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元昭化:廢物變資源 秸稈成了“香餑餑”

“老劉,我家地裡的秸稈,去拉喲。”“要得,一會就去。”一大早,鄰居老王就招呼劉玉書拉秸稈。

自從種植獼猴桃,昭化區紫雲鄉金華村七組的劉玉書就變了。以前,他總嫌秸稈礙事,沒把秸稈清理完,他就不動手翻地。如今,他卻時不時的向自家地裡運秸稈,埋秸稈。

“秸稈腐爛變有機肥,利於獼猴桃生長,還省下了購買有機肥料的花銷,划算。”種植技術的進步,讓70歲的劉玉書思想觀念跟著改變。

農作物秸稈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副產品,利用了就變為資源,不利用就成為廢物。

昭化區是以山區地貌為主的產糧縣區,秸稈量大,回收成本較高,如何有效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

近年來,昭化區從秸稈基料化、飼料化、肥料化利用入手,破解了秸稈綜合利用難題。全區秸稈產業化利用8萬噸,還田利用25.5萬畝12萬噸,綜合利用率達到了94.9%,推進了農業產業循環發展,帶動了新興農業產業發展。成功進入四川省第一批秸稈全域綜合利用試點縣。

秸稈作基料 種出鮮美蘑菇

900噸秸稈,60萬袋菌袋。

走進昭化區晉賢鄉香菇廠,一個個長滿白色菌絲的菌袋堆放整齊,深灰色的姬菇已經冒頭兒,長勢喜人。

“這裡面的姬菇全是用秸稈作基料種植的,每袋可種4茬,產量高。”晉賢鄉香菇廠負責人塗光明,指著大棚內的一排排菌袋介紹道,秸稈來源廣泛,價格便宜。2018年,該廠收購秸稈700噸,製作菌袋50萬袋。

秸稈於香菇廠,是寶貴的資源。晉賢鄉香菇廠將玉米稈、高粱杆等粉碎後,按一定比例混合做培養基種植姬菇、大球蓋菇,栽培蘑菇的下腳料可作為農作物生產的肥料使用,減少了化肥的投入,還可改良土壤,很受當地農民歡迎。

曾經被視為“雞肋”的秸稈,現今許多農民惜之若寶。

晉賢鄉香菇廠附近的村民白剛,不僅年年賣自家的秸稈,還走村串戶做起了收運秸稈的生意。2017年收購秸稈100多噸,賺了5000多塊錢。“去年初,我們在王家鎮開了餐館,就沒幹販運了。不過自家3噸多秸稈,全賣了。”白剛說,有了農業方面的工廠,確實能帶給農民看得見的好處。

“企業利用農作物秸稈,不僅解決了一直依賴天然林木做培養基的原料問題,還有效利用了縣域內豐富的秸稈資源,增加了村民收入。”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企業利用農作物秸稈,不僅解決了一直依賴天然林木做培養基的原料問題,還有效利用了縣域內豐富的秸稈資源。”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我們不僅調動企業利用秸稈的積極性,還與市農科院開展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合作,建設純農作物秸稈仿野生栽培食用菌實驗示範基地1處,探索秸稈利用的新方法。

秸稈成飼料 環保又增效

鄉村,是莊稼的鄉村。

對於石井鋪鎮新場村的莊稼人張金明來說,最喜歡的莫過於春秋兩季。

春天播下種子,秋天稼禾豐收。可伴隨張金明豐收的不只有喜悅,還有如何處理農作物秸稈的煩惱。

2017年5月,廣元市出臺了禁止露天焚燒秸稈的規定,以減少灰霾汙染,保護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

“種了幾十年地,哪有不燒秸稈的?突然不讓燒了,秸稈哪裡堆放?”張金明做夢都沒想過到了花甲之年,種莊稼還遇上了“麻煩”。那段時間,他咋也想不通,計劃來年不再種莊稼,和村裡人一起外出務工。

2017年9月,四川古耕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梅花鹿養殖項目一期竣工投產,養殖梅花鹿100多頭。梅花鹿養殖需要大量秸稈的信息,讓張金明看到了希望,他決定留在家裡繼續幹老本行,但改變種植莊稼的目的——為養殖企業供應牧草。“企業就近收購秸稈,減少了運費,保證了青貯飼料的品質,我們很樂意。”古耕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冉婷說道。

“把秸稈變成錢的好事,得幹。”張金明決心嘗試一下。2017年底,他找到古耕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與企業簽下了2018年牧草種植供應合同。“去年,種了7畝玉米,連同秸稈一起賣了7800塊左右。每畝比純收玉米多收入400塊錢。”張金明說,今年他又與企業續簽了合同。“再有5天時間,12畝玉米、4畝黃豆就全部種完了。”

種了一輩子地的莊稼人在社會的發展中,不知不覺就完成了角色的轉變。

在區農業農村局土肥站站長李友民看來,農戶的轉變,既促進秸稈綜合利用減輕環保壓力,又促進了畜牧產業健康發展,還增加了收入,實現了三贏。

據瞭解,昭化區引進和扶持邱揚牧業、天一牧業大型肉羊養殖企業2家,扶持和鼓勵小型肉牛羊養殖企業6家,每年利用農作物秸稈達到2.2萬噸。

秸稈變有機肥 土壤肥莊稼壯

這幾天,朝陽鄉南馬村四組村民侯瓊,趁著晴好天氣,忙著翻地育秧苗。

“地裡的秸稈腐熟堆漚還田後,土壤疏鬆肥沃。這些秧苗今年肯定長得好。”對這片土地,侯瓊充滿憧憬和希望。

侯瓊所在的南馬村,地處牛頭山,植被茂密,以前家家戶戶養有耕牛,方便犁地。前些年,外出打工成為潮流,很多農戶的土地要麼撂荒,要麼流轉出去,農家必備的耕牛也就失去了用武之地,陸陸續續賣了。

“以前,穀草、麥草、玉米杆等農作物秸稈,一捆都捨不得扔,總要忙裡抽空晾乾存儲著給牛吃。”侯瓊介紹,如今,農村翻地用上了“鐵牛”,耕牛“下崗”了,很多村莊耕牛幾乎絕跡,農作物秸稈不是燒掉,就是丟在溝渠、樹林等地方任其自然腐爛。

如果農作物秸稈的腐爛進程加快,時間縮短,不就可以作為肥料還田,提升地力了嗎?這個問題,侯瓊不止一次思考過,甚至也做過很多探索,高中畢業的他,始終沒有成功。但他的想法卻與農業部門工作人員的努力不謀而合。

去年5月,朝陽鄉農業服務站站長馮檳給他送來了“法寶”——秸稈生物腐熟劑。“那是我夢寐以求的東西。當年,我就把它用到了油菜杆、玉米杆的腐熟上。3畝多田地的秸稈,到再翻地時基本沒有看到殘渣,全變成了肥料。”侯瓊說,現在,溝渠內乾乾淨淨,水清澈見底,土地也變壯實了,莊稼越長越好。

2018年,昭化區採購秸稈生物腐熟劑180噸,覆蓋全區18個鄉鎮,腐熟還田1.2萬畝。採購粉碎、打捆等秸稈處理機械37臺套,實現秸稈粉碎還田2.9萬畝。此外,該區還引進綠山生物科技公司、扶持牛牛生物有機肥公司,利用秸稈粉碎料替代木屑作為生物有機肥填充料生產有機肥料,處理秸稈3萬噸。(吳紋鋒)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