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不是農業機械本身,而是推廣環節

農業 農民 農村 經濟 技術 農產品 有農有藝 2019-05-28

美國被我們稱為農業強國,強就強在他們的機械化、規模化,我們現在正處在從農業大國走向強國的道路上,農業機械的推廣,我們肯定不能忽視。但是現在我國在機械這一方面,硬件已經不是問題了,機械水平完全可以和農業強國相比,但是我們農業整體的水平,卻與農業強國有著不小的差距,最主要的問題出在哪呢,就在我們的普及率上了。

影響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不是農業機械本身,而是推廣環節

由於我國地理條件與氣候條件的差異,土地相對稀缺與農村勞動力過剩,且農村人均投入水平較低、存在著地域間的差別等因素,決定了中國農業機械化的過程在全國不同區域、不同生產條件、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等條件下,將體現出不同區域的發展特點。

據統計資料顯示,我國東部地區耕地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32.1%,而農機動力擁有量佔全國農機總動力的50.2%;西部地區耕地佔23.7%,農機動力卻只有15.3%,相對動力擁有量為2.4:1。

影響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不是農業機械本身,而是推廣環節

所以,能夠很明顯的看出我們的農機普及受限的地方有很多,並且農業機械對農民最主要的作用在於使用後取得效益。但是,有許多地區存在農民買不起、用不好和效益差的問題,嚴重地影響和制約了農機數量和水平的提高。具體表現為:

一是“買不起”。一般農田作業機械,大中型的需要5萬~10萬元,小型的需要0.3萬~1萬元,一次性投資大。而目前我國農民收入水平較低,支出負擔重,資金籌措困難,農民對農業機械的購買力不足。雖然許多地方都出臺了購買農機補貼政策,但效果不是非常明顯。

二是“用不好”。農機管理部門經費不足,農機具的引進、試驗、推廣工作以及農機技術無償培訓工作難以開展,農民素質得不到有效地提高,造成部分農民雖然買得起農機,但也用不好農機。

三是“效益差”。由於農民文化素質比較低,培訓機會少,不能科學地使用農機,造成故障多、效率低。同時,農機作業市場尚未完全形成,農機具閒置與非田間作業時間多,經濟效益不高,直接影響了農民購買和使用農機的積極性。

影響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不是農業機械本身,而是推廣環節

所以,對我國提高農業水平有很大助力的農用機械,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機械水平在限制著我們的農業發展,更多的問題在牽絆著我們,例如農業機械補貼政策、各品類作物的收入差異等。實施全國的農業機械化,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