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農村年輕人不願種地,這沒關係——中國未來不會缺少種地農民

農民 農村 農業 小麥 三農問題 技術 鍾情三農 2019-06-20

最近, 關於“未來中國的糧食由誰來生產”或者“如今的很多農村年輕人不會種地”之類的問題在頭條備受關注。

再次背後,鍾情三農看到了大家對於當下我國農村地區以及農業發展的擔心和關注。但是實事求是的說,大家並未真正認識到我國農業目前的現狀以及發展趨勢。

個人以為,中國未來不會缺少種地農民,即便是現在有大量農村年輕人不願種地,也沒關係!

大量農村年輕人不願種地,這沒關係——中國未來不會缺少種地農民

中國農業不再需要大量勞動力!

為什麼要讓所有的農村年輕人都要學會種地?你是嫌中國土地太多?還是覺得中國的農民太少?

農民為什麼窮?種糧為什麼不賺錢?歸根結底還是一點,那就是人多地少,具體來說就是我國的農民人數太多了,至今還高達7億左右,與此同時,耕地面積真的是很太少了,一直都是在18億畝左右。

7億農民爭搶著種18億畝耕地,人均只有2畝多點,即便是畝產收益上千元,每年的種植收益才有多大?

大量農村年輕人不願種地,這沒關係——中國未來不會缺少種地農民

如果中國只有1億農民的話,人均耕地達到20畝左右,那麼我國的糧食生產不但不會出現太大的波動,而且農民的人均種植收益估計也會有明顯的提高。

關於“以後中國的耕地誰來耕種,未來中國人的糧食誰來生產”這樣的問題,我的觀點一致比較明確,那就是不管是現在還是今後,我國都不會缺少種糧者,我國的糧食生產都不會出現大幅度的波動,將會保持在一個高位穩定的狀態。

大量農村年輕人不願種地,這沒關係——中國未來不會缺少種地農民

我國農業生產率已有明顯提升

大家不要以為這幾年隨著農村外出務工的大潮,越來越多的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成為農民工,以為農村地區的耕地或者良田就全部荒蕪,就無人耕種了,其實並不是這樣!以我國目前的農業生產技術或者機械化水平來看,我國大多數地區的農業生產效率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在獲得更高生產效益的同時,也是降低了生產成本,特別是人力生產成本,將很多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從原本繁重且低效率的農活中釋放出來,得以從事其他高附加值或者高效益的生產活動,比如說外出務工,比如說做其他生意或者事業。

大量農村年輕人不願種地,這沒關係——中國未來不會缺少種地農民

就拿現在正在進行的2019年夏收來看,如果擱在以前,十畝小麥估計需要好幾個人耗費半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所有的收割,脫粒,晾晒以及灌裝並且最終銷售的過程,如果不想賣的話,還得考慮儲存的問題,這個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最終的效益還是非常的有限。

但是在如今小麥大型聯合收割成為我國小麥收穫過程中的絕對主力的時候,我家的十畝地小麥從收割到銷售只需要兩個人在一天即可完成,也就說剛剛從田地裡收割的小麥在收割機裡完成脫粒,然後簡單晾晒一番即可完成銷售。

大量農村年輕人不願種地,這沒關係——中國未來不會缺少種地農民

一般足以窺豹,如今的很多農業生產活動也是如此,不在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就能完成以前幾十個人才能完成的勞動量,未來農村糧食生產所需要的農民數量將會更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