颱風災害過後,農業種植大面積遭受破壞,但有一部分山區的蔬菜躲過了颱風,大概佔到總種植量的30%左右。春節過後,豆角居然賣到8塊多一斤,後來農民總的一算賬,不賠反賺。

張玉璽最後總結出來一條不成文規律:農民的出路在於“受災”!

“這說明一個道理,農產品種植不是越多越好。”張玉璽說,農業規模化還可以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中國農業是小生產對大流通。中國農民搞生產是一窩蜂的狀態,盲目跟風種植。比如今年2月份雲南油麥菜滯銷,上千噸蔬菜爛在地裡,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農民盲目跟從,種植面積大增,導致產量過剩。

因此中國農業需要的是市場經濟中的計劃經濟。農業規模化後,農村合作組織可以根據市場形勢,合理計劃每年的種植面積,形成產銷對接鏈條,慢慢解決滯銷問題。

大補貼來了,5大經營主體將獲國家支持,幹農業不缺錢!

農業適度規模化經營已經成為趨勢

2016年12月份,農業部公佈了一組最新數據,到今年6月,全國承包耕地流轉面積已經達到了4.6億畝,超過承包耕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主體數量已經超過270萬家。

這些數據都在告訴咱們一個趨勢,農業的適度規模化經營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潮流。

其中,農業的適度規模化經營有2個作用:

一方面,適度規模化經營節省出來的人力可以進行和農業相關的設計、服務、創意等產業,提升產業附加值;

另一方面,土地經營土體的整合,有助於農業標準化生產的逐步推行,進一步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和競爭力。

大補貼來了,5大經營主體將獲國家支持,幹農業不缺錢!

5大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主體受寵

1、合作社

農民合作社成為農民抱團增收的方向,其可以解決土地問題、農民增收、農產品銷售等一系列三農問題。

同時,農民合作社註冊於成立也非常簡單,因此也成為返鄉創業者選擇創業的方向。

當然,國家在農民合作社政策與補貼也特別豐厚。

2、家庭農場

家庭農場是以家庭為單位的經營主體,該形式是幫助農民解決增收的途徑之一。

隨著,土地流轉進度加快之後,家庭農場的規模也組建擴大,家庭農場承擔的責任也逐步增大。

3、大戶

種養殖大戶已經成為農業的中堅力量,他們主導農村經濟,很多地方的種養殖大戶已經成為當地農業的帶頭人。

農業大戶的存在幫助農民樹立了榜樣,帶領農民共同致富、引導農民生產方式裂變。

4、農業加工企業

大補貼來了,5大經營主體將獲國家支持,幹農業不缺錢!

農業加工企業,尤其是初加工農業已經影響著農業的格局。

農產品初加工企業幫助農民解決:1)農產品產品包裝問題;2)農產品產品存儲問題;3)產品銷售問題。

5、農業創業型公司

小型農業創業型公司是返鄉創業者切入農業的方向。比如:物流公司、電商公司、金融公司等等新興的公司。

他們引入先進的思維和理念服務三農,併成為農村與城市的橋樑,實現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

因此,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尤其是適度經營的主體將會獲得國家政策與補貼的大力支持。

大補貼來了,5大經營主體將獲國家支持,幹農業不缺錢!

財政部發話: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2017年中央財政共安排資金230億元,繼續支持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據瞭解,這筆資金將用於支持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鼓勵各地創新支持方式,採取貸款貼息、重大技術推廣與服務等方式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同時,繼續重點支持建立完善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

同時,大力推進農業生產託管、機械化烘乾等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支持家庭農場發展,引導規範流轉土地、健全管理制度、應用先進技術、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標準化生產等,支持典型家庭農場發展。

縱覽國家各項政策,適度規模化經營是國家支持。

因此,作為農業創業者、經營者必須讀懂國家政策、做好投資預判。

作者:陳立耀

農業企業經理人、農村創業者、農場主、種養殖大戶歡迎加入“農俠會”社群,群主微信:

annibaobei0428(備註:姓名+公司+電話

更多農業重磅新聞、產業報道、乾貨案例,500萬三農領域的行業人都在訂閱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