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合肥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七場

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合肥市土地綜合整治工作成就

今天(8月28日)上午9:00

正式召開!

"合肥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七場

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合肥市土地綜合整治工作成就

今天(8月28日)上午9:00

正式召開!

合肥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下面請跟隨小布的腳步

一起看看新聞發佈會的內容

"合肥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七場

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合肥市土地綜合整治工作成就

今天(8月28日)上午9:00

正式召開!

合肥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下面請跟隨小布的腳步

一起看看新聞發佈會的內容

合肥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近年來,針對耕地後備資源嚴重不足局面,我市充分利用土地整治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大力組織實施以董大水庫水源地、新橋機場、廬江湯池“三大項目”為代表的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項目,積極破解土地資源要素制約難題,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形成“以城帶鄉、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關係。

"合肥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七場

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合肥市土地綜合整治工作成就

今天(8月28日)上午9:00

正式召開!

合肥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下面請跟隨小布的腳步

一起看看新聞發佈會的內容

合肥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近年來,針對耕地後備資源嚴重不足局面,我市充分利用土地整治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大力組織實施以董大水庫水源地、新橋機場、廬江湯池“三大項目”為代表的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項目,積極破解土地資源要素制約難題,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形成“以城帶鄉、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關係。

合肥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一、工作開展情況

自新土地管理法實施以來,截止到2018年底,全市實施通過驗收各級各類土地整治項目6320個,建設總規模165.72萬畝,新增耕地51.65萬畝(其中可用於佔補平衡36.29萬畝),連續20年實現全市建設用地項目的佔補平衡。

(一)佔補平衡項目

全市共實施縣級補充耕地項目5800個,新增耕地31.84萬畝;整體推進示範項目10個,建設規模10.81萬畝,新增耕地0.41萬畝;國家、省級投資土地整治項目22個,建設規模24.02萬畝,新增耕地1.42萬畝;實施167個市級投資土地整治項目,建設規模94.48萬畝,其中156個項目已下達驗收批覆,新增耕地4.45萬畝;建設用地置換項目82個,建設規模3.56萬畝,新增耕地3.07萬畝。

(二)建設用地增減掛鉤

全市上報審批增減掛鉤項目305個批次,使用週轉指標10.75萬畝,省政府已批准實施260個批次,使用週轉指標9.65萬畝。其中,約1.55萬畝用於安置點新村建設和項目所在鄉鎮的建設發展,騰出的8.10萬畝建新指標用於各縣市區民生工程、基礎設施和重大建設項目落地。已完成驗收212個批次,歸還週轉指標7.45萬畝。

批准實施市級土地整治重大項目48個,建成37個安置點,總建築面積361.4萬平方米,在建7個安置點,總建築面積137.1萬平方米;完成舊村拆遷464萬平方米,搬遷群眾8.03萬人,復墾宅基地2.48萬畝。

(三)高標準農田建設

“十二五”期間全市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252萬畝,實際建設完成高標準農田254.53萬畝,其中原國土部門建設完成205.17萬畝。

“十三五”期間全市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為92.45萬畝,其中原國土部門18萬畝,共組織開工建設項目30個,計劃建成高標準農田18.41萬畝,已建設完成通過驗收和網上報備24個項目14.50萬畝,另6個項目3.91萬畝,正在開展工程掃尾和縣級初驗。

二、建設成效

(一)促進了城鄉統籌發展

我市通過實施土地整治和增減掛鉤,獲得補充耕地指標50多萬畝,保障了各類重大重點項目及時落地,滿足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新型城鎮化的需要。增減掛鉤結餘指標8萬畝調劑到城區使用,優化了城鄉用地結構和佈局,既保證了農民宅基地、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用地需求,又解決了農村建設資金不足的矛盾,同時緩解了城鎮建設用地指標總量不足的現實情況。

例如,巢湖市共組織申報實施增減掛鉤項目37個批次,涉及拆舊區615個地塊,拆舊區總規模為11872畝,實現建新區指標10997畝,其中農村建新3478畝、城鎮建新7519畝(商業用地378畝、住宅用地724畝、工業用地4903畝、其他建設用地1473畝)。解決了普爾德、合肥鑫盛新材料、皖維PVB膠片、巢北糧油、皖維德瑞格等項目用地6007畝,完成投資約150億元,年稅收約3億元,解決勞動力就業51000人,為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提供新的途徑,促進了農村社會穩定。

(二)加快了農業現代化進程

整治後的耕地質量普遍提高0.3-0.5個等級,小田變大田,項目區內道路相通,溝渠相連,林成網,旱能灌,澇能排,農業基礎設施得到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提升,為發展現代設施農業、高效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升級奠定堅實的基礎。

長豐縣杜集鎮邱集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完成後,與安徽育蕾農業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振東水果種植合作社簽訂了約1500畝的土地流轉承包協議,經過科學育苗,機械化耕種,現已種植有機水稻、有機蔬菜、火龍果等多種經濟作物,解決當地就業勞動力100餘人,農民每年可以從企業獲得固定租金600元每畝,在企業日常務工,人均收入年收入增加7000元以上。肥西縣官亭鎮引進安徽萬利合資、燕之坊,計劃投資36億元,啟動了5萬畝碧根果綜合農業產業園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國最大的集種植、研發、觀光、採摘和優質果品深加工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體,據初步測算,當地群眾年人均收入增加近兩千元。

(三)提升了農村人居環境

土地整治把原先佈局鬆散亂、農民出行難、人居環境差、生活條件低的舊村莊拆並,建成配套設施齊全、生態環境優美的新社區。長豐縣杜集鄉邱集村安置小區建成以後,相關的配套設施完善,家家通上自來水,新建老年活動設施活動中心,新建具備常規醫療救助能力的醫療室,新建為民服務中心等,小區環境衛生由政府招標鴻鶴物業來統一管理,專聘3名物業協管員進行專門的監管和小區內的日常維護,另外,社區的每位幹部均分片包乾,負責對責任區內的一切事務進行協調、監督和管理確保小區內的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小區管理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徹底改變以往農村“髒、亂、差”的現象。

(四)改善了項目區生態小環境

通過土地平整、配套農田水利等措施,減少地表徑流,提高水源涵養能力和土壤的蓄水能力,有效減少和防止了水土流失;其次,土地整治工程增厚了土層,降低了坡度,土地保水保肥能力增強,有效提高土壤墒情。

廬江縣湯池項目農地整理工程新建U型渠72094米,梯形分支渠3082.5米,漿砌塊石150分支渠2271.25米,矩形排水溝5866.3米、200PVC渠道進出水管1534米,農橋57座,斗渠末端跌水7座,梯形跌水2座,過路涵 538座,暗管涵 136.5米,蓋板涵64座,下田涵839座,坑塘及分支渠放水涵137座,節制閘11座;栽植意楊5851棵、水杉28822棵、垂柳8868棵。項目區灌溉能力提高50%,節水能力提高30%以上,生產成本可降低20%,生態小環境明顯改善。

三、主要做法

(一)明晰責任,各司其職

在項目的實施中,將土地整治由自然資源部門“唱獨角戲”轉變為“政府牽頭、國土搭臺、部門聯動、群眾參與”,由地方黨委、政府牽頭強力組織實施;實行市、縣、鄉、村四級聯動、合力共建機制。

市政府成立了由一把手市長親自掛帥,分管自然資源和規劃、財政、農業的三名副市長任副總指揮,各縣市區政府、市直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高規格土地整治重大項目建設指揮部,對土地整治進行總督查調度,強力推進項目實施。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在縣一級,各縣市區均相應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分管副負責人任副組長,下設辦公室,負責項目日常管理、協調;在鄉一級,鄉鎮政府作為項目建設的實施主體,成立項目建設指揮部,承擔項目具體建設任務,落實項目建設管理責任,明確責任、分工到人,主要負責人每週定期到項目建設現場檢查調度,分管負責人長期駐守工地,隨時解決項目推進中出現的問題;在村一級,由村民代表大會推舉德高望重的村民作為成員,成立項目村民理事會,選舉村民理事和村民質量監督員,全程參與項目管理,真正做到群眾自己的事情自己辦、自己管。

(二)強化督查,加強調度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土地整治工作,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先後多次聽取自然資源部門專題彙報,研究解決問題;分管副市長連續主持召開了全市土地整治工作現場調度會和工作約談會,並深入項目建設一線調查研究,針對個別縣區進展較慢,及時約談縣區政府,並要求縣區分管負責人在市政府工作約談會上作表態發言,促使落後縣區奮力趕超。各縣市區也相應建立了督查調度制度,正是各級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抓在關鍵節點上,保證了工作順利推進。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堅持每月一次工作調度,同時在每週一召開的局長(擴大)辦公會上,通報全市土地整治任務最新完成情況。

各縣(市)區也相應建立了督查調度制度。在各級政府高度重視下,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抓在關鍵節點上,保證了工作順利推進。

(三)嚴格獎懲,政策跟進

2017年底,在充分徵求各方面意見後,經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同意,以市政府辦公廳名義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我市農村土地整治工作的實施意見》,加大了市級財政對縣級實施土地整治項目資金獎補力度。縣級組織實施增減掛鉤(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項目,市財政按照驗收確認的復墾新增耕地面積給予10萬元/畝的補助,掛鉤指標仍歸縣級使用;縣級佔補平衡項目驗收確認補充耕地指標,市財政按照水田20萬元/畝、旱地10萬元/畝的價格回購。獎補標準的提高,大大激勵了縣鄉組織實施土地整治項目的積極性,提高了項目建設標準,讓群眾得到了更多實惠。

2018年,經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同意,市國土資源局會同市財政局出臺了《關於加強耕地佔補平衡指標統籌管理的通知》、《合肥市土地整治資金管理辦法》,進一步規範了資金管理,加強了全市佔補平衡指標統籌管理,提高了資金、指標使用效率。

把土地整治任務列為市政府對縣級政府目標責任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並進一步完善了考核、獎懲辦法,年終對照年初下達的任務嚴格考核,兌現獎懲。

(四)創新機制,形成合力

創新投入機制,多渠道籌措資金,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統籌使用、統一管理的方式,以具體項目為載體,加大項目投入,實現整個項目統一推進。(1)加大財政補助力度。市級土地整治項目由市級財政全額投資,依據項目決算、審計支付資金;鼓勵各縣市區通過實施增減掛鉤解決新增建設用地需求,村莊整治復墾的新增耕地,市財政無償給予補助。(2)建立融資平臺。成立市新農村建設投資公司作為城區土地整治融資平臺,專門負責城區土地整治項目融資。各縣市也利用縣級土地整治融資平臺,積極組織項目融資。(3)捆綁“第三方地塊”,加快資金週轉。增減掛鉤項目建新地塊在出讓收益取得前,為有效解決資金週轉,在項目拆舊、建新區外,捆綁“第三方地塊”,出讓淨收益先行用於土地整治項目建設的資金週轉,待建新地塊上市後再進行結算。

(五)統一標準,嚴格管理

項目建設中採取“五統一”,提高工程質量加度快項目進。(1)統一規劃設計。農地整治規劃設計統一從公開招標建立的規劃設計單位庫中抽取;村莊整治,由項目所在縣級政府統一組織開展新村規劃設計。(2)統一拆遷安置。項目所在縣級政府統一制定拆遷安置標準。(3)統一組織土地平整與宅基地復墾。舊村拆遷後,結合農地整治工程,鄉鎮政府統一組織復墾成耕地。(4)統一推進土地規模流轉。土地整治後,按照“農民自願、依法有償、政府引導、市場調節”的原則,大力扶植家庭農場和大戶承包經營,推進土地規模流轉。(5)統一公共管理與服務。新村統一配建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建立多功能一體的標準化社區綜合服務中心。

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實行項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公告制、合同制、縣級報賬制和審計制度等制度,嚴格管理,保障項目實施順利、資金使用安全。

(六)流轉土地,農民增收

推行土地整治,也是探索以土地整治為抓手,建設新型農村,破解農民脫貧、增收的難題。我市將整治後的土地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按照“農民自願、依法有償、政府引導、市場調節”的原則,積極探索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新機制和新模式,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引入農業產業化企業進行規模化種植和養殖,來實現農民增收。

實施土地整治整村推進項目的過程,不僅是新村建設的過程,也是深化農村改革的過程。我市高度重視集中居住後農民的社會化服務管理問題,通過建立集管理、服務、教育、活動等多重功能為一體的標準化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村社區管理機構,服務引導農民改變落後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幫助農民致富,為農民辦實事。

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用足用活增減掛鉤(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政策,加大組織實施增減掛鉤項目力度,重點主抓整村整體推進項目建設,充分挖掘村莊整治新增耕地潛力,立足自身解決各類建設項目落地難,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信息來源:合肥發佈

責任編輯:周悅

"合肥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七場

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合肥市土地綜合整治工作成就

今天(8月28日)上午9:00

正式召開!

合肥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下面請跟隨小布的腳步

一起看看新聞發佈會的內容

合肥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近年來,針對耕地後備資源嚴重不足局面,我市充分利用土地整治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大力組織實施以董大水庫水源地、新橋機場、廬江湯池“三大項目”為代表的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項目,積極破解土地資源要素制約難題,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形成“以城帶鄉、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關係。

合肥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一、工作開展情況

自新土地管理法實施以來,截止到2018年底,全市實施通過驗收各級各類土地整治項目6320個,建設總規模165.72萬畝,新增耕地51.65萬畝(其中可用於佔補平衡36.29萬畝),連續20年實現全市建設用地項目的佔補平衡。

(一)佔補平衡項目

全市共實施縣級補充耕地項目5800個,新增耕地31.84萬畝;整體推進示範項目10個,建設規模10.81萬畝,新增耕地0.41萬畝;國家、省級投資土地整治項目22個,建設規模24.02萬畝,新增耕地1.42萬畝;實施167個市級投資土地整治項目,建設規模94.48萬畝,其中156個項目已下達驗收批覆,新增耕地4.45萬畝;建設用地置換項目82個,建設規模3.56萬畝,新增耕地3.07萬畝。

(二)建設用地增減掛鉤

全市上報審批增減掛鉤項目305個批次,使用週轉指標10.75萬畝,省政府已批准實施260個批次,使用週轉指標9.65萬畝。其中,約1.55萬畝用於安置點新村建設和項目所在鄉鎮的建設發展,騰出的8.10萬畝建新指標用於各縣市區民生工程、基礎設施和重大建設項目落地。已完成驗收212個批次,歸還週轉指標7.45萬畝。

批准實施市級土地整治重大項目48個,建成37個安置點,總建築面積361.4萬平方米,在建7個安置點,總建築面積137.1萬平方米;完成舊村拆遷464萬平方米,搬遷群眾8.03萬人,復墾宅基地2.48萬畝。

(三)高標準農田建設

“十二五”期間全市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252萬畝,實際建設完成高標準農田254.53萬畝,其中原國土部門建設完成205.17萬畝。

“十三五”期間全市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為92.45萬畝,其中原國土部門18萬畝,共組織開工建設項目30個,計劃建成高標準農田18.41萬畝,已建設完成通過驗收和網上報備24個項目14.50萬畝,另6個項目3.91萬畝,正在開展工程掃尾和縣級初驗。

二、建設成效

(一)促進了城鄉統籌發展

我市通過實施土地整治和增減掛鉤,獲得補充耕地指標50多萬畝,保障了各類重大重點項目及時落地,滿足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新型城鎮化的需要。增減掛鉤結餘指標8萬畝調劑到城區使用,優化了城鄉用地結構和佈局,既保證了農民宅基地、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用地需求,又解決了農村建設資金不足的矛盾,同時緩解了城鎮建設用地指標總量不足的現實情況。

例如,巢湖市共組織申報實施增減掛鉤項目37個批次,涉及拆舊區615個地塊,拆舊區總規模為11872畝,實現建新區指標10997畝,其中農村建新3478畝、城鎮建新7519畝(商業用地378畝、住宅用地724畝、工業用地4903畝、其他建設用地1473畝)。解決了普爾德、合肥鑫盛新材料、皖維PVB膠片、巢北糧油、皖維德瑞格等項目用地6007畝,完成投資約150億元,年稅收約3億元,解決勞動力就業51000人,為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提供新的途徑,促進了農村社會穩定。

(二)加快了農業現代化進程

整治後的耕地質量普遍提高0.3-0.5個等級,小田變大田,項目區內道路相通,溝渠相連,林成網,旱能灌,澇能排,農業基礎設施得到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提升,為發展現代設施農業、高效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升級奠定堅實的基礎。

長豐縣杜集鎮邱集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完成後,與安徽育蕾農業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振東水果種植合作社簽訂了約1500畝的土地流轉承包協議,經過科學育苗,機械化耕種,現已種植有機水稻、有機蔬菜、火龍果等多種經濟作物,解決當地就業勞動力100餘人,農民每年可以從企業獲得固定租金600元每畝,在企業日常務工,人均收入年收入增加7000元以上。肥西縣官亭鎮引進安徽萬利合資、燕之坊,計劃投資36億元,啟動了5萬畝碧根果綜合農業產業園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國最大的集種植、研發、觀光、採摘和優質果品深加工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體,據初步測算,當地群眾年人均收入增加近兩千元。

(三)提升了農村人居環境

土地整治把原先佈局鬆散亂、農民出行難、人居環境差、生活條件低的舊村莊拆並,建成配套設施齊全、生態環境優美的新社區。長豐縣杜集鄉邱集村安置小區建成以後,相關的配套設施完善,家家通上自來水,新建老年活動設施活動中心,新建具備常規醫療救助能力的醫療室,新建為民服務中心等,小區環境衛生由政府招標鴻鶴物業來統一管理,專聘3名物業協管員進行專門的監管和小區內的日常維護,另外,社區的每位幹部均分片包乾,負責對責任區內的一切事務進行協調、監督和管理確保小區內的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小區管理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徹底改變以往農村“髒、亂、差”的現象。

(四)改善了項目區生態小環境

通過土地平整、配套農田水利等措施,減少地表徑流,提高水源涵養能力和土壤的蓄水能力,有效減少和防止了水土流失;其次,土地整治工程增厚了土層,降低了坡度,土地保水保肥能力增強,有效提高土壤墒情。

廬江縣湯池項目農地整理工程新建U型渠72094米,梯形分支渠3082.5米,漿砌塊石150分支渠2271.25米,矩形排水溝5866.3米、200PVC渠道進出水管1534米,農橋57座,斗渠末端跌水7座,梯形跌水2座,過路涵 538座,暗管涵 136.5米,蓋板涵64座,下田涵839座,坑塘及分支渠放水涵137座,節制閘11座;栽植意楊5851棵、水杉28822棵、垂柳8868棵。項目區灌溉能力提高50%,節水能力提高30%以上,生產成本可降低20%,生態小環境明顯改善。

三、主要做法

(一)明晰責任,各司其職

在項目的實施中,將土地整治由自然資源部門“唱獨角戲”轉變為“政府牽頭、國土搭臺、部門聯動、群眾參與”,由地方黨委、政府牽頭強力組織實施;實行市、縣、鄉、村四級聯動、合力共建機制。

市政府成立了由一把手市長親自掛帥,分管自然資源和規劃、財政、農業的三名副市長任副總指揮,各縣市區政府、市直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高規格土地整治重大項目建設指揮部,對土地整治進行總督查調度,強力推進項目實施。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在縣一級,各縣市區均相應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分管副負責人任副組長,下設辦公室,負責項目日常管理、協調;在鄉一級,鄉鎮政府作為項目建設的實施主體,成立項目建設指揮部,承擔項目具體建設任務,落實項目建設管理責任,明確責任、分工到人,主要負責人每週定期到項目建設現場檢查調度,分管負責人長期駐守工地,隨時解決項目推進中出現的問題;在村一級,由村民代表大會推舉德高望重的村民作為成員,成立項目村民理事會,選舉村民理事和村民質量監督員,全程參與項目管理,真正做到群眾自己的事情自己辦、自己管。

(二)強化督查,加強調度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土地整治工作,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先後多次聽取自然資源部門專題彙報,研究解決問題;分管副市長連續主持召開了全市土地整治工作現場調度會和工作約談會,並深入項目建設一線調查研究,針對個別縣區進展較慢,及時約談縣區政府,並要求縣區分管負責人在市政府工作約談會上作表態發言,促使落後縣區奮力趕超。各縣市區也相應建立了督查調度制度,正是各級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抓在關鍵節點上,保證了工作順利推進。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堅持每月一次工作調度,同時在每週一召開的局長(擴大)辦公會上,通報全市土地整治任務最新完成情況。

各縣(市)區也相應建立了督查調度制度。在各級政府高度重視下,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抓在關鍵節點上,保證了工作順利推進。

(三)嚴格獎懲,政策跟進

2017年底,在充分徵求各方面意見後,經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同意,以市政府辦公廳名義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我市農村土地整治工作的實施意見》,加大了市級財政對縣級實施土地整治項目資金獎補力度。縣級組織實施增減掛鉤(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項目,市財政按照驗收確認的復墾新增耕地面積給予10萬元/畝的補助,掛鉤指標仍歸縣級使用;縣級佔補平衡項目驗收確認補充耕地指標,市財政按照水田20萬元/畝、旱地10萬元/畝的價格回購。獎補標準的提高,大大激勵了縣鄉組織實施土地整治項目的積極性,提高了項目建設標準,讓群眾得到了更多實惠。

2018年,經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同意,市國土資源局會同市財政局出臺了《關於加強耕地佔補平衡指標統籌管理的通知》、《合肥市土地整治資金管理辦法》,進一步規範了資金管理,加強了全市佔補平衡指標統籌管理,提高了資金、指標使用效率。

把土地整治任務列為市政府對縣級政府目標責任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並進一步完善了考核、獎懲辦法,年終對照年初下達的任務嚴格考核,兌現獎懲。

(四)創新機制,形成合力

創新投入機制,多渠道籌措資金,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統籌使用、統一管理的方式,以具體項目為載體,加大項目投入,實現整個項目統一推進。(1)加大財政補助力度。市級土地整治項目由市級財政全額投資,依據項目決算、審計支付資金;鼓勵各縣市區通過實施增減掛鉤解決新增建設用地需求,村莊整治復墾的新增耕地,市財政無償給予補助。(2)建立融資平臺。成立市新農村建設投資公司作為城區土地整治融資平臺,專門負責城區土地整治項目融資。各縣市也利用縣級土地整治融資平臺,積極組織項目融資。(3)捆綁“第三方地塊”,加快資金週轉。增減掛鉤項目建新地塊在出讓收益取得前,為有效解決資金週轉,在項目拆舊、建新區外,捆綁“第三方地塊”,出讓淨收益先行用於土地整治項目建設的資金週轉,待建新地塊上市後再進行結算。

(五)統一標準,嚴格管理

項目建設中採取“五統一”,提高工程質量加度快項目進。(1)統一規劃設計。農地整治規劃設計統一從公開招標建立的規劃設計單位庫中抽取;村莊整治,由項目所在縣級政府統一組織開展新村規劃設計。(2)統一拆遷安置。項目所在縣級政府統一制定拆遷安置標準。(3)統一組織土地平整與宅基地復墾。舊村拆遷後,結合農地整治工程,鄉鎮政府統一組織復墾成耕地。(4)統一推進土地規模流轉。土地整治後,按照“農民自願、依法有償、政府引導、市場調節”的原則,大力扶植家庭農場和大戶承包經營,推進土地規模流轉。(5)統一公共管理與服務。新村統一配建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建立多功能一體的標準化社區綜合服務中心。

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實行項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公告制、合同制、縣級報賬制和審計制度等制度,嚴格管理,保障項目實施順利、資金使用安全。

(六)流轉土地,農民增收

推行土地整治,也是探索以土地整治為抓手,建設新型農村,破解農民脫貧、增收的難題。我市將整治後的土地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按照“農民自願、依法有償、政府引導、市場調節”的原則,積極探索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新機制和新模式,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引入農業產業化企業進行規模化種植和養殖,來實現農民增收。

實施土地整治整村推進項目的過程,不僅是新村建設的過程,也是深化農村改革的過程。我市高度重視集中居住後農民的社會化服務管理問題,通過建立集管理、服務、教育、活動等多重功能為一體的標準化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村社區管理機構,服務引導農民改變落後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幫助農民致富,為農民辦實事。

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用足用活增減掛鉤(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政策,加大組織實施增減掛鉤項目力度,重點主抓整村整體推進項目建設,充分挖掘村莊整治新增耕地潛力,立足自身解決各類建設項目落地難,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信息來源:合肥發佈

責任編輯:周悅

合肥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合肥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系列新聞發佈會第七場

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合肥市土地綜合整治工作成就

今天(8月28日)上午9:00

正式召開!

合肥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下面請跟隨小布的腳步

一起看看新聞發佈會的內容

合肥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近年來,針對耕地後備資源嚴重不足局面,我市充分利用土地整治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大力組織實施以董大水庫水源地、新橋機場、廬江湯池“三大項目”為代表的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項目,積極破解土地資源要素制約難題,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形成“以城帶鄉、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關係。

合肥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一、工作開展情況

自新土地管理法實施以來,截止到2018年底,全市實施通過驗收各級各類土地整治項目6320個,建設總規模165.72萬畝,新增耕地51.65萬畝(其中可用於佔補平衡36.29萬畝),連續20年實現全市建設用地項目的佔補平衡。

(一)佔補平衡項目

全市共實施縣級補充耕地項目5800個,新增耕地31.84萬畝;整體推進示範項目10個,建設規模10.81萬畝,新增耕地0.41萬畝;國家、省級投資土地整治項目22個,建設規模24.02萬畝,新增耕地1.42萬畝;實施167個市級投資土地整治項目,建設規模94.48萬畝,其中156個項目已下達驗收批覆,新增耕地4.45萬畝;建設用地置換項目82個,建設規模3.56萬畝,新增耕地3.07萬畝。

(二)建設用地增減掛鉤

全市上報審批增減掛鉤項目305個批次,使用週轉指標10.75萬畝,省政府已批准實施260個批次,使用週轉指標9.65萬畝。其中,約1.55萬畝用於安置點新村建設和項目所在鄉鎮的建設發展,騰出的8.10萬畝建新指標用於各縣市區民生工程、基礎設施和重大建設項目落地。已完成驗收212個批次,歸還週轉指標7.45萬畝。

批准實施市級土地整治重大項目48個,建成37個安置點,總建築面積361.4萬平方米,在建7個安置點,總建築面積137.1萬平方米;完成舊村拆遷464萬平方米,搬遷群眾8.03萬人,復墾宅基地2.48萬畝。

(三)高標準農田建設

“十二五”期間全市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252萬畝,實際建設完成高標準農田254.53萬畝,其中原國土部門建設完成205.17萬畝。

“十三五”期間全市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為92.45萬畝,其中原國土部門18萬畝,共組織開工建設項目30個,計劃建成高標準農田18.41萬畝,已建設完成通過驗收和網上報備24個項目14.50萬畝,另6個項目3.91萬畝,正在開展工程掃尾和縣級初驗。

二、建設成效

(一)促進了城鄉統籌發展

我市通過實施土地整治和增減掛鉤,獲得補充耕地指標50多萬畝,保障了各類重大重點項目及時落地,滿足了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新型城鎮化的需要。增減掛鉤結餘指標8萬畝調劑到城區使用,優化了城鄉用地結構和佈局,既保證了農民宅基地、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用地需求,又解決了農村建設資金不足的矛盾,同時緩解了城鎮建設用地指標總量不足的現實情況。

例如,巢湖市共組織申報實施增減掛鉤項目37個批次,涉及拆舊區615個地塊,拆舊區總規模為11872畝,實現建新區指標10997畝,其中農村建新3478畝、城鎮建新7519畝(商業用地378畝、住宅用地724畝、工業用地4903畝、其他建設用地1473畝)。解決了普爾德、合肥鑫盛新材料、皖維PVB膠片、巢北糧油、皖維德瑞格等項目用地6007畝,完成投資約150億元,年稅收約3億元,解決勞動力就業51000人,為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提供新的途徑,促進了農村社會穩定。

(二)加快了農業現代化進程

整治後的耕地質量普遍提高0.3-0.5個等級,小田變大田,項目區內道路相通,溝渠相連,林成網,旱能灌,澇能排,農業基礎設施得到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提升,為發展現代設施農業、高效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升級奠定堅實的基礎。

長豐縣杜集鎮邱集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完成後,與安徽育蕾農業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振東水果種植合作社簽訂了約1500畝的土地流轉承包協議,經過科學育苗,機械化耕種,現已種植有機水稻、有機蔬菜、火龍果等多種經濟作物,解決當地就業勞動力100餘人,農民每年可以從企業獲得固定租金600元每畝,在企業日常務工,人均收入年收入增加7000元以上。肥西縣官亭鎮引進安徽萬利合資、燕之坊,計劃投資36億元,啟動了5萬畝碧根果綜合農業產業園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國最大的集種植、研發、觀光、採摘和優質果品深加工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體,據初步測算,當地群眾年人均收入增加近兩千元。

(三)提升了農村人居環境

土地整治把原先佈局鬆散亂、農民出行難、人居環境差、生活條件低的舊村莊拆並,建成配套設施齊全、生態環境優美的新社區。長豐縣杜集鄉邱集村安置小區建成以後,相關的配套設施完善,家家通上自來水,新建老年活動設施活動中心,新建具備常規醫療救助能力的醫療室,新建為民服務中心等,小區環境衛生由政府招標鴻鶴物業來統一管理,專聘3名物業協管員進行專門的監管和小區內的日常維護,另外,社區的每位幹部均分片包乾,負責對責任區內的一切事務進行協調、監督和管理確保小區內的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小區管理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徹底改變以往農村“髒、亂、差”的現象。

(四)改善了項目區生態小環境

通過土地平整、配套農田水利等措施,減少地表徑流,提高水源涵養能力和土壤的蓄水能力,有效減少和防止了水土流失;其次,土地整治工程增厚了土層,降低了坡度,土地保水保肥能力增強,有效提高土壤墒情。

廬江縣湯池項目農地整理工程新建U型渠72094米,梯形分支渠3082.5米,漿砌塊石150分支渠2271.25米,矩形排水溝5866.3米、200PVC渠道進出水管1534米,農橋57座,斗渠末端跌水7座,梯形跌水2座,過路涵 538座,暗管涵 136.5米,蓋板涵64座,下田涵839座,坑塘及分支渠放水涵137座,節制閘11座;栽植意楊5851棵、水杉28822棵、垂柳8868棵。項目區灌溉能力提高50%,節水能力提高30%以上,生產成本可降低20%,生態小環境明顯改善。

三、主要做法

(一)明晰責任,各司其職

在項目的實施中,將土地整治由自然資源部門“唱獨角戲”轉變為“政府牽頭、國土搭臺、部門聯動、群眾參與”,由地方黨委、政府牽頭強力組織實施;實行市、縣、鄉、村四級聯動、合力共建機制。

市政府成立了由一把手市長親自掛帥,分管自然資源和規劃、財政、農業的三名副市長任副總指揮,各縣市區政府、市直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高規格土地整治重大項目建設指揮部,對土地整治進行總督查調度,強力推進項目實施。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在縣一級,各縣市區均相應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分管副負責人任副組長,下設辦公室,負責項目日常管理、協調;在鄉一級,鄉鎮政府作為項目建設的實施主體,成立項目建設指揮部,承擔項目具體建設任務,落實項目建設管理責任,明確責任、分工到人,主要負責人每週定期到項目建設現場檢查調度,分管負責人長期駐守工地,隨時解決項目推進中出現的問題;在村一級,由村民代表大會推舉德高望重的村民作為成員,成立項目村民理事會,選舉村民理事和村民質量監督員,全程參與項目管理,真正做到群眾自己的事情自己辦、自己管。

(二)強化督查,加強調度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土地整治工作,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先後多次聽取自然資源部門專題彙報,研究解決問題;分管副市長連續主持召開了全市土地整治工作現場調度會和工作約談會,並深入項目建設一線調查研究,針對個別縣區進展較慢,及時約談縣區政府,並要求縣區分管負責人在市政府工作約談會上作表態發言,促使落後縣區奮力趕超。各縣市區也相應建立了督查調度制度,正是各級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抓在關鍵節點上,保證了工作順利推進。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堅持每月一次工作調度,同時在每週一召開的局長(擴大)辦公會上,通報全市土地整治任務最新完成情況。

各縣(市)區也相應建立了督查調度制度。在各級政府高度重視下,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抓在關鍵節點上,保證了工作順利推進。

(三)嚴格獎懲,政策跟進

2017年底,在充分徵求各方面意見後,經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同意,以市政府辦公廳名義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我市農村土地整治工作的實施意見》,加大了市級財政對縣級實施土地整治項目資金獎補力度。縣級組織實施增減掛鉤(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項目,市財政按照驗收確認的復墾新增耕地面積給予10萬元/畝的補助,掛鉤指標仍歸縣級使用;縣級佔補平衡項目驗收確認補充耕地指標,市財政按照水田20萬元/畝、旱地10萬元/畝的價格回購。獎補標準的提高,大大激勵了縣鄉組織實施土地整治項目的積極性,提高了項目建設標準,讓群眾得到了更多實惠。

2018年,經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同意,市國土資源局會同市財政局出臺了《關於加強耕地佔補平衡指標統籌管理的通知》、《合肥市土地整治資金管理辦法》,進一步規範了資金管理,加強了全市佔補平衡指標統籌管理,提高了資金、指標使用效率。

把土地整治任務列為市政府對縣級政府目標責任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並進一步完善了考核、獎懲辦法,年終對照年初下達的任務嚴格考核,兌現獎懲。

(四)創新機制,形成合力

創新投入機制,多渠道籌措資金,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統籌使用、統一管理的方式,以具體項目為載體,加大項目投入,實現整個項目統一推進。(1)加大財政補助力度。市級土地整治項目由市級財政全額投資,依據項目決算、審計支付資金;鼓勵各縣市區通過實施增減掛鉤解決新增建設用地需求,村莊整治復墾的新增耕地,市財政無償給予補助。(2)建立融資平臺。成立市新農村建設投資公司作為城區土地整治融資平臺,專門負責城區土地整治項目融資。各縣市也利用縣級土地整治融資平臺,積極組織項目融資。(3)捆綁“第三方地塊”,加快資金週轉。增減掛鉤項目建新地塊在出讓收益取得前,為有效解決資金週轉,在項目拆舊、建新區外,捆綁“第三方地塊”,出讓淨收益先行用於土地整治項目建設的資金週轉,待建新地塊上市後再進行結算。

(五)統一標準,嚴格管理

項目建設中採取“五統一”,提高工程質量加度快項目進。(1)統一規劃設計。農地整治規劃設計統一從公開招標建立的規劃設計單位庫中抽取;村莊整治,由項目所在縣級政府統一組織開展新村規劃設計。(2)統一拆遷安置。項目所在縣級政府統一制定拆遷安置標準。(3)統一組織土地平整與宅基地復墾。舊村拆遷後,結合農地整治工程,鄉鎮政府統一組織復墾成耕地。(4)統一推進土地規模流轉。土地整治後,按照“農民自願、依法有償、政府引導、市場調節”的原則,大力扶植家庭農場和大戶承包經營,推進土地規模流轉。(5)統一公共管理與服務。新村統一配建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建立多功能一體的標準化社區綜合服務中心。

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實行項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公告制、合同制、縣級報賬制和審計制度等制度,嚴格管理,保障項目實施順利、資金使用安全。

(六)流轉土地,農民增收

推行土地整治,也是探索以土地整治為抓手,建設新型農村,破解農民脫貧、增收的難題。我市將整治後的土地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基礎上,按照“農民自願、依法有償、政府引導、市場調節”的原則,積極探索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新機制和新模式,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引入農業產業化企業進行規模化種植和養殖,來實現農民增收。

實施土地整治整村推進項目的過程,不僅是新村建設的過程,也是深化農村改革的過程。我市高度重視集中居住後農民的社會化服務管理問題,通過建立集管理、服務、教育、活動等多重功能為一體的標準化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村社區管理機構,服務引導農民改變落後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幫助農民致富,為農民辦實事。

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用足用活增減掛鉤(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政策,加大組織實施增減掛鉤項目力度,重點主抓整村整體推進項目建設,充分挖掘村莊整治新增耕地潛力,立足自身解決各類建設項目落地難,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信息來源:合肥發佈

責任編輯:周悅

合肥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合肥大力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整村整體推進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擼起袖子加油幹!

"

相關推薦

推薦中...