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才知道,美國的用肥量比荷蘭、中國的都要少!

荷蘭因其高效的溫室農業管理技術,躋身於全球農業強國之列,其有機農業的發展方式也走入各國農學界人士的眼前。然而,據有關數據顯示,荷蘭平均每公頃化肥施用量為622kg,而相比之下,美國為110kg,中國為379.5kg。

現在才知道,美國的用肥量比荷蘭、中國的都要少!

為什麼相比之下,美國的“化學農業”反而比荷蘭的高效農業用肥量更少?

首先,在美國,普遍實行測土施肥,化肥的使用非常精確,很多州多施肥會被罰款,對田地灌溉後流出的廢水也會抽查水質,檢測氮、磷等關鍵指標,因此農場主都不會多施肥。而在中國,每家每戶的土地都很小,測土不普及,對農業造成的水質汙染也缺少監管,因此農民多憑經驗使用更多的肥料。

其次,美國地廣人稀,很多地方會種一季豆科植物來改善土質和固氮。而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是精耕細作,只能靠化肥補充土壤肥力。此外,中國是世界上氮肥過量使用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與國家各種形式的氮肥補貼也有關係。雖然本意是好的,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現在才知道,美國的用肥量比荷蘭、中國的都要少!

再次,荷蘭主要為設施農業,複種指數高。大棚一年四季都在生產,而且部分為無土栽培,作物全部靠營養液支撐生長,施肥量高是很正常的。

中國施肥量高,一方面是施肥雖然有增產效果,但前期明顯,後期就會越來越不明顯,也就是邊際遞減效應。此外,我國對化肥使用量的控制開始的較晚,而美國從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就已經開始,規定農民的施肥量,如果超出就會受到處罰。

現在才知道,美國的用肥量比荷蘭、中國的都要少!

在美國農民看來,農業的未來並非有機農業,而是農藥與化肥的合理投放。先不說這句話是否正確 ,就從當前我國農業國情來看,轉變農民觀念,合理投放農藥與化肥,已是非常急迫的事。

本文由《有農有藝》全球農業研究室編寫,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