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體驗農業做到極致?這幾點經驗一定要看看!

農業 三農 農村 農產品 種植業 唯美鄉村 2018-12-05

有人總結說,體驗農業是以商品為道具、以服務為舞臺、以提供體驗作為主要經濟提供品,並逐漸與農業經濟相結合的一種模式。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意味著農業經濟必將迎來變革,而鄉村體驗經濟則為這一變革提供了有益嘗試。那應該如何做好體驗農業的頂層設計呢?希望本文能對您有所幫助!

一、體驗設計的要求

1、技術的可行性

體驗農業的頂層設計技術必須科學、可行。比如,在耕作制度上,無論空間的利用還是時間的利用,既要保證農莊生產的正常運行,又要滿足一定的休閒需要。又如,在種養品種選擇上,既要能夠適應當地的環境條件或設施化條件,又不能帶來或造成新的病害、蟲害和生態災害,於人們身體有害的植物必須謹慎引種。再如,技術與必要的設施要配套。對於體驗尤其是農耕的設計,其全程配套技術和指定所需的設施、設備要求,必須有可應用性,並指明技術要點、技術關鍵。


如何將體驗農業做到極致?這幾點經驗一定要看看!


2、落地的可操作性

這裡所說的可操作性,指的是由技術可行性轉化為現實性所必須達到的要求,它是項目實施的具體依據。所用品種以及設備的規格、數量要明確,種養方式和生產資料要明確,生產操作程序要明確,種養技術規格要明確。

3、生產和遊賞的可契合性

休閒農業在農業生產基礎上設置體驗,通常會面臨農業的生產性和遊賞性並不統一的情況。因此,在休閒農業的體驗設計中,就必須尋求生產需要與旅遊需要的契合點,這樣才能實現生產與遊賞價值的互補和統一。

在具體操作中,可以通過品種選擇(新、奇、特、稀、珍等品種)、技術處理(嫁接、修剪、造型等)等來實現,通過季節反差、品種反差或塑造景觀氛圍等方法加以調整、搭配,還可以通過一定的設施作襯托(如藝術支架、通道花鏡)或作為景點背景等方面形成美化的形象,從而使遊客獲得悅目感。 


如何將體驗農業做到極致?這幾點經驗一定要看看!


4、設計的可參與性

體驗經濟經歷了一個由旁觀到參與的階段,因此在設計中可提供一定的參與性,不僅可以讓遊客獲得新的感受和得到休閒的樂趣,還可以增長見識,積累經驗,達到怡情益智的效果。

在農業體驗的設計中要儘可能地把生產過程中某些環節的一般性操作轉化為可參與性的操作,給遊客提供儘量多的直接感受的機會。如參與耕作、播種、採收、捕撈,或是學習修剪、嫁接、擠奶、剪毛等。當然,為保證農莊生產的正常運行,有的可單闢專區、專項提供農事參與的內容。


如何將體驗農業做到極致?這幾點經驗一定要看看!


二、優化環境與改善設施

感覺體驗是遊客認識事物最原始的、最直接的方式,也是遊客最能有“感覺”的接受外界事物的方式。作為農業企業,最起碼要滿足遊客的感覺體驗,否則,遊客就會感到不滿意。感覺體驗的訴求目標是創造知覺體驗的感覺,它經由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發揮作用。根據感覺體驗的內容,應從景點佈局、基礎設施、環境保護、飲居條件等方面加以設計或改造的方法,來滿足遊客對感覺體驗的需要。

1、景點佈局

景點佈局要講究景點之間的協調性,儘量保持自然景觀的特點,重視植物造景,發揮生態作用,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創造科學性、藝術性相結合的景觀效果,景點佈局還要考慮到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創造富有彈性和多層次的體驗空間,儘量讓遊客在遊覽時感到舒適、自然。


如何將體驗農業做到極致?這幾點經驗一定要看看!


2、基礎公共設施

基礎公共設施應完備,設備的安裝以及基本安全維護設施等要能最大限度地滿足遊客的舒適感。

3、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要求防止農業生態環境系統外部汙染物質的侵入,實現生態環境系統內部本身的內在平衡和可持續發展,防止在休閒農業生產過程中人為因素造成的生態破壞或者環境汙染,防止不合理活動對人類發展造成的不利影響。調整人與自然環境的利益關係,儘可能地降低對環境資源的掠取,讓遊客體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4、飲居條件 

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飲、安全舒適衛生的住宿環境,帶給遊客“賓至如歸”的感覺。吃好、住好是玩好的前提條件,飲居設施的好壞將給遊客造成味覺、觸覺、視覺和嗅覺等方面的深刻體驗。


如何將體驗農業做到極致?這幾點經驗一定要看看!


三、農業生產資源的利用

1、農作體驗方式

農作物,不管是特用作物、糧食作物或園藝作物等,從播種到收穫,從生長時的生理特徵到加工製品,都有多種體驗方式。 

(1)農作物觀賞。根據不同的時令,安排有關農作物的枝、葉、花等形態的觀賞,如春季賞油菜花,夏季賞荷花,並可製作成標本。

(2)園藝習作。體驗選種、育苗、施肥、灌溉、修剪、除草、收穫、加工處理等勞作樂趣,並學習相關知識。如農作物習性的瞭解,茶葉的採摘、儲存、加工技巧和工藝等。

(3)農耕活動。如用犁翻土、用靶碎土、插秧比賽等。可將花田、果園、茶場的土地按塊租賃給旅遊者。遊客利用週末等閒暇時間,帶領家人前來養花種樹,既可鍛鍊身體又能增進全家人的感情。

(4)特色農藝。體驗紡線織布、剪紙、手工釀酒、土菜烹飪等。還可開展藝術插花、乾花書籤、花卉風景彩照等製作,以土特產的形式出售給遊客當做旅遊紀念品。

2、農具體驗方式  

農具能加深遊客對農業發展的認知。傳統農具更是先民智慧和經驗累積的精華,其在農業體驗中的利用不僅能讓遊客瞭解過去,還能喚起遊客對以往歲月的追憶和懷念。 

(1)農具展示。如展示耕田機,傳統織布機、風車、水磨器具等等。並通過影視記錄,圖片展示等加以解說,使遊客對歷史和現代農業技術水平都有所瞭解。

(2)農具操作。如牛車、水車、耕耘機等。

3、家禽家畜體驗方式 

(1)葷菜烹飪。根據當地菜餚特色,運用特殊烹調工藝進行加工和製作。

(2)親近動物。組織遊客認識、觀賞、餵養或騎乘家畜類動物。

四、農民生活資源的運用

1、日常體驗方式

農民擁有本身的特質,在語言、宗教、性情以及人文歷史等方面均與城裡人有所區別,其日常的吃、穿、住、行,可以作為當地特色的一個發揮。並選拔和培訓一些懂旅遊、善交流、有專長的人員從事導遊講解工作。 

(1)體驗具有農家特色的燒火煮飯。用大土鍋、大蒸籠、大土碗等器皿,採用家傳的烹飪技巧,製作出正統的農家味道。

(2)在農莊居住,使用農家傢俱擺設及設備。

(3)教授遊客紡線織布、做衣,可作為展示或作為紀念品。

(4)跟客人促膝聊天、拉家常。遊客盡情享受農村生活,喝茶、打牌、聊大、下棋等。這些活動讓客人瞭解了當地,加深了對農業的認識。農莊可邀請村裡的負責人、農業技術人員、致富能手、村裡的老人等,利用聊天的形式,向住客介紹當地的建設、發展,淺顯的農業種植、養殖知識經驗,致富經驗,當地的民風民俗、歷史軼事等。

(5)為旅遊者提供農村傳統服飾的租售業務,供其體驗勞動或遊玩時穿戴和照相。

(6)教授、分享傳統民間遊戲之樂。

2、農村節慶體驗方式 

(1)修建陳列農業文化、活動慶典、民俗相關的展室,普及農業文化。

(2)為客人安排慶典角色,參與慶典表演。

(3)組織農莊文化遊,如婚俗、豐年祭、賞花燈、舞龍舞獅、皮影戲、歌子戲、布袋戲、划龍舟、雕刻、繪畫、泥塑、剪紙、賞花節、採摘節等民俗節慶體驗。通過觀賞、解說、參與特色活動,增加遊客對農莊的認識。

五、農村生態資源運用

1、農村氣象體驗方式 

(1)製作氣候與農事知識的展板,指定專人講解。

(2)組織與天氣有關的遊憩活動。

(3)開展風箏比賽,欣賞特殊的天象和氣象等。

(4)根據季節,開展食療進補等。

2、農村地理體驗方式 

(1)利用農村資源提供遠足活動,如穿越掛滿累累果實的果園等。

(2)圍繞水資源,開發相關的休憩項目,如捕魚撈蝦、打水仗、觀賞蝌蚪等。

3、農村生物體驗方式 

(1)向遊客提供捕捉、收集、烹飪的必備用品,使遊人感受從田間到飯桌的全過程。

(2)教授各類魚的不同製作方法,並現場進行烹製、品嚐和習作。

(3)開展識別野菜活動,包括挖野菜、洗野菜、烹飪野菜、品嚐野菜的全過程。


如何將體驗農業做到極致?這幾點經驗一定要看看!


4、農村景觀體驗方式 

(1)增加景觀小品,增設宣傳配套設施。

(2)建立可供遊客休息的場所,安裝休息設施,

如亭子、板凳、垃圾筒等。

(3)設立觀景臺,供遊客登高觀景。

總之,體驗是農業企業提供給消費者高層次的產品,體驗化是休閒農業規劃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體驗農業不僅可以創造出新的產品,同時還創造出新的服務,帶動新興產業和產業鏈發展。對於我們的農業企業來講,借鑑他山之石,大力倡導農業體驗活動,必將極大推動農業健康、持續地發展。

返鄉的青年、中年、企業家,鄉村歡迎你們回村,父母親等待你們回家。你們回家了,鄉村才有希望!

敬請關注微信 weimeicountry(唯美鄉村)獲取最新干貨知識。專注三農、鄉建、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田園綜合體與特色小鎮等研究與開發者服務!

從開發到運營,選項目,抓政策,打市場,盯運營;這裡項目扎堆,這裡專家扎堆,這裡方案扎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