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建設產業發展融合共進——甘肅康縣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紀實

農村 三農 林業 農業 隴南康縣發佈 2017-05-09
生態建設產業發展融合共進——甘肅康縣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紀實

生態建設產業發展融合共進

——甘肅康縣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紀實

生態建設產業發展融合共進——甘肅康縣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紀實

日前,在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大會上,甘肅省隴南康縣榮獲“2016年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稱號,這是甘肅省獲此殊榮的兩個縣之一。康縣還先後獲得“中國最美綠色生態旅遊名縣”“中國最佳生態宜居旅遊目的地”“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等榮譽稱號。

生態建設產業發展融合共進——甘肅康縣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紀實

近年來,康縣立足縣情,依託綠水青山,極力發揮美麗鄉村建設集聚效應,依託全縣鄉村旅遊大產業路徑及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使生態旅遊加速駛入了“快車道”,全縣旅遊業大格局已經顯現。該縣把“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使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融合共進,不但留住了鄉愁、裝扮了鄉容、開發了鄉寶、幸福了鄉民,還探索出了一條貧困山區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生態建設與脫貧致富建小康之路。

生態建設產業發展融合共進——甘肅康縣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紀實

建設美麗鄉村

走進該縣王壩鎮何家莊村,屋舍儼然,阡陌縱橫,黃髮垂髫,怡然自樂。自2014年開始,該村就立足“生態為基、發展為要、民生為本”的發展戰略,著力改善人居環境、全力建設美麗鄉村,整合各類項目資源,並一次性解決村上路、水、電、房、產業等問題,農村人居環境和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天藍地綠、村美院淨”取代了原來的“髒亂差”,昔日破敗的村莊在經過3年多的美麗鄉村建設中,如今已成為國家AAA級景區。

生態建設產業發展融合共進——甘肅康縣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紀實

康縣在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中,全縣350個村統一規劃、整合資源,分年建設、整體推進,每年集中新建美麗鄉村40多個、完善提升20個村落,並以景點要求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注重保護鄉村風貌和鄉音鄉愁,不砍樹、不埋泉、不挪石、不毀草,不搞大拆大建和重複雷同建設,加強古村、古街、古樓、古坊的保護,復原醋坊、酒坊、豆腐坊、水磨坊等土製做法。目前已建成美麗鄉村262個,佔全縣總村數的75%,為鄉村旅遊扶貧奠定了良好基礎。

生態建設產業發展融合共進——甘肅康縣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紀實

完善旅遊要素

“我們正在加緊拓寬景區道路,新建汙水處理廠、停車場等,進一步提升陽壩景區旅遊接待能力。”陽壩鎮黨委副書記陳懷虎說。

生態建設產業發展融合共進——甘肅康縣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紀實

據悉,為全面提升全縣旅遊品質,康縣正著眼於提升旅遊服務接待能力,實施了“十村百戶千床”鄉村旅遊示範工程,發展農家樂和農家客棧接待能力,目前300多家農家客棧已整裝就緒;景區景點旅遊公共服務、通信寬帶等基礎設施已基本完善,4G網絡與全域WiFi景區景點全部覆蓋;全縣已建成50多個旅遊村鄉村旅遊公司,打造的鄉村旅遊示範基地和吃娛購遊自駕遊基地,有效解決了鄉村遊、購等問題。

生態建設產業發展融合共進——甘肅康縣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紀實

同時,康縣進一步開闢精品旅遊線路,開闢了康中田園觀光遊、康北歷史文化遊、康南生態風情遊等三條各具特色的鄉村旅遊主導線路,形成以縣城和陽壩為重點,以長壩花橋和262個美麗鄉村為節點的五條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培育生態產業

“新茶價格不等,一葉一芽的比較貴,一斤一千元左右,一葉兩芽三芽的幾百元。一天我大概能採摘鮮茶葉兩三斤。”28歲的楊玲是陽壩鎮村民,她一邊採茶一邊說道。

生態建設產業發展融合共進——甘肅康縣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紀實

“我們通過茶葉產業合作社,可帶動60戶貧困戶增收致富,合作社通過收購新鮮茶葉,僱傭茶葉加工人員,直接或間接的帶動貧困農戶實現脫貧”。康縣茗芝茶葉合作社負責人馮明全說。

近年來,康縣堅持把發展特色富民產業作為穩定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的重要措施,把富集特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持續促進貧困群眾增收。目前,全縣已發展特色經濟林99.96萬畝,12535戶貧困戶戶均發展經濟林6畝,累計流轉土地面積4.6萬畝,流轉林地16.07萬畝,實現林下經濟總產值4.25億元。

生態建設產業發展融合共進——甘肅康縣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紀實

據統計,康縣目前已有特色工業企業69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戶,吸納了大量當地農民就地就業。同時,該縣發揮“互聯網+”的優勢,開辦網店1172家,實現銷售2.17億元,帶動全縣6306戶23364人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文/中國縣域經濟報記者: 牛新建 通訊員: 苟鵬澤

監製:胡志文 審核:郭博 編輯:焦楊紅

生態建設產業發展融合共進——甘肅康縣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紀實生態建設產業發展融合共進——甘肅康縣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紀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