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辭官,返鄉搞有機農業,僅鄉村旅遊年營收150萬!

他辭官,返鄉搞有機農業,僅鄉村旅遊年營收150萬!

無論遊子在哪裡

做什麼事

迴歸,是遊子最好的歸宿

今年49歲的楊正熙

從大學生到縣林業局幹部

再從幹部到辭官去當科技特派員

之後又回鄉當扶貧幹部

幫助貧困的村落實現產業扶貧

他辭官,返鄉搞有機農業,僅鄉村旅遊年營收150萬!

01

楊正熙的父輩的父輩都是農民

父親希望楊正熙走出農村

“我想讀書,

我老爸是絕對沒有任何說的,

就是幫我讀……

別人養兩頭牛,

他要養四頭牛,

別個養兩頭豬他要養六頭豬。”

楊正熙說

“他父親告訴他不要像父輩一樣,

跟著牛屁股,

一輩子就是耕田。”

19歲的小楊正熙不負眾望

成為洋洞村走出去的第一個大學生

考上貴州農學院

1994年楊正熙大學畢業

被分配到當地林業局上班,正式跳出農門

七年後,他被任命為林業局副局長

之後

又陸續擔任黎平縣一個鄉鎮的鎮長和鎮黨委書記

楊正熙一步步實現父輩的期待

但,鄉愁是遊子割捨不了的情懷

楊正熙憂心家鄉的變化

決定為家鄉做點事情

他辭官,返鄉搞有機農業,僅鄉村旅遊年營收150萬!

2012年,

楊正熙辭去鄉鎮黨委書記職務

走村串寨收集保存正在消失的農業物種。

楊正熙想把這些當地的品種傳承下去

把好東西也留後代。

他主持建成的黎平縣種子博物館

三年時間裡,楊正熙收集了近200個農業物種

其中土生的稻穀品種就有60多種

事實上,在收集過程中

楊正熙不只是發現稻種

還有一些品種的動物

豬牛羊雞鵝只要是品種珍惜也照收。

但在做收集中,很多事自己的工資和積蓄

幾年裡他幾乎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

楊正熙說

“有的時候確實去找了很多天,

發現了一個物種,

那種自豪感就覺得,

這輩子我只要找到這一個東西,

就是值得的。”

他辭官,返鄉搞有機農業,僅鄉村旅遊年營收150萬!

02

楊正熙發現

要留住鄉愁,除了收集保護物種

更重要幫助農民致富

於是

他主動向縣領導申請

回到洋洞村成為一名扶貧幹部

成立了一家

村民入股、集體分紅的“有牛農業合作社”

在博物館裡優選了6個稻穀品種

比如,“紫糯谷”

正是楊正熙收集的一個特色稻種。

他辭官,返鄉搞有機農業,僅鄉村旅遊年營收150萬!

2014年

幾個農戶跟著楊正熙試種

以生態農業方式進行種植

楊正熙免費提供稻種

每畝地先付300元保證金

收穫後稻米以每斤2.5元的價格收購

並把這種米取名“有牛米”

為何要叫“有牛米”?

因為這是使用“牛草+牛糞+牛耕+放魚+放鴨”傳統方式種植出來的稻米,不用化肥,不施農藥。

讓幾戶農戶驚喜的是

當年收穫的近3萬斤稻穀經過包裝後

全部銷售一空。

這給與楊正熙發展生態農業極大信心

於是楊正熙加大推廣

他辭官,返鄉搞有機農業,僅鄉村旅遊年營收150萬!

楊正熙認為

“牛不僅可以耕作,

還擔當除草機、有機肥生產者的角色。

田間的雜草與稻草都是牛的食物,

餵養一頭耕牛,每天需要割兩三擔牛草。

草被割掉後,

害蟲無藏身之地,田間地角得以免受除草劑之害。”

此外,每頭牛產生的牛糞

每年可以給6畝稻田供應充足的有機肥

有牛的田地從來都是有機土壤

根本不用上化肥。

這種方式沒有汙染,也不會破壞侗鄉的山水

至此,

他將具有營養功能的10多種水稻

讓村民社員採用生態方式種植

大力發展有機米

他辭官,返鄉搞有機農業,僅鄉村旅遊年營收150萬!

03

會營銷的農民,一定能賣出好產品

為吸引消費者

楊正熙在農產品包裝上

“牛耕部落”別出心裁

在每一個包裝袋上不僅寫明產品功效

還寫著一個簡短故事

講述這種農產品背後的文化故事

以及這種古老物種是如何被發現

又在哪裡被發現的

同時,楊正熙還審完農產品功能性買點

比如

他們有一款叫做“纖身香禾糯”的產品

就頗受城市女性青睞

因為具有減肥功效

他辭官,返鄉搞有機農業,僅鄉村旅遊年營收150萬!

據瞭解

這個糯米的生長期長

特糯也特耐餓,

主要是含低水溶性蛋白

不易轉變為葡萄糖

更不易轉變成脂肪。

適合因貪食而超重的人群食用

同時,楊正熙還大力發展鄉村旅遊

藉助梯田風光把遊客吸引進來

體驗山水田園和農耕文化之樂趣

更加有助於大米產品的銷售

他辭官,返鄉搞有機農業,僅鄉村旅遊年營收150萬!

04

不一樣,才有更寬的路子

之初,楊正熙就謀劃將洋洞村

大力發展農耕文化旅遊和生產有機農產品

楊正熙把鄉村遊取了一個互聯網名字

“牛耕部落”、“有機小鎮”

“牛耕部落”接待遊客“特別有一套”

他辭官,返鄉搞有機農業,僅鄉村旅遊年營收150萬!

遊客不但可以欣賞牛耕部落的山水風光

還可以體驗割草、喂牛、耕田、挖地、捉魚、織布繡花等農耕生活

而且晚上還住在“牛棚”裡。

這些注意都來自楊正熙

因為經費有限,楊正熙不走常規路

“不建常規旅館,

而是根據牛耕部落的特點,

在梯田間修建“牛棚”客棧,

為客人提供食住。”

為吸引遊客,

他辭官,返鄉搞有機農業,僅鄉村旅遊年營收150萬!

楊正熙還開展“千牛同耕”活動,

“即在每年的農耕時節,

家家戶戶開田犁耙,

山溝裡、梯田上、田壩中,

壯觀的牛耕場景。”

他辭官,返鄉搞有機農業,僅鄉村旅遊年營收150萬!


他辭官,返鄉搞有機農業,僅鄉村旅遊年營收150萬!

同時

楊正熙還開展攔路迎賓、琵琶歌展演、耙田比賽、吹蘆笙、跳蘆笙舞、長桌宴等系列活動,鮮活生動地向遊客們展現千百年來當地的農耕文明和多彩的民族文化魅力,遊客親眼見證了有機農產品的生產過程。

僅2018年

“牛耕部落”旅遊接待收入150萬元

楊正熙的“夢想還在繼續”...

助力農業人成長!更多行業研究、商業案例、實戰課程歡迎訂閱 [農業行業觀察]公眾號:nyguancha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