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農民個人土地被徵收,賠償有多少?遭遇強徵如何維權?

農民 農村 三農 法律 農業百事通 農業百事通 2017-09-18

點擊右上方藍色字體,關注農業百事通,瞭解農村熱點資訊!

農村土地是農民安身立命之本,現在由於城鄉建設的需要,農村土地面臨被徵收的情況不在少數;所以,對於被徵地農民而言,關鍵不是補償款有多少,而是自己能否真正拿到補償款?能否切實地保護好自己的利益?

農村農民個人土地被徵收,賠償有多少?遭遇強徵如何維權?

現在在農村面臨徵收土地的情況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徵收農民個人的承包地;一種是徵收非農民承包的其他集體土地;情況不同,徵收補償款的領取分配也不同;

  • 徵收農民個人確權的承包地:土地補償費主要部分歸被徵地農民所有,村集體預留一部分為被徵地農民繳納社保;

安置補償費由被徵地農民自主選擇是交由村集體管理統一安置,還是自己個人所有;

  • 徵收非農民承包的集體土地: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土地補償費分配給全體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並由村集體決定如何分配;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則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所有者所有;

農村農民個人土地被徵收,賠償有多少?遭遇強徵如何維權?

特別注意:土地存在糾紛的農民是拿不到徵收補償款的,只有糾紛解決了才能獲得徵地補償;但是,在實際的土地徵收過程中,面臨糾紛的情況其實是較為常見的,當農民遇到違法強制拆遷要怎麼辦?如何維權?

農業百事通在這裡提醒廣大被拆遷的農戶,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利是最為簡單有效的!

根據《國有土地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房屋徵收應當先補償,後搬遷;過去拆遷都是農戶先搬遷再簽訂相關的安置補償協議,現在,農戶記住了,一定是要在自己簽訂了房屋徵收補償協議之後,才能夠進行拆遷;這樣就能夠保證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最大限度地確保自己不至於陷入“拆了舊房沒房住”、拿不到補償款的尷尬局面;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以拆遷違章建築為由,進行強行拆遷;這不是欺負很多農民不懂法嗎?下面,農民朋友記住了,所謂的違章建築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 未申請或申請未獲得批准,並未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建築物;

  2. 擅自改變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改變使用性質的建築物;

  3. 臨時建築建設後超過有效期未拆除成為永久性的建築物;

  4. 通過偽造相關材料騙取許可證的建築物;

農村農民個人土地被徵收,賠償有多少?遭遇強徵如何維權?

特別注意:在農村,農戶沒有土地權屬證的情況非常普遍,但是,無證房不代表是違法建築,農村無證房屋如果是合法建築,被拆遷農戶依舊有權獲得同等補償!

最後,農戶記住一點,在房屋徵收的過程中,如果沒有法院的強制執行裁定,也沒有政府部門的限期拆除決定書,而直接予以拆除的行為即是非法強拆,如果農戶實在是遇到暴力強拆行為的,直接收集相關證據,去公安機關報警,公安機關不受理或是“冷處理”,就去到人民法院進行行政訴訟,合法維權!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規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或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造成損害的,有權請求賠償!


感謝關注農業百事通!

農業百事通深知農村土地、房屋對於農民的重要性,因此,更多相關問題諮詢、熱點資訊等,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